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填写在括号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 】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进行德育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3.下列选项中,属于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 A.杜威 B.鲍尔斯 C.梅伊曼 D.赫钦斯 4.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5.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康德 6.古印度时期,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 】 A.首陀罗 B.刹帝利 C.吠舍 D.婆罗门 7.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这是【 】的学习观。 A.人本主义 B.建构主义 C.行为主义 D.精神分析理论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学生 B.未成年人 C.适龄儿童、少年 D.孩子 9.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记忆。 A.语词 B.形象 C.情绪 D.动作 10.教育家魏巍曾在他的作品《我的老师》中写道:“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说明学生具有【 】 A.学习性 B.向师性 C.发展性 D.模仿性 11.学生在考试时发现了老师讲解过的原题,这个过程中的主要记忆活动是【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2.注意的两种基本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1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的是哪种自我防御机制【 】 A.置换 B.投射 C.代偿 D.升华 14.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传授知识 B.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做人 1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形象 D.道德体验 17.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的文件是【 】 A.《中共中央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8.“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的特征。 C.生产性 D.未来性 19.学校工作的全面展开必须以【 】为中心。 A.教育 B.教学 C.智力开发 D.德育 20.缺乏对别人的同情和关心,同时又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是【 】 A.依赖性人格障碍 B.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C.人格障碍 D.焦虑症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或者多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填写在括号里,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该阶段具体体现在【 】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 B.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 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D.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2.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 A.命题网络 B.认知结构 C.图式 D.产生式 3.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 】 C.好奇心 D.创造力 4.德育活动所包含的要素有【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方法 D.德育手段 5.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 A.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实现的 B.学习的实质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D.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 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______、______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______。 4.教的本质在于______。 5.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______。 6.动机是一个人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发动和维持活动的______,是______的具体表现。 7.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伦理原则以及______。 8.我国的教学工作以______为中心环节。 9.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______或反应倾向性。 10.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______。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1.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注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学生无意注意的出现。【 】 2.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 】 3.课程即是学生所学的所有科目。【 】 4.想象力是智力的核心。【 】 5.教育既传递文化又是文化的本体。 【 】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国家统一制定。【 】 8.班级授课制的雏形是京师大学堂。【 】 9.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10.教学管理就是班级管理。【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 2.简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3.阐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4.简述教师的法定权利。 5.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七、案例分析(本大共15分) 一天,预备铃刚响,班主任刘老师就走进了教室,他看了一下黑板,上面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头一拧,问道:“今天谁值日?”结果没人回应,这时刘老师火冒三丈,大声问:“今天到底谁值日?”此时,从班级后面的座位上站起一位男生,他的成绩不好,经常拖班级后腿,只见他坚定地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便擦了起来,由于用力过大,弄得教师粉尘飞扬,刘老师不满地说:“大家看到了吧,这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造成的后果。”这时有同学小声说,“今天不是他值日。”就在这时前排有个学生缓缓地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是我……我值日。”刘老师一看该同学是班里一个学习好的同学,便说:“你先坐下,下次注意。”话音刚落,刘老师就听到有同学在窃窃私语,“班主任就是偏心……”“上次没值日老师就没罚他……”“我没值日的时候老师就罚我了……”“他成绩不好,活该受罚……”听到这里刘老师心里微微一颤,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结合教育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