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581|回复: 4

[语文]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6 11: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一单元
新闻两则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
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
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
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
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
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
就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
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芦花荡》教学设计

○课型:教读研讨课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目标:
1. 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体味这个英雄故事传奇色彩;
3.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

○预习提纲:通读课文,课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思考课后练习,写出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同学们,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课时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早读课同学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大家预习得怎么样?还有那些生字词需要帮助的吗?(学生提出,教师解决)
○作者介绍: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况见教师用书P15-16页适当介绍)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感悟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进行赏析,也可参见教师用书P11页)
感悟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引导学生探究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学生先讨论,教师根据情况点拨与指导)
1.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2.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这里有一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3.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把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抄出来,仔细品味,细心揣摩,在仿写几句家乡的景物。

3、蜡烛

课型:新授                                             课时:2
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育目标: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点难点: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记得上学期的目标上有一篇课外阅读: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领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
   (学生讲的实在很精彩。)
   同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及背景。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美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
    主旨: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件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这个问题如果不先给出一个例子,学生是很摸不着头脑的。)
4、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5、好了,下面你又可以难一难我了!
   1)、最后两句话是什麽意思?
       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2)、有同学很聪明,就拿课后题问我。所以,顺便给他们处理课后练习了。
  3)、课后练习二。
  4)、课后练习三。
6、那麽谁来总结一下老妇人的形象?
   (说的很多很杂,但都没有条理性。)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7、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是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回答的很好。可是我觉得要是在开头问会更好。)
8、你还能举出像老妇人这样的例子吗?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新授                                   课时:2
知识目标:1、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体会本文各具特色的语言。
          2、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能力目标: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重点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一、导入。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强盗,为了共同的利益,进入了一个富贵的书香门地的家中去抢劫。由于他们事先勾结了那个大户人家中的仆人,所以一夜之间,将能带走的东西洗劫一空。不能带走的全被毁坏了。顷刻间,昔日富丽堂皇的景象在瞬间化为一片乌有。映入眼中的只是一片断瓦残垣。这个家庭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在外。几百口人都被杀了,可是唯有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存活了下来。他长大后,被告知了家中当年的惨况。于是,他发愤图强,终于有一天,他打败了那两个强盗。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家应有的尊严与地位。我们现在只知道,那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请问:亲爱的你能猜出来,那个婴儿是谁?那几个可恶的仆人又代表了什麽?那个受难的家庭又是什麽?
二、整体感知。
1、大家知道答案的请举手?
   很简单的问题当然有很多人回答。
   那个受难的家庭就是我们的祖国呀! 那可恶的仆人就是那些汉奸狗腿子呀!而那个婴儿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大家呀!
2、有谁能给大家讲一下英法联军的情况呀?
   有许多学生因为在历史课上讲过,所以这是一方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许多学生讲得比我知道的都多都精彩。
3、请大家先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写法上有没有不和谐的地方?
   (一般孩子们觉得有不妥的地方,但是却不容易找出来。)
   语句上的鲜明对比。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
4、雨果具体是怎样赞美圆明园的?
   1)、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这个问题我没有给学生讲。我觉得他们没必要分得这麽详细。也不知道到底对不对。)
5、那麽就写法上有何特点?
   概括——具体——概括。(这一点,学生都能总结出来。但话语还不准确。)
6、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
  布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7、那麽他不帮着自己家的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人类的立场。(这里有说,正义的立场,中国的立场,或者是人民的立场等等。)
8、如果说,你们家有个人犯了罪,你的第一态度是什麽?(有个学生说,我会原谅他的,再给他一次机会。)是的,你肯定不会主动站出来去指证他。但是雨果却能,因为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什麽品质?
   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我们要学习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9、好了,现在我们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件事的感想。
课后记:先用有趣的故事吸引住他们,故事明白了。那麽这篇课文就好理解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一、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疏通字词。
2、查找有关纳粹暴行的资料。
二、导入新课
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所包含的动人感情。
三、出示目标
1、领会文章的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五、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六、研读赏析
    课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2、“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七、拓展延伸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回答问题: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
2、你对这两位作家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请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卜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
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
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
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  
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
背影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教学器材:准备两张桌子。

课前预习   
基本要求:  
1•默读、朗读课文。  
2•查字词典,为有关字词注音释义。  
3•画出文中疑难词句。  
4•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生字词检查。
狼藉  簌簌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举箸
三、老师范读或录音范读,或者请一同学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四、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
                               (四    次)
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以上答案视学生具体情况解答)
五、简单小结课文,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课时   
一、继续第一课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小结。
二、引导学生继续探讨课文内容:  
文章除描写了自己见父亲买橘的“背影”而落泪的情景外,还描述了自己另外两次“落泪”的情形。这两次落泪尤其是最后一次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略。”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了丰富的感情。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后一次的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的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是在离开父亲两年多的“现在”。两年前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还如在目前,“背影”的触动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对日渐苍老的父亲的挂念,这种挂念且与日俱增;而忽然之间读及父亲的来信,父亲言语平淡中流露出的无奈和凄惶,让作者从无形联想及当年车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于是,思绪万端,无以为报、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等情感涌上心头,所以流泪也就无法避免了。  
三、简单小结:这样说来,通过父亲的“背影”来勾连情节,贯穿本文始终的情感可以分析为两个方面:  
(1)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  
(2)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能不能这样进行概括?(真情真感真文 )
四、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第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这儿,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场同学们的表演。
人物:请一和父亲的身形相似的学生来进行表演。
道具:两张桌子。一张为铁道,一张为月台。
表演:让一个学生先坐在桌子上,慢慢探身下去,再走几步,缓缓爬上月台。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找出文中这一情节的语句。自己加以朗读,仔细体会。
再请一朗读较好的同学有表情朗读这一段内容,另一同学再表演一遍,其他同学仔细感受。
就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情景,自由进行讨论,发表你的看法:你有什么感受?
3.在同学有所感有所言之后,提出以下问题:①这段描写有没有什么华美的语句?②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方法?③你觉得理解困难吗?④你觉得描写困难吗?⑤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和过程,你能描写出来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使人感动的原因。
①朴实无华的语言  
②客观写实的白描  
③细致入微的细节  
④事情的真实  
⑤观察的仔细  
⑥情感的真挚  
再读课文,体会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学了这篇课文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表现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比如:父爱、母爱、友谊等等。

背影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藉、簌、逛、踌躇、橘、蹒跚”等。
2•感受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  
3•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教学器材:准备两张桌子。

课前预习   
基本要求:  
1•默读、朗读课文。  
2•查字词典,为有关字词注音释义。  
3•画出文中疑难词句。  
4•文中最能感动你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会感动你呢?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起欣赏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大家课前或者以前都曾经阅读过这一名篇,对之一定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受,比如感情上的被打动,思想上的被影响,写法上的受教益。今天我们进一步地研究探讨,当会有更多更深的不同层面的收获。  
二、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三、生字词检查。
狼藉  簌簌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举箸
三、老师范读或录音范读,或者请一同学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中令你最为感动的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回答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无私。  
②文中儿子对父亲的理解。  

四、请同学们找找课文中写到“我”的几次流泪?
                               (四    次)
进一步思考:课文中对于“我”面对父亲的“背影”,“泪很快地流下来”写得很详细,那么,“我”流泪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一般来说,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①对父亲的感激: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  
②对父亲的理解:父亲不放心茶房,亲往为“我”送行,干叮咛万嘱咐,不厌其烦,表现出中老年人的“迂”,这都是对儿子的怜爱之情,不是他人所能比的;  
③对父亲艰难生活的同情:买橘子时的瞒跚艰难,一下子引发“我”的联想,家庭生活的重压何时才能解除,父亲的这种艰难还得延续支撑;  
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  
⑤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深深忏悔:对父亲特殊时刻所表现出的照顾关心,不仅不领情,反而有所埋怨和嫌弃,但当为自己艰难买橘的过程特别是“背影”映现,自己终于内疚、愧悔,无声的谴责,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以上答案视学生具体情况解答)
五、简单小结课文,再读课文,感受文中的父子情深。


第二课时   
一、继续第一课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小结。
二、引导学生继续探讨课文内容:  
文章除描写了自己见父亲买橘的“背影”而落泪的情景外,还描述了自己另外两次“落泪”的情形。这两次落泪尤其是最后一次是由于什么原因?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略。”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了丰富的感情。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后一次的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的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是在离开父亲两年多的“现在”。两年前车站离别时的情景还如在目前,“背影”的触动和震撼使自己在生活工作之外,更多了对日渐苍老的父亲的挂念,这种挂念且与日俱增;而忽然之间读及父亲的来信,父亲言语平淡中流露出的无奈和凄惶,让作者从无形联想及当年车站月台上“背影”的有形,于是,思绪万端,无以为报、无力回天、无可奈何等情感涌上心头,所以流泪也就无法避免了。  
三、简单小结:这样说来,通过父亲的“背影”来勾连情节,贯穿本文始终的情感可以分析为两个方面:  
(1)父亲对儿子的万般体贴关爱;  
(2)儿子对父亲的真切理解和真诚感激。  
那么,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能不能这样进行概括?(真情真感真文 )
四、我们所读的这篇文章曾经使很多人读之落下感动的泪水,并且在第一阶段读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原因,这样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的情感到底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在这儿,请同学们先来观看一场同学们的表演。
人物:请一和父亲的身形相似的学生来进行表演。
道具:两张桌子。一张为铁道,一张为月台。
表演:让一个学生先坐在桌子上,慢慢探身下去,再走几步,缓缓爬上月台。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看,然后找出文中这一情节的语句。自己加以朗读,仔细体会。
再请一朗读较好的同学有表情朗读这一段内容,另一同学再表演一遍,其他同学仔细感受。
就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情景,自由进行讨论,发表你的看法:你有什么感受?
3.在同学有所感有所言之后,提出以下问题:①这段描写有没有什么华美的语句?②有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技巧、方法?③你觉得理解困难吗?④你觉得描写困难吗?⑤如果在你的生活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和过程,你能描写出来吗?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篇文章为什么能使人感动的原因。
①朴实无华的语言  
②客观写实的白描  
③细致入微的细节  
④事情的真实  
⑤观察的仔细  
⑥情感的真挚  
再读课文,体会本文在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知道: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语言,只要你平常善于观察,善于体会,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学了这篇课文后,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表现生活中的真情的作文。比如:父爱、母爱、友谊等等。

老王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齐读课文后,找出生字词,师生一起解决。
○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在这篇课文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归纳:
这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作品写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动乱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卜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
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
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2.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
引导学生先列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
指导与明确: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布置作业:(选作一题)
1.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2.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周记本里记下来。

老王
○课型:教读课
○教学目标: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学习本文把琐碎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写法;理解本文语言风趣含蓄、简练风趣的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导入:在我们周围有一些人,他们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金子一般的心,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杨绛的《老王》这篇文章,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齐读课文后,找出生字词,师生一起解决。
○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并让学生领悟到在与人交往中首先要付出爱:
在这篇课文中,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归纳:
这篇课文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
    作品写到“文化大革命”,那是荒唐的动乱的年代。学术权威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打翻在地,踩在脚下。但是,任何邪风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他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他一本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卜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
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
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讨论研究问题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平等对话,才会感觉人家上门来“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2.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是怎样组织的?
引导学生先列提纲,再探究为什么这样安排。
指导与明确: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他送伪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布置作业:(选作一题)
1.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2.在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周记本里记下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3单元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
  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
  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_(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
  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
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
  三、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板书)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
  二、教读课文
  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板书)
   1.用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
  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
  三、当堂巩固
  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 )、"墩" )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
  四、布置作业
  (一)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
   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二)介绍赵州桥四个特点,第二点同第三点能不能互换?
  (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
  (三)"积累•联想"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互查。
  板书设计(一)
  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 位置 历史和修建年月    结构特点
  赵州桥 │横跨在│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 (一)全桥只一个大拱,长37 4米,桥洞像一张弓(二)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 28近拱圄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 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由 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板书设计(二)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1.数字说明(应当正确无误)
   2.引用说明(古今资料,科技书刊)
   3.比喻说明
   4.解说说明(阐述事理)
   5.判断说明
   6.图表说明
   7.比较说明
   8.举例说明(有代表性)
   9.定义说明

桥之美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
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
图画。(体现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
-整体感悟
导人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
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
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
出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四人小组讨论明确: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
  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围的景物既形成对照又
  不失和谐。
■研读与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7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四人小组讨论: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
    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精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
    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整个环境似乎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b.点评语言、欣赏的角度。
c.从色彩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判断。
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
    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
    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过渡)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
《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_拓展延伸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
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
胜收的景致,或纤弱或雄壮或含蓄……让我们练就一双慧眼去发现、去鉴赏这大干世
界吧!   
点  评
    《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极富表现力,适合朗读。因此本教案
因势利导,采用以读带讲的教学方法。
    从教学目标上看,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循序渐进,
易于实施。
    从教学流程看,用诗句导入,富有内涵,极具感召力。整体感知、研读赏析、问题
设计由浅入深。更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机械、繁琐地逐一分析几幅图画,而是让学生
根据自己的喜好,用画笔或课件描绘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使课堂教学有了活力。让学生运用美学的知识进行鉴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
能力。将品味语言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用读一读、议一议、说一说的方式,使学生
对语言有更真切的体会。拓展延伸部分安排学生赏析影片《英雄》中的画面,贴近生
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本教案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可操作
性极强。

苏州园林

教学重点:
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说明文知识
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
3、字词
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
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
          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  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3)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
(5)  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  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
(7)  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  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七、提问: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段?
    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
八、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九、归纳说明文阅读的重点:
    (1)  明确说明对象
    (2)  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  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  明确说明顺序
    (6)  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  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十、本课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作文《我们的校园》
      要求:  1、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3、用3~4种说明方法
              4、字数:500字

故宫博物院

(第一课时)
1.        教学目的:
⒈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⒉掌握文中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⒊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并运用空间顺序。
三、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软件、电视、视频投影仪等。
四、教学设想:
⒈利用故宫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予学生直观、生动的形象。
⒊教师讲解与导练结合,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结合另一解说词《解州关帝庙》巩固所学空间顺序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⒈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先动动脑筋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
②简介故宫: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介绍故宫博物院这庞大的建筑群的?
⒉显示主菜单:
课前准备 教师明确:这篇课文共讲两课时,本
空间顺序 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本文的说
太 和 殿 明顺序,即空间顺序;第二课时集中
总结全文 讲皇权的中心-太和殿。
⒊课前准备:
①要把握课文,先要解决生字词,翻开课本164页,学生齐读一遍生字词。教师显示生字词的读音。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中轴线(zhó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报(zòu)
慈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屏幕显示。每个生字词都配有录音,只要用鼠标在相应位置一按即可)
提示:要求学生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轴、磬、攒、禧、嫔
②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记得在学习《中国石拱桥》时,曾明确:说明事物首先是抓住特征,那么作者抓住故宫博物院的哪些特征来写?请迅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答案: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③故宫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间。屏幕上显示一张建筑物名称的故宫平面图(即“理解•分析”练习一)。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节选),边填写此图。
(屏幕上随录音次第出现九幅建筑物的图像。)
教师巡堂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强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的位置。
既然大家对故宫建筑群有了大概的理解,下面我们看看作者如何有条理地介绍这建筑群。
⒋空间顺序:
①屏幕显示故宫平面图(附有图示),依据作者的行踪路线,师生共同完成相应建筑物的介绍。
(屏幕上以红色箭头逐步显现作者行踪。选取古筝弹奏曲《汉宫秋月》作为背景音乐。)
⑴教师从鸟瞰图(屏幕显示)开始,介绍作者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路线,扼要说明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
(依次出现故宫鸟瞰图、午门、金水桥和太和门广场、铜狮。)
⑵指定一位学生依次介绍“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依次出现太和殿外景和内景、中和殿、保和殿。)
⑶教师简介乾清门前小广场,强调前朝和后廷的划分。
(出现乾清门、前朝鸟瞰图。)
⑷请一位学生依次介绍“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依次出现乾清宫外景和内景、交泰殿外景、坤宁宫内景。)
⑸教师讲述东西六宫,着重点应放在养心殿和储秀宫。
(依次出现养心殿内景之正间、东暖阁、储秀宫内景二幅。)
⑹选出一位学生介绍御花园。
(依次出现御景亭、钦安殿。)
⑺教师介绍顺贞门、神武门及景山回望。
(依次出现顺贞门夜景、神武门。)
⑻小结:故宫如此宏伟的建筑群确实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们定要珍爱和保护这文化瑰宝。
从故宫平面图中观察作者的行踪路线,试归纳一下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何特点。
②思考练习一:
为了清楚地说明故宫的特征,课文按照__顺序组织材料,由_入_,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从_到_,以__带__地说明,井然有序。
(答案:空间;外,内;南,北;中间,两边)
③思考练习二: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交代参观路线和写出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⑴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答案:“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等等。)
⑵方位词语:
(答案:“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等等。)
④思考练习三:
阅读解说词《解州关帝庙》(详见附录一),请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所使用的方位语言。
要求学生用十五分钟时间阅读解说词并完成习题,包括填写“解州关帝庙”平面图中相关建筑物的名称。教师巡堂检查。
明确:
⑴路线:
石牌坊→东庙门→正庙前院→午门→崇宁宝殿→花园(麟经阁;印楼、刀楼)→桃园结义园
⑵方位语言:
Ⅰ交代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紧挨…,进入…,就到了…”;“穿过…就是…”;“过了…就到了…”等等)
Ⅱ方位词语:
(“南面”;“北面”;“东边”;“两边”;“后面”;“周围”;“左右两边”;“前”;“南边”等等)
⑶填好平面图(详见附录二)
(可利用视频投影仪显示学生作业,教师现场作适当指导。)
⒌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作者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介绍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此外,还弄清三方面内容:
①作者参观所走的路线;
②介绍作者行踪变化的词语;
③交待各建筑物位置的方位词语。
⒍作业:
请以空间变化为顺序,为“三水孔圣园”写一篇解说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说明文,写法上很有特色。它在按空间方位的顺序介绍事物的同时,又运用了时间顺序,使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大碑座上10幅浮雕的介绍,涉及的历史知识广,初一学生尚未系统学过,如何把握讲解分寸,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运用课本第一页插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直观教具(有条件的可绘制一组幻灯片)。
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比较分析。
五、课前预习:
1.速读课文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2.查字、词典,解决生字、生词。
3.按文后理解•分析一、二的要求和提示,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六、课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作品,正音正字,划分段落,学习1-6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打开本册课本的扉页,首先看到了彩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正音正字。(挂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
瞻(zhān)仰(yǎng) 矗(chù)立  
奠(diàn)基 砌(qì)墙
伟绩(jì) 镏(liǘ)金
上溯(sù) 五卅(sà)
朽(xiǔ) 幅(fǘ)
天堑(qiàn) 镶(xiāng)
嵌(qiàn) 发髻(jì)
2.补充解释下列词语。
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巡捕:旧时代帝国主义在租界中的警察。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
3.结合“理解•分析”一提示,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三、学习新课
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2.齐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3.结合文后“理解•分析”二,划分课文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2-3节):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经过和重大意义。
第二层(4-6节):介绍纪念碑的题词和碑文、结构和造型,以及概述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节):具体介绍10幅浮雕。
4.自读第一层(2-3节)理清作者的活动顺序(走的路线)。
讨论后明确:
作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碑前。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第2节,按人的活动写。第一次交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字,暗示碑的主题和本文的主题。
第3节,交代了建碑的时间(决议兴建的时间和动工兴建的时间),碑身的规模(用具体数字与天安门比较),建碑的特殊材料(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和建碑的重大意义(象征着……标志着……)。
提问:建碑的特殊材料有何象征意义?
归纳: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5.指名读第二层(4-6节),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碑文。
2.完成“揣摩•运用”三。
3.预习第7-10节,试填写“揣摩•运用”四的表格。
4.本文说明中有记叙成分,请找出几个例子来。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研习课文7-11节,理解并掌握说明中的记叙,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抽背碑文
二、研习新课
1.讲读第二段的第三层(7-11节)。
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讨论后明确:
提问: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
归纳: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历史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与左边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划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
指导学生分析第三幅浮雕。
归纳: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
借鉴上述方法自读课文,完成“揣摩•运用”四(并完成四、五、六幅浮雕的分析)。
提示:作者介绍浮雕时一般是交代事件(包括时间),再现画面,揭示画面表现的意义。填好表格后学生交流。(答案略)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然后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
归纳,共有三句话。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三、体会文中记叙的作用,并找出几个例子来。
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如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一样,但同时也不排除其他表达方式,常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如我们本单元学习的《驿路梨花》一文,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抒情。本文则是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例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等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分析归纳本文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特点
(板书)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 南(3)─→西
(1839年-1851年)─→(1911年-1925年)─→(1927年-(2)─→北(3)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揣摩•运用”三、四。
2.背诵碑文。
3.熟读课文,课后向学生介绍10幅浮雕的内容。
4.课外阅读《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可爱的中国》、《南昌起义》等中国现代史丛书,了解有关知识。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学习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教学重点】① 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 ②了解中国革命所经历的艰苦历程
【教学难点】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学法指导】
1、关于说明文:
(1)说明文,是一种以        为基本表达方式,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的
一种文体。具体来说,即说明事物的     、    、    和     等;解说事理。
(2)阅读说明文,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            第二:               第三:                  
(3)说明的顺序有:       、      、        .
2、关于题目:
文章以                   作为正题,这是          的亲笔题词,提示了全文的主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题是                       ,说明作者是由瞻仰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去赞颂人民英雄的,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这是全文说明的对象。(这是常见的副题的一个作用──限制规定表现主题的范围。)
【教学过程】
一、1、初读课文,总结重点字词,写在下面。
2、再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我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是                        。
于          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      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于  月  日写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
从地面到杯顶高    米,用了     块花岗石和汉白玉。周围栏杆使用的材料是     。
纪念碑的碑心石重    吨,高     米。正面题词是                 ,是      写的;背面的碑文是      (谁)起草,      书写的。碑身两侧是            组成的花纹。
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由               组成的大花圈。碑顶是具有民族传统的        。
10块汉白玉大浮雕雕在纪念碑的        ,从东到北共长     米,高     米。
按时间顺序排列各浮雕。                                                   
                                                                     
二、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结构,并概括主要内容。
(一)(1)说明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心情和总的印象。
(二)(2-10)介绍纪念碑的位置、环境、建碑的由来以及碑的构造、碑文、浮雕等。
¤ 第一层:
¤ 第二层:
¤ 第三层:
(三)(11)总结瞻仰后的深切感受。
三、通过对文章结够的分析,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完成表格。
[说明顺序]
瞻仰路线                      观察内容 空间、方位 顺序
矗立的纪念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整座碑的高度整座碑的质料
四周的汉白玉栏杆       正面:毛泽东同志的题字碑身   背面:周恩来同志亲手写的碑文两侧:装饰花纹碑座:四周的花圈碑顶:小庑殿顶
十块浮雕的高度、总长度、耐久性等二幅浮雕第三、四、五幅浮雕第六、七幅浮雕第八幅浮雕及九、十两块装饰性浮雕
1、全文采用边瞻仰、边介绍的形式,根据作者的观察所得,围绕纪念碑的特点,主要采用了以瞻仰者本人的        顺序为主,以纪念碑       顺序为辅组织材料的方法。这篇文章既有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又有从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还有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
2、这篇文章既有由远及近,由外围到中央的空间顺序,又有从上到下、从东到北的方位顺序,还有由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文章按一定顺序说明的好处是                。
四、通过本文初步认识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1、记叙(记述和叙述)、说明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2、记叙文,泛指一种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常用于客观说明某种事物或某种道理。
3、 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常常在一种文体中,几种表达方式穿插使用(不改变文章性质)。
例如本册《故乡》中在写到“狗气杀”时后面括号内的文字使用了      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本文则是以说明为主,兼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本文第三段第三句使用了     表达方式,其表达作用是                 。第九段第三句主要用了      表达方式,作用是      
          。虽本文有很多的记叙描写的文字,它仍然是说明文的依据是                    。
五、本文的结构特点:文中的前后照应。
1、本文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使用了         表达方式。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最后一段的三句话分别和前文哪一部分照应?
2、 照应的作用。
六、中心思想的表达。
说明文的中心与记叙文的中心的表达有所不同,它只要通过对事物或道理本身的说明及相关情况的介绍来表现的。本文正是通过对纪念碑的特点的说明及相关情况的介绍表达了明确的中心思想,那就是                                。
七、品味说明文的语言。(要点:准确、简明、形象)
(1) 找出第一段文字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体会这些词在这里的作用。
(2)关于牡丹花、荷花、菊花的象征意义:
  牡丹,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被视为             的象征。菊花,以其                     品格赢得了美誉。
  荷花,又称莲花。自从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并作为                           的象征。
(3)找出描写“武昌起义”这幅浮雕的动词谓语,并用一二句话说明它的表达作用;找出揭示辛亥革命意义的句子。
(4)阅读第10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来突出“渡江”这幅浮雕的雄壮景象?找出并分析。

【布置作业】1、自学另外三篇说明文,据自己的进度完成同步训练,做活动设计(包括作文)。

4单元
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
      2.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结构,了解写作手法。学会按恰当的顺序来写说明文。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本文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巧妙地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自学。文章不但科学地解释了花“红”的原因,且按恰当的顺序来写,通过巧妙过渡,使文章严谨完美,教学本课要让学生整体地把握课文,领悟作者有条理地构结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那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说明花的颜色及其变化规律的事理说明文,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1。)
      1.有感情地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3.划分文章段落,理清结构。
      4.第2—6自然段、第7——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5.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吗?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
      三棱(léng)镜 裸(luǒ)子 虞(yú)美人 蕊(ruǐ)
      (指名读和解释,有错误的让其他同学纠正。)
      2.文章题目原是一句歌词,用了什么修辞?用来做题目有哪些好处?
      明确:(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抓住人们所熟知的花的特征提出问题,有助于揭示文章的中心;二是,以设疑激趣,富有吸引力;三是,文章主体部分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每一方面都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开头,使文章脉络分明,节奏明快,增添了艺术情趣。)
      3.划分文章部分,理清结构。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说明中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二部分(第2一10段):从不同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三部分(第1l段):概括花红的原因,总结全文。)
      4.第2—6自然段、第7一lO自然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明确:(所谓事理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点,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文章。这类说明文,主要是阐释所要说的“理”,而要阐释这个“理”,就要安排好释理的顺序,按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以逻辑顺序行文就成了事理说明文的一大特点。)
      (第2—6自然段采用逻辑顺序。从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7~lO自然段采用时间顺序,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角度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5.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你能从文中试举几例来分析吗?
      (只要学生能分析一点即可。)
      (如第四段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引起花色的变色;“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一般”修饰“花”,表示特殊情况除外等等。)
      6.研读赏析倒数第二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
      ①本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②本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
      ③本段列举牡丹、大丽花、虞美人三个典型事例,从那几个方面将自然生长的花同人工培育的花进行比较,突出了选择的显著成就。
      ④本段的说明结构是怎样的?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②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③时间长短、形状色泽、品种优劣。
      ④总——分的结构。)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个方面,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
      (如果有时间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的“迁移延伸”部分。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
      设疑-------------解释-----------总结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1)内部原因(分)①物质基础 ②物理原理 ③生理需要 ④进化观点
      (2)外部因素 ①自然选择 ②人工选择
      (总)大自然的杰作和人工培育的结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2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内容有一定深度。课堂上通过做小实验,让学生联系生物知识,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抓住重点段落研读,掌握说明文有关知识。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在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明确本文主要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2、把握本文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
           3、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表演“魔术”,引入课题。
二、整体把握,了解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充沛      灼伤      花萼       分泌        花卉        虞美人
  3、齐读第一自然段,此段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什么作用?   
  4、开展讨论:文章有哪些段落是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设问开头?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 面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的?
三、重点研读,掌握说明知识
1、学习②—④段
     ⑴从“物质基础”这个角度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是哪几  个自然段?
     ⑵齐读②③④段,并讨论其内容。
     ⑶分“红花仙子”、“黄花仙子”、“白花仙子”三个角色上台表演,口头讲述其颜色的成因。
    ⑷这三个自然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举出例子。
  2、学习第⑩自然段
     ⑴点名朗读此段。说说这段是从哪一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
     ⑵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⑶找出本段中的三个例子。
     ⑷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的优点是什么?
3、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四、拓展迁移,提高表达能力
        你一定也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把你最感兴趣、最觉新奇的“为什么”说给同学们听。
五、课堂小结,融入思想教育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
   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
  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总结前课内容,展开辩论。
  二、教学步骤
  1、投影幻灯片,复习课文内容。
《 奇 妙 的 克 隆》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实验对象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鱼类
          鲫鱼         1979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鲤鲫鱼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        
                        黑斑蛙         1978        
                  哺乳类         鼠                  
                        多利羊         1996        
2、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3、布置作业
   ⑴把文中好的词、句抄在资料册里,增加知识的积累。
   ⑵回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它的特征。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学习侧重点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
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是由
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
(l)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解说: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2)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
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分述。’ (3)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
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O (1)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好说: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为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参考答案 l.略2.(1)列数字(2)举例子(3)作比较3略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  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
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
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初读课文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
    (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一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溉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品味质疑
    (跳读、精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明确:
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答疑。
  例如:a.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b.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有没有有声音?◆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人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
卓轻松.但不能松散)   
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点  评
    首先,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导入新课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而且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精读,品味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5单元
捕蛇者说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第四段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一、唐代中期的赋税之毒。  
    二、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读通全文句子,以第四段为重点,从而领会写作意图。  
    三、作者的处境,在适当的地方点明一下,以便读懂课文,但应避免过多地讲史。  
    四、对比的方法,学生早已熟悉,本文两个对比,指导中已经说明,不必重复多讲,只要体会对比的作用即可。  
    五、教读文言文,向来有讲解详、课时多的习惯,现作尝试,内容力求精要简明,只用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探索写作意图。  
    二、掌握体裁特点。  
    三、理解对比写法。  
    四、复习“而”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习  
    参看“阅读指导”和注解,通读课文,根据练习一的要求,反复朗读。  
    二、教读课文。  
    朗读,指名读全文,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注音,帮助正音。分段范读,并按段指出应注意词句。抽查提问学生口述大意后,师生共同归纳。(随时板书)  
    第一段   词语:黑质而白章,“而”表示前后词语并列关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捕得。“而”表示前后词语承接关系。大意:叙永州人捕蛇缘同 , 先说蛇的毒性和功用 , 后说王命以蛇代租,永州人“争奔走焉”。  
    独立思考:有多少人能得到这个差使呢?(教师抽查提问)  
    第二段   词语:数,多次。若,像。大意:叙捕蛇人一家的捕蛇史,三代受毒蛇之害却以为“利”。  
    独立思考:只有姓蒋的一家人在捕蛇上“专其利”,众多的人仍要交租。(教师抽查提问)  
    第三段   词语:若,像。告于莅事者:柳宗元当时参加朝廷中革新派,斗争失败,为首的王叔文被杀,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在地方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说要代蒋氏转告地方官。大意:叙同情捕蛇人,由毒蛇之害向赋敛之毒过渡。  
    第四段   词语:大戚,汪然出涕,悲伤之至,可见赋敛更毒。未若,不如,不像。疠:疫气。“乡邻之生日蹙”,总写负担租入者的情况,“殚其 ... 相藉也。”具体写他们的悲惨生活。“曩与吾祖居者 ... 非死则徙尔”,写负担租赋的乡邻的结果。徙,迁移。“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而”表句子之间转折关系。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写悍吏逞凶,两语是“互文”。恂恂,原意是恭顺,这里是“小心谨慎”。哗然而骇、恂恂而起、弛然而卧、时而献焉,“而”都是表示前边的词起修饰作用。退而甘食,退,回来,“而”连接退和食。盖一岁 ... 有是哉!   明知捕蛇最后必死,却宁愿选择捕蛇而避免缴租,可见缴租之害。“今虽死乎此 ... 安敢毒耶?”毒,怨恨,这是极其沉痛的话。  
    独立思考:阅读指导中提到两个对比,作用是什么?(教师抽查提问)  
    第五段   苛政:泛指暴政。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古代把诗叫做风,有采诗官收集民间歌谣用来观察民风。柳宗元写文章目的就是希望在位者能了解民间疾苦,所以比作采风。  
    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柳宗元为什么写本文?它的主旨是什么?   “说”是什么意思?(教师抽样提问,其他学生可举手抢答补充。)  
    小结:(教师评价提问)  
    1 . 柳宗元当时贬为永州司马,地位很低,   无可能直接用权力来改变重赋毒民的局面,就写下这篇课文,并希望当局者能了解民间疾苦。  
    2 .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已成为历来抨击反动派的用语。  
   3 . “说”这种文体,往往是短论。说,本有释、述的含义。   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自由思考回答:学过本文后,你对封建社会和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不同认识?  
    三、整理、复习、巩固。  
    1 . 朗读全文,并板演:熙熙,徙,腊,曩,隳突  
    2 . 把板书上的“而”字用法归纳,记在笔记本上。  
    3.辨析、比较:指名口头讲解  
     ┌然得(捕得)而腊之以为饵  
     ┤           
     └以俟观人风者得(得到)焉  
     ┌更若(你)役  
     ┤  
     └貌若(好像)甚戚  
     ┌又安敢毒(怨恨)耶  
     ┤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有甚是蛇者乎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5段,互相检查。  

附:板书设计(投影片)  
                    “而”字用法  
    黑质而白章                    表前后并列关系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前后承接关系  
    哀而生之乎                    表前后并列关系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前后承接关系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前对后的修饰关系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表前对后的转折关系  
    哗然而骇者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恂恂而起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弛然而卧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表示承接关系  
    时而献焉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退而甘食                      表示承接关系  
    熙熙而乐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闻而愈悲                         表示承接关系
核舟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
知道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讨论: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指导朗诵
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         总领全文
二.         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         总结全文
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
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2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内容有一定深度。课堂上通过做小实验,让学生联系生物知识,激发兴趣,化难为易。抓住重点段落研读,掌握说明文有关知识。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在跨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明确本文主要的内容及结构层次。
           2、把握本文严谨自然的说明顺序。
           3、掌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表演“魔术”,引入课题。
二、整体把握,了解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
  2、检查字词:    充沛      灼伤      花萼       分泌        花卉        虞美人
  3、齐读第一自然段,此段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什么作用?   
  4、开展讨论:文章有哪些段落是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设问开头?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 面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的?
三、重点研读,掌握说明知识
1、学习②—④段
     ⑴从“物质基础”这个角度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是哪几  个自然段?
     ⑵齐读②③④段,并讨论其内容。
     ⑶分“红花仙子”、“黄花仙子”、“白花仙子”三个角色上台表演,口头讲述其颜色的成因。
    ⑷这三个自然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别举出例子。
  2、学习第⑩自然段
     ⑴点名朗读此段。说说这段是从哪一方面说明花红的原因?
     ⑵本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⑶找出本段中的三个例子。
     ⑷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的优点是什么?
3、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四、拓展迁移,提高表达能力
        你一定也知道很多自然界的“为什么”,把你最感兴趣、最觉新奇的“为什么”说给同学们听。
五、课堂小结,融入思想教育
《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竞赛,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
   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
   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
  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
   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
  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
  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
  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⑵对克隆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那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目前世界在克隆上取得了哪些科研成果。(默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请二组同学准备,其他同学发掘问题。)
  问:这两个部分作者举了哪些克隆事例?(1979年克隆鲫鱼、1960、62年克隆爪蟾、1978年克隆黑斑蛙)
  问: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
  问: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为什么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说明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问: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如果其他学生觉得比较困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教师补充提问:克隆技术不断在发展,这与科研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看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努力?
  学生找出后,教师追问:这些努力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求真创新)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做呢?(学生自由发言)
  ⑶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读,最后一组同学做好准备。)
  问: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问: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问:你愿意克隆一个和你一样的人出来吗?(学生自由发言)
  问: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略)
  对竞赛优胜小组以肯定后,教师小结:我们对“克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克隆人也不再是幻想。那你对克隆的看法如何呢,请整理好收集到的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辩论——我看克隆人。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内容
  总结前课内容,展开辩论。
  二、教学步骤
  1、投影幻灯片,复习课文内容。
《 奇 妙 的 克 隆》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实验对象         研究成果         时间         说明方法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            
鱼类
          鲫鱼         1979         下定义
作诠释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鲤鲫鱼                  
                  
两栖类
          爪蟾蜍         1962        
                        黑斑蛙         1978        
                  哺乳类         鼠                  
                        多利羊         1996        
2、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投影幻灯片,指出辩论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理”,更应该有“礼”。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结。
   3、布置作业
   ⑴把文中好的词、句抄在资料册里,增加知识的积累。
   ⑵回家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的介绍它的特征。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挚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学习侧重点
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
顺序的特点。
3精读一两个段落,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并在自己的写作中模仿这一语言特点。
(解说: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提出上述“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其特点是:1.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3.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自读程序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画出应该掌握的词语,不会读的和不理解的查字典词典解决;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同时,老师可相应地介绍作者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理知识。
2速读课文。质疑答疑,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把握两篇文章所述的内容,找出各自说明的顺序及角度,进行整体比较,教师可适当点拨。
4.品读课文。选择一两个语段进行阅读,体会说明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解说:本课是自读课文,设计的阅读四步骤,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己去探索、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两篇课文语言平实,只要多读,就能理解文章所说明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读点拨 1.关于地壳运动。地壳是由
各种固体岩石组成的层圈,和紧挨它下面的上地慢的固体岩石组成岩石圈。岩石圈下面的下地幔是一层软的物质,被称作软流圈,它具有可塑性,可以缓慢流动。软流圈中的各种物质由于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使其内部发生变化。于是,温度高、密度小的物质受热膨胀向上浮动,反过来,温度低、密度大的物质受冷收缩向下沉积,这样两种物质就形成热力和重力的对流。向上流动的物质穿过软流圈上部接近岩石圈时,就沿着水平方向靠近和分离,由此影响到岩石同,引起地壳运动。人们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便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2关于板块运动。有人从世界地图上惊奇地发现:现在南美洲东部巴西的凸出部分,恰恰是原来大洋彼岸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北美洲与欧洲和格陵兰也能完全吻合地拼在一起。1921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为了证实自己的理论,他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大洋彼岸对应的位置上,发现了相对应的山脉、矿产和相同的陆生动物化石。
1961年美国人赫斯和迪茨再进一步提出了海底扩张说。由于大陆漂移学说研究的是大陆,海底扩张学说研究的是洋底。如何从包括大陆和海底两个方面去统一认识全球构造呢?于是,板块构造学说应运而生。
法国地震学家勒皮雄在研究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以后,首创了板块学说。它是ZO世纪6O年代轰动全球的地质构造学的变革。它认为,地球岩石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一些活动的海底构造如海岭、岛弧、海沟和海底水平断裂等,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它们浮在炽热的地幔表面不断运动,每个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而板块之间的边缘带上地壳活动较强,板块运动引起地壳运动,推动海底扩张,使洋壳不断更新,当两个板块相撞挤压时,就形成崇山峻岭;相对错动时,就形成断裂。岛屿和海沟是由于两个板块俯冲并上提形成的,板块运动使地壳受压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震。
板块学说把地球分成了6大板块,即太平洋、欧亚、印度洋、非洲、美洲和南极洲。
3关于恐龙的灭绝。在距今大约23亿一8000万年的中生代,恐龙这个庞大的爬行动物,曾是称霸地球的生灵。这些庞然大物在中生代的陆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了1亿多年。但是随着中生代的结束,曾经不可一世的恐龙,竟悄悄地在地球上灭绝了。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多种猜测: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而以吃食草恐龙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去;二是中生代的白玉纪后期,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接连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作笨拙的恐龙们因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便全部死掉;三是白至纪后期,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或新星爆炸,大量高能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他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在白至纪后期,可能有小行星直接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4.关于课文。
(l)思路剖析。《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解说: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2)关于说明方法。要理解这
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分述。’ (3)关于一些句子。
①“青蛙和蜘蛛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是对“现代两栖动物”的解释与举例,强调“人人皆知”,以人们常见的“青蛙和错殊”
为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②“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是说明科学家之所以研究恐龙灭绝原因的理由,旨在提醒人们注意。
自读思考
1.以《恐龙无处不有》为例,分析作者说明事理的思路。
2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O (1)地球上十分之九的冰在南极。() (2)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3以你身边的生活为例,写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短文。
(好说:思考题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帮助学生学会理清作者的思路,为今后学写说明文打下基础,为学习课文和学习写作之间架起桥梁;二是学会品味说明文的语言,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参考答案 l.略2.(1)列数字(2)举例子(3)作比较3略
19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
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
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
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
  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
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
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  语言。
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
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
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
  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
  [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像,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
    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
■初读课文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
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可划分为几部分?
    (各小组推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总结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
    第二部分:(9一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溉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
    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
    品味质疑
    (跳读、精读)
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   
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
    找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语段,说说精彩的原因。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明确:
a.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
    “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b.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2、3段构成排比——
  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
  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
  5、6、7段构成排比——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
  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
c.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  
  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
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质疑答疑。
  例如:a.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
  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
b.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
  教师导学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有没有有声音?◆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
  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人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
拓展延伸
  播放自己搜集的最感动的声音,并简述听后的感受。(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
卓轻松.但不能松散)   
布置作业
写出对最让你感动的声音的感受。(300字左右)
点  评
    首先,此教案以学生为主体,导入新课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而且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又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结合,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精读,品味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体现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5单元
捕蛇者说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理解对比的写法。  
    三、了解封建社会繁重的赋税及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从而增强对新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第四段对比的写法  
教学难点:  
    一、唐代中期的赋税之毒。  
    二、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读通全文句子,以第四段为重点,从而领会写作意图。  
    三、作者的处境,在适当的地方点明一下,以便读懂课文,但应避免过多地讲史。  
    四、对比的方法,学生早已熟悉,本文两个对比,指导中已经说明,不必重复多讲,只要体会对比的作用即可。  
    五、教读文言文,向来有讲解详、课时多的习惯,现作尝试,内容力求精要简明,只用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探索写作意图。  
    二、掌握体裁特点。  
    三、理解对比写法。  
    四、复习“而”用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预习  
    参看“阅读指导”和注解,通读课文,根据练习一的要求,反复朗读。  
    二、教读课文。  
    朗读,指名读全文,充分利用课本上的注音,帮助正音。分段范读,并按段指出应注意词句。抽查提问学生口述大意后,师生共同归纳。(随时板书)  
    第一段   词语:黑质而白章,“而”表示前后词语并列关系。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得,捕得。“而”表示前后词语承接关系。大意:叙永州人捕蛇缘同 , 先说蛇的毒性和功用 , 后说王命以蛇代租,永州人“争奔走焉”。  
    独立思考:有多少人能得到这个差使呢?(教师抽查提问)  
    第二段   词语:数,多次。若,像。大意:叙捕蛇人一家的捕蛇史,三代受毒蛇之害却以为“利”。  
    独立思考:只有姓蒋的一家人在捕蛇上“专其利”,众多的人仍要交租。(教师抽查提问)  
    第三段   词语:若,像。告于莅事者:柳宗元当时参加朝廷中革新派,斗争失败,为首的王叔文被杀,他被贬为永州司马,在地方上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说要代蒋氏转告地方官。大意:叙同情捕蛇人,由毒蛇之害向赋敛之毒过渡。  
    第四段   词语:大戚,汪然出涕,悲伤之至,可见赋敛更毒。未若,不如,不像。疠:疫气。“乡邻之生日蹙”,总写负担租入者的情况,“殚其 ... 相藉也。”具体写他们的悲惨生活。“曩与吾祖居者 ... 非死则徙尔”,写负担租赋的乡邻的结果。徙,迁移。“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而”表句子之间转折关系。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写悍吏逞凶,两语是“互文”。恂恂,原意是恭顺,这里是“小心谨慎”。哗然而骇、恂恂而起、弛然而卧、时而献焉,“而”都是表示前边的词起修饰作用。退而甘食,退,回来,“而”连接退和食。盖一岁 ... 有是哉!   明知捕蛇最后必死,却宁愿选择捕蛇而避免缴租,可见缴租之害。“今虽死乎此 ... 安敢毒耶?”毒,怨恨,这是极其沉痛的话。  
    独立思考:阅读指导中提到两个对比,作用是什么?(教师抽查提问)  
    第五段   苛政:泛指暴政。以俟观人风者得焉,古代把诗叫做风,有采诗官收集民间歌谣用来观察民风。柳宗元写文章目的就是希望在位者能了解民间疾苦,所以比作采风。  
    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柳宗元为什么写本文?它的主旨是什么?   “说”是什么意思?(教师抽样提问,其他学生可举手抢答补充。)  
    小结:(教师评价提问)  
    1 . 柳宗元当时贬为永州司马,地位很低,   无可能直接用权力来改变重赋毒民的局面,就写下这篇课文,并希望当局者能了解民间疾苦。  
    2 . “苛政猛于虎”这句话,已成为历来抨击反动派的用语。  
   3 . “说”这种文体,往往是短论。说,本有释、述的含义。   后来变为因事因理而述说,“与论无大异”,我们比喻它是“杂文”。本篇的特点是在末了点明主旨,即所谓“卒显其志”  
    自由思考回答:学过本文后,你对封建社会和今天的社会有什么不同认识?  
    三、整理、复习、巩固。  
    1 . 朗读全文,并板演:熙熙,徙,腊,曩,隳突  
    2 . 把板书上的“而”字用法归纳,记在笔记本上。  
    3.辨析、比较:指名口头讲解  
     ┌然得(捕得)而腊之以为饵  
     ┤           
     └以俟观人风者得(得到)焉  
     ┌更若(你)役  
     ┤  
     └貌若(好像)甚戚  
     ┌又安敢毒(怨恨)耶  
     ┤  
     └孰知赋敛之毒(毒害)有甚是蛇者乎  
    四、布置作业  
    背诵第4、5段,互相检查。  

附:板书设计(投影片)  
                    “而”字用法  
    黑质而白章                    表前后并列关系  
    得而腊之以为饵                表前后承接关系  
    哀而生之乎                    表前后并列关系    
    而乡邻之生日蹙                表前后承接关系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表前对后的修饰关系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表前对后的转折关系  
    哗然而骇者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恂恂而起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弛然而卧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视其缶,而吾蛇尚存                      表示承接关系  
    时而献焉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退而甘食                      表示承接关系  
    熙熙而乐                      表前对后的的修饰关系    
    闻而愈悲                         表示承接关系
核舟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大道之行也
教学目标
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讲授“大道”“大同”两个概念
2.指导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导入
《桃花源记》给我们描述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读理解
     自由朗读,掌握文言词
知道学生翻译课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
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讨论: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指导朗诵
理清文章脉络,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文章内容。本文分三层
一.         总领全文
二.         阐述大同社会基本特征
三.         总结全文
指导单独朗读,注意停顿
教师总结: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他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两千年来一直
被许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
作业:
1.思考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
2.背诵并默写全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6 11: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作者:
1. 介绍背景。
2. 简介作者。
二、出示教学目标:
◆ 《石壕吏》简案 第1页 共2页 ◆
三、整体感知:
1. 质疑,画出难懂的句子。
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
四、看图理解课文:
1. 根据图画找出对应句。
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
五、说一说: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
七、合作探究:
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
老妪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八、感受今天美好生活
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

三  峡

郦道元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答谢中书书

【教学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重点:教学目标1、2 
难点:教学目标3
【课前准备】
1、        借助注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
2、        查阅资料,了解陶弘景的生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山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3、学生交流所查到的资料,教师补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二、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课文
2、以同座为单位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        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再次朗读课文,巩固理解。
  三、合作探究
1、        以小小组为单位欣赏作者是怎样写景的(参考《山峡》的各种描写角度)
2、        古人善于从一川一坳之中发现地理形胜之美,在对美的描述之中表达其中的适己之意。想想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        班级交流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史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总之: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
【郦道元抓住江水与两岸高山特征,状物传神,描绘了一幅奇异美妙、既生机盎然又幽深冷静的图画,又于其中寄寓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写的则是普通的山川之美,他状写高峰清流、石壁清林,描摹日光的色彩变化和猿鸣鱼游,都是一些常见之景,但写得清丽自然,自有一股浑然天趣,表露自己居身其中的欢乐、愉悦、悠然自在之情。】
  四、背诵默写
自背、互背、最后当堂默写
五、佳句运用
本文和《山峡》一样,四字写景句非常多,试最大化地运用或改用它们说一段话来描绘景物,看谁用得多,用得好。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六、作业布置
  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记承天寺夜游》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景,是怎样写的?
4、        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答谢中书书》有什么不同?
 
【附相关资料】
【注解】  
①〔交辉〕辉映;〔四时〕四季
②〔歇〕消散
③〔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④〔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借代);争相跳出水面。
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译文】
山河的美丽,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共同谈论赞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明澈见底,两岸的悬崖峭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散,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快要落山了,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美的山水之中。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教学目标:
1.        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        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三、        预习要求:
1.        解决生字词注音;
2.        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
3.        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
4.        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四、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        教学流程
1.        导入:
结合苏东坡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和本地东坡遗迹(惠州东坡亭、东坡小学等)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简介东坡的生平、经历、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        疏通文意
1)        解决生字词读音(叫学生读、纠正、齐读)
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
2)        朗读课文,听录音纠正
3)        解决重点词语(投影)
欣然:高兴地    念:思考、想到    相与:一起
      遂与外人间隔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遂至承天寺                     盖竹柏影也
      但闻屏障中尺一响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        翻译课文(学生提问,师生解决,强调重点,学生翻译,对照投影)
3.        研习课文
1)        这篇文章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
明:叙述、描写、抒情
2)        叙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张怀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优美
3)        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从中可看出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绘景        修辞        作用        特点
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横        比喻        生动形象
如临其境        皎洁、澄清、透明

4)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        文中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
4.        板书设计








5.        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6.        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7.        能力迁移:看图写景抒情。






8.        作业
1)背诵《寄承天寺夜游》。
2)阅读古诗《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结合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自行查阅作者的身世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观潮》
第一课时:
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小组合作,探究课文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四.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五.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 感悟发现法 引导发现法
六.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读书发现--质疑问难--组内合作--组外协作)、感悟发现法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钱塘大潮录象
八.教学流程:
一.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 谈话,板题。
2. 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 导入3、4自然段。
4. 出示学习目标。(目标教学法)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 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 组建合作小组
4. 组内合作学习 (感悟发现法)
5.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 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 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 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 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 师生共同评价
七、结束语
八、板书
观潮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赏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小舟独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对酌,临别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为痴,殊不知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文笔简练,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名家点评]
    祁彪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张  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陶庵梦忆自序》
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体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的白描手法;写景、抒情、写人、叙事的关系;教学内容解题。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掌握文章表达手法打好基础。整体感知课文,熟悉内容,抓住重点
词句进行品味,弄清写景、抒情、叙事、写人之间的关系。体会白描手法、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前准备
    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作者及其作品,对作者、课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阅图书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库》《明小品三百篇》《历代小品文精华鉴赏》《明清性灵,J、品》等。预习课文,疏通文义,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学没计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资料,汇集所提问题。弄清作者、作品及本文。介绍作者,了解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整体感知: a.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反复诵读,力求成诵。 b.解析下列词语,疏通文义。
  是日  更定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雾凇沆砀上下一白  酒炉正沸焉得强饮客居痴(解释略)
    ■品味句子,研究问题。注意文章写法。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一: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
  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朴实的记叙,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问题二: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昧作者的感隋。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问题三: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笔墨写人,对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话作结,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问题四: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个字,篇幅短小。语言严整而富于变化,文字简约,内涵丰厚。如“独”“大喜”“雾凇沆砀”等(此处不展开,见教材分析)。
    问题五:从小品的角度,试分析此文的特点。
    本文是张岱的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韵味,美的语言(参阅问题研究,不展开)。   
■拓展阅读,深化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不二斋
    张岱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墙高于栅,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墙,鼎彝尊,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帏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侵入,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色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落叶,腊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毛氍(毛毯)。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栅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木。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曾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梦忆》)
    评析: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5页)■完成课后作业二
    阅读柳宗元的《江雪》,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18 12:07 , Processed in 0.26510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