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题眼:“秦朝官方文献”
解析:秦朝官方统一文字为小篆, D项字体为小篆。而A为甲骨文; B为行书;C为楷书,都不正确。 答案:D
20.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w.w.w.k.s.5.u.c.o.m
A. 清 B.明
C. 汉 D.秦
题眼:“不曾设置丞相”
解析: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清朝以后不曾设置丞相。
答案:A
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 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题眼:“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为什么超过了农业税收?”
解析: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
答案:C
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题眼:“马克思评论鸦片战争”
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上述材料来看,“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英国政府。 “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胜败对比; “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英国体现出其侵略本质
答案:A
23.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题眼:“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变法,实现民权自由,但却反对革命,可知其为维新派代表。
答案:B
24.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眼:“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答案:C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题眼:“建国初外交政策”理解
解析: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确立并开始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项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决的是和外国(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时机和条件问题;“一边倒”,是指在两极格局中,新中国要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一边。
答案:B
26. 1960年底,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并于次年亲自深人农村调查。其目的是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行 B.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实际成就
C.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题眼:“1960年底”
解析: 1960年9月30日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目的是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答案:D
27.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眼:“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解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答案:D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题眼:“《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间”
解析: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
答案:B
29.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指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 B.英国权利法案 C.美国联邦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题眼:“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成文法典”
解析: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法律只有罗马法
答案:A
30.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题眼:“对美国政府结构影响最大”
解析:孟德斯鸠主张宪法统率下权利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这一原则执行的比较彻底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D
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题眼:“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析: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答案:A
32.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这里的武器是指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 D.科学社会主义
题眼:“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
解析:马克思描述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过程是为了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合理性和必然性,因为类似的运动又在进行,生产相对过剩造成经济危机,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所有制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窄,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同时,也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社会化的生产力),并产生了运用这种武器的人——无产阶级。
答案:C
33.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题眼:“文学流派”
解析: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答案:B
3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 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 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题眼:“勃列日涅夫政府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
解析: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答案:C
35.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变成了单极格局 B.第三世界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C.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D.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
题眼:“当前世界政治格局”
解析:当今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任何一大国,即便是最强大的美国也无法控制当今世界。欧盟、日本的崛起促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答案:D
36.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题眼:“欧盟建立的背景”
解析:欧盟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结果。B项错在“消除了贸易障碍”;C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于2001年,比欧盟建立的时间要晚。
答案: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