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为100分)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辩证法既可以和唯物主义结合,也可以与唯心主义同流。() 3.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象的。() 4.企业精神是领导者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 5.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6.按信息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7.社会责任是法律和经济要求企业承担的义务。() 8.激励的出发点是需要。() 9.软科学是由研究电脑软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 10.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政治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1. “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这句话的哲理在于说明()。A. 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化至关重要B. 领导班子成员年轻化至关重要C. 领导班子中一把手的选用至关重要D.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12. 商品等价交换是指()。A. 价格相等B. 价值相等C. 数量相等D. 质量相等13.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于()。A. 1767年B. 1867年C. 1967年D. 1787年14. 多头管理所带来的混乱是由于违反了下面哪项管理原则?()A. 命令统一原则B. 授权原则C. 例外原则D. 权责对等原则15. 战略决策的核心是()。A. 战略目标B. 战略思想C. 战略重点D. 战略阶段16.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 泰罗B. 孔茨C. 梅奥D. 巴纳德17. 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和主体是()。A. 制度层B. 物质层C. 精神层D. 文化层18. 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C. 真理的辩证性D. 真理的客观性19.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 香港问题B. 台湾问题C. 澳门问题D. 香港和澳门问题20. 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指的是计划的()。A. 必要性B. 可能性C. 重要性D. 有效性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21. 国家的象征是()。A. 国旗B. 国徽C. 国歌D. 国家主席E. 首都22. 行贿罪的主体可以是()。A. 国家工作人员B. 人民团体C. 任何企业单位D. 任何事业单位E. 任何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公民23. 下列行政机关的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有()。A. 制定规章制度B. 发布戒严令C. 行政复议D. 采购办公用品E. 行政处罚24. 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是()。A. 概念技能B. 人际技能C. 技术技能D. 人事技能E. 安全技能25. 我们在收入分配领域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调整、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其前提条件是()。A.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B. 理顺分配关系C. 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D. 促进社会公平E.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26. 在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中,属于市场主体内部的因素有()。A. 目标市场的选择B. 价格水平的变动C. 促销手段的运用D. 营销方法的确定E. 经济政策的变化27. 领导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A. 领导品质理论B. 领导权力理论C. 领导行为理论D. 领导作风理论E. 领导权变理论〖=2〗28. 收入政策的目标选择可分为()。A. 收入来源政策的目标选择B. 收入结构政策的目标选择C. 收入形式政策的目标选择D. 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选择E. 收入总量政策的目标选择29. 下面对员工培训和开发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 培训和开发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B. 培训和开发是为组织实现目标服务的C. 培训和开发是员工职业发展的助推器D. 培训和开发是一种管理手段E. 培训和开发是对员工流动的一种约束措施30.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 社会保险B. 商业保险C. 社会救济D. 优抚安置E. 社会福利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 写出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32.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3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有哪些?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 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关系。36.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师生之间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并举实例分析。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7. 如何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38.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七、论述题(10分)39.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教育启示。参考答案及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