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07|回复: 0

[数学]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数学历年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09: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本帖最后由 2014教师招考 于 2015-3-20 09:48 编辑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
《小学数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a与b为非零自然数,且b+1=a,那么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1                                B.a                                C.b                                D.ab

A.0                                B.-1                                C.1                                D.-1或1

A.36                                B.54                                C.72                                D.144
4. “a=3”是直线 ax+2y+2a=0和直线3x+(a-1)y-a+7=0平行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5.一个正方体的高增加10cm,得到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正方体表面积增加120cm,原正方体体积是(    )

6.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重合                        
B.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C.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D.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7.直线mx-y+n=0过点(2,2),则4m+2n的最小值为(    )
A.1                                B.2                                C.                        D.4
8.将函数y=sin2x的图像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    )

9.右图为某同学5科测评成绩茎叶图,其中一个数字被污损,则该同学总成绩低于班级平均总成绩(450分)的概率为(    )


10.甲、乙两车间原有人数的比为4:3,甲车间调12人到乙车间后,甲、乙两车间的人数变为2:3,甲车间原有人数是(    )
A.18人                        B.35人                        C.40人                        D.144人
11.有理数是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和零的统称,此有理数概念的定义方法是(    )
A.递归定义                B.关系定义                C.处延定义                D.发生关系
1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数学解决问题目标的是(    )
A.能结合具体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
B.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C.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体验
D.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谈论某些数学话题
A.转换与化归思想                                        B.数形结合思想
C.特殊与一般思想                                        D.或然与必然思想

A.形象思维                                                B.经验型抽象思维
C.理论性抽象思维                                        D.辩证逻辑思维
15.按照命题的条件,其反映的具体情况未必只有一种,而每种推证的工具有时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必须分情况加以推证,这种推理方法是(    )
A.类比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三段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17、18小题每空4分,第19、2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9.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          、          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若一个关系R满足          、          和对称性,则关系R是等价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各学段安排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内容(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进行简单测量活动等)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假如你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时,将会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24、25小题各10分,共38分)
22.鱼缸里有两种不同颜色的金鱼,其中红金鱼条数的与花金鱼条数的相等,红金鱼比花金鱼多21条,两种颜色的金鱼各有多少条?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F2为椭圆的右焦点,过椭圆的中心作一条倾斜角为45°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求△ABF2的面积。
24.如右图,在梯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腰AB、CD上的点。

(1)证明:如果E、F为中点时,有EF=(AD+BC);
(2)请写出(1)中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该逆命题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5.已知二次函数f(x)的二次项系数为实数a,且其图像与直线2x+y=0交点横坐标1和3。
(1)若方程f(x)+6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f(x)的解析式;
(2)若f(x)的最大值为正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右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关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内容,请阅读并据此作答后面问题:
(1)请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小精灵的“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和同学讨论一下”,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教学设计意图?
题图: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
27.案例分析
以下是《商不变性质》巩固练习片段:
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性质,完成了基本练习后,教师出示如下习题:
在□里填上什么数,商不变?
(32×4)÷(8×□)=4
(32÷4)÷(8÷□)=4
(32÷□)÷(8÷2)=4
(32÷□)÷(8÷□)=4
反馈时,教师着重讲评最后一小题,过程如下:
师:这题该怎么填?
生1:填4。
生2:填1。
生3:可填1-9中的各个数。
生4:可填任何数,只要相同就可以了。
师:你们明白他的意思吗?
生5:0除外。
师:是吗?
生:因为任何数除以0没有意义。
师:□里可填除0以外的任何数,只要相同就可以了。
生:商不变的性质。
师:(板书字母a)如果老师用a表示这个数,行吗?
生:我还有一点意见,应标明a≠0,
……
请认真阅读以上教学片段,从新课标中关于“推理要求的角度,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小学数学》


               



1.【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a、b为连续非零自然数,则a、b无公约数,所以a与b的最小公倍数为二者的乘积ab。
2.【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有a2=1,解得a=1或-1。根据集合的互异性,排除a=1,从而a=-1。
3.【答案】C。解析:由a8=18-a1,可得a1+a8=18,从而。
4.【答案】A。解析:直线与直线平行,则有,解得,所以是两直线平行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5.【答案】D。解析:如下图所示,高增加10cm后,增加的表面积为四个侧面积。设原正方体的棱长为a cm,则有4×10a=120,解得a=3,则原正方体的体积为33=27cm3。









6.【答案】D。解析:平行直线的平行投影除了重合之外还可能平行,A错误;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可以相交,B错误;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以相交,C错误。
7.【答案】D。解析:将点(2,2)代入有,整理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8.【答案】B。解析: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1,整理得+1。
9.【答案】C。解析:由茎叶图可知,五科成绩分别是83,83,87,99,看不清的是90多分,可设这个分数为x。要低于450分,即83+83+87+99+x,解得x,则个位数只能是0-7,共8个数,所以概率为。
10.【答案】C。解析:设甲车间原有4x人,则乙车间原有3x人,则有,解得x=10,所以甲车间原有40人。
另解,甲、乙两车间原来人数之比为4:3=20:15,调整后人数之比为2:3=14:21,可知甲车间减少了20-14=6份=12人,每份2人,则甲车间原有20×2=40人。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C。

16. [0,4)。
17.30度。解析:可将向量a、b、a-b看成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如图所示,可得a与a+b的夹角为30度。





18.1。解析:因为,所以,。
19.思想、方法。
20.自反性、传递性。
21.解: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从现实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认知兴趣。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可以给学生展示粉笔盒、药盒、小球、魔方和圆柱体的茶叶盒等。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让学生形成对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演示、操作等感知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有些几何形体的概念,不仅要借助教具的演示,还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和测量,来理解它的本质涵义。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可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周长贴上彩色纸条后,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4条线段(长和宽用不同的颜色区别),让学生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让学生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和几条宽?怎样计算周长比较方便?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某些实物的长和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如教室中的玻璃窗、数学课本的封面、桌面等。
(3)让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发展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空间观念是一种数学思考,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数学思考必须有丰富的直观、形象的积累和体验为基础,并在自主性的探究过程中得以发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认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图形的联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剪拼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在探究中获得空间观念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22.解:设红金鱼有x条,花金鱼有y条,则有
解得
23.解:(1)由椭圆过(2,0)可得a=2,再由离心率=,可得,从而可得b=1,所以标准方程为。
(2)过椭圆的中心O,且倾斜角为45度的直线方程为y=x,将y=x代入可得,,解得。
=。
24.(1)证明:连接AC,设AC中点为H,连接EH、FH。
在ΔABC中,易知EH是ΔABC的中位线,所以EH //BC,且EH=BC;
同理FH是ΔADC的中位线,所以FH=AD。
所以EF=EH+FH=BC+AD=(AD+BC)。
(2)逆命题:如果EF=(AD+BC),则E、F分别为AB、CD的中点。
逆命题不成立。
连接AC,连接BD,延长AD至M使DM=AD,延长BC至N,使CN=AD,连接MN、DN。
由DM平行且等于CN可知,DN平行且等于AC
由△DBN可知,BD+DM>BN,即BD+AC>BC+AD
则BD>(AD+BC)=EF或AC>(AD+BC)=EF
若BD>EF
又AD<EF可知AD<EF<BD
过点D作直线交AB于Q,则AD<DQ<BD,
其中必有DQ=EF
同理,若AC>EF,Q为DC上一点,则必有AQ=EF
且A、D均不是AB、CD的中点
故命题错误。

25.解:根据题意,f(x)与2x+y=0的交点为(1,-2)、(3,-6),设,将上述两个交点代入,有
整理可得。
(1),有两个相等实根,
则有,解得,相应可得f(x)的解析式为或。
(2)有最大值,则。
最大值为。
由,可解得或。

26. (仅供参考)
(1)教学重点: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出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进而得出关于两个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常见结论:a)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的时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b)1和任何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c)互质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7.(仅供参考)
巩固练习中设置了不同的情况,不仅加深了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思路十分清晰,采取类似语文教学找重点词的手法,收回到对商不变规律语句表达的正确把握上来,夯实数学学习的知识基础。









2012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孙春兰书记在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福建精神”是(   )。
①爱国爱乡、海纳百川        ②乐善好施、敢拼会赢
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2012年“两会”的关键词是“改革”,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主线是(   )。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可持续发展
C.扩大对外开放领域        D.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3.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   )。
A.稳中求变    B.稳中求进    C.又好又快    D.又快又好
4.201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主题是(   )。
A.农业科技    B.工业科技    C.商业科技    D.军事科技
5.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至(   )。
A.2500元    B.3000元    C.3500元    D.4000元
6.2011年11月,中国首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与“神州八号”对接的是(   )。
A.蛟龙一号    B.嫦娥二号    C.资源三号    D.天宫一号
7.201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举行,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入世十年来,出口增长了4.9倍,出口量跃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9.学生林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怀疑是他的同桌拿了。于是班主任就把林某的同桌叫到办公室,对其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人格尊严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国家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的是(   )。
A.乡镇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列不属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B.有优秀的教师
C.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D.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13.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格塞尔      D.威尔逊
14.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15.“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              B.制度化教育阶段  
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              D.学校萌芽阶段
16.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   )。
A.邓小平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7.《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8.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方法是(   )。
A.锻炼法        B.实践法         C.示范法         D.说服法
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师观是(   )。
A.主体性的教师观                B.以人为本的教师观
C.专业化的教师观                D.促进发展的教师观
20.教育与社会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其中,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是(   )。
A.政治与经济制度                B.生产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文化传统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22.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说明学生的认识具有特殊性,表现在(   )。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2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4.某一测试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称为(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5.学生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
26.个性心理特征中有核心意义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7.学生解出一道难题,感到无比兴奋、内心充满轻松愉快的体验,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幸福感
28.研究表明,人的注意是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的,经常出现周期性的加强或减弱,这是(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范围  D.注意的起伏
29.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30.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学习目标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3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B.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D.瑞文智力测验量表
32.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   )。
A.低谷期    B.高原期      C.疲劳期      D.潜伏期
33.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34.在教学中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C.突出概念本质
35.儿童多动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是(   )。
A.4-6岁      B.6-8岁      C.8-10岁    D.10-12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的主观性试题答题区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36.2012年3月5日,俄罗斯现任总理          以63.75%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          日内,作出处理。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       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4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___和_______。
4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水平与学生已有的_______之间的矛盾。
44.教师成长的公式即_______+ _______=成长。
4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最低需要层次是生理需要,最高需要层次_______。
46.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4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直观有3种:实物直观、模像直观 、_______。
48.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_______ 阶段和_______阶段。
49.班杜拉认为强化可分______、_______、自我强化。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1.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52.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53.简述影响个体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54小题10分,第55小题5分,第56、57小题各15分,共45分)
5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某中学老师因临时有事,私自请她的同事代课,后来学校知道了此事,便在年终师德考核时给这位擅自请人代课的老师定为不合格。老师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学校的做法太不合理了,又没让学生闲着,都是老师,谁上课还不是一样”;有的说:“学校这样处理是合理的,否则,以后老师都随便请人代课,怎么对学生负责呢?”
(1)《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对师德考核结果不合格者有哪些具体的处罚规定?(4分)
(2)联系材料分析,应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6分)
5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小学生晓峰在操场上体育课,练习打排球,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垫球技术要点后,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晓峰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头撞到了地面凸起的地方,造成头部流血和小腿骨折。体育教师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晓峰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护理费5000元。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在这个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谁?为什么?(5分)
5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最近,班主任李老师发现,班上的张同学傍晚放学后经常留下来帮助当天值日的同学一起卫生。李老师想到班级一直缺乏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她认定张同学具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决定树立典型,于是设计了一个主题班会活动,并让张同学做重点发言,谈谈对助人为乐的认识和体会。没想到,班会课上张同学的一番话让全班同学目瞪口呆,更让李老师不知所措,张同学说:“其实我每天留下来帮同学做值日卫生,是因为这学期爸爸下班迟,我要等很久爸爸才能来接,反正在学校也没事做,帮同学做值日好消磨时间。”
56.(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8分)
   (2)联系材料分析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7分)

5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字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30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
(1)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9分)



1.【答案】A。解析:孙春兰书记在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2.【答案】A。解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扣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3.【答案】B。解析: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在“承上启下”,各项工作总基调定位在“稳中求进”。
4.【答案】A。解析:2月1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重点。
5.【答案】C。解析: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人民币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修改后的个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6.【答案】D。解析: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7.【答案】A。解析:十年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超过2倍,GDP年增长率平均逾10%,中国在全球经济的排名迅速上升,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其中,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
8.【答案】C。解析:《教师法》第11条第3款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9.【答案】B。解析:人身自由权指未成年学生有支配自己人身自由和行动的自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非法拘禁、搜查和逮捕,如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10.【答案】D。解析: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教育创新是从学习中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学习文化科学,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有了较高的思想境界,就敢于创新。
11.【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法》第7条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12.【答案】B。解析:《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故本题应选B。
13.【答案】B。解析: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需要外在力量加以调教。孟子、格赛尔、威尔逊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认为人的发展依靠人的本性和内在力量。
14.【答案】C。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15.【答案】A。解析: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学校具有以下特点:①教育主体的确定;②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⑤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16.【答案】D。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得指导意义。
17.【答案】C。解析:“学不躐等”:学习不能超越学生已有发展顺序。“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师杂乱地施教,学生不按顺序学习,会使学生头脑混乱不知所措。这两句话对教育的启示是教师应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学中循序渐进。
18.【答案】D。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运用语言进行说服的方式(讲解、谈话、报告、讨论、阅读书籍报刊等)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方式(参观、调查、访问等)。说服的方法运用很广,其他德育方法都需要综合运用说服发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19.【答案】D。解析: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的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破。教师成为学生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0.【答案】A。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1.【答案】B。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2.【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表现,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教师指导下”可知是“有领导的认识”。
23.【答案】B。解析:“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引申义为通过局部了解全部属于知觉的整体性。
24.【答案】A。解析:信度是指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
25.【答案】B。解析: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学生对接到理想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愉快心情的记忆。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它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甚至终生难忘。
26.【答案】C。解析: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性格可以标志事物的特性,也可标志人的特性。人的性格即为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27.【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解出一道难题属于理智活动过程。
28.【答案】D。解析: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叫注意起伏。要使注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29.【答案】A。解析: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在儿童早期,还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这种动机特别明显,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学生学习主要追求的就是家长老师的表扬和奖励。
30.【答案】B。解析: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31.【答案】A。解析: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应法国教育部的要求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
32.【答案】B。解析:“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中间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33.【答案】D。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34.【答案】D。解析:变式就是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
35.【答案】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从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渡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为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36.【答案】普京。解析:2012年3月5日,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5日公布全国99.3%选票的初步统计结果,现任总理普京以63.75%的得票率,赢得总统选举。
37.【答案】16。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38.【答案】30。解析:《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39.【答案】分工负责。解析:《教育法》第14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2.【答案】课程标准;教材
43.【答案】品德水平
44.【答案】经验;反思
45.【答案】自我实现需要
46.【答案】发现问题
47.【答案】言语直观
48.【答案】采纳决定;执行决定
49.【答案】外部强化;替代强化

51.【参考答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教育效果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2.【参考答案】班主任对组织和培养集体负有主要责任,应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建设班集体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第一,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可以达到振奋学生精神、鼓舞学生前进的动力、有利于达到凝聚集体的目的。第二,选择和培养班干部,要把全班学生组织起来,班主任应该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挑选和培养班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达到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第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会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每个成员都有熏陶、感染和制约的作用,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第四,加强对班集体纪律的管理,好的纪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是调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也可以使集体及其成员变得更美好。第五,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有了集体活动,学生会焕发精神,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促进学生才能、特长的发挥和相互的团结。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或组织适当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是组织和培养集体的一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灵活采用一些别的方法。
53.【参考答案】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遗传因素。现有研究认为,遗传是性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性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性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在双生子研究中,同卵双生子的相关要高于异卵双生子,但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特质上的相关不同,而且相关并不是接近于1,一般为中等相关。
(2)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性格具有塑造功能,这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更具独立性、民主性、强调个人,而在中国环境下的人们更谦虚、强调集体和地位的等级性等等。
(3)家庭环境。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教养方式可分为三类。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时会失控。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4)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影响人格的发展,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5)学校教育。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不同的教师领导风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学生在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领导风格下,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和公平。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爱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由教师期望引起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54.【参考答案】
(1)《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规定师德考核不合格的,绩效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岗位等级,不得评先评优,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岗位。教师违反师德规范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撤销教师资格、解聘。
(2)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的需要,要注重内省慎独,不断反省自己,将师德规范中的“爱”与“责任”贯穿其中。材料中某中学老师应认真学习职业道德理论中的六条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并将此贯彻下去。
(二)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行。材料中的中学教师,应将爱岗敬业的规范贯彻实施下去,爱岗敬业中要求教师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工作,敬业乐业,不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在工作时间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55.【参考答案】
    责任承担主体是学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4条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63条第1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22条第2款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保护责任是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基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而形成的一种公法范畴的职责与义务;监护责任是基于民事法律所确定的监护权,而在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形成的司法范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用)》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学生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摔倒致伤,说明学校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定,虽然老师强调了安全事项并将其及时送医,但学校仍应承担责任。
56.【参考答案】
(1)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2)学生品德培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有:
(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中要注意抓住时机
把握时机是品德培养过程中要首先注意的问题,教师要在先进事例发生时,做出积极的反应并给予表扬;在学生消沉时、失去自信时、最需要激励时不吝赞美地给他以及时的鼓励;也要在他放任、自满时及时给他以警醒,中肯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教师对学生评价要掌握时机,一是学生需要的时候,二是师生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材料中班主任李老师在张同学有助人为乐行为时设计主题班会对张同学的行为给予肯定,抓住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二)对学生要有正确评价和价值引领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理解,教师应该用策略的方法给予客观的评价、适时的指导、恰当的鼓励肯定或提出不足。材料中的李老师对张同学的发言中的价值观应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导。

57.【参考答案】
(1)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
①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②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③不正确的学习归因
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因,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
④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
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
(2)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景,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困难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
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知道自己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看到自己的成功、进步,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及时改正,并加倍努力,力求获得成功。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和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的运用奖励和惩罚是激发学生动机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合理的运用奖励与惩罚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过,奖励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消极的结果;过分或过多的惩罚也会造成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厌恶、怀疑、憎恨等不良的效果,但是,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好效果。所以,激发学习动机,也要妥善的进行奖惩。
运用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第一,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第二,奖励和惩罚一定要公平;第三,奖励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7 01:24 , Processed in 0.44489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