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51|回复: 0

[分享] 品读批读理读变读泛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12: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那么,我们在进入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前,教师应该如何与文本对话呢?
一、品读感悟语境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自己首先要提高“语文素养”,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感能力、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的课堂。”这是何等精妙的文本“对话”啊!品读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可以练习意会体悟能力,即语感能力。语文学科独特的情感特性和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获取和增强语感的过程。所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首先应从品读开始。我们应该怎样来品读课文呢?
(一)诵读吟咏品味语言美。中华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时候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往往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诵读吟咏,是口、耳、眼、心、脑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感受语言内蕴和文章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字字珠机,富有音乐美,读来朗朗上口,是进行语感熏陶的绝好材料,我们应该在诵读中感受声音美、色彩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诵读中揣摩文章字里行间所蕴涵的人文美、内涵美。要注意的是,诵读吟咏,一定要保证“质”和“量”,“量”要足,“质”要高。所谓“量”要足,即要反复朗读,在“书读百遍”的基础上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质”要高,即要熟读精思,入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最后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这样到课堂“对话”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二)比较揣摩强化语感意。 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词语看似平淡无奇,但细一琢磨,却感觉在文中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因此在与文本“对话”时要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方法进行比较揣摩,“意会”文字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强化语感。如《日出》一课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其意思是:“日出是一个伟大的奇观!”将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便不难发现,采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能凸显作者对日出的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了领悟到这一点。就要对这两个句子进行比较、推敲、揣摩,加深体验,以领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
(三)欣赏体味升华语言境。一篇优秀的文章,其人物形象的鲜明、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教学前,教师要用心去欣赏、去体味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以文本的言语激活自己生的思维,让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观潮》一课生动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尤其是第三、四自然段连用五个比喻句,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潮来时的雄伟气势,上课前可反复诵读重点语句,细细地欣赏、玩味,切身感受潮声越来越响亮、潮势越来越汹涌的浩大场面,领悟作者遣词用句的精妙。这样在教学中就能如鱼得水、融会贯通。
综上所述,品读是文本“对话”的基础和前提,是批读、理读、变读的准备和铺垫。
二、 批读思考“对话”路。有专家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可称之为“备课性阅读”,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第一,它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对象性——教师是为了指导学生的阅读而读,因此要学会换位思考,处处替教学对象——学生着想;第二,它具有重构性——需要从导读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教学的再加工。即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这种对话应当是教师与文本“对话”活动的主体内容,应当通过批读以明重点、抓特点、思学路,心悟其意、心融其境,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明重点。即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文本重点句子、重点段落、重点词语、重点人物、重点细节……做到对文本了然于胸,烂熟于心,教学“对话”时才能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二)抓特点。“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课文有一篇课文的特点。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文本的特点,认真批阅,细心体会,教学“对话”中才能出新意,有主意。如阅读《军神》一文时,围绕“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神’”这一主题,抓住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体味,多角度、多层次地与文中的主人公“对话”,就可以在对主人公的品质肃然起敬的同时,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学“对话”时就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二)思学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与文本“对话”的目的是服务与教学过程中的“对话”。因此,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心悟其意、心融其境,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怎样学”的问题,理出学路来。或直奔重点,或先总后分,或抓住重点句子分解等等,怎样方便学,就怎样来制定教学“对话”的线路图。
三、理读确定“对话”路。所谓理读,就是品读、批注的基础上掩卷而思,确定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思路。理读要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确立教学对话的支撑点,找准教学“对话”的切入点,突破“对话”重难点,理出“对话”连接点。
(一)找准“对话”切入点。所谓“对话”的切入点,就是能引爆“对话”的语感点,组织“对话”的重难点,导入“对话”的契机点等等。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确定好从哪里展开“对话”,组织“对话”,放大“对话”等。比如我们与文本《荷花》一文“对话”时,就应该抓住语感点“冒”字来切入教学“对话”:体会一下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③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一朵荷花,冒出来想干些什么?(……)这样,在教学“对话”的过程中,就能卓然自如,有条不紊,成竹在胸。
(二)突破“对话”重难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重点。教师与文本对话时,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才能组织“对话”,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比如《一夜的工作》一文 ,我们在与文“对话”中,就应该抓住“审稿”这一重点,思考设计“对话”:从那里可以看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突破了这一重点,组织好了这一个精彩的“对话”,阅读课就成功了一大半。我们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抓住了文本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难点,其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三)理出“对话”连接点。教学“对话”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在“对话”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意外”,会产生一次次“山穷水尽”或“柳暗花明”。因此,我们在与文本“对话”之时,就应该产生种种预想,理出“对话”连接点:哪里要过渡?哪里要照应?前后应怎样连接“对话”?通过什么问题来连接“对话”等等。教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要产生种种预设,越全面越好,越细致越好。设想周到,才能在教学“对话”中不会手忙脚乱。
四、变读设计“对话”路。所谓“变读”设计“对话”路,就是创意设计教学的“对话”;就是抓住文本的“亮点、特点”,品“新”析“异”,不失时机地感受到文章新颖之魅力;通过迁移、模仿、创新地练,谋“新”写“异”,注重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要从优秀的教学设计中领悟消化吸收,如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设计艺术;整体阅读,分层推进的设计艺术;悬问求解,启迪思维的设计艺术;一线串珠,顺藤摸瓜的设计艺术;选点突破,有的放矢的设计艺术等。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想法子,想点子,找到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设计教学的“对话”环节,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之目的。
(一)直奔重点“对话”。课内积累主要是在常规的阅读教学中,在激发阅读兴趣,进行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培养的同时,大量积累优美词句。教师要根据文本及学情,直奔重点,提高效率。如《五彩池》一课2、3、4自然段对水池的形状、池水的颜色及形成原因作了生动描述,其间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词汇丰富,语言凝练,极富感染力,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应指导学生在诵读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对话”。而对其他一些非重点的段落应大胆舍弃,只做大体了解即可。这样合理取舍,既省时,又提高了效率。
(二)以点带面“对话”。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适当补充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语言材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学习《江南春》一诗,便可补充阅读《春夜喜雨》、《忆江南》、《春日》等古诗词或与春天有关的现代散文,让学生感受不同作者眼中的春景。除教师推荐相关材料外,还可让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这样以点带面的教学“对话”,资源共享,就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三)变式练习“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再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时引导学生画“诗意”(画篱笆、画小路、画“追黄蝶”、画“无处寻”的意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分组:一组为诗配画,一组将诗歌改写成一则小故事或一篇小散文,一组到电脑房查寻相关资料,一组外出观察等等。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各组的学习活动,挑选代表交流成果。由于每个小组都以学生个性为依据而组成,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更为充分。形象“对话”法运用得好,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这样的“对话”练习设计,是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的新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变一变”、“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练一练”等形象化的操作,把“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形成师生间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学好语文。
五、泛读铺宽“对话”路。 语文教学向来强调“厚积而薄发”。“厚积”,可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大量积累,厚实底蕴,进而发展自己的语言,是语文教师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做到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应该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的课外阅读可延展自身的阅读空间,开阔知识视野,提升语文素养。
1.以文本教材为辐射点。即以文本教材为中心,广泛阅读与此相关的言语材料。如教学《落花生》一课,便可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阅读与文本有关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这样有点到面,就可以扩大自己教学视野,在教学对话中做到厚积薄发。
2.以社会生活为切入点。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打通课内外,实现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接轨。阅读积累是语文实践学习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那些鲜活的、在社会生活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事件,都可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材料。如“非典”爆发后,便可通过读书看报,关注事态发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其进行了解,积累生活,积淀语言。
3.以名家名篇为重点。名家名篇往往语言精练准确、行文畅达自然。读名家名篇,不仅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在脑海中贮存丰富的文学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自然地涌入笔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忙中抽暇,多阅读一些古典名著,以期心悟其意,心融其境,达到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目的。
4 、以报刊杂志为抓手。报刊杂志上的文本大多是教改的最新信息,是教学的“前沿知识”,短平快,新颖实用。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泛读来铺宽自己的教学“对话”路,及时采集最新的知识营养来充实自己,及时学习最新的教改经验来提高自己,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来升华自己……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及时调整知识层面,活化自身的潜能。
综上所述,课前的文本“对话” 应该是教师为扩大自己生活视野,提升自我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精神底蕴,确认个人价值指向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使自己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境和自由的态度去与文本对话。在这样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使自己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而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卓有成效的“对话”。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8 04:22 , Processed in 0.09676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