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52|回复: 0

[分享] 浅谈“班主任如何写评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6 2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写学生评语是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得做的工作。在日常教学中,时常会听到老师们的抱怨声:这五六十名学生,要写出一份份各不相同的评语,真是件头疼的事,哪有那么多话可说?
回想我这几年做班主任所写的评语,虽然在别人看来很普通或并不好。但我自己认为对写评语至少没有厌烦的感觉,也不是无话可说。曾有的老老师总喜欢写“该生热爱…… 遵守 …… 学习 ……  劳动…… ”之类的话,我想每位学生总是在“是”与“不”之间来回。如果照这样写,那么全班只有两类学生了,范围未免宽了点。因此,自我参加工作以来,我是从没套用过这种格式的。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评语呢?
    首先得了解学生,关心学生 。写评语并不是期末的事,而应从开学前的家访做起,熟悉他的家庭状况,向父母、邻居了解他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根据他在家庭的行为表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班主任不应单单上课跟他们在一起。在日常学习、游戏、课余生活上应更多地和他们接触,了解他们游戏的爱好、待人接物的方式,发现闪光点。写评语时静下心来,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每件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呈现在你眼前了,这时你也不在是无话可说,而是有一种“心有万万语,但嫌手欠快”的感觉。     
其次得勤做摘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班毕竟人数太多一时也许记不起最感人的事。因此,在平常接触中,班主任应善于抓住闪光点,及时作好笔记,到时班主任也可省却许多精力、时间,只要在摘记上抄一抄、改一改就行了。记得有一次我带二年级学生在野炊回家的路上,大家走得又累又渴,无精打采的。路过村店,同学们都挤着买饮料。我也疲惫地坐在路旁的石头上歇息,没想到一位平时成绩很不好而且非常非常懒的女生满头大汗地跑向我,给我提上了一根冰棍。我连声推让不要吃。可是她却说:“老师您不吃,那我也不吃。”非得塞进我嘴里不可。霎那间,我是心潮起伏:那么多学生和优秀学生,为什么他们都没想到的事,而让一名平常时常挨老师批评的“差”生想到了呢?我马上掏出纸和笔给她写了这学期的一份“评语” :
    盼盼,春游路上,你给又累又渴的老师提上了一根冰棍,那是老师一生吃到最甜最凉的一根冰棍。我想你是最懂事的孩子了。盼盼,老师非常得喜欢你,不过,你要答应老师让你聪明的小脑袋在上课时开动起来,灵巧的双手在作业本上和同学们一起争着向老师要“优秀”。老师相信你会做到的,是吗?

后来,我在评语单上略微添改了一下,一份期末评语就成了。
再次是教师在评语中能合适选用一些口头语。比如一些方言、谚语、顺口溜、儿歌等,这样学生有新奇感也喜欢看。记得有位学生他做作业时常今天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但明天后天的作业本在你老师眼前是不出现了。期末时,我在他的评语单上写道:“家威,老师给你讲个‘两天捕鱼,三天晒网’的故事好吗?从前有个老渔夫,他用两天的时间去海上捕鱼,然后就在家里呆上三天,让他的网白白的躺在家门口晒太阳。可是别的渔夫呢却天天在海上捕鱼。你说这个老渔夫跟别人比,谁捕的鱼多呢?家威,我们班也有个小朋友,他呢,做一天作业歇一天或者两天再做,而别的小朋友呢?天天忙着写呀 !读呀!唱呀!你说谁学到的知识多呢?聪明的家威,老师知道你想学谁,老师等着看你的表现!”还有一位学生家长时常反映她吃饭时常掉饭粒,满桌都是 ,吃一点就不吃了。我在该生的评语中就引用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来教育她。
最后教师在写评语时切忌过多的批评。班主任写评语不是给学生好坏作一个判断,而应是和他进行一次婉转的对话。每位学生一学期来,总有好的表现,感人的事迹。班主任应抓住每个优点,让他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你提的意见,在无意识中承认缺点,并有足够的信心去改正缺点。比如那位买冰棍给老师吃的女同学,在接到评语手册时挺开心的。因为上面有她的好多优点,也有她不高的奋斗目标:上课认真、作业勤快。她父母看后也很乐意,说他们的女儿是挺懂事的,也很聪明的。只是自小娇生惯养,懒了一点,以后一定协助老师帮她改正缺点。其实,差生老师批评过多,学生反感,家长也失去信心,随其自然。那么,差生将变成弱智也。
我想一份好的评语不是凭空捏造,去借美丽的词藻来完成。比如,每位学生都是“活泼可爱的……”“聪明伶俐的……”虽然外人看来很美丽,但学生没有以情动情,他不会感动也不愿接受。因此效果也不会太大。真正的评语是教师真心真情的流露,也许别人看来很普通,但学生会对他产生感情,家长会突然发现他们的小孩原来是有这方面的发展前途。真因为这样,家长们更会重视对孩子的期望,也会热心辅助教师管理孩子,盼望孩子成才。我个人以为,写评语不光是教师对学生一学期的行为鉴定,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他在下学期能有更大更完美的进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 15:26 , Processed in 0.09777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