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28|回复: 0

[生物] 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生物专业试卷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4 1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本帖最后由 2014教师招考 于 2015-1-14 10:09 编辑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中学生物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D. 实践过程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
A. 传道者角色 B. 授业解惑者角色
C. 管理者角色 D. 示范者角色
3.群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就是( )。
A. 群体凝聚力B. 课堂气氛
C. 群体规范D. 学校人际关系
4.课程标准的条目“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在知识性目标要求中属于( )。
A. 了解水平B. 理解水平
C. 应用水平D. 识记水平
5.( )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具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主观判断。
A. 教师效能感
B. 教师威信
C. 教学监控能力
D. 教师对学生的偏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德育的任务有哪些?
1
2.简述合作学习与独自学习、竞争学习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10分)
联系实际分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
第二部分 生物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
A. 白化病 B. 炭疽病
C. 结核病 D. 狂犬病
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3.基因型为AaBBccDD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
A. 2 B. 4
C. 8 D. 16
4.将中等产量的种子分别种在肥沃和贫瘠的试验田中,得到产量高的种子甲和产量低的种子乙。将甲和乙分别种在同样的普通农田中,预计产量( )。
A. 甲高产,乙低产 B. 甲低产,乙高产
C. 甲中产,乙高产 D. 甲中产,乙中产
5.下图为什么眼?应如何进行矫正?( )
A. 近视眼,凸透镜B. 远视眼,凹透镜
C. 远视眼,凸透镜D. 近视眼,凹透镜
2
6.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7.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其中白胖子是由什么发育成的什么结构?( )
A. 受精极核;胚乳B. 受精卵;子叶
C. 受精卵;胚D. 胚珠;种子
8.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 )。
A. 成熟节片B. 妊娠节片
C. 幼虫 D. 成虫
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A. 沙尘暴频发 B. 火山爆发
C. 温室效应加剧 D. 湿地内物种减少
10. 下列各组物质肯定不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的是( )。
A. 干扰素和呼吸酶B. RNA聚合酶和抗体
C. 解旋酶和促性腺激素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11. 下列有关人体处于不同状态下细胞内ATP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
B. 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 在剧烈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加快
D. 饥饿时,细胞内产生AD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TP的速率
12. 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
A. 植物体内有导管
B. 胚珠有子房壁包被着
C. 果皮保护着种子
D. 以种子繁殖,受精过程不需要水
3
13.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下列四种反射活动中,哪种属于非条件反射?( )
A. 小狗在舞台上表演算术
B. 同学们听到预备铃声后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C.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吮吸
D. 小明听到老师叫他的名字后站起来回答问题
14.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②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核③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④染色体复制加倍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②④③①
15. 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结构示意图,共有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
B. 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 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 该基因复制3次,则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16. 关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春期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B. 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C.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都迅速发育
D. 进入青春期后,男女性器官才开始发育
1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凡是鱼类,必须生活在水中
B. 水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形成联系
C. 在水中生活的动物都必须用鳃呼吸
D. 动物的形态结构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8. 已知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那么( )。
4
A. 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 物种A的结构比物种B复杂
C.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来的
D. 物种B比物种A要高等
19.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主要来自于根的吸收,这主要靠有( )贯穿于植物体的各器官。
A. 营养组织B. 保卫组织
C. 输导组织D. 分生组织
20. 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 顶生;甲、乙B. 腋生;甲、丁
C. 顶生;丙、丁D. 腋生;甲、丙
21. 单倍体生物( )。
A. 不可能产生有性生殖细胞
B. 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 体细胞中不可能含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
D. 体细胞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22. 某滩涂是丹顶鹤的栖息地之一,在该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
B. 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C. 将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 防止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23. 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医生给脱水的病人注射用的都是渗透压与血浆一致的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如果将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红细胞就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放入浓盐水中则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运输氧的功能,这说明( )。
5
A. 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B. 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 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
D. 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24.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与细胞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人体发育的基础
B. 只有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子代方能获得亲本的遗传物质
C. 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的生长必然导致人体的生长
D. 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的分裂必然导致人体的生长
25. 某男孩患有21—三体综合征,其原因是与卵细胞融合的精子中对号染色体是一对,请分析下列与精子形成相关的原因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
B. 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
C. 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
D. 精原细胞中21号染色体没有复制
二、非选择题(65分)
1.(7分)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在野生菌株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1)实验步骤:
①配制______(填“固体”或“半固体”“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碳源应为______。
②将______接入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______。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______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若已得到两株变异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转化率较高。经测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突变发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编码区或非编码区,可推测出菌株Ⅰ的突变发生在______区,菌株Ⅱ的突变发生在______区。
2.(7分)家蚕是二倍体,雄蚕含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
6
(1)正常情况下,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条Z染色体的细胞名称是______。为了提高蚕丝的产量和品质,可以利用家蚕杂交过程中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进一步选育来完成,这种选育的原理是______。
(2)若在下图中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的地方培养,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比例为______,有放射性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白色基因A与黄色基因a,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灰色)存在时会抑制A和a的表达,而B基因不会抑制。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中黄色纯合子占非灰色茧的______。
(4)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d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作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______。
3.(7分)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
+
+
+
-
+

-
+
+
+
-
+

+
+
+
+
-
-
生态瓶编号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7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原因是______。
(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
(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
①______。
②______。
4.(8分)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一步: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第二步: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第三步: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第四步: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______作为因变量。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①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则说明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______。
②______。
5.(8分)已知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植株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品系的纯种豌豆,其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8
品系




基因型
YYRRDD
yyRRDD
YyrrDD
YYRRdd
(1)基因R与r,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_____,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2)若要利用子叶黄色与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可作为亲本的组合有______(填写品系类型)。
(3)甲和丁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亲本进行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原因是______。
(4)丙和丁杂交获得F1,再自花授粉,后代中出现子叶黄色、皱粒、矮茎的概率是______,出现子叶绿色、圆粒、矮茎的概率是______。
(5)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yyrrdd新类型,至少应选用上述品系中的______作育种材料。
6.(7分)回答下面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
十七世纪,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欲验证以下假说:土壤是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他在已知质量的土壤中栽种一幼嫩柳树,为时五年。期间他只给植株浇水,下图概述他的研究。
(1)干土壤在这五年来的质量变化是______。植株在这五年来的质量变化是______。据计算所得的结果,就上述的假说,写出可作出的结论并加以适当的解释。

(2)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该图表示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合作用速率随______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此时主要影响的是光合作用过程的______阶段。当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具有稳定发展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决定于______,此时主要是光合作用的______阶段受到限制。
9
7.(9分)请回答:
(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______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______的过程。
(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______(填“葡萄糖浓度差”或“ATP的分解”)。
(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 mg/dL,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不断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______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
(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 mg/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______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______。
(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到50 mg/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是______
______。
8. (7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与无机催化剂比较,它具有高效性、专一性,且需要适宜条件。请回答:
(1)活细胞中,酶主要是在细胞的______处合成。
(2)酶催化所需要的适宜条件,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人们通过实验发现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①从上图可以发现,______都可以破坏酶的分子结构,从而使酶的活性丧失。
②现有一学生想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最大活性温度是否为37 ℃,则该学生在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实验的同时,还必须注意______。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的最适pH,请根据下表回答:
10
消化液名称
pH
消化液成分

胃液
1—2
胃酸(HCl)
胃蛋白酶(最适pH1.8左右)
小肠
胰液、胆汁、肠液
7—8
NaHCO3,胆盐,多种酶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最适pH8.0左右)
①胃液中的胃蛋白酶会随着胃的排空而进入小肠,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能否将蛋白质分解?为什么?
②胃液中有大量的胃酸(HCl),它随胃的排空进入小肠后,会不会破坏小肠中酶的活性?为什么?
9. (5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对A组大鼠注射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
11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A[解析] 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即为哪里有道,哪里就有教师,体现出教师的传道者角色。
3.A[解析]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4.C[解析] 略
5.A[解析] 教师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是否具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健康的品德心理品质。
2.[参考答案] (1)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和其学习小组的集体目标应是一致的,个人和群体之间是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合作学习中,所有学习成员都是相互得利的,是一种“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的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同时,也只有自己成功了,小组才能成功。
(2)独自学习是指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与其他同学毫无关系,每一学生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材料,依照自己的速率而学习,学习结果以标准参照为评价取向,不与其他同学作比较。学习者在独自学习中完全追求自己的兴趣,重视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不受其他学习者学习成败的影响。
(3)竞争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其学习关系是消极的相互依赖关系,
12
学习者是以其他学习者的失败来证实自己的成功。在竞争学习中,只有少数学习者能达到预定目标,学习结果是以常模参照为评价取向的。
从上述三者的关系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弥补了传统学习模式中的不足,加强了学生之间积极的同伴互助关系。这种积极互助关系不仅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而且在促进学生的情意和社会性的发展方面都对学生产生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合作学习、独自学习和竞争学习三者之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把三者共同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按照教学进程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学习模式,是对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是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需求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
三、论述题
[参考答题]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表现在:
(1)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
(2)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存在无知识的智力,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3)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需要以相当的智力发展为条件,个体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智力水平。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智力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第二部分 生物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炭疽杆菌和结核杆菌都是细菌;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2.D[解析]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3.A[解析] 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Aa、BB、cc和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1×1×1=2种。
4.D[解析] 由于种子本身的遗传物质没变,所以有产量高低是因为试验田的肥沃程度
13
不同,因此当把甲和乙种在同样的普通田中,两者应是中等产量,故本题选D。
5.D[解析]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此可据图判定该图表示的是近视眼,近视眼的矫正应用凹透镜,远视眼的矫正用凸透镜,因此本题选D。
6.A[解析] 略
7.C[解析] 白胖子和红帐子合在一起是花生的种子,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白胖子是花生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本题选C。
8.C[解析] 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肉中,而成虫寄生于人体,因此检疫部门查验的是猪肉绦虫的幼虫。
9.B[解析] 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B项火山爆发不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
10. D[解析]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别是胰岛B细胞和胰岛A细胞合成的。
11. C[解析] 略
12. D[解析] 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胚珠无子房壁包被,大多数次生木质部只有管胞,极少数具有导管,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伴胞和筛管。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胚珠有子房壁包被,有导管。种子植物因其繁殖器官的结构和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的特点,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故选D。
13. C[解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乳、排尿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选项C是典型的非条件反射。
14. C[解析] 细胞分裂过程依次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间期染色体复制加倍;前期核仁、核膜解体,核内的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到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平分为二,两套染色体分裂移向两极。末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染色体逐渐解螺旋,重新出现核仁、核膜,形成两个子核;从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将细胞质分配为二,最后完全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14
15. B[解析] 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也有少量DNA;DNA解旋酶和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部位分别为②部位和①部位;DNA中G的个数为2000×30%=600个,复制3次后8个DNA中共有G 4800个,减去亲代DNA中G的个数,得出共需要原料4200个。
16. D[解析]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育完成的时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体生长迅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产生显著变化的阶段有两个,一个是在产前期与出生后的最初半年,另一个则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长发育,被称之为青春期急速成长现象。生长迅速伴随智力的急速发展。男女的性器官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发育,在青春期趋于成熟。故选D。
17. C[解析]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鱼类在水中生活的主要呼吸器官是鳃。鱼离开水,鳃丝干燥,彼此粘接,停止呼吸,生命也就停止了。但鲸、白鳍豚等生物的呼吸器官是肺。故选C。
18. B[解析] 早期的生物结构简单,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则可以肯定的是物种A的结构比物种B复杂,但A是否由B进化而来不能根据化石的早晚决定,故选B。
19. C[解析]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中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在植物中,水分的运输和有机物的运输,分别由两类输导组织来承担,一类为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另一类为韧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20. B[解析] 由第三组杂交组合判断腋生为显性,顶生为隐性,甲为aa,丁为AA。依据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知,第一组为甲aa和乙Aa,第二组为甲aa和丙Aa。
21. D[解析] A项,若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数为偶数,则可产生有性生殖细胞;B项,如普通小麦的单倍体的体细胞含3个染色体组;C项,如四倍体的单倍体的体细胞含同源染色体。
22. A[解析] 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而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致使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由此可以看出对丹顶鹤的保护属于就地保护。故选A。
23. D[解析] 体液中的无机盐离子对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渗透
15
压和酸碱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医生给病人注射用的都是渗透压与血浆一致的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这主要是为了维持体内正常的渗透压,避免细胞失水皱缩或胀破。
24. D[解析] 细胞的分裂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部分,不一定会导致人体的增长,有的分裂只是为了补充已经死亡的细胞,故选D。
25. A[解析] 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又名“先天愚型”,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第21对染色体的三体现象,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这个病因在19世纪末,用首次能描述它的病理的英国医生唐·约翰·朗顿命名。由题可知其原因是与卵细胞融合的精子中21号染色体是一对,那么也就是说在精原细胞发生第一次减数分裂的时候,21号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如果是因为次级精母细胞中21号染色体着丝点不分,那么精子中21号染色体应该是由着丝粒连接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而非一对染色体,C和D更加不可能。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参考答案] (1)①固体 玉米淀粉②野生菌株③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④浅色且范围大(2)编码 非编码
[解析] (1)筛选菌株,首先应是配制固体培养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将野生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上。用紫外线照射的目的是对野生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加碘液是为了检验淀粉有没有被分解,如果颜色变浅,说明淀粉被分解了,这种菌落即为初选菌落。(2)依题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说明淀粉酶种类有变化,该突变发生在编码区,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无种类变化,说明该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
2.[参考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基因重组(2)25% 50%(3) 1/4
(4)不能,家蚕中,雌性只有ZDW个体,雄性有ZDZd和ZDZD的个体,雌雄蚕的两种杂交组合中均会出现ZDW的雌性个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雌蚕含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雌蚕在产生卵细胞过程中含有2条Z染色体的细胞应出现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中黄色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占子代总数的1/16,子代中非灰色茧基因型中不含b基因,占子代总数的4/16,故子代中黄色纯合子占非灰色茧的1/4。
3.[参考答案] (1)减少 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2)没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少 小鱼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4)①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生态瓶的稳定性分析。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
16
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在光照条件下,水草、藻类作为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同时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为消费者——浮游动物和小鱼提供氧气和食物,泥沙中含有微生物——分解者,可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瓶内物质循环。乙瓶缺少光、丙瓶缺少分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丁瓶与甲瓶的唯一区别是丁瓶中含有小鱼,因为小鱼进行呼吸要消耗部分氧气,所以丁瓶中氧气含量较低。但丁瓶不如甲瓶稳定的原因是:生态瓶中生产者数量较少,其合成的有机物和氧气能维持的消费者的数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小鱼的存在引起生物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
4.[参考答案] (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 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析] 本实验属于探究性实验,关键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该实验是通过处于不同温度条件的渗透系统中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探究温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此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因变量是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由于实验目的是探究“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所以,有可能影响,也可能不影响。若影响,则又分低温能促进渗透和抑制渗透两种情况;若没有影响,则两组的液面高度一致。分析低温影响活细胞跨膜运输的原因时,应从跨膜运输的方式入手,跨膜运输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另外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还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从而找到解答该题的突破口。
5.[参考答案] (1)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基因突变
(2)乙与甲、乙与丙、乙与丁
(3)不能 甲与丁之间只具有一对相对性状
(4)1/160
(5)乙、丙、丁
[解析] (1)基因R和r是等位基因,产生等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R与r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二者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验证基因分离定律,选取一对相对性状即可,乙为绿色子叶(yy),甲、丙、丁都是黄色子叶(YY)。(3)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甲和丁只有一对相对性状(DD×dd),不能验证
17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丙(YYrrDD)×丁(YYRRdd)→F1(YYRrDd)?F2,其中为子叶黄色(Y_)、皱粒(rr)、矮茎(dd)的概率为1×1/4×1/4=1/16,出现子叶绿色(yy)、圆粒(R_)、矮茎(dd)的概率是0×3/4×1/4=0。(5)若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yyrrdd新类型,所选的亲本中应含有y、r、d基因。
6.[参考答案] (1)减少了0.05 kg 增重了74.65 kg 植株生长的主要物质来源不是土壤,因为干土壤的质量只是轻微减少,不足与植株增加的质量相比
(2)光照强度 光反应 温度的高低 暗反应
[解析] (1)干土壤的变化是减少:90.90-90.85=0.05(kg),植株的变化是增加:76.90-2.25=74.65(kg)。植株重量增加明显,而干土壤只是轻微减少,由此可见,植株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不是来自干土壤。(2)由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在光线弱的情况下,光照强度增大则光合作用速率增大,此时光照强度为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在光照超过某一强度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说明此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而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不同,说明此时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7.[参考答案] (1)载体 主动运输(2)葡萄糖浓度差(3)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4)尿量 砖红色(5)脑组织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血液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较低的血糖含量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要(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1)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吸收过程属于主动运输过程。(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较血液中高,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动力就是这种浓度差。(3)机体长时间运动时,血糖因不断被消耗而含量较低,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多,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稳定在正常水平。(4)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mg/dL)时,肾小管就不能将原尿中过多的糖全部吸收。尿液因含葡萄糖而渗透压增高,进而造成尿量增多。葡萄糖是还原糖,与班氏试剂混合并进行水浴加热可产生砖红色沉淀。(5)血糖含量过低时,不能满足脑组织活动对能量的需求,因而易出现头昏症状。
8.[参考答案] (1)核糖体(2)①过酸、过碱、温度过高②保持其他因素相同(3)①不能。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失去活性。②不会。因为胃液中HCl可以被胰液中的NaHCO3中和。
[解析]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从图中可以看出,低温能使酶的活性降低,而温度过高、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验证温度
18
对酶活性的影响,需做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温度),而保持其他因素相同,这样才能充分说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胃内的pH为1.8左右,而小肠中的pH是偏碱的,约8.0左右。所以当胃蛋白酶由胃进入小肠后,会失去活性,不能分解蛋白质。而胰液中的NaHCO3是偏碱的,当胃液(HCl)进入小肠后,会被NaHCO3中和。
9.[参考答案] (1)淋巴细胞
(2)抗原
(3)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解析] (1)除去淋巴细胞的大鼠不能产生抗体,移入淋巴细胞后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说明淋巴细胞是机体进行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2)只有在抗原的刺激下,通过体液免疫浆细胞才能产生抗体。(3)在体液免疫中,抗体是由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编码抗体的基因和红细胞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
1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4 03:21 , Processed in 0.525602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