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819|回复: 4

[语文]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新教材教案全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6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课  沁园春 长沙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  方德平
教学目标
1、        品读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        感受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3、        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当、巧妙和形象。
说明:       
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中国青年学子,要真切感受到一个屹立于天地之间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伟岸青年主席形象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立足于文本辅以一定的背景介绍,在反复诵读中、在对关键语句的反复咀嚼中,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来体验分析,应该是可行的。本文语言精当、巧妙和形象的特点很明显,老师可以有意识的范读、点拨,然后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势必逐渐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对文章语言特点的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从词中对湘江秋景的描写和少年同学的描写,感悟本词中阔大的意境。  
2、以分析结尾的两大问题为抓手,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说明:
        词的上阕侧重于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正是壮观的景象,阔大的意境激起了诗人的满怀豪情,于是历史、现实、未来情不自禁的变成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词的下阕运用联想,引发了对往事的回忆,其中主要是对于少年同学的描写,这些人青春年少、热情奔放、干劲十足、豪迈自信,心胸阔大。也艺术的回答了上阕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分析,本词的解读基本是流畅、清晰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学生自由选择熟悉的毛主席诗词进行交流。        从已知出发来带动未知的求索,为新课学习做好情感体验方面的铺垫。
研读文本
整体把握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 长沙》,听朗读录音。
2、教师范读。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诗词教学反复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关键一环。当然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清思路,以便促进背诵。



再读课文

深入分析
        1、写壮景,抒豪情 。重点分析湘江秋景图。
2、找出文中的对比运用并进行分析。
3、分析本词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联系上、下阕,分析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写作特点。        自读文章,教师适时抛出问题或适时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同伴互助、师生互动中来解决上述重点、难点。        在具体语言的品读过程中完成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背诵。        检查学习效果,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
思路点拨
本文是整套教材的第一课,教师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安排教学。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 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沁园春 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沁园春  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练习举隅
1、读了文章,谈谈你对个人的理想与梦想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课外品读主席的更多诗词 。




第二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曹杨二中   郑秀云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2、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3、体会经典细节的表现力。
4、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个体生命的成长轨迹和意义。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在纪念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一百周年有感而发写下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散文,选取居里夫人长达67年生命的人生中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片断,由表及里地来塑造她从外形、人格、心灵到精神境界都具有的“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感人形象,给读者留下“什么是真正的美丽”的深刻思考。文章大气,意蕴丰瞻,颇有新意。关于居里夫人发现镭,是唯一两次荣获若贝尔奖的女性,学生都已了解。而本文作者写此文的真正用意是为了揭示居里夫人身上的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美丽的居里夫人不被上帝所给的美形所累,她有大志,有大求,追求永不衰败的美丽。但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外形美与内心美的层面上理解,而应更深入地理解,这就是居里夫人与众不同之处——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为了能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道德力量和理想光辉,渐渐靠近她那高贵心灵,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为: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而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又是通过文中一些经典细节和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的表现出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难点:品味文中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

说明:
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说一种对美丽的完美诠释,她将美这一人生价值升华到了精神的境界。因此,感受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必定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文中一些颇含哲理性的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例如:“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可以说是一句“牵一句而动全文的句子”,只要将此句理解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差不多理解了。所以,将它们作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居里夫人在镭发现25周年时的演讲。(电影片断)。并请同学思考:在居里夫人的演讲中她认为科学是怎么样的?

(2)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1)学生观看电影并思考。

[伟大而美丽]




(2)学生谈所了解的居里夫人。        设境激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运用了几个电影片断,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景和氛围。

这既是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唤起对居里的感情,为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        (1)全文很长,用了那些记叙的顺序
(2)根据记叙的顺序,看看课文记叙了哪些内容?并对其进行概括。        (1)倒叙、插叙

(2)学生阅读思考并概括段意。
历史定格(1---2段)
艰辛炼镭(3段)
不为美形所累(4段)
青春换镭(5---6段)
不为美誉所负(7—8段)
        文章较长,思维的跳跃性大。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细读品味,感受人品
















































        (1)梁衡为什么在课文第六段中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2)为何说“镭”的发现是“伟大的发现”?请结合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来理解。














(3)再看电影片段:居里夫人提炼“镭”思考:]


①、这是怎样的一个实验室?

②、如果让你做居里夫人的助手,你是否愿意做?







③、在“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顿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一句中的“可能”能否去除?

(4)
文中还有哪些传神的细节描写?请将它们找出来并说说其作用,

















(5)朗读第6自然段,请结合作者引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变”与“不变”的哲理来理解梁衡为什么在课文第六段中说:“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学生可以思考而不急于要他们回答,





(2)A、镭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原子是物质存在的最小单元,是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
B、镭的发现了科学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放射医疗和炸药的研制)
C、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原子核的裂变、释放能量)






(3)学生可以在画面中看到居里夫人在烟熏火燎中艰难地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①、增经做过停尸解剖的破棚。

②、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愿意。二是,不愿意。三是,刚开始好奇性驱使会愿意,但过了一段时间因为太苦了而不愿意干下去。

③不能。能很好体现居里夫人坚忍不拔、不怕失败的品质。



(4)
①、不受漂亮的干扰,故意把一头金发剪得很短。坐在前排,给那些追寻的目光一个无情的后脑勺。(超凡脱俗,有大志、有大求,战胜自我,不为美形所累。)
②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将奖章给六岁的女儿当玩具。(超凡脱俗,视名利如粪土)。
③死后40年,用过的笔记本还不停地释放射线。(超凡脱俗、献身科学)


(5)学生齐声朗读并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让人们认识到世上的事物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而居里夫人自己在完成这一伟大的发现过程中,自己的美丽容貌和健康的身体也在发生悄悄地变化,“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的青春换位到了科学教科书里,换位到了人类文化的史册里。”成为不变的、永恒的美丽。
        这是一句“牵一句而动全文的句子”,只要将此句理解了全文的内容也就差不多理解了。先将其抛出,而后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来问。

居里夫人的美丽与她发现镭,对社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能深刻感知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一定要了解她的伟大发现。因为本文是以写人为主,对于科学原理阐述的比较少,仅仅在第六段中用苏轼《前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哲理点了一下,
但学生对于“镭”发现的作用在平时的阅读和物理、化学的学习中是知道的。


同“导入”相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再运用了一个电影片断,为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设身处地感知居里夫人的超凡脱俗,因为这样的艰辛劳作一般的凡夫俗子很难坚持,更不是弱小而美丽的女子所能胜任,而居里夫人能坚持下来,背后支撑她的是理想和信念。










通过传神细节的寻找及分析其作用,来感知居里夫人超凡脱俗的美丽。

















作者引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变”与“不变”的哲理来诠释居里夫人格力量和理想光辉。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初读时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或不一定能全部不理解,但有了前面的许多铺垫,这一难点到此可以迎韧而解了。而文章的主旨也就彻底地理接了。
小结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是“跨越百年”的呢?        百年:永恒。
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是永恒的;她的超凡脱俗的品质是永存的。
科学是美丽的;人是美丽的;----追求美丽科学的美丽人生和丰富的精神是永恒的因而能跨越百年。


        既点题又照应导入,使课上的首尾呼应。

四、思路点拨
这一教学思路比较适合于重点中学的学生或是预习比较充分的学生使用,因为这是从哲学的层面上来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有难度,所以建议:
1、学生课前对课文的预习一定要充分。
2、学生对于居里夫人的介绍最好能事先做好ppt演示文稿。
3、课文第六段富有哲理性语句比较难理解,要带领学生多读、多感悟。在语言反复的涵咏和咀嚼中来理解。
如果学生基础比较一般或是预习的不是很充分的,建议可以从解题入手,然后引导学生从“外表美”与“内在美”两个方面来理解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

五、练习举隅

居里夫人的美丽给以我们什么样的启迪?我眼中的美是怎么样的?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短文。

附:
板书:
献                     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身      伟大的发现     促进了科学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
科                     导致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学,                  
                                
                 艰辛炼镭
造                  不为美形所累                             
福      超凡脱俗    青春换镭           
人                  不为美誉所负




第三课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上海市敬业中学   兰保民

教学目标
1.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的对生命本色的感悟,自觉抗拒金钱世故、权势名位等对纯真生命的侵扰,从而充满挚诚地爱己爱人。
2.        学会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的阅读方法。
说明
在当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生命的思考日益稀缺。周国平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一剂良药,可以预防学生年轻的心灵受到虚华浮躁的社会风气的熏染。因此,本文的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目标的重要性要高于知能目标。而要达成情感目标,又绝不能离开具体阅读方法的引导。离开了有效的阅读方法,脱离了对文本的体验,情感目标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作为说理性散文的阅读,把握关键语句是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重要途径;而作为一篇有鲜明现实针对性的文章,激活阅读时的现实体验,让文本与生活对话,无疑是深化理解,丰富文本意义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情感目标能够高质量达成的重要保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抓住关键语句,通过文本意义与生活积累的结合,深化对文章理解
2.        难点:对生命本色的理解。
说明:
生命是一个笼统宽泛的名词,既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也可以是人格学意义上的精神生命。在本文中,“生命”的具体内涵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和诠释。这一方面使文章获得了一个自由阐释的空间,但同时也给学生对文章意义的理解造成了障碍。如果学生对生命的内涵缺乏比较清楚的理解,文章绕来绕去就都是一个空,整堂课也就架空蹈虚了。因为“生命”在本文中是一个核心词语,必须把这一词语的意义内涵吃准吃透,才可能达成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生命体验的升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周国平的资料,选读周国平的两篇散文。教师推荐《自我二重奏》《人与永恒》《时光村落里的往事》《安静》《丰富的安静》等散文。
2.        你对周国平和他的散文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        1.        课前查阅周国平资料,选读其散文,做读书笔记。




2.        交流读书心得,初步形成对周国平散文的基本认识。        通过课前的相关阅读,使学生对周国平及其散文有所了解,并为深入研读课文获得前置性知识,引发学生对生命、生命意义、精神生活等人文话题的思考。
设疑导学
形成整体把握        1.        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并试着提炼两个问题概括文章的内容。
2.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参考问题:1.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2.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生命本色日渐消失,生命感觉日趋麻木?3.怎样才能做到生命之间以本色相对?等等。)        1.        默读课文
2.        圈划关键语句和核心词语,提炼问题。
3.        课堂交流所提炼的问题,并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阐述之所以提炼这两个问题的理由        1.        形成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为后面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
深入研读,
探讨文本精义        1.        你认为“年轻女孩的来信”中,哪些语言最能引起心灵的“温暖的感动”?为什么?


2.        对文中的“安静”“静静”,你是怎样理解的?
3.        在学生阐发对“安静”的理解后,教师结合周国平的其他文本如《丰富的安静》等进行深入阐发。        1.        学生默读或朗读“年轻女孩”的来信。
2.        圈划打动自己心灵的句子。
3.        交流阅读体验和对具体语句的品读体会。
4.        学生谈对“安静”的理解。(宁静淡泊、远离浮华喧嚣,追求心灵的安适和精神的丰富。……)        周国平写作这篇散文,是源自于内心的一份“温暖的感动”,因此要想使学生对周国平的生命哲思产生共鸣,就要努力在文本阅读中复原这份感动。第一个问题旨在通过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积极思维,优化整合学生的阅读初体验。第二三个问题则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品读领悟来深化对文本意义的理解。
        1.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的“名字”一词,在文中有双关含义,你能说说它的具体意思吗?

2.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来谈谈你对“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一句的理解。        1.        学生阅读第十段,圈划出与“名字”相关的文本信息。(称谓;头衔、职位、身份、财产。伦常、习惯等)
2.        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谈理解,说感悟。        立足文本,关注现实,激活体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生活对话,这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也是情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1.        提问:生命本身具有怎样的特性?


2.        引入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描述周国平对妞妞的至深父爱。提问:周国平对妞妞的爱,除了源自父爱的本能之外,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生命的理解,请结合文本谈一谈你对这种生命理解的认识。
3.        提问:你认为生活中哪些现象和行为同样体现了“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人间之爱的至深源泉”之精义?        1.        阅读第十一段,圈划出具体界定生命特性的词语。(普通而又独特,无名无姓却可歌可泣,偶然降生又必然死去)
2.        结合文本,谈一谈周国平对妞妞之爱的人性深度。







3.        学生谈生活中的爱的表现。(如“2005感动中国”中哥哥洪占辉、歌手丛飞的故事,捐献造血干细胞,甚至小至公交车上的主动让座等等。)        1.        遵循由易到难,由文本到生活的原则,深化学生对生命内涵的理解。
2.        引入作者的自传性文章介绍,是为了使学生的理解不停留在概念化、语词化的层面,而是能够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本的理性读解。
3.        第三个问题则是为了促进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体认,并使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在文本意义的关照下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拓展总结
形成深层理解        1.        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够远离名声地位财产等外在功利的侵扰,使生命返璞归真、还原本色、留住纯真?
2.        引入《丰富的安静》中的相关语段,引导学生的思考:只有精神丰富的人,才能够保持生命的纯真。        1.        齐读课文最后三段。
2.        思考、讨论并交流对问题的认识        1.        避免学生对生命内涵产生误读。(本文中的“生命”显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生命。)
2.        开拓文本的意义空间。
布置作业        以“生命的名字叫_____”为题,写一篇练笔文章。(横线上可以填“宽容”“淡泊”“诚信”等)        课后构思成文,同学间互相交流。        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而又与课文的意义取向殊途同归,通过读写结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路点拨
这篇文章还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来教读。文章属于即事说理的写法,可以从分析结构的角度入手,赏析文章由一件事生发开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生发议论的特点。在学生对文章的思路形成明确的把握后,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仿写。还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本文与《我很重要》放在一起,从立意、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然后抓取文章重点段落或语句加以深入品读领悟。
练习举隅
1.        阅读周国平的其他散文,摘录要点或关键语句,并结合自身体会分别作一下点评。
2.        设若你是那个曾经写信给周国平的年轻女孩,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想给周国平写一封信。请你把这封信写出来。

第五课 合欢树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  胡凌
教学目标
1、反复阅读,捕捉细节、品味细节,体验母子深情。
2、通过语言的品味,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人时所起的细致、传神的作用,体会作品平淡深沉的风格。
3、通读全篇,理解合欢树在文中所起到的象征作用,理解作者对亲情的感悟。
说明: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中非常独特的一篇。初读感觉理解上没有难点,但细细品味却觉得回味无穷,是一篇看似平淡却内涵深刻、情感深沉的作品。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写母爱的文章读过很多,这使得学生很容易忽略文章深刻的内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将母爱挂在嘴边,但究竟怎样去感受母爱,同时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爱,很多同学没有思考过,从这点上来说,本文很有启示的作用。所以,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
2、难点: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说明:
    要学会品味平淡深沉的文章,就要从品味细节的内涵入手,所以,阅读写人叙事类的散文,品味细节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初中就已接触到象征手法,但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是必须结合具体的文本才能够落实的,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所以,学生只有通读全篇,瞻前顾后,才能准确的理解象征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介绍史铁生的坎坷经历。
2、请学生说说他们读过的《秋天的怀念》。        学生交流,各自对《秋天的怀念》的印象,读完之后的感受。        史铁生的遭遇十分坎坷,与大部分学生的经历截然不同,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秋天的怀念》是学生初中学过的课文,请学生交流阅读之后的感受可以调动学生原有的积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初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1、教师朗读课文。
2、文章叙述了哪些事情?        1、一边听教师朗读,一边梳理文章内容。
2、交流。        教师的朗读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情境氛围。而梳理文章内容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
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思考:作者用很淡然的口吻记叙了许多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难以掩饰的深情。请找出一些情感内涵丰富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感情?        学生圈划出情感内涵丰富的句子,品味语言,小组交流。
        本文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很细腻、内敛的,所以,要求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的方式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够使学生更进一步熟悉文本,从而真切地感受母子深情。
教师点拨,品味重点细节,体会文章风格
        1、在写人叙事类的散文中,细节是最能传情达意,打动人心的,在本文中,情感内涵丰富的句子大都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请重点品味细节描写的内涵。
2、课堂交流,教师点拨。
3、传神细腻的细节描写使得文章具有怎样的风格?        1、朗读细节描写的部分段落。
2、品味重点细节的内涵,课堂交流。
3、体会文章平淡质朴、隽永深沉的风格。        学生的品味是感性的,教师的点拨在此起到的是理性的归纳。

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1、文章几次写到合欢树?合欢树的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的内涵?合欢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令作者动情,令读者动容的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细节,更因为母亲将母爱的内涵诠释地丰富而深刻,请说说文中的母爱具有怎样的内涵?        1、找出文中写到合欢树的语句,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和作用。
2、概括:文中母亲表现出的母爱的内涵。        通过理解合欢树的内涵和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理解母爱的内涵:怎样学会爱、学会感受爱。
作业布置,        1、举例说说:你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文章的风格与《合欢树》是相类似的。                联系初中学过的课文,对相同风格的文章作一个回顾。
思路点拨
首先对文章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通过梳理的形式来完成。然后要求学生散读并品味语言,这个环节是后面品味重点细节和理解合欢树内涵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才可能发现细节、进一步品味细节,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对细节的品味是最重要的环节,在课堂交流的教师点拨中应注重理性的归纳,可以从手法运用的层面上作个提炼,重点落在细节所传递的情感内涵的品味上。在交流中,学生可能会流于表面地空谈母爱,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要求学生通过想象的思维去感悟亲情的美好。针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只要学生能够感悟到亲情的美好即可,不强求对合欢树在文中的作用以及母爱的内涵有完整的理解。针对程度较高的学生,也可请同学先仿照《合欢树》的写法写写自己的母亲,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修改习作,从而体验生活中的亲情,体会文章平淡质朴的风格。
练习举隅
1、说说下列句子的内涵。
⑴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⑵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⑶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2、续写:在我们的生活道路上,母亲绝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温暖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
3、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作家。如果你是《鲁豫有约》的嘉宾主持,有机会采访史铁生,你最希望向他提一个什么问题,他又会如何作答,请写一段你与史铁生的对话,注意对话双方的角色,语言要得体,200字左右。
4、课外阅读史铁生的一些作品,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选择其中一篇写一份读后感。


教学反思:
1、在阅读教学时要舍得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2、在品味细节内涵的时候,要适时地点拨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积累。
3、在理解合欢树的象征义时,允许学生有比较开放的认识。

第五课 合欢树
上海市崇明中学  李建生
教学目标
1、在“平凡岁月”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
2、在合欢树的描绘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3、在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同时也是一篇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哲理之作。本课的教学,以“读出韵味”、“读出问题”、“读出自己”为逻辑顺序,让学生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学会去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从而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平凡岁月”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在合欢树的描绘中,感受“爱母”的思绪。
2、        难点:在史铁生对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说明: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深的怀人散文,感受并理解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是这类抒情散文教学的永恒目标,当然也应是教学重点。当然,史铁生是在怀念母亲,怀念以前的生活,但是母亲的去逝又使他更为理性地去面对生活,思考生活,感悟人生和生命,因此,《合欢树》是情真同时也是意深的一篇散文佳作,它蕴藏着作者对人生与生命的冷峻的思索。学生小学时学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同样为写母爱的文章,高一学生理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史铁生对母爱的体悟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所以,本课教学的难点便基于此。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史铁生的简单而独特的经历及小学所学《秋天的怀念》的大致内容引入学生走进《合欢树》。        学生回忆所学史铁生的作品及介绍所查找的有关史铁生的资料。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占有资料的能力。
读出韵味        1、介绍读书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更为理性地阅读,并进行审美的鉴赏。
2、提示学生阅读文章时进行角色转换,把自己当成作者,沉浸于文本,把自己真正摆进去读,读出韵味。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读书的经验,思考真正的阅读是什么。
2、沉浸于文本,角色互换,读出韵味。        引导学生更为理性地阅读,为真正理解《合欢树》作好铺垫。
读出问题        对课前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成三方面:
1.结构层面的 ①开头为何要写母亲与自己的这一段对话小冲突?②文章结尾为何要描绘孩子想起树影及跑去看树的情景?
2.语言层面的 ①“悲伤也成享受”该怎样理解?②第五段“想:上帝为什么……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心里为何“得到一点安慰”?
3.主题层面的 ①合欢树是母亲栽种的,它包含和寄托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②文章后半部分才提及合欢树,为何要以《合欢树》为题?③“合欢树”到底有何象征意义?        小组讨论,用“悲伤也成享受”作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品读、把玩语言,个性化地感悟和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以点带面,以一个问题作为抓手,读出自己的个性化的多元理解。
读出自己        1、沉得进去,走得出来;体验情感,反观自身;感悟亲情,思考人生。
2、推荐2006年第5期《读者》上的文章《流星划出的生命绝唱》。
        体验情感,反观自身;感悟亲情,思考人生。        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从文学作品里照见自己的灵魂,从而提升自己。
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7—12段。        学生朗诵,体验情感。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思路点拨
史铁生的作品是“一座深深的庭院”,学生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不容易走进,推而广之,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该怎样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从而“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是一个教学难题。但是,作为个体,每个人又有多少种人生的百味体验呢?如果真等若干年之后我们才去真正体悟这种情感,那我们的学生又丧失了多少人生的丰富的间接情感体验呢?从这一点来看,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必须承担起学生人生与情感体验的路标与航灯,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开辟人生与生活的新航线,发现生命与人生价值的新大陆。因而,教学过程始终不能放弃文本,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把作者的失母后的无法倾诉、难以排遣的悲痛,与现在站在而立之年的人生坐标上深沉的思母情愫诠释出来,让学生感悟这淡雅朴素的文字背后所蕴藏的强大的感情力量,这力透纸背的情感冲击,从而顺势带出作者对生活、人生与生命的思考。

练习举隅
1、读了文章,谈谈你对母爱的更深一层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关于母爱的周记。
2、课外阅读史铁生的其它作品,作一个专题摘抄,并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评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课 边城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  胡凌
教学目标
1、捕捉文章中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关键语句,品味语言,感受湘西清丽的风光,把握翠翠的性格特征。
2、抓住重点段落,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祖孙亲情。
3、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感受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
说明:
    这是本单元中最富有诗意,但也最难读懂的一篇课文。沈从文的小说本就自成一家,而课文又是节选,小说所描写的湘西风情、复杂的人物心理与上海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有较远的距离,这些都给准确把握课文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单元目标出发,从课文所节选的两章内容出发,就能够比较好地处理教学上的难点。沈从文的小说就是一幅风情画,而阅读小说时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个重点,翠翠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幅湘西风情画中的一个典型形象,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句、品味语言来感受湘西风光的美丽,从而准确把握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下的翠翠的性格特征。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之一是懂得和感受亲情的美好,所以,在对节选部分内容有了整体理解之后,在课文思想情感的把握上,我们就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受翠翠和爷爷之间的祖孙亲情。高一的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上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鉴赏的眼光阅读作品,尤其是面对《边城》这样的美文,通过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小说诗歌一般的意境,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有较高要求的,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能够说得出,但至少要能够感受得到,能够明白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有直接关联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句,把握翠翠的性格特征,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反复诵读,感受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
说明:
与通常的小说注重情节设置的特点不同,沈从文的小说是以意境见长的。《边城》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格和翠翠天真淳朴野性的形象对于上海的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落实在品味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语句上,通过反复品味能够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而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对于习惯了浅白、粗陋乃至荒诞的表达方式的当代学生来说,是有一定认知和体验上的困难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没有了深入研读,细心品味精致、细腻之美的习惯,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关键语句,以使学生能够沉浸到作品创设的意境氛围中去,从而跨越障碍,感悟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湘西的风景画面,请到湘西旅游过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见闻。
简介沈从文的生平,着重介绍沈从文从湘西这块土地上获得的滋养。        交流自己到湘西旅游的见闻和感受。

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沈从文。        调动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
初读课文,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通读课文,根据注释,说说小说节选部分(第一、十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默读课文,根据课文第1个注释了解小说的全貌,概括第一、十三章的大意。        课文是小说的节选,如果不关注其他部分的内容,就很难理解翠翠在第十三章中的烦躁而复杂的情绪,所以,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注释获取必要的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第一次研读课文,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1、通过圈划,找出文中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以翠翠为主)的语句,说说文章描绘了湘西怎样的生活场景,翠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抓住第一章第6段作者对翠翠形象的集中描写和其他段落中对翠翠的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
2、我们可以感受到小说节选部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圈划关键语句,自己反复诵读、品味,适时做出批注,概括环境描写的特点和翠翠的形象特征。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个别同学读、齐读)部分段落,感受小说营造的氛围,刻画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情感。
3、同桌之间交流研读的心得,然后课堂交流,相互补充。        1、默读,个别同学读,散读,齐读等各种阅读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充分接触文章,感受小说特定的情境氛围。
2、这篇小说中情感的表达主要是借助描写来完成的,所以,在品味语言之后,可以请同学说说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第二次研读课文,鉴赏小说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自由选择关键语句,反复诵读,说说小说中描写的部分对表达情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全体学生反复阅读关键语句,品味语言,思考小说中情与景的关系。
2、个别学生课堂交流,举例说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情感表达中所起的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一定是为主旨的表达服务的,沈从文的小说更是以环境描写见长。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指导学生抓住作品的特点阅读文本。
教师点拨,体会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
        品味文中看似白描实乃富于韵味的叙述、描写的语言,思考:小说的语言具有怎样的风格?请举例说明。        学生在文中找出富有韵味的语句,尝试鉴赏小说诗情画意的风格。
个别学生课堂交流。        这是一个具有较高鉴赏要求的环节,所以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完全掌握,能够找到相关的语句,通过品味语言有所感受即可。
布置作业        阅读完整的《边城》,摘录一些自己喜欢的语句,完成一篇读书笔记。        阅读完整的《边城》,做好摘录,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读书笔记。        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的感受,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阅读体验。
思路点拨
美丽独特的湘西风光对大都市的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湘西清丽的风光,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女主人公翠翠和学生的年纪相仿,所以,她对亲人(祖父)的依恋,她的情窦初开等情感,学生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感受体验的。所以,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而沈从文小说诗意的特点是和中国的山水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边城》就是一幅湘西风土人情画,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带来的美的意境的感染,翠翠更是这幅画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形象。所以,第一、二次研读课文是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为后面品评小说的语言风格做好了铺垫。整个教学围绕着感受小说的诗意的风格展开。对于“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学生在初中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是能够领会的,但独立交流鉴赏心得可能会有困难,所以,课堂交流中可以选择感悟能力较高的同学作一个示范。对于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从鉴赏作品多种“美”的角度入手,鉴赏作品的山水美,人情美,等等。也可联系沈从文的经历与思想,探究沈从文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文章风格的原因。

练习举隅
1、品味下列句子的内涵。
⑴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如一只小兽物。
⑵牛羊花轿上岸后,翠翠必跟着走,站到小山头,目送这些东西走很远了,方回到船上,把船牵回近家的岸边,且独立低低的学小羊叫着,学母牛叫着。
⑶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
2、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给翠翠写一段内心独白。
3、阅读孙犁的《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第四课  边  城
上海市金山中学     陆  英
教学目标
1、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沈从文的经历及作品特点;
2、通过对小说中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的体悟和理解,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3、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如何鉴赏小说的语言;
4、让学生在体悟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人间的真、善、美,亲情与爱情
说明: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抒情体小说颇具特色。《边城》是高一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小说,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手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兼顾本单元的主题,让同学在对美的语言的品味中感受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及难点:体悟语言的含蓄美和感受人间的真情
说明:
《边城》属于抒情体小说,作为鉴赏小说的要素之一——情节对学生来说不难梳理,难的是小说的语言,在含蓄平淡自然的语言背后寄托了对人性美、人情美的赞美和向往。这一点对高一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查找沈从文的相关资料;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边城》。        1、可以利用学校阅览室或网络查找;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观看电影之前阅读原著        1、了解作家基本概况及主要创作特色及代表作品;
2、借助电影让学生对整个情节有个基本了解;使学生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美感享受;
探究式阅读
理解人物并品味语言        1、提供给同学一些研讨题;(研讨题附于文后)
2、让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研讨题进行探究式学习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1、可查阅资料,可上网浏览查找,可同学之间相互研讨;
2、根据研究内容和拟定成果,每组设立组长一名和发言者若干以供堂上展开研究鉴赏。        1、让学生在资料的收集和整合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以及语言特点的把握;
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信息的筛选和组合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交流研究成果并质疑        1、让各小组的发言者交流研究成果;
2、提出自己在研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供大家讨论火堆交流成果提出不同意见        1、仔细聆听他人的发言,随时记录下和自己理解不同的地方以便集体交流所用;
2、踊跃表达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聆听能力等
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总结语言特色        参与总结并朗读相关段落        体味语言美
鉴赏含蓄语言的方法和技巧:        让学生结合本次研读总结方法和技巧,教师及时点拨        积极参与并能列举典型事例        培养概括能力
思路点拨
本文作为小说的节选,也可在鉴赏语言之前先从小说“三要素”中的“人物”入手,梳理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可在鉴赏语言之后,引导学生对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做多层次的开发、阐释,并完成相关的小论文。
练习举隅
1、有人说,《边城》寄托了作者的某种理想。读了本文,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你对他的这种理想有什么看法?
附:研读题
小说中景物描写语段的作用及语言特色。
小说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小说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文章中句式的选择及其作用
具体分析文章语言的感情基调


第六课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上海市继光高级中学  胡凌
教学目标
1、运用圈划、批注的阅读方法,捕捉文中的细节,思考细节的内涵。
2、在语言的品味中,想象文中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母亲的内心。
3、注意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幽默的语言风格,感受幽默背后的深情。
说明: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中最浅显的一篇,起到基础和铺垫的作用。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大部分同文中的孩子一样习惯了母亲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照顾和无休止的牺牲,本文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代学生真实的家庭生活状态,所以,这篇文章是本单元中最贴近学生实际,也最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而细节是生活真实的再现,细心体会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地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母亲的内心活动是丰富的,但是孩子往往会忽略母亲的感受。所以,引导学生想象各个人物的心理,尤其是母亲的心理活动,通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形式使学生领悟母亲的牺牲精神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里柯克的作品是以幽默见长的,本文的幽默是通过母亲与父亲、孩子之间不断的对比表现的,这种对比使人在笑声中领悟亲情的份量,更加感受到母爱的无以为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2、难点: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幽默的语言风格表现深沉的母爱的。
说明:
    细节是最能够打动人,也最难编造的东西,所以,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养成捕捉细节,品味细节内涵的习惯,就能更好地感受文中母亲的伟大和无私。所以,指导学生品味细节的内涵是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的重点。母爱是一个深刻而沉重的话题,尤其是母亲的无私、牺牲,往往令人落泪,而作为著名幽默文学作家的里柯克,选择了以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深沉的情感,这恐怕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本文的障碍点。面对幽默的文字,除了笑,我们还应该有怎样的思考?本文幽默的风格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展现的,所以,思考可以从此处入手,利用各种形式的鲜明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到幽默背后的深情,体会到笑与泪交融的力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们是怎样替妈妈过母亲节的?        交流各自是怎样为妈妈过母亲节的。        引起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作好感情上的铺垫。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理解运用对比手法的作用        1、作者一家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为了庆祝母亲节,父亲和孩子们为母亲做了些什么?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
2、作者这样的写法和文章的题目、主题相符合么?为什么?        1、同桌的两位同学分别作一个数量的统计:为了庆祝母亲节,父亲、孩子们为母亲做了些什么事,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事。
2、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统计结果之后有什么感受。
3、思考:文章的题目是《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但是统计的结果却令人诧异,这样的写法和文章的主题相符合么?为什么?
4、课堂交流。        通过直观的数量统计,在强烈的对比中促使学生发现矛盾,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主题的?
仔细研读课文,教师点拨思考        “我们”一家的出发点是为了给母亲庆祝母亲节,但是,最后,母亲却独自留在家里操持家务,等待一家人郊游归来,事实上又回到了起点。梳理“我们”一家过母亲节的细节,说说你感受到什么?        1、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圈划出“我们”一家过母亲节的细节。
2、小组交流,说说各自的感受。        叙述性作品中细节的作用是相当大的,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所以,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研究细节,能够带给学生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感受母爱的伟大。
品味重点细节,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结尾写到“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这里母亲的泪水中有哪些心绪和情感?请想象母亲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想象,交流:这部分描写刻画了母亲怎样的心绪和情感。        文中的细节很多,抓住描写母亲的一个重点细节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母亲的心理,从而直接把握文章的主旨。
布置作业,延续情感的体验        观察生活,你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一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作一番描写,口头交流。        1、学生观察生活,准备一段口头发言的讲稿,描写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的一个细节。选择部分同学全班交流。
2、其余同学聆听同学的发言,要求听完之后复述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本文具有很强的情感感染力,怎样使这种感染力具有长久的影响,从课内向生活的延伸是一种形式。而聆听能力的提高是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和本课的作业相结合能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思路点拨
文章很浅显,因而,开头要求学生所作的数量统计就起到了保证学生耐心阅读的作用,这是一个基础环节,在统计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品味细节是培养阅读良好习惯的一个方法,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从捕捉细节到品味细节有一个学习要求渐次提高的过程,在交流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情积累。作业的难度不大,主要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聆听的能力。本课也可以侧重从作者幽默的文风与深刻的内涵之间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幽默的力量是什么?
练习举隅
1、你是怎样给爸爸过父亲节的呢?记下你所做的事情,和你爸爸的反应。和你的朋友交流一下。
2、阅读《与里柯克一起笑》,选择其中的一篇,复述给你的朋友听。


最后的常春藤叶
                                       崇明县三烈中学  褚伟艳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巧妙的构思。
2、把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悟平凡人物之间的至真至纯的关爱之情
说明:
作为世界著名作家欧.亨利的优秀的作品,本文有很多方面值得学生去学习。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构思就象灵魂一样贯穿于始终,而本文在构思方面尤其出色,所以把握文章的构思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与人的相濡以沫可贵友情同样是作为我们学生来说难得的情感体验,在提倡永怀感恩之心的今天让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付出、体会别人的好 同样很重要。


教学重点:从曲折的情节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体会人间温情。
教学难点: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巧妙的构思。
说明:
能从曲折的情节中把握主题、体会人间温情是本文的重点。同时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作者如何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效果也是很值得学生探究的。探寻的过程和方法要比得出结论本身重要得多,所以要强调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引导大家共同探讨与交流。同时可以设计一些举一反三的练习进行巩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从前两个单元的主题-----关于生命与体验美好感情入手,引出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互相扶助。        回忆,思索        引发学生关于“关爱”的情感体验
概括情节
整体把握        预习情况检查:请同学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结合预习与理解,概括性述说主要情节        整体上把握,
主旨探究及人物分析







        1、最后的常春藤叶有着怎样的内涵?


2、老贝尔曼为什么冒着生命的危险去画这片叶子?





3教师小结        1、分别从琼珊和贝尔曼两个角度来阐述最后的叶子对于他们的意义。

2、对贝尔曼出发点进行思考,并到文章中去寻找依据。得出结论:他的善良,对朋友的关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促使他去完成了这幅杰作。        直奔主题。对叶子内涵的思索使文章主题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同学的面前。


对贝尔曼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体会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
文章构思把握及练笔        1、小说的结局是出人意料的,你猜到这样的一个结局了吗?说出你的根据。教师适当总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2、关于老贝尔曼在风雨中画叶子的场景在文中是缺失的,请同学帮助作者描写这一段文字。(150左右)



3、可以把你的描写加如到文章当中吗?为什么?        1、小组交流,表达自己看法。初看可能感觉意想不到,回头再看却觉得有章可循,即找到前面隐藏的伏笔与铺垫。


2、对老贝尔曼进行心理描写以及对当时场面进行描写。


3一方面自己的语言风格和作者不同,另一方面如果在文章中加进了这个场面的描写就使文章失去了悬念,在表达效果上将大打折扣。        通过此问题来解决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点。





结合具体情境的小练笔。同时也可加深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把握。

使学生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体会设置悬念的妙处。
布置作业:         1、重读课文,体会真情
2、课下自主阅读欧.亨利的其他作品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体验,增强积累。
思路点拨
本文另外可从人物分析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人物形象分析贯穿整个过程,由对主人公做法的探讨来展示主题。同时可以品位文章语言风格。
练习举隅:
为文章续写“欧.亨利式结尾”。
下班后我来到停车场,车子刚刚启动,只听到砰的一声,一团东西打在了后车玻璃上。顺着倒车镜看过去,一个小男孩怯怯地站在车后,并没有要跑掉的意思。真是可恶极了,我推开车门气势汹汹来到他的身边,还没等我问他为什么要砸我的车子,他忽然抬起手臂,指着街的那一边……
第八课《邂逅霍金》
                          上海市奉贤中学  邹群
教学目标
1、        体会霍金的人格魅力和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        学习多角度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搜集、筛选 、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内外阅读迁移的能力。
说明: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艺术一样美丽;维护和推动人类的文明,是它们共同的责任”,单元选文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并举。本文作者多角度地向我们展示了继牛顿、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的人格魅力,突出了“尊重生命价值”的意义;也提到这样一个焦点问题:要为科学家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而不是让他们整天为鲜花、掌声、宴请、报告所累。文章的震撼人处,还在于霍金在科学上的巨大贡献与他的高度残疾的反差。安排学生在预习中了解、熟悉霍金,既是为了有效地开展课堂的研讨,也是为了加强学生自主搜集、筛选 、运用资料的阅读能力培养;以《袁隆平的辞职风波》剪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既是加深对“霍金”现象的研讨,也是加强课内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领略霍金的人格魅力,感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
说明:霍金曾说,“我得病的一个体验是:当一个人面临早逝的可能,就会体验到活下去是值得的。”恐怕正是这种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到今天。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感悟本文的主旨是教学的重点。 同时,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充满人文关怀的历史学家,他敏锐地把握住“霍金现象”这一切入点,由此生发下去。霍金的“幸”与“不幸”所蕴涵的意义,需要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及生活阅历展开思考,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将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来引入“霍金”这一话题。        根据预习中搜集的有关研究资料,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霍金。        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搜集、筛选 、运用资料的能力。

初读课文        提问:霍金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散读课文,思考,交流。有 “非凡的业绩”的侧面描写,“残弱的身体,超常的魅力等”的正面描写。学生朗读:⑴-⑶段:⑷-⑼段。        通过具体语句的体味,感受霍金的人格魅力,体会他的崇高人格。
研读课文        作者就“霍金”现象抒发了怎样的感受?根据你所收集的资料、同学的补充、课文的学习,谈谈你对“霍金”现象的看法。        指名朗读⑽-⒀段,思考,交流。落实对“不幸”与“幸运”的理解。对文本涉及的“关注生命的价值”、“对事业的信仰、执着”、“良好的人文环境”等问题展开研讨。        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拓展研究        以《袁隆平的辞职风波》剪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伟大的科学家究竟应该是专心从事于科学研究,还是也应发挥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        思考 ,小小组讨论,交流。结合文本阅读、社会生活阅历自圆其说。        加强课内外阅读迁移能力的培养。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课外可进一步搜寻资料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味语言。将问题理解视为螺旋上升的过程。
思路点拨
本文的教学也可以将标题理解作为切入口,以“ 邂逅之前”、 “邂逅之中”、“邂逅之后”来进行文章结构的梳理,对霍金展开多层面的理解:中国人对霍金的态度:争读;崇敬。 “我”看到霍金时的心情 :敬仰、震惊、凝视、沉思。 剑桥人对霍金的态度:平静。 我的思索:霍金的“幸”与“不幸”。 并进一步捕捉作者的感情变化:充满敬意——万绪千思——震撼——感慨。
练习举隅
史蒂芬•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知道他的人。为此,某班进行了关于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问题的讨论:
有人认为霍金的成功是因为生活在剑桥——一个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的地方,他可以专心治学,而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
而有人认为霍金在学生时代也并非是一个特别用功的人,也正是因为高度的残疾,才促使他努力工作,获得了非凡的成就。
另有同学则谈道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使得霍金从此走上超级科学明星的道路:在参加完伦敦一个学术会议返回剑桥的列车上,霍金的同事们正在热烈讨论会议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而沉默的霍金将视线离开车窗,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如果将会议中的奇点理论应用于整个宇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这个故事似乎在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身上都发生过。
……
请以“走向成功”为话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九   一碗阳春面
杨浦高级中学   邹一斌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抓住文中的线索和关键语句,体会人物情感和作品主题。
2、        学习通过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的鉴赏方法。
3、        感受小说所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懂得相互帮助、不轻易向命运屈服、勇于迎接挑战。

说明:
本单元的主题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论亲疏,都需要相互的理解与包容。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选取了在北海道一家面馆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四个大年夜里,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通过他们在遭受厄运后仍然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迎接磨难、相互扶持、最终度过难关的经历,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并传达出社会的温暖和人间温情。这是一篇读来让人心中充满温暖的小说。
本文语言较为浅易,学生阅读难度不大,惟其如此,教学上反而不易处理。因此,可以从寻找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入手,来梳理文章的情节,在此基础上再分析、鉴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以反复出现的关键语句为抓手,品味小说中的精彩细节。
难点:理解小说的主旨。

说明:
作为对一篇小说的鉴赏,我们可以从对人物的描写入手,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作者在描述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的经历时,采用了对比手法,人物语言和外貌描写既相似又略有变化,把人物的内心刻画得栩栩如生,如能仔细体会,对领会作品的主旨帮助很大。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不仅包括对母子三人的描写,还包括对面馆老板夫妇的描写。这两个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作品主题所反映的内涵扩大到了整个社会的层面。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一次自己与家人在外吃饭的经历。        学生谈论,回忆或温馨甜蜜或痛苦伤感。
        让学生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一个基点来理解文章中母子三人的吃面经历,比较容易使学生进入母子三人的情感体验中,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










感知全文,了解大意,了解故事情节。        (1)请同学概述小说内容。









(2)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找出四次吃面的场景描写。
        (1)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大量债务。为还债,母子三人大年夜也只能合吃一碗阳春面。在三人的努力奋斗互相支持下,十多年后,债务终于还清。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2)1-15自然段:第一次吃阳春面,设置悬念。
16-30自然段:第二次吃面场景,积累悬念和气势。
31-67自然段:侧面点出家庭遭遇,表现积极积极进取精神。
68自然段-结尾:十年后第四次吃面,凸显主题。        (1)文章虽然较长,但文字较浅显,对于概括故事情节难度不大,只要注意文字的简洁即可。这一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全文的内容能整体感知和把握,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2)小说的框架是由四次吃面串成的,找出四次吃面的场景描写既是从小说的角度而设,也是为理解主题作准备。














细读品味,从人物描写感知人物性格和精神,感受整个社会环境。


























        对四次吃面的描写进行比较:
(1)语言——主要是母亲的语言,四次吃面发问言词的细微变化。








(2)外貌描写——母子三人的衣着打扮的变化。










(3)老板夫妇四次接待这几位客人时的表现。










(4)店老板夫妇将母子三人坐过的二号桌定为“预约席”,并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说明了什么?



        (1)……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二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一碗→二碗→三碗
阳春面……一碗→一碗阳春面……→二碗阳春面……→三碗阳春面……
(2)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都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服。最后一次,孩子西装笔挺,母亲身着和服。
(3)第一次:多给了半碗面;第二次,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而收起了价格板,获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后,他们面对面蹲着掉泪;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
(4)是老板夫妇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母子三人和幸福未来的期待。
通过对二号桌的描写,表现了许许多多不相识的人们对于母子三人的遭遇的同情,对于他们的奋争的赞许。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社会上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        (1)阳春面数量的增加表示境遇的好转,母亲语序的变化、停顿的减少说明她的情绪由原先的难为情逐步转向坦然。
学生学习小说,就要锻炼从语言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和处境。



(2)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也能体谅母亲。最后一次的外貌描写,点明了他们生活境遇的彻底改变。

外貌描写也是品读小说不可忽视的地方。因为人物的外表,与他们的身份、环境、生活、习性息息相关。


(3)店老板夫妇是芸芸众生中的两个小人物,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社会,构成了生活中温暖人心的一个群体。







(4)看似游离于主题之外,其实是对主题的加强。要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这样的情节安排,对于他们更全面地归纳主题有帮助。








小结        怎样理解小说的标题和主题?



















        “一碗阳春面”构成了全文的线索,将人物、情节、环境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另外,在大年夜吃面的温暖场景,更寄托了吃面人对新春、对未来的憧憬。这母子三人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一年又一年地来到了北海亭面馆,虽然“怯生生”,但是有勇气三人合吃一碗阳春面。这样的典型情节使这“一碗阳春面”具有了团结、不屈、向上、奋争等多种美好的含义。        阅读小说,要把握住小说的环境、人物和情节。
根据人物、环境和情节,概括文章的主题:在母子三人奋争的过程中,母亲的亲子之情,儿子对母亲的孝敬之情以及兄弟友爱之情,通过四次吃阳春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坚强、团结和社会的温暖,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由此歌颂了在逆境中顽强、团结、奋争的重要性,揭示出团结奋斗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


四、思路点拨
由于文章内容并不深奥,所以设计这一教学思路时主要考虑易于操作。文章的主题概括也是在小说分析人物、环境、情节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的归纳出来的。由于文章篇幅较长,提出如下建议:
1、学生课前对课文要有一定的了解,感知大意。
2、对于四次吃面的场景描写,学生要熟悉。小说的欣赏是建立在小说三要素的分析上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理清这三部分内容。
3、文章的环境描写着重在社会环境,透露出人间的温情,这与文章大年夜寒冷天气的自然环境形成对比。由此概括的主题就能扩大到整个社会层面。

五、练习举隅        (任选一题)
1.类似的生活场景你曾听说过或经历过吗?请你写一篇小短文谈谈由此而产生的感想。
2.请以“一碗(张、件等)______”为题,编写一个小故事,要求结构完整,温馨感人。

附板书:


一碗 阳春面
第一年         一碗        设悬念
第二年         一碗        蓄势            自我奋斗
第三年         两碗        解悬念                          〓〓〓   幸福
十年         (空白)     →  “二号桌”→社会温暖
第十四年       三碗        高潮


第十课  再别康桥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孟琰玲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人生理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说明:
本课作为“诗歌及其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其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大意义。因此本课强调学生能抓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基调来整体把握诗歌,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深化对诗歌的解读,体现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最后诗歌的朗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诗歌的音乐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注重思路的连贯,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意象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与徐志摩其他诗歌的比较来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是教学的难点。
说明:
诗歌的形象是诗歌的生命,因此意象成了很多诗人寄托情感的所在,因而对意象的正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另外,能通过比较阅读来明确作者的创作缘由,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避免表面化,使问题由难化易,强化学生的认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李白与徐志摩不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激起学生关注徐志摩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比较调动情感,并且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        引发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走进作家




        由徐志摩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转而介绍他的康桥情结。
1、        1、你对徐志摩了解多少呢?
2、        什么是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3、        1、思考关于徐志摩的有关常识。
2、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理解康桥情结。
        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为理解作品打好基础。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初读诗歌




        1、请一位学生先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思考:应该以什么感情朗读?        1、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能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2、在倾听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通过朗读逐渐走近诗歌,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理解诗歌        从意象入手,理解诗歌。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2、通过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诗歌表现了什么内容?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发言,相互补充。可以采用独立思考、互相讨论等形式。        对意象的把握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形象性,掌握诗歌的内容。

比较阅读


        出示《康桥再会吧》、《沙扬娜拉》。
1、离别之愁是人之常情,但徐志摩在其他离别诗中表现的情感却和这首诗有很大差别,为什么?
2、分析《再别康桥》的创作缘由。        1、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从两首诗中找到关键的词语比较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
2、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家理想的失落有关。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阅读交流        中国文学史上因为作家的理想不能实现,却造就了优秀作品的例子有哪些?        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谈谈自己所熟悉的例子。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读诗歌        播放示范朗读的录音,或教师范读,或让学生朗读。        在朗读和倾听中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培养学生听、读的能力。
布置作业        1、读读徐志摩。(包括他的生平和作品)        写作读书笔记。        全面研究作家、作品。

思路点拨
本课教学有多种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教学重点。如从诗歌的“三美”艺术特征入手,分析诗歌中美的具体体现;还可以从诗歌朗读的角度安排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诗歌的意蕴;或与中国古代的离别诗进行比较教学,找到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来发现这首诗歌的独特性与无穷魅力。总之,采用什么角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教师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让学生在一堂课中有最大的收获。

练习举隅
1、这首诗的构思很有特点,你能说出一二吗?
2、假设你要写一首表现离别的诗歌,你会选择哪些意象?
3、这首诗歌的“三美”特征具体体现在何处?
第十课  再别康桥
上海市松江二中  王召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2、通过文本细读、深入解读作品,探索《再别康桥》情感美的内在成因。
3、体味《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4、学习新诗鉴赏的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指导,学会从诗歌的形式方面鉴赏诗歌。
说明:
    本诗是中国现代诗坛的经典作品,是中国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作为“新月派”新格律诗实验的优秀结晶,分析本诗在形式上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是体味本诗美感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朗读,充分发掘学生的分析、朗读能力,就能够体验本诗的形式美感。而作为徐志摩的抒情名作,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即体味该诗在内容上的情感美。只有通过文本细读,挖掘出该诗情感美的内在成因,才算得上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味《再别康桥》的情感美
2、难点:探索《再别康桥》情感美的内在成因
说明:
对诗歌的鉴赏,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虽然《再别康桥》属于新诗格律诗中的佼佼者,韵律和谐优美,节奏富于变化,结构灵活多姿,意象清新恬美,语言凝练生动,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优美舒畅。但是如若剖筋拆骨,一一细究,则韵味全失。不如舍末逐本,直击性灵,体味本诗所蕴涵的情感美,并探索其内在成因。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该诗之所以被列为现代诗坛之冠,不仅在于其形式,关键在于其内容,即作者对康桥的真挚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928年5月,徐志摩做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环球旅行。在归来的南中国海上,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母校康桥。11月6日,徐志摩写下了现代经典名作《再别康桥》。                交代该诗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        1、请全班同学默读课文。
2、请两位同学朗读课文。        1、默读课文,初步体味。
2、由两位同学范读课文。        通过默读,揣摩诗歌的美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展示揣摩的效果。
概括课文内容        1、        提问: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全诗每节的内容。
2、        明确概括结果(作别、金柳、青荇、清泉、寻梦、沉默、作别)。        1、        思考并概括。
2、        交流概括结果。        通过概括,明确课文的内容和线索
分析课文特点        1、        提问:根据内容概括,分析本诗在结构上的特点。
2、        明确分析结果:首尾呼应、第二至四节写景。        1、根据概括思考分析。
2、交流分析结果。        分析本诗在形式上的特点,即建筑美的内涵。
研读课文        1、        提问:诗中哪节最能表达作者离别时的心情?
2、        明确结果:第六节。        3、        自读课文,寻找可以点题的章节并交流发言。
4、        朗读该节,体味作者的情感。        点题——离别。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离别康桥时的惆怅之情。
深入解读课文        1、提问:徐志摩为什么会对康桥产生如此强烈的思想感情呢?请用诗中词句回答。
2、明确结果:第五节。        1、        细读课文,寻找相关的关键词句并交流发言。
2、        朗读该节。        通过解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诗中情感美的内在成因:康桥是作者寻梦的地方。
对照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        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一部分,徐志摩是带着什么梦想来到康桥的?        1、        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一部分,思考分析。
2、        交流分析结果        将“寻梦”的内涵具体化:徐志摩放弃美国的银行学,欲至剑桥师从罗素,是对自由之梦的追寻。
对照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        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部分,分析徐志摩主要描写了康桥的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具有什么特点,对作者产生怎么的影响?        1、        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三部分,分析思考。
2、        交流分析结果。        再将“寻梦”的内涵具体化:康桥风景秀丽,开启了作者的性灵。康桥是作者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对照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        提问: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四部分,找出徐志摩是如何概括他在康桥一年的学习生活的?        1、        阅读《我所知道的康桥》第四部分,思考分析。
2、        交流分析结果。        徐志摩在康桥的生活是自然的、真愉快的。同时也是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结合作者生平解读课文        提问:结合作者的情感经历,分析作者的康桥生活为何也是最痛苦的时期?        1、        结合查找的相关资料,思考分析。
2、        交流分析结果。        再将“寻梦”的内涵具体化:徐志摩在留学期间离婚并失恋,康桥是作者爱之梦破碎的地方。

结合胡适的点评,总结全诗。        教师小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把这三个理想的条件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胡适《追悼志摩》)        1、        在总结全诗的基础上全班同学齐读该诗。
2、        并再请两位同学示范朗读。        深化学生对徐志摩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
徐志摩对单纯信仰的追求,都和康桥有关。康桥,可以说是诗人的精神家园。
拓展延伸        教师点评:象徐志摩这样拥有“单纯信仰”的诗人,我们可以把他称之为“主观之诗人”。这种“单纯信仰”,也就是王国维先生说的“赤子之心”,“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诗人亦然。        同类诗人举例:陶渊明、李白、苏轼、纳兰性德、海子等        深化学生对诗人的认识和对诗歌的理解。
布置作业        教师示范朗读。                师生互动。

思路点拨
诗歌教学看似简单,实则很难。诗歌文本短小,内涵却很丰富。要想充分挖掘诗歌的内涵,除了“知人论世”之外,还可以借助其他文本的帮助。正如该诗,单凭诗中的“寻梦”二字,亦可作为徐志摩眷恋康桥的原因。但是终嫌模糊,只有借助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和胡适《追悼志摩》两文,才能把“寻梦”的内涵分析清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先讲《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再讲此诗。其文篇幅虽长,若抓住“康桥的天然景色”和“康桥的学生生活”两大部分分析,一节课亦可解决。
练习举隅
1、        总结概括徐志摩眷恋康桥的原因。
2、        将《再别康桥》和以前所学的关于离别题材的诗歌作比较,看看有何不同。
3、        分析诗中第二至六节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附:《再别康桥》赏析
康桥——诗人的精神家园
——《再别康桥》赏析
松江二中 王召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轻灵的,淡淡的句子,开启了中国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诗歌。透过近百年历史的重重尘埃,我们仿佛看到徐志摩正站在即将启航的轮船上,轻轻挥手,向那个曾经令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康桥——告别。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但在诗人短暂的一生中,却是最后一次。
徐志摩死后,他的生前好友胡适曾经在《追悼志摩》一文中写道:“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把这三个理想的条件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现实的历史。”
胡适对徐志摩一生历史的概括非常精辟。但是并没有指出徐志摩“单纯的信仰”是如何养成的。除了天性以外,纵观徐志摩的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便是康桥。康桥,是诗人爱之信仰破碎的地方,自由信仰飞扬的地方,美之信仰蕴积的地方。康桥,是诗人一生的转折点。
康桥,也即现在的剑桥大学,1922年,诗人第一次来到康桥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想到康桥将对他的人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那时的徐志摩还只是一个年仅23岁的留学生,受父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学,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他之所以宁愿摆脱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诱惑,远渡重洋,来到康桥,只是徒慕罗素先生的大名,只是想跟这位先生多读点书而已。
然而这一行并不顺利,罗素先生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政府唱反调,主张和平,并且和妻子离婚,早已被剑桥大学开除教籍。徐志摩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生先生,狄更生先生是剑桥大学王家学院的评议员,帮助徐志摩在剑桥大学谋取了一个特别生的资格,可以随意听课。从此,徐志摩就开始了在康桥求学的一年生涯。
多年以后(1926年),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样评价他这一年的求学生涯:“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自然,源于康桥的秀丽的天然景色;愉快,源于康桥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痛苦,则源于诗人在康桥的一段感情经历。
在康桥,徐志摩遇到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女子——林徽因。林徽因是北洋军阀政府民政部长林长民的女儿,当时随父在英国旅行。徐志摩在拜访林长民的时候与林徽因结识。林徽因当时虽然只有十五六岁,却是一个见识广博、谈吐不俗的小才女。她经常随父出入英国上流社会,结识了一大批文艺界的人士,自己的文学修养也很高。徐志摩对她一见倾心,深深地爱上了她。
可是徐志摩在出国留学之前,就已经奉父母之命,在海宁老家和宝山首富张家的女儿张幼仪结婚,并且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张幼仪赴英陪读,林徽因了解了真相以后,决定和徐志摩分手,很快随父回国。张幼仪在得知丈夫离情别恋以后,提出离婚的要求。徐志摩不顾家人和好友的反对,在德国和妻子离婚。之后回到康桥继续求学,过着“单独”的生活。所以,康桥既是徐志摩爱之信仰萌发的地方,又是他爱之信仰破碎的地方。
徐志摩在美国留学期间,显然就已经播下了自由的火种,否则断然不会违抗父命,放弃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诱惑,远赴英国追随罗素。罗素虽然没有追到,但是徐志摩并没有白来,一年的剑桥生涯,让徐志摩广泛阅读了英国文学,尤其深受当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通过林氏父女的关系,徐志摩还广泛接触到英国上层社会,尤其是文艺界人士。徐志摩更加深入地领会了自由的真谛。所以,康桥是徐志摩自由信仰飞扬的地方。他勇于追求真爱的执着精神,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徐志摩才会大声地喊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他对康桥的无比热爱之情,我想主要是源于此。
康桥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起初徐志摩并没有“发见”。当他有机会真正接触到康桥生活的时候,他才发现,康桥给他的人生简直就是注入了一汪清泉。诗中作者对“金柳”、“青荇”和“清泉”的描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对徐志摩最大的莫过于康河。用徐志摩自己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的话描述就是,“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 “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诗人丝毫也不掩饰他对康桥的喜爱。他曾经在《吸烟与文化》一文中写道:“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所以可以说,康桥是诗人美之信仰蕴积的地方。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也就是寻找人生的美好理想,也就是胡适所说的“单纯信仰”,诗人在康桥没有找到的,还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继续追寻。但是康桥对诗人而言,永远是开启性灵的精神家园,永远是孕育他的胚胎。
1928年,再婚两年的徐志摩发现自己的生活陷入“围城”之中,他的妻子陆小曼再现交际花本色,花销很大。徐志摩三地兼课,四处奔波,十分狼狈。徐志摩陷入深深的苦恼之中。为此,他选择了逃避,1928年5月,徐志摩做了一次为期半年的环球旅行。在归来的南中国海上,最令他难忘的就是母校康桥。11月6日,徐志摩站在船头上,很自然地吟诵出,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十一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孟琰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并能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帮助学生掌握艾青的诗歌风格,明确他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3、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说明:
这首诗歌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诗歌的强烈的感染人的艺术力量,因此能较好地理解诗人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及他的令人奋发的情感相当重要。同时正由于作者的个性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他的内在气质与诗歌浑然一体,所以明确诗人的诗歌风格对理解本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会鉴赏这首诗歌的一些艺术特点,这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有导向作用,所以这堂课的教学不在于对诗歌细枝末节的分析,而注重从整体把握诗歌,这是本诗教学的一个角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悟作者深沉的赤子情怀。
2、难点: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能从一个角度正确鉴赏诗歌。
说明:
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或者听示范朗读来走近诗歌,在分析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并使学生了解诗人的风格,从而加深对本诗的理解,体会诗人激昂的感情,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之难在于学生研读诗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或从诗歌的内容或从形式来鉴赏或评论诗歌,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出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引入九一八事件
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沉浸于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达成一致,为理解诗歌作好充分准备。
诵读激情        教师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学生点评,并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通过师生互动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进一步走进诗歌。
作家风范        教师提问:
1、你知道艾青吗?
2、他的诗风有什么特色?
3、明确了这样的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了诗歌,那么请学生验证一下之前自己体会的情感正确与否        学生相互发言,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积累。同时明确理解诗人与理解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对本诗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艾青的诗歌的总体特色的归纳。
研读探究        请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对诗歌的形式或内容进行鉴赏评论。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学生先是自主研究,接着互相研讨,最后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去拓展阅读《我爱这土地》        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        拓宽学生阅读面,积累阅读经验。
思路点拨
    这首诗歌的教学角度多样,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比如可以从诗歌具备的画面感上入手,重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性;或者抓住诗歌中反复咏叹的句子,来分析诗人丰富的情感;也可以从我和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再比如通过分角色朗读,重点体会诗歌的风格与主题,这些教学设想均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体现师生的合作互动。
练习举隅
1、这首诗歌重点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2、诗歌中表现诗人自我的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诗歌中的反复咏叹在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以《      在我们心中》为题,仿照课文,写两节诗歌。




第十二课 双桅船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孟琰玲
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2、了解舒婷诗歌的主要特点。
3、培养学生解读诗歌及迁移运用诗歌的能力
说明:
这首诗歌的篇幅并不长,因而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理解诗歌内涵来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同时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写作特点可以使阅读更全面、更深入,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以避免学生孤立地理解诗歌、误读诗歌。另外针对当前学生阅读过程与运用割裂的现状,在本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提高学生的运用迁移能力作一些尝试,使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起为我所用的思维习惯,将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能辨析诗歌中成对运用的意象。
2、难点:掌握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说明:
诗歌中采用意象是诗人惯用的一种手法,但舒婷在本诗中较多运用了成对的意象,这在学生的阅读经验中是崭新的一次,因此这是教学的重点。与此同时诗歌采用象征手法有效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学生在破译诗歌的象征内涵过程中真正理解了诗歌,所以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1、你写过诗歌吗?
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作一首好诗?        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谈感想。        让学生养成将自我创作同课文阅读结合的习惯。
理解作家        通过对作家的理解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1、舒婷是谁?
2、她的诗歌有什么特色?        1、学生运用课前在网上查找的资料来回答问题。
2、学生巩固以往对舒婷的了解。        使学生积累文学常识,同时重新感知作者,这是理解诗歌的前提。
诵读感悟        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诵读。
第一遍:学生自读,疏通字词。第二遍:学生再读,初步领悟诗歌。第三遍:集体朗读,读出感情。        学生逐渐熟悉诗歌,并进入诗歌的意境。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的兴趣,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好充分的情感准备。
体验精华        教师设计几个重点问题,来推进课堂讨论:
1、舒婷诗歌的“朦胧”之处在诗歌中体现在何处?
2、诗歌中的意象运用有何特点?
3、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交流、讨论探究,不求答案统一,允许不同但合理的意见存在。        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并有效提高学习的探究水平。
迁移运用        教师将课内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和写作中何时能运用到《双桅船》?
        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运用新知,举出实例。        举一反三,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知识积累。
思路点拨
     诗歌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有效,就是一堂好课。教师可以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分析意象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将这首诗歌和舒婷的其他诗歌,或朦胧诗派其他诗人的诗歌代表作进行比较教学;或者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写出有个性的鉴赏评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来实现教学目标。
练习举隅
1、题目“双桅船”改为“船”行吗?为什么?
2、舒婷的《致橡树》和《双桅船》,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3、另外找一首朦胧诗,辨析诗中意象的含义。

第十二课 双桅船
上海市大同中学 邹洁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感受作者在诗歌中对于爱情的特殊表达。
2.        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能够初步掌握借由把握诗歌意象鉴赏诗作的方法。
3.        感受舒婷在对真诚爱情的呼唤中融入理想,展露强烈女性独立意识的笔法,结合课外拓展,体会舒婷诗歌创作中对自我价值的独特思考,感悟其特有的诗歌魅力。
说明:
对于诗歌的教学一直强调“多读”,本诗作为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品有其特殊的魅力,所以我想以朗读为基础入手。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诗歌是要读的,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朗读,让大家能够较好地理解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诗中作者物像的选择,以及对其的具体描绘,感受作者由此表达独特的情感。
2.        难点:感受诗中作者情感,理解情感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说明:
现在的学生身边早已充斥着情、爱,但是对于如何真正认识爱情、了解爱情,却有些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而非扼杀。所以借由这首诗歌,可以把舒婷那对于情感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看到诗人在含蓄语言背后流露出的深沉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舒婷《神女峰》中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引入。        思考、回想自己了解的舒婷,交流所知。        通过作者的著名诗句,引发同学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初读诗歌,感受情感        1.        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诗歌。
2.        谈谈这首诗歌给你的第一印象,作者描绘了什么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        全班朗读
2.        交流感受        初步投入诗作情境。
听读诗歌,再次品味        播放录音,要求同学们针对刚才交流的内容结合诗歌,再次品评。        伴随着朗诵,对诗歌进行圈、点、勾、划。        深入理解诗歌中的物象,诗人在始终流露的情感,以及两者间关系。
边读边谈,分享感受        1.        要求学生抓住诗歌中的物象进行分析,即:写什么?(船、雾、风、岸;昨天、今天、明天;另一个纬度、风暴、灯)
2.        只有这些东西如何表情达意?要求学生抓住诗歌中的形容词、动词进行分析,即:怎么写?(打湿、迟疑、心爱、告别、相遇、联系、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        结合诗歌中具体物象,分析情感。
2.        结合诗歌中具体语言,分析情感。       
点拨总结,掌握方法        1.        小结同学的意见。
2.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抓住作者选用的意象,而意象=物象+情感(形容词、动词)        回忆前一环节内容,巩固记忆。        老师总结点拨,使学生了解基础知识。
再读诗歌,深入其中        教师提供配乐,请同学朗读。        同学结合之前的分析进行朗读,传递出诗歌情感。        让学生在了解诗歌之后更为感性地投入其中,感受诗歌。
课外拓展,实践所学        提供诗歌《礁石与灯》,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进行鉴赏。        同学小组交流,谈谈诗歌中的物象与情感。(礁石、灯、黑色的墙、浪花;勇敢、逼近、威胁、尖利的小爪子、撕裂、浸透、沉默、铸成了铁)        丰富学生知识面,巩固课堂所学。
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1.        总结舒婷诗歌中展露的强烈女性独立意识。
2.        布置作业        1、        课外搜集舒婷的其它诗作,进行鉴赏。
2、        了解朦胧诗派的其他诗人、诗作。        拓展学习,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思路点拨
本诗是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诗作本身较短,本课设计主要从朗读入手。教师还可以有以下一些设计方式:
1.        可以适当补充诗作,可以是同派别其他诗人的作品,也可以是舒婷本人的其它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2.        抓住诗中的情感,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生命教育,了解如何正确面对情感。
练习举隅
1.        诗人为何选择“船”和“岸”来象征男女恋人?
2.        诗中如何调和诗人深沉的情感和自我独立?
第十三课  地球,我的母亲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孟琰玲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主题,体会诗歌热烈真挚的情感。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3、明确这首诗歌的现实意义和当代意义。
说明:
这首诗歌的篇幅较长,在教学中进行细枝末节的分析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并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同时由于诗人在创作中体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可以从诗歌采用的统一的意象上来理解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站在五四运动和今天这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上理解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体会本诗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充实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能够分析诗歌的丰富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想象力及驾驭想象的能力。
2、难点:正确理解时代背景和本诗主题的关系。
说明:
在诗人的笔下,人与地球的关系成为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这是诗人在抒发感情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想象的艺术境界。因而通过诗歌中既多样又统一的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想象力就显得尤其重要。此外,这首诗歌的产生并不是诗人单纯的个人理想,而是社会理想的体现,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民主平等思想在诗歌中的体现是一个难题,并且教师还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今天的视角来阅读诗歌,使优秀诗歌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你曾经读过关于母亲的诗歌吗?然后引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导入本课的学习。        快速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学过的关于母亲的诗歌,同时学生可以互相补充。        温故而知新,快速熟悉诗歌写作的对象。
朗读品味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熟悉诗歌,进入诗境。同时在倾听教师的朗读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真挚情感。        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同时为正确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重点把握        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诗人将我和地球的关系想象成谁和谁的关系?
2、地球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在诗歌丰富的意象中却变得单纯统一,为什么?        学生在诗歌中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另外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可以明确多样的意象却有一个形象的核心,这使母亲和自我的关系变得单纯,这是诗人驾驭想象的能力的体现。
        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艺术境界。
难点讨论        1、诗人强调人是地球之子,是大自然之子,通过这种关系的描绘,他最终要在诗歌中表达什么主题?
2、这样的主题和五四运动的思想有何关系?
3、如果从今天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歌,我们还可以把它理解成什么主题?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等形式逐渐使各问题迎刃而解。        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多角度考虑问题的广度。
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进行比较,体会三首诗歌的不同主题。        拓宽阅读面,提高鉴赏能力。
思路点拨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自由。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赏析评价;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郭沫若的诗歌特色;同时与艾青、舒婷的诗歌进行比较教学,理解在这些诗歌中母亲的不同含义、诗歌的不同主题也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方法。
练习举隅
1、诗人将地球称为“我的母亲”有什么深刻含义?
2、郭沫若的诗歌在情感抒发上有何特点,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
3、对这首诗歌写一段鉴赏性的评论。字数300字左右。

十四  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
复旦附中   黄荣华
教学目标
1.认识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
2.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
        说明:
对新诗,学生并不太陌生;但对新诗的理性认识,绝大多数学生是缺乏的。学习本文,让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说的两个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类型的新诗,提高新诗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关系。
        2.难点:用文中的理论试分析具体诗作。
        说明: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它是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往往也是学习中很难解决的难点。本文是单元总结性文章,可试着使用文中的理论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几首新诗做一些对应分析,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        设问:
    谁知道中国新诗有哪些“审美范式”?        茫然。他们不知何为“审美范式”,更难以说出“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        用新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他们的阅读渴求。
学生默读全文        布置阅读任务,并相机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任务:1 解释“中国新诗审美范式”的含义;2 找出文中所述的“中国新诗”的几个普通范式及与民族心理的关系。        默读,圈画,整合信息。
部分同学对第一个问题的解释不会很全面。           伴随着一种强烈欲望,带着核心问题阅读,可以很快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精神。
检查阅读质量        1.请同桌交流,讨论,形成自己的标准答案
2.每组抽查两份答案,提供给全班同学讨论。        交流,讨论,补充,形成答案。        当学生在讨论中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后,他们的自学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再读文章            请学生理出每一个范式的历史脉络。          学生按 “年代”“主要作家与作品”“主要特征”“民族心理反映”三项内容列表完成。          更高一层的信息整合,有机会就应抓住,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进入文本。
学以致用
           请学生运用文中某一理论,赏析一首新诗(可以是前面学习过的本单元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          先用文字形成要点,再根据要点自由发言。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的,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验“成功感”。

思路点拨
     这里的设计是建立在本单元其他课文已讲授的基础上的,遵循的是由特殊到普遍的原则。也可以用本文作为本单元教学的起始,然后将文章的精神渗入其他几篇课文的学习中,遵循由普遍到特殊的原则。
练习举隅
        到图书馆和网络查找一些资料,顺着本文的思路(三个方向),续写一节文字,将1950年代至今的中国新诗探寻美范式的历史做一梳理。提示:重点考察1950年代的“民歌运动”与1980年代的“新诗潮”(朦胧诗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课 蒹葭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陈慧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        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
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
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
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        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        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        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        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        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        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        《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五、        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第十七课 病梅馆记
闵行中学    沈璇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1.        理解作者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
2.        积累文言词语。
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着深邃思想的文言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扫清文言文词句上的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从字字写梅、句句写梅的字里行间,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其实是句句写人,字字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立场。
难点:(1)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
        (2)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
说明:
    本文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因此指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作者以非常巧妙的比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学生比较难以把握。而且,本文中的梅花所蕴涵的“病态美”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人们对梅花所蕴涵的感情完全不同。因此,教学中特别要值得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学过的《己亥杂诗》入手,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        交流课外查找的有关龚自珍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分析《己亥杂诗》的思想意义。(表达对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希望。)        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这是把握本文的前提条件。
解题        梅花历来代表中国古代美好的意象。本文却写“病梅”,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病”字。        简单回顾文学史上关于梅花的象征意义。揣摩“病”字中包含的作者对梅花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梅花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以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正音。2。疏通课文,解决文字理解上的障碍。
        个别朗诵,全体朗诵。正音。(欹qi,平声;鬻yu,去声)
字词解释:(1)使动用法(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扭曲;使┄┄病态。纵之顺之;复之全之:使┄┄放纵;使┄┄顺畅;使┄┄恢复;使┄┄保全 (2)“以”的用法        诵读是感知文章的基础。字词句的疏通则为对文章的理解扫清了文字障碍。
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提问:1。“病梅”病在哪里?(欹疏曲)
2.“梅”为什么会得病?(文人画士品评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3。如何得病(绳、夭、病、斫、删、锄、养、遏)4.“病”的程度如何?(江浙之梅皆病。)5.作者对“病梅”的态度如何?(“誓疗之”;“必复之全之”;“辟馆以贮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根据问题划出相关字词句,并组织语句回答。        问题的设置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进一步把握课文        提问:1。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分析“病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比喻意义。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1。病梅:比喻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人才。文人画士:比喻封建顽固派。鬻梅者: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和奴才。        这一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挖掘文章的深沉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体会本文写作手法,深刻领会本文主旨。
        提问:。1。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并剖析包含的情感。)(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见右)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思想的?(本文借梅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思考交流。(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更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
拓展讨论        1.作者用这种方法表达思想的原因。(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你是如何看待龚自珍的人才观的?        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学生可联系实际在自己思考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回答,甚至展开辩论。        这是对本文的拓展延伸,开放的空间较大。
结束课文,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2。有关字词句的整理。3。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巩固有关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思路点拨
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相应的调整。如可从“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入手,点明“物”和“志”的关系。然后读课文,分析课文,结合背景,思考本文作者托“梅”,抓住了“梅”的什么特点,言了什么“志”?或者,抓住题目中的“病”,以“得病”、“病因”、“治病”为线索进行分析讨论。
练习举隅:
1.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比较下面三首诗。挑选其中一首,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第十八课 诗二首
上海市南汇区泥城中学          赵海波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以及意境与作者的阅历、情趣、心境的关系。
2、通过阅读、比较、分析,了解意与境二者的关系。
3、把握松、菊两个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涵义。
       说明:要读懂诗歌,首先应该从意境入手,从诗歌所选择的意象出发,去探究诗歌所蕴涵
的深层含义。而意境的表现又与作家的阅历、情趣和心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学习、评价
和鉴赏诗歌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要考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志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比较、分析,掌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最后做出对诗歌意境的品析
和评价。比如,“松”、“菊”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学习这两首诗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这两
个意象的分析,联系作者的创作情况,才能正确理解它在诗歌中的涵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情趣、遭遇等因素,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在诗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说明:王国维认为意境分为“写境”和“造境”两个层次,写境是表现的是生活真实,造境表现的是艺术真实。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从诗歌生成的角度看,它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主观印象的外化,都打上了作者深深的印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者的身份、家庭、经历、个性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一番考察和了解,然后,结合诗歌中一些典故知识形成对诗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把握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①让学生说说“松”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形特征,以及松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入新课学习。
②回顾初中课文《桃花源记》的创作风格,导入陶渊明饮酒诗的学习。        ①学生发言,说出松树的特征,比如一年常青,枝干笔直,亭亭如盖等。
②通过对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回顾,了解陶渊明向往自由,厌恶世俗的思想。        ①了解松树的特征,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松树的象征意义,对左思诗歌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②初步了解陶渊明的创作风格,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阅读思考

从整体上把握全诗        ①通过阅读,思考全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全诗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松与苗、世胄与英俊、金张与冯公)揭露和抨击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对人才的压抑。
②领会作者创作风格和情感。
(提示)整首诗是比较典型的田园风格,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归隐田园后的舒适心情。        ①参照课文注解,通过自读、个别朗读、齐读的形式,初步形成观点,回答问题。②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问题,通过课文里的注释,学生讨论以及对陶渊明创作风格的了解,形成观点。        ①写作手法是品析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对比的写作方法,学生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理解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水到渠成了。
②通过诗歌中出现的情境,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这首诗歌的风格,也能领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即情感。





意境的把握        ①松树在这首诗歌中有何特征?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找出诗歌中能体现作者超脱尘世、悠闲自得心情的词句,进一步领会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
②朗读、思考。
发言:说出作者归隐后的心境。        ①本部分是两首诗歌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②在学生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思考和发言,既能够让学生形成对诗歌的正确分析和理解,也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抒情方式的探究        ①左思诗歌中以松为抒情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所体现出的“无我之境”的分析。        思考、发言。        这一部分是属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两首诗歌。        朗读、背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的意境。        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
这两首诗歌的学习都可以从时代背景出发,通过介绍作者的身世、经历、个性和情趣入手去阅读、赏析。选择一个切合的角度展开教学,比如《咏史》诗可以从写作特点入手,先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探讨诗歌意境。《饮酒》诗则可以从“此中有真意”这一诗句的研读为切入点,先理解“此”所指代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所表现的“意”在何处。
练习举隅
1、从“意”与“境”的关系这个角度,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2、联系《饮酒》诗的意境,体会下列诗句的含义,并回答问题。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与前两句诗所表现的志趣是怎样和谐地统一起来的?
3、请举出你所看到的有关“松”的文章、诗歌或绘画作品,比较、分析与左思笔下的“松”的异同。


第十九课 促织
上海周浦高级中学   诸凤梅
教学目标
1、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2、理解作者借古说今的创作意图,学习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3、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说明:本课故事性强,作为高一年级的文言课文,文字属于浅近,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阅读自信是非常合适的 。可安排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大致情节,教师做一些释疑的工作,有的字词和语法现象可在课上适当归纳。同时,本课作为“古代小说鉴赏”单元的第一篇,教学应重在鉴赏,情节和人物是比较适合的角度,让学生初步学会在人物活动中把握情节,在情节变化中观照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加强对学习古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对情节的赏析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难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现实意义。
说明:对情节的赏析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学习的重点,应尽量开放,可以就整体可以就局部,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关键是学生能自圆其说。难点在于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把握及现实意义的挖掘,因为学生阅读往往止于故事本身的精彩,所以需要引导其作进一步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聊斋》主题曲《说聊斋》(彭丽媛演唱)。        说蒲松龄;说古代小说《聊斋志异》;说看过的相关影视作品。        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创设课文学习的情境。
熟悉故事情节        读小说,最先关注的往往是故事情节,试说说《促织》所述内容。要求尽量忠实于原文。        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其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大致描述。        以说带学,落实文中重点实词和文言现象。
概括故事情节        围绕促织和成名一家的命运,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过程。        可以自定标准,或两个字、四个字为小标题,或模仿古代章回小说的形式,拟写对联为小标题。然后比较谁的设计最漂亮。        锻炼学生准确概括内容的能力。
赏析故事情节        作者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试结合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自主查找分析,一点两点都行。如一波三折,欲扬先抑,现实与浪漫结合等。        从内容走向形式,认识趋于理性。并形成对文中社会现实的基本认识。
赏析作品人物        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试观照人物的活动,谈谈你对文中某一人物性格的认识。        自主选择印象较深的人物,结合文中叙述描写,加以评析。        体会作者精到的用笔,处处见人物精神。
赏析“太史公”笔法        1、如何理解“异史氏曰”这一段?在文中作用如何?
2、结合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或启示。        1、小小组讨论后归纳,关键在于自圆其说。
2、尽量做到具体实在。        领悟作者自评的用意。以古说今,让学生找到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
布置作业        再听《说聊斋》,感受应有所不同。        阅读作者其他小说,试以文字“说聊斋”。        趁热打铁,拓展学生阅读。提升对整部小说的把握和理解。

思路点拨
本文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本身有着一种亲和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结合注解自主阅读,重在能整体把握,而一些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可在课堂赏析时随机解决。对情节和人物的赏析不求面面俱到,教师适时点拨,为后面赏析“异史氏曰”作铺垫。而这段议论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对现实的感慨的,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一方面要做好引导。
练习举隅
1、一词多义
笼:  大喜,笼归。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而: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意: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岂意其至此哉。
2、读王安石的《促织》:“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通行本“絇”作“钩”,今从大德本、嘉靖本。“絇”音渠。一絇,一綹。)”感受是否与蒲松龄《促织》相同?说说理由。
3、选读蒲松龄其他名篇,并就其创作题材或手法等试作归类。

教后反思:
二期课改使许多语文教师摆脱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得以放开手脚,革新课堂。但在与一些老师的讨论中,我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在文言文教学上的困惑,:文言文教学相对是比较“死”的,师生必须先通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这一关,方能对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于是,在课时有限的压力下,往往顾了疏通,而失了整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次《促织》的教学过程,让我尝到了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看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出路之一。
所谓文言文整体把握,我的理解是,在课堂组织教学时,我们观照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是对其主要内容、结构、思路作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的串讲,它着眼于整体的初步感知,再由整体而局部,把握关键词语和句子,通过信息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的理解。在教学《促织》中,可以用这样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状况:题目《促织》在文中有何作用?《促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尝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发展过程。等等。记得在概括情节时,学生拟用了“岁征促织遭破产,山重水复疑无路”、“神巫指点觅得虫,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句子,既是对局部的把握,又照顾了整体,非常精彩。
所以,我以为,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有优越性:首先,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为有了详细的注解,整体观照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对语义把握变得更精确,如“不复聊赖”中的“聊”,学生虽平时常念“无聊”,却从未思考过为何意,在这里,学生不再回避,明白了“聊”和“赖”互为解释。其次,整体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层走向深层,有更多重建与创造的东西。例如《促织》,师生有了更多的精力讨论理解“异史氏曰”,尤其是对“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一句,学生联系生活,从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层面的改革阐发,试说利弊,内心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被很好的激发。

第二十课 香菱学诗
                          上海市教师进修学院  孙赤婴
教学目标
4、        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寻得启示。
5、        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一人物形象。
6、        品读文章中相关诗句,掌握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
说明:对于《红楼梦》,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望而生畏。因此,本文的教学必须确定几个主要环节,长文短教。从课文来看,香菱的专注痴迷,黛玉的循循善诱,众人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和评价,不仅会引发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而且通过香菱学诗这件事,还可以表现众多人物的性格。而从整部小说来看,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之首,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增强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 课文中,香菱所作的三首诗,也很好地体现了学诗者的诗味由肤浅、游离到意味深长的过程,是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素材。
教学重点:香菱学诗的启示,香菱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相关诗句 。
说明: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为读者留下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香菱学诗的过程,正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可以引发我们在阅读、写作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启示。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起来,也悟出了作诗的道理。伴随着香菱学诗的进步,读者眼前那动人的形象也愈见清晰。所以,香菱学诗的启示和人物形象的感受是教学的重点。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诗歌的鉴赏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把握,适当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角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根据“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谶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导入,引发学生对香菱了解的交流。        学生课前网上查找资料,浏览原著中有关香菱的片段。了解香菱一生命运多舛的故事。
        通过香菱这一人物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进红楼大观园。了解香菱的命运,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她的形象,感受她学诗的意义。
初读课文        本文分为哪几部分?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结构图。        整体感知课文(三部分)。
研读课文        1、        研读文中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体会“香菱学诗”给了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
2、        作者写香菱学诗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对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品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同学间质疑、讨论,班级交流。
2、联系预习中收集的相关资料,从小说的整体构思来思考作者写香菱学诗的目的和寄予的思想感情。        1、从香菱的角度体现了:乐学,善学,苦学。从黛玉的角度体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学者的自身修养;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其他方面的体会(学习兴趣,借鉴与创新……)。
2、作者写她学诗,是为了增强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就使人物在整篇小说中的悲剧性更为强烈。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表现了对香菱的怜爱。
拓展研究        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赏析其成功之处。        学生朗读体味、鉴赏。        朗读指导;学习诗歌鉴赏的角度。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小结综述。
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课后可试着分析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随笔写作。        对文章进一步思考,整合课堂学习的内容。
思路点拨
本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教学的切入点也比较多。比如,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也很值得研究。在《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的主要性格,但这是由于她特殊的身世,特别是贾府特定的环境所造成的,这不是她性格的全部。林黛玉在指导香菱学诗时表现了另一方面的性格特点,在《香菱学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 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比较林黛玉多侧面的性格,分析在《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性格表现的原由。
练习举隅
有人说:《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诗学的提高是以读和思的逐渐积累为资本,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有进步,多就不能时间短。
以上对《香菱学诗》的评价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


二十一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高级中学   丁燕
教学目标:
1、运用课前读名著,查资料的方法,掌握小说的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深入体会做者运用生活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效果。
说明:
小说的学习,虽然离不开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但这些对高中学生来说已大体能把握。因此,教学时应避易就难,避轻就重。抓实一个点或几个点,分层阅读,深入思考,以小见大。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主动感知中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古典小说非凡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专题研读本文神态描写中的一字传神
说明: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小说教学的关键。这个重、难点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把握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准备资料:《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相关资料,老师略叙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试者结合自己的预习略述“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
        引入文本,增强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解题,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问题:题目道出了小说的基本内容,“蒋干中计”,中了老同学周瑜之计。但我们认真把握一下人物关系就会发现,真正中计的不是蒋干,而是曹操。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理清人物关系,证明一下老师的观点?        游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矛盾关系及其两个层面)。
孙吴—曹魏
     周瑜—蒋干
     主动  被动        以上问题将学生引到具体可感的内容上,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能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双方的人物关系
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问题:1、蒋干绝非无能之辈,为何就轻易地钻进了周瑜的圈套?(这固然是蒋干急功近利,但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摸准了蒋干的心理,先“堵”后“诱”的。)
2 细读蒋干中计一节,看周瑜是如何引蒋干入毂,先“堵”后“诱“的。        精读蒋干中计一节,小组讨论、分析,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朗读精彩片断,进一步体味周瑜的“三堵”、“四诱”
        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细致入微的精读中,理清情节,领会文中人物的风采。

找出文中对人物神态的描写,研读体会文章描写人物形象的一些传神之妙
        问题:阅读小说是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通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气质、风采的某个方面,对人物的神态进行了传神的状写,而且是一字传神。
问题:1 对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人物各用了哪个字来传神描绘?
2 体味这三个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专题研读,抓住对人物神态描写的传神之笔(周瑜——“笑”,蒋干——“惊”,曹操——“怒”)进行探讨。分组研究,体味这三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问题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能,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小结
布置作业
        读《三国演义》;读课文;读精彩的语段;分角色朗读。        利用节假日读小说,利用空余时间读课文。利用与同学间的交流分角色体味人物。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经验。
思想点拔:
    本文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小说片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安排教学。
  采用游览,精读,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如从题目着手,让学生游览课文,初步了解大意。然后,精读思考“蒋干是如何中计的“如果时间紧,可在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阅读小说或课文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早早进入课文的情境。还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练习举隅:
1、《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写的,人们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中间杂着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课文中一些对话不同于现代汉语。请同学们认真加以理解:                                                       ①吾当作何计破之?        ②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③公瑾别来无恙?          ④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    ⑤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⑥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⑦此深得水军之妙也?      ⑧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               ⑨子翼干事若何?          ⑩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2、曹操本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单凭蒋干的情报就立刻杀了蔡瑁、张允,上了周瑜的当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从主观性格特点看,曹操有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弱点。                            (2)曹操南征接连胜利,不可一世,傲视一切,从哪些事可以看出?        (3)误杀蔡瑁、张允,除了蒋干提供的假情报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                                                              (4)献头帐下时,曹操马上醒悟说:“吾中计矣!”说明什么?
二十三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上海市市北中学  王志斌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3、        理解作者采用大量例子详略得当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说明:
这是一篇社科类的说明文,就内容而言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这对有一定课内外阅读量的高中生来说,可以借助本文的学习既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又应该及时梳理自己在这方面的阅读积累,并进一步在课外拓展延伸,传承发扬中国古代文明。本课就写作的形式而言,重点培养学生对社科类说明文阅读时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的能力,这对大多数热衷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2、        难点: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
说明: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本文论述的是比较专门化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时间跨度大,引导他们系统归纳整理,复习巩固古代小说知识,注重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以学生阅读过的课内外中国古典小说为例,激发学生探究讨论。        思考列举自己阅读的符合要求的篇目,可以在质和量方面作比较。        可以借助学生可能出现回答《三国志》的情况,弄清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区别,明确课题。
初读课文
揭示教学重点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2、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1、学生按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 例子几个方面填表归纳。
2、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学生结合例子理解。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再读课文
深入探究        1、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2、.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1、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是容易引起争议的。
2、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        这个环节是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延续深入,仍然是本课教学重点。
讨论研究
难点突破        1、第1段中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文中出现了多个不同小说的名称,选择其中一个尝试给它写个定义。        1、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2、如志人、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等。        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培养的抓手。
作业布置        在课文中,作者已经举了不少实例来说明规律,要求学生模仿着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进一步说明课文阐述的规律。        例如,作者已经用《三国演义》《水浒传》说明第三条规律,但失之于简单,不妨要求学生把说明具体化。甚至有些学生熟悉的但作者没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学生去说明课文中提到的某些规律。        这是学习课文的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
思路点拨
对本篇课文教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例如有布置预习要求的学校,可以把课文的梳理工作放在课前做,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根据本篇课文中有不少难词难句,布置同学课前准备好用来质疑的问题,那么老师上课时就可以选择对同学质疑的问题讨论解疑的教学方式。譬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这些句子的解疑,可以通过学生质疑的方式提出解决。
练习举隅
1、在横线上填补句子,使语句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当。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志”。________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A.“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B.“志怪”“志人”来自民间。
C.“志怪”“志人”靠实地访问。
D.“志怪”“志人”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史通》的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4、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现在有人提出:“‘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你认同吗,为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第十五课 蒹葭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陈慧
教学目标
1、        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        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        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        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        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
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
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
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        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        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        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        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        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        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        《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五、        请用500字写一篇《采薇》的赏析文

第十七课 病梅馆记
闵行中学    沈璇竑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强烈愿望。
1.        理解作者托物言志、以梅议政的新颖立意。
2.        积累文言词语。
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着深邃思想的文言文。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扫清文言文词句上的阅读障碍,在此基础上,从字字写梅、句句写梅的字里行间,指导学生领会作者其实是句句写人,字字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达深刻的寓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通过写“病梅”、“疗梅”所表现的反对当时统治者对人才束缚、压制的斗争精神,以及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立场。
难点:(1)理解文中某些词句是如何曲折致意的。
        (2)分清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
说明:
    本文托物言志,寓意深刻。因此指导学生领会作者的用心良苦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作者以非常巧妙的比喻,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学生比较难以把握。而且,本文中的梅花所蕴涵的“病态美”的含义与一般意义上人们对梅花所蕴涵的感情完全不同。因此,教学中特别要值得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学过的《己亥杂诗》入手,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        交流课外查找的有关龚自珍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分析《己亥杂诗》的思想意义。(表达对解放人才个性、改革沉闷政局的强烈希望。)        把握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熟悉作者的思想及其写作动机,这是把握本文的前提条件。
解题        梅花历来代表中国古代美好的意象。本文却写“病梅”,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病”字。        简单回顾文学史上关于梅花的象征意义。揣摩“病”字中包含的作者对梅花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梅花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美和文中所指病态美两者间深沉含义的区别。以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朗读课文,正音。2。疏通课文,解决文字理解上的障碍。
        个别朗诵,全体朗诵。正音。(欹qi,平声;鬻yu,去声)
字词解释:(1)使动用法(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扭曲;使┄┄病态。纵之顺之;复之全之:使┄┄放纵;使┄┄顺畅;使┄┄恢复;使┄┄保全 (2)“以”的用法        诵读是感知文章的基础。字词句的疏通则为对文章的理解扫清了文字障碍。
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提问:1。“病梅”病在哪里?(欹疏曲)
2.“梅”为什么会得病?(文人画士品评梅花“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3。如何得病(绳、夭、病、斫、删、锄、养、遏)4.“病”的程度如何?(江浙之梅皆病。)5.作者对“病梅”的态度如何?(“誓疗之”;“必复之全之”;“辟馆以贮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段,根据问题划出相关字词句,并组织语句回答。        问题的设置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进一步把握课文        提问:1。作者仅仅是为写梅而写梅的吗?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分析“病梅”、“文人画士”、“鬻梅者”的比喻意义。        小组讨论、分析、交流。(1。病梅:比喻被封建统治者摧残的人才。文人画士:比喻封建顽固派。鬻梅者: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和奴才。        这一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挖掘文章的深沉含义,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
体会本文写作手法,深刻领会本文主旨。
        提问:。1。文中对梅的感情实际上是对人的感情,在“记”的同时,又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性句子,请找出来。并剖析包含的情感。)(①“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②“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2。作者的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见右) 3。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种思想的?(本文借梅喻人,托物言志)
        学生思考交流。(文中梅的遭遇正是清朝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才的遭遇;作者对梅的态度,正是作者对人才的态度;作者对造成梅的病态的痛斥,正是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摧残人才、扼杀人才罪行的痛斥;作者要求恢复梅的本性,保全梅的自然健康形态,正是作者要求个性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在本文中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重大的政治主题。对“托物言志”手法的理解更有助于对主旨的理解。
拓展讨论        1.作者用这种方法表达思想的原因。(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不能直言朝政,只能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你是如何看待龚自珍的人才观的?        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学生可联系实际在自己思考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回答,甚至展开辩论。        这是对本文的拓展延伸,开放的空间较大。
结束课文,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2。有关字词句的整理。3。运用“托物言志”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巩固有关知识。并能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思路点拨
本文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作相应的调整。如可从“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方法入手,点明“物”和“志”的关系。然后读课文,分析课文,结合背景,思考本文作者托“梅”,抓住了“梅”的什么特点,言了什么“志”?或者,抓住题目中的“病”,以“得病”、“病因”、“治病”为线索进行分析讨论。
练习举隅:
1.从“托物言志”的角度,比较下面三首诗。挑选其中一首,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2.课外阅读《龚自珍传》,全面了解其人其文。  

第十八课 诗二首
上海市南汇区泥城中学          赵海波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古诗的意境,以及意境与作者的阅历、情趣、心境的关系。
2、通过阅读、比较、分析,了解意与境二者的关系。
3、把握松、菊两个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涵义。
       说明:要读懂诗歌,首先应该从意境入手,从诗歌所选择的意象出发,去探究诗歌所蕴涵
的深层含义。而意境的表现又与作家的阅历、情趣和心境等因素密不可分,所以,学习、评价
和鉴赏诗歌必须要做到“知人论世”,要考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志趣,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反复比较、分析,掌握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最后做出对诗歌意境的品析
和评价。比如,“松”、“菊”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在学习这两首诗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对这两
个意象的分析,联系作者的创作情况,才能正确理解它在诗歌中的涵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意境。
2、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背景、情趣、遭遇等因素,准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在诗歌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说明:王国维认为意境分为“写境”和“造境”两个层次,写境是表现的是生活真实,造境表现的是艺术真实。无论是写境还是造境,从诗歌生成的角度看,它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主观印象的外化,都打上了作者深深的印记。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者的身份、家庭、经历、个性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一番考察和了解,然后,结合诗歌中一些典故知识形成对诗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从而把握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①让学生说说“松”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形特征,以及松树的象征意义,从而导入新课学习。
②回顾初中课文《桃花源记》的创作风格,导入陶渊明饮酒诗的学习。        ①学生发言,说出松树的特征,比如一年常青,枝干笔直,亭亭如盖等。
②通过对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的回顾,了解陶渊明向往自由,厌恶世俗的思想。        ①了解松树的特征,能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松树的象征意义,对左思诗歌的创作意图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②初步了解陶渊明的创作风格,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阅读思考

从整体上把握全诗        ①通过阅读,思考全诗的主要写作手法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全诗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松与苗、世胄与英俊、金张与冯公)揭露和抨击了门阀制度的不合理以及对人才的压抑。
②领会作者创作风格和情感。
(提示)整首诗是比较典型的田园风格,充分表现了作者在归隐田园后的舒适心情。        ①参照课文注解,通过自读、个别朗读、齐读的形式,初步形成观点,回答问题。②在阅读的基础上思考问题,通过课文里的注释,学生讨论以及对陶渊明创作风格的了解,形成观点。        ①写作手法是品析诗歌的一把钥匙,而且对比的写作方法,学生是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理解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水到渠成了。
②通过诗歌中出现的情境,可以比较容易的理解这首诗歌的风格,也能领会到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即情感。





意境的把握        ①松树在这首诗歌中有何特征?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找出诗歌中能体现作者超脱尘世、悠闲自得心情的词句,进一步领会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        ①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
②朗读、思考。
发言:说出作者归隐后的心境。        ①本部分是两首诗歌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②在学生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思考和发言,既能够让学生形成对诗歌的正确分析和理解,也能够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抒情方式的探究        ①左思诗歌中以松为抒情的意象,分析这一意象与作者的情感之间的关系。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所体现出的“无我之境”的分析。        思考、发言。        这一部分是属于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两首诗歌。        朗读、背诵。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诗歌的意境。        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
这两首诗歌的学习都可以从时代背景出发,通过介绍作者的身世、经历、个性和情趣入手去阅读、赏析。选择一个切合的角度展开教学,比如《咏史》诗可以从写作特点入手,先理解诗句的含义,再探讨诗歌意境。《饮酒》诗则可以从“此中有真意”这一诗句的研读为切入点,先理解“此”所指代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些内容所表现的“意”在何处。
练习举隅
1、从“意”与“境”的关系这个角度,说说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2、联系《饮酒》诗的意境,体会下列诗句的含义,并回答问题。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画面与前两句诗所表现的志趣是怎样和谐地统一起来的?
3、请举出你所看到的有关“松”的文章、诗歌或绘画作品,比较、分析与左思笔下的“松”的异同。


第十九课 促织
上海周浦高级中学   诸凤梅
教学目标
1、赏析作品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2、理解作者借古说今的创作意图,学习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3、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说明:本课故事性强,作为高一年级的文言课文,文字属于浅近,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阅读自信是非常合适的 。可安排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大致情节,教师做一些释疑的工作,有的字词和语法现象可在课上适当归纳。同时,本课作为“古代小说鉴赏”单元的第一篇,教学应重在鉴赏,情节和人物是比较适合的角度,让学生初步学会在人物活动中把握情节,在情节变化中观照人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加强对学习古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对情节的赏析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难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及现实意义。
说明:对情节的赏析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是学习的重点,应尽量开放,可以就整体可以就局部,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关键是学生能自圆其说。难点在于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把握及现实意义的挖掘,因为学生阅读往往止于故事本身的精彩,所以需要引导其作进一步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聊斋》主题曲《说聊斋》(彭丽媛演唱)。        说蒲松龄;说古代小说《聊斋志异》;说看过的相关影视作品。        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创设课文学习的情境。
熟悉故事情节        读小说,最先关注的往往是故事情节,试说说《促织》所述内容。要求尽量忠实于原文。        小组分工合作,根据其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完成对故事情节的大致描述。        以说带学,落实文中重点实词和文言现象。
概括故事情节        围绕促织和成名一家的命运,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过程。        可以自定标准,或两个字、四个字为小标题,或模仿古代章回小说的形式,拟写对联为小标题。然后比较谁的设计最漂亮。        锻炼学生准确概括内容的能力。
赏析故事情节        作者在情节设置上有何特点?试结合内容分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自主查找分析,一点两点都行。如一波三折,欲扬先抑,现实与浪漫结合等。        从内容走向形式,认识趋于理性。并形成对文中社会现实的基本认识。
赏析作品人物        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试观照人物的活动,谈谈你对文中某一人物性格的认识。        自主选择印象较深的人物,结合文中叙述描写,加以评析。        体会作者精到的用笔,处处见人物精神。
赏析“太史公”笔法        1、如何理解“异史氏曰”这一段?在文中作用如何?
2、结合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或启示。        1、小小组讨论后归纳,关键在于自圆其说。
2、尽量做到具体实在。        领悟作者自评的用意。以古说今,让学生找到作品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命力。
布置作业        再听《说聊斋》,感受应有所不同。        阅读作者其他小说,试以文字“说聊斋”。        趁热打铁,拓展学生阅读。提升对整部小说的把握和理解。

思路点拨
本文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本身有着一种亲和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结合注解自主阅读,重在能整体把握,而一些重点文言基础知识可在课堂赏析时随机解决。对情节和人物的赏析不求面面俱到,教师适时点拨,为后面赏析“异史氏曰”作铺垫。而这段议论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对现实的感慨的,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说,一方面要做好引导。
练习举隅
1、一词多义
笼:  大喜,笼归。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而: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意: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岂意其至此哉。
2、读王安石的《促织》:“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通行本“絇”作“钩”,今从大德本、嘉靖本。“絇”音渠。一絇,一綹。)”感受是否与蒲松龄《促织》相同?说说理由。
3、选读蒲松龄其他名篇,并就其创作题材或手法等试作归类。

教后反思:
二期课改使许多语文教师摆脱了“标准答案”的束缚,得以放开手脚,革新课堂。但在与一些老师的讨论中,我还是感受到了大家在文言文教学上的困惑,:文言文教学相对是比较“死”的,师生必须先通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这一关,方能对课文作进一步的理解。于是,在课时有限的压力下,往往顾了疏通,而失了整体理解和把握。这一次《促织》的教学过程,让我尝到了文言文整体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看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出路之一。
所谓文言文整体把握,我的理解是,在课堂组织教学时,我们观照的对象主要是文章的整体,是对其主要内容、结构、思路作整体的把握,而不是肢解式的机械分析和知识性分析,也不是简单的咬文嚼字的串讲,它着眼于整体的初步感知,再由整体而局部,把握关键词语和句子,通过信息整合,形成对文本内蕴的深层的理解。在教学《促织》中,可以用这样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状况:题目《促织》在文中有何作用?《促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尝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其发展过程。等等。记得在概括情节时,学生拟用了“岁征促织遭破产,山重水复疑无路”、“神巫指点觅得虫,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句子,既是对局部的把握,又照顾了整体,非常精彩。
所以,我以为,实施文言文整体教学有优越性:首先,不会造成对文章语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为有了详细的注解,整体观照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对语义把握变得更精确,如“不复聊赖”中的“聊”,学生虽平时常念“无聊”,却从未思考过为何意,在这里,学生不再回避,明白了“聊”和“赖”互为解释。其次,整体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表层走向深层,有更多重建与创造的东西。例如《促织》,师生有了更多的精力讨论理解“异史氏曰”,尤其是对“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一句,学生联系生活,从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层面的改革阐发,试说利弊,内心的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被很好的激发。

第二十课 香菱学诗
                          上海市教师进修学院  孙赤婴
教学目标
4、        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中寻得启示。
5、        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细节描写,理解这一人物形象。
6、        品读文章中相关诗句,掌握诗歌鉴赏的部分方法。
说明:对于《红楼梦》,大多数学生会因为它的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望而生畏。因此,本文的教学必须确定几个主要环节,长文短教。从课文来看,香菱的专注痴迷,黛玉的循循善诱,众人对香菱学诗的态度和评价,不仅会引发我们多方面的启示;而且通过香菱学诗这件事,还可以表现众多人物的性格。而从整部小说来看,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之首,是相当重要的人物,作者写她学诗,也是增强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 课文中,香菱所作的三首诗,也很好地体现了学诗者的诗味由肤浅、游离到意味深长的过程,是很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素材。
教学重点:香菱学诗的启示,香菱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相关诗句 。
说明:小说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为读者留下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香菱学诗的过程,正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可以引发我们在阅读、写作以及其他方面的许多启示。对这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起来,也悟出了作诗的道理。伴随着香菱学诗的进步,读者眼前那动人的形象也愈见清晰。所以,香菱学诗的启示和人物形象的感受是教学的重点。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诗歌的鉴赏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把握,适当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角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根据“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谶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导入,引发学生对香菱了解的交流。        学生课前网上查找资料,浏览原著中有关香菱的片段。了解香菱一生命运多舛的故事。
        通过香菱这一人物再一次引领学生走进红楼大观园。了解香菱的命运,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她的形象,感受她学诗的意义。
初读课文        本文分为哪几部分?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结构图。        整体感知课文(三部分)。
研读课文        1、        研读文中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体会“香菱学诗”给了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
2、        作者写香菱学诗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对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品读课文,圈点批注,思考。同学间质疑、讨论,班级交流。
2、联系预习中收集的相关资料,从小说的整体构思来思考作者写香菱学诗的目的和寄予的思想感情。        1、从香菱的角度体现了:乐学,善学,苦学。从黛玉的角度体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学者的自身修养;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其他方面的体会(学习兴趣,借鉴与创新……)。
2、作者写她学诗,是为了增强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就使人物在整篇小说中的悲剧性更为强烈。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墨表现了对香菱的怜爱。
拓展研究        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赏析其成功之处。        学生朗读体味、鉴赏。        朗读指导;学习诗歌鉴赏的角度。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        小结综述。
以“香菱学诗的启示”为副标题,写一篇随笔。课后可试着分析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随笔写作。        对文章进一步思考,整合课堂学习的内容。
思路点拨
本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教学的切入点也比较多。比如,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也很值得研究。在《红楼梦》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的主要性格,但这是由于她特殊的身世,特别是贾府特定的环境所造成的,这不是她性格的全部。林黛玉在指导香菱学诗时表现了另一方面的性格特点,在《香菱学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 教师可据此引导学生比较林黛玉多侧面的性格,分析在《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性格表现的原由。
练习举隅
有人说:《红楼梦》写香菱学诗,进步相当快,这是小说,适应读者的趣味和耐心,不好拖拖拉拉;移到现实,至少就常人来说,就不能这样快。原因之一是,诗学的提高是以读和思的逐渐积累为资本,时间越长越好。原因之二是,写也是一种技艺,适用熟能生巧的原则,要多写才能够有进步,多就不能时间短。
以上对《香菱学诗》的评价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


二十一 群英会蒋干中计
上海市闵行区田园高级中学   丁燕
教学目标:
1、运用课前读名著,查资料的方法,掌握小说的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2、学习本文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深入体会做者运用生活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效果。
说明:
小说的学习,虽然离不开对主题、情节、人物、环境、语言等方面的分析,但这些对高中学生来说已大体能把握。因此,教学时应避易就难,避轻就重。抓实一个点或几个点,分层阅读,深入思考,以小见大。势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从主动感知中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古典小说非凡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难点:专题研读本文神态描写中的一字传神
说明: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小说教学的关键。这个重、难点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中能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把握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准备资料:《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相关资料,老师略叙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让学生试者结合自己的预习略述“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
        引入文本,增强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解题,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问题:题目道出了小说的基本内容,“蒋干中计”,中了老同学周瑜之计。但我们认真把握一下人物关系就会发现,真正中计的不是蒋干,而是曹操。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理清人物关系,证明一下老师的观点?        游览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人物关系(主要矛盾关系及其两个层面)。
孙吴—曹魏
     周瑜—蒋干
     主动  被动        以上问题将学生引到具体可感的内容上,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并能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双方的人物关系
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问题:1、蒋干绝非无能之辈,为何就轻易地钻进了周瑜的圈套?(这固然是蒋干急功近利,但主要还是因为周瑜摸准了蒋干的心理,先“堵”后“诱”的。)
2 细读蒋干中计一节,看周瑜是如何引蒋干入毂,先“堵”后“诱“的。        精读蒋干中计一节,小组讨论、分析,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朗读精彩片断,进一步体味周瑜的“三堵”、“四诱”
        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细致入微的精读中,理清情节,领会文中人物的风采。

找出文中对人物神态的描写,研读体会文章描写人物形象的一些传神之妙
        问题:阅读小说是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本文通过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气质、风采的某个方面,对人物的神态进行了传神的状写,而且是一字传神。
问题:1 对周瑜、蒋干和曹操三个人物各用了哪个字来传神描绘?
2 体味这三个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专题研读,抓住对人物神态描写的传神之笔(周瑜——“笑”,蒋干——“惊”,曹操——“怒”)进行探讨。分组研究,体味这三字之于人物的妙用。
        问题的设置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专题阅读的思维技能,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解决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小结
布置作业
        读《三国演义》;读课文;读精彩的语段;分角色朗读。        利用节假日读小说,利用空余时间读课文。利用与同学间的交流分角色体味人物。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经验。
思想点拔:
    本文是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小说片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安排教学。
  采用游览,精读,研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如从题目着手,让学生游览课文,初步了解大意。然后,精读思考“蒋干是如何中计的“如果时间紧,可在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阅读小说或课文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早早进入课文的情境。还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看大型历史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重点分析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练习举隅:
1、《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写的,人们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中间杂着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课文中一些对话不同于现代汉语。请同学们认真加以理解:                                                       ①吾当作何计破之?        ②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③公瑾别来无恙?          ④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    ⑤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⑥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⑦此深得水军之妙也?      ⑧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               ⑨子翼干事若何?          ⑩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2、曹操本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单凭蒋干的情报就立刻杀了蔡瑁、张允,上了周瑜的当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这个问题?                                  (1)从主观性格特点看,曹操有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弱点。                            (2)曹操南征接连胜利,不可一世,傲视一切,从哪些事可以看出?        (3)误杀蔡瑁、张允,除了蒋干提供的假情报外,还有什么因素造成这个悲剧?                                                              (4)献头帐下时,曹操马上醒悟说:“吾中计矣!”说明什么?
二十三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上海市市北中学  王志斌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和整合语义的能力。
3、        理解作者采用大量例子详略得当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说明:
这是一篇社科类的说明文,就内容而言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这对有一定课内外阅读量的高中生来说,可以借助本文的学习既了解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又应该及时梳理自己在这方面的阅读积累,并进一步在课外拓展延伸,传承发扬中国古代文明。本课就写作的形式而言,重点培养学生对社科类说明文阅读时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的能力,这对大多数热衷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尤其要加强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2、        难点: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
说明:
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但本文论述的是比较专门化的知识,内容比较多,时间跨度大,引导他们系统归纳整理,复习巩固古代小说知识,注重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以学生阅读过的课内外中国古典小说为例,激发学生探究讨论。        思考列举自己阅读的符合要求的篇目,可以在质和量方面作比较。        可以借助学生可能出现回答《三国志》的情况,弄清文学和历史著作的区别,明确课题。
初读课文
揭示教学重点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2、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1、学生按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 例子几个方面填表归纳。
2、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学生结合例子理解。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让学生把握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形成对中国古代小说完整的印象。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再读课文
深入探究        1、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2、.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1、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是容易引起争议的。
2、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        这个环节是上一个教学环节的延续深入,仍然是本课教学重点。
讨论研究
难点突破        1、第1段中说“神话是把神人化,传说是把人神化,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为什么?
2、文中出现了多个不同小说的名称,选择其中一个尝试给它写个定义。        1、这种观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研究与认识。
2、如志人、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等。        对文章中重要语段的理解和语义整合能力的培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培养的抓手。
作业布置        在课文中,作者已经举了不少实例来说明规律,要求学生模仿着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进一步说明课文阐述的规律。        例如,作者已经用《三国演义》《水浒传》说明第三条规律,但失之于简单,不妨要求学生把说明具体化。甚至有些学生熟悉的但作者没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学生去说明课文中提到的某些规律。        这是学习课文的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课文。
思路点拨
对本篇课文教学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例如有布置预习要求的学校,可以把课文的梳理工作放在课前做,学生可以自己设计表格完成课文内容的梳理。根据本篇课文中有不少难词难句,布置同学课前准备好用来质疑的问题,那么老师上课时就可以选择对同学质疑的问题讨论解疑的教学方式。譬如“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这些句子的解疑,可以通过学生质疑的方式提出解决。
练习举隅
1、在横线上填补句子,使语句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到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起的名字,我觉得概括得很恰当。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搜集而记录下来的,因此叫“志”。________所以最初的小说,同历史归于一类。
 A.“志”是记录的意思,而不是创作。
B.“志怪”“志人”来自民间。
C.“志怪”“志人”靠实地访问。
D.“志怪”“志人”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作者引用《史通》的这句话目的是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4、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而其中的错误、疏漏、粗糙之处,后来在文人再创作的《三国演义》中都得到了改正与润色、丰富,从而取得了更高的艺术成就。”现在有人提出:“‘错误’可与‘改正’对应,但‘疏漏’不能与‘润色’对应,‘粗糙’也不能与‘丰富’对应。”你认同吗,为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6 23:17 , Processed in 0.17519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