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英伦Harsh

[地理] 中学地理教师招聘试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七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
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教学过程是由各科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完成的,它严格区别于非教学形式的认识过程。
3.×[解析]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学内容、教师和教案等的结构有所不同,但常规的上课均是由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课程结束这五个基本环节构成的。
4.√[解析] 略
5.√[解析] 略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大力办好各级师范院校地理专业;
(2)利用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学院)组织在职教师脱产进修;
(3)组织地理教师参加电大、函授学习;
(4)组织地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5)组织老教师个别帮助新教师。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色球光球
2.地中海热带草原
3.西南福建
4.东北平原江南丘陵
5.潟冰蚀
二、单项选择题
6.B[解析] 略
7.C[解析] 略
8.D[解析] 莱特岛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较多,水土容易流失,因此应保证当地植被覆盖率以加强水土保持能力。
9.A[解析] 略
10. A[解析] 我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5月份在华南,6月上旬到南岭-武夷山一线,6月下旬到长江一线,7月到淮河,8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开始向南撤,9月即可移到华南沿海,10月到达南部沿海。
11. B[解析] 首先排除CD,因为图中的海拔太高了,不可能有700米,既然渭河水位上涨,说明黄河水位更高,应该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选B。
12. C[解析] 略
13. B[解析] 略
14. C[解析]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
15. A[解析] 炼铝业属于能源、动力指向型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这种类型工业还包括冶金(炼铝或炼铜厂)、化学等重工业、电镀厂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16. C[解析] 当气温为1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3毫克/小时,当气温为30℃时植物增长速度约为5毫克/小时,由此可知选C。
17. A[解析]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由图可知植物生长速度最快时温度大概为25℃~30℃,因此选A。
18. D[解析] 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烃破坏大气臭氧层,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减小。
19. C[解析] :“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越多。
20. A[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副高脊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处于副高控制下,天气炎热干燥,即该地区的伏旱天气。
21. C[解析] 由图可知,①为华北地区,该地雨季为7、8月,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而扬沙天气多出现在冬半年。
22. C[解析] 副高的移动规律决定着我国雨带的推移,速度和方向基本一致,可通过雨带推移来理解,一般情况是5月,雨带位于华南,进而北移,6月,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7月、8月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可以推出北移时间为5~8月份,而南撤仅用9月份一个月,故秋季,移动速度最快。
23. B[解析] 略
24. B[解析] 图中可用于基础建设的土地所占比重最大,为35.4%。该项供地结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5. A[解析] 略
三、综合题
26. (1)CD
(2)月弱
(3)5点45°E180°
(4)水分宇宙射线及陨石食物
27. (1)a
(2)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
(3)海拔过高,气温低,水分不足
(4)高
(5)54℃
28. (1)A汽车产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含量大,所需零部件多,协作工厂多,故其生产经营规模大
(2)规模太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技术更新产业重组,形成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追加科技投入
(3)A企业达到规模经济时的生产规模规模经济的规模有极限值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对于观察评价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确保观察在自然真实的状态下进行,尽可能不要被观察对象察觉,防止学生有意迎合教师的需要使评价信息失真。
(2)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等。
(3)确定观察目的和项目。
(4)客观、真实、全面、具体地做好观察记录。
30. [答案要点] (1)能使受教育者了解自然环境变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2)能使受教育者认识人类必须控制自身的生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能使受教育者重视经济研究,以适应社会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树立正确的经济观。
(4)能使受教育者获得和扩大国际知识,促进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及树立全球观念。
(5)能帮助受教育者用发展、系统、综合的观点和方法学会预测人地关系发展的方向。
五、教学评价
31. [答案要点]
第四节矿产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确矿产资源的分类,了解矿产资源的主要用途及世界上煤、铁、石油的分布。并使学生认识到目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状况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在学习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矿产资源的知识,使学生认识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觉地养成爱惜各种用品和积极回收废旧物资的品德和习惯。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难点是世界煤、铁、石油的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①《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②《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③《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如果没有教学挂图,也可用自制的投影片代替)。矿物标本:煤、铁矿石、石油。
【教学提纲】
第四节矿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的用途
二、矿产的概念和分类
1.矿产资源的概念
2.矿产资源的分类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矿物标本]煤、石油、铁矿石。同学们来确认一下,这些矿产是什么?煤、石油、铁矿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的矿产资源。
二、板书部分
第四节矿产资源(板书)
(一)矿产资源的用途(板书)
[提问]同学们知道煤、石油、铁矿石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吗?(煤——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生活中的燃料。石油——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能源及化工原料。铁矿石——冶炼钢铁。)
[提问]说一说你家的厨房用具分别需要哪些矿产资源才能做成?(如饭锅——铝,炒菜锅——铁,碗——瓷土等。)
[阅读课文]请同学读教材第81页“读一读”,并回答瑙鲁这个小国是怎样变富的?(是因为有丰富的磷酸盐矿石资源。)
[教师总结]可见,矿产资源的用途是广泛的,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矿产都来源于什么地方呢?什么样的东西才能叫做矿产呢?
(二)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板书)
1.矿产资源的概念
[教师讲述]矿产资源是指大量的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在地表的,并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
[提问]请判断下列物质是不是矿产?煤(是),大气(不是),盐(是),钢材(不是)。
2.矿产资源的分类(板书)
[教师讲述]按照矿产资源的质地,我们把矿产资源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质地比较坚硬、有金属光泽。按照金属的色泽,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提问]判断下列矿产中,哪些是黑色金属?哪些是有色金属?哪些是非金属?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列表回答如下:
矿产类别作用铝有色金属制造器皿和管道等铁黑色金属制造兵器、锅、刀……煤非金属发电石油非金属汽油、燃气过渡:在所有矿产中,铁、煤、石油对现代化生活和生产,关系特别重要。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
(三)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主要铁矿的分布》。
[提问]请在图上指出,世界铁矿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俄罗斯、巴西、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美国七国。这七国的铁矿储量约占世界铁矿储量的90%。)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主要煤田的分布》。
[提问]请注意读图,指出世界主要煤田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国家?(世界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产量居前三位的是中国、美国和俄罗斯。)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石油的产区和输出》。
[提问]①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输出量最大的地区在哪里?(中东地区即西亚。)
②除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较大外,还有哪些国家的石油产量也较大?(俄罗斯、美国、墨西哥、英国、中国。)
③日本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石油主要来自哪个地区?(中东地区。)
④美国石油产量很多,为什么还大量进口石油?(工业发达,石油消耗量大。)
[提问]像煤、铁、石油等这些矿产属于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不可更新资源。因为它们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一般要经过千百万年甚至上亿年,远远超出了我们人类的历史。)
既然矿产资源属于不可更新资源,其储量随着人类的开采而不断减少,与森林资源、水资源相比,就更应该合理利用。
(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板书)
[阅读课文]读教科书第84页第3段~第85页第2段(“现在,……要进行树木复植或复垦。)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
①目前在开采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着哪些不合理现象?
②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
[讨论]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我们中学生在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宣传矿产资源法》,爱惜各种物资,积极回收各种废旧物资等等。)
三、布置作业
在世界政区空白图上,标出世界主要的石油、煤、铁的生产国(地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八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判断题
1.√[解析] 略
2.×[解析] 观察法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学生在接受地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直接观察,使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是教师在地理教育实践中,要通过教育对象的直接观察,以取得感性认识,作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材料。
3.×[解析]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普遍性的联系,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4.√[解析] 略
5.×[解析] 地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就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
二、简答题
6.[答案要点] (1)校外教育机构的地理教育;
(2)社会机关团体的地理教育;
(3)报刊、杂志、影视等大众媒体的地理教育;
(4)家庭的地理教育;
(5)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地理教育。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冰雪融水地下水
2.寒流与暖流鱼饵丰富,喜温水和喜冷水的鱼类都滞留在这里
3.海陆分布洋流
4.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5.石家庄长沙
二、单项选择题
6.A[解析] 由经纬度和海拔变化情况可推断此剖面为我国三江并流(横断山脉)地区,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大,人口稀疏。
7.C[解析] 不同纬度剖面图上河流所处位置的经度变化可以判断此河流为西北东南流向,为长江,最后注入太平洋。
8.D[解析] 略
9.A[解析] 除南极洲外,在其他大洲均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10. A[解析] 垂直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发生变化,由基带所处的自然带类型决定,纬度越低,山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11. C[解析] 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g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12. A[解析] 由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和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恰好重合,可推知地球自转方向在图上表现为顺时针方向,北京处于夜半球,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以下。
13. B[解析] 由图可知此时间昼夜平分,且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则这一天为秋分日9月22日,北京所在时区在夜半球120°E处,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时20分,向西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加一日,为9月23日。
14. A[解析] 考察船在昼半球太阳直射点处,此处的地理位置为A。
15. C[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
16. D[解析] 四地区所属省份分别为黑龙江、山东、浙江和广东,气候特征不同。黑龙江冬季漫长;山东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变率大;浙江雨季长,降水丰富,冬季气温适中,空气湿润;广东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多锋面雨、台风雨),冬季温和少雨。
17. A[解析] 略
18. D[解析] 实线高峰主要出现在上午6~8点,中午12~13点以及下午17~19点,可推知为上下班交通;虚线整体汽车所占比例低于上下班交通,且高峰期出现在中午、午后和20点左右,可推知为购物交通。
19. A[解析] 略
20. C[解析] 本图所示区域为美国墨西哥湾地区,③处为加利福尼亚地区。
21. B[解析] 该工业区属于南部工业区,美国的“阳光地带”工业区,“阳光地带”各产业部门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南迁。从1985年到1990年,该区人口以7. 6%的比率增长,近两倍于全国4. 5%的平均增长率。整个南部地区15个州中有9个州的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2. C[解析] 略
23. D[解析] 右图中地表植被丰富,有助于雨水下渗。
24. A[解析] 略
25. D[解析]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国际性的大城市,信息通达性好。
三、综合题
26. (1)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2)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好的地区。
(3)人地协调发展。
(4)主要缓解大气污染。
27. (1)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不封冻
(2)可信北海是世界著名渔场,元月时因白昼很短,上午9时天未亮
(4)酸雨污染西南风从西欧带来大量酸性气体
28. (1)震源震中
(2)甲甲
(3)C处为断层线(C处地层不稳定),烈度偏大
(4)灾害: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引发火灾、海啸和滑坡等灾害;可能导致疫病的蔓延。
影响灾情的主要因素有:震级大小;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强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监测预警系统;灾害管理体系等。
四、简答题
29. [答案要点] (1)要发挥教师的特长;
(2)要尽量使用现代化地理教学手段;
(3)要适应认识方法的需要;
(4)注重教学手段的使用实效,注重适时、适度。
30. [答案要点] (1)地理知识水平的了解广度、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如地理大纲所规定的知识范围掌握得是否全面、对地理原理及理论是否理解等。
(2)地理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运用水平。如能否熟练运用各种图表,具有读图、用图、填图、绘图等技能。
(3)地理技能的发展水平及运用。如地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智能达到的程度如何,能否运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比较鉴别来说明、解决有关地理实际问题;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水平怎样。
五、教学评价
31. [参考答案]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2)能力目标:
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3)德育目标:
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变化的。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了以下教法:
1.图例导析法
2.归纳推导法
3.设疑导学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
【学法分析】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采用复习导入和设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设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新课教学
在黑板中间挂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要求学生在图上画出P点所在的纬线,标出晨昏线,标上字母A、K、B。得出P点所在的昼弧AK等于夜弧BK,所以春分日P点昼夜等长,如黑板所示。从而使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断所求地昼弧与夜弧的长短。为加深学生掌握判断某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还可提问,如何判断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季节变化,在黑板上按次序画3月21日、5月6日、6月22日三幅太阳直射与昼夜长短变化图。只要比较不同日期的昼弧长短即可看出昼长变化,掌握了这三个日期的昼长变化规律,后面日期的昼长变化也就迎刃而解了。配合以下提问基本可以掌握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
(1)从3月21日到6月22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3)夏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是整个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这句话对吗?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3.课堂练习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4.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地球自转与公转产生黄赤交角到四季五带的形成复述一遍。这样既可把前面1.4课与1.5课所学的的知识纳入新学的知识体系中,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与五带形成的根源所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九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总结性考试
2.写出教学过程,完成教案
3.地理教科书
4.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地理教育效益的具体操作
5.地区性
6.地理课程标准
7.认识方法
8.将各类地理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清楚的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9.课程资源开发
10. 地理空间概念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学生可以在这里举办地理读书小组活动,举办地理讲座,绘制世界和祖国的时事地图或其他地图,编绘地理图表,举行地理图片、优秀作业、自制教具的展览。
(2)学生可以在这里设计制作教具;鉴别矿物、土壤和植物标本;收听天气广播、整理气象观测资料等。
(3)学生可以在这里开展地图拼合板、电动地图、地理扑克、地理魔方、地理跳棋、地理谜语等各种地理游戏。
12.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1)地理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使其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任务。为此,在地理教学这一培养人才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总是以劳动者的身份作用于劳动对象(学生),因而处于主导地位。
(2)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内容和方法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品德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3)地理教师是地理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因此,地理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即在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导方面。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有高山屏障,水份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
2.B[解析] 根据甲乙丙三地的地理坐标解题。
3.A[解析] 三地出于同一纬度附近,经度变化较大,造成水热条件变化,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4.B[解析] 由于降水量最大的的迎风坡也只有150mm左右,所以不可能是秦岭或南岭,最高海拔大概在1800米,而且北部较低明显是盆地,这样可以排除燕山,只可能是天山。
5.D[解析] 略
6.A[解析] 略
7.D[解析] b、c两地处于湖北省长江流域,此处最易发生的灾害为洪灾,因此应大量储备冲锋舟。
8.B[解析] 略
9.D[解析] 略
10. C[解析] 我国沿海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时候,我国盛行东南季风,风向由海洋吹响陆地,即①。
11. C[解析] 见三圈环流示意图。
12. A[解析] 因为有外商投资和管理水平高,可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由图可知①②④比较适合。
13. C[解析] 因为四个地方加工费几乎相等,所以只考虑原材料及运输费、工资两方面的问题,将两图进行比较,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应选在丁地。
14. C[解析] 略
15. C[解析] 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可进行回收处理,不会在海域内残留,没有化学物质,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
16. B[解析] 略
17. C[解析] 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增加,易导致城市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相应增加。
18. A[解析] 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使得渗入地下的水量减少,产生城市地表径流的水量比重增加。
二、双项选择题
19. CD[解析] 雅加达地理坐标为6°08′S,106°45′E,当地正午物体影子朝北,则太阳直射点位于6°08′S以南,南半球为下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
20. BC[解析] 略
21. AD[解析] 略
22. BC[解析]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德国和英国距西班牙比较近。
23. CD[解析] 略
24. CD[解析] 马德里发生爆炸的日期是3月11日,我国长城以南地区主要在9、10月份种植冬小麦,南半球进入冬半年,动物向北迁徙。
25. AD[解析] B—1采光条件不好,C—3面向主干道,噪声大,悬浮物多。
26. CD[解析] 略
27. AB[解析] 地形导致锋面移动受阻,在迎风坡易形成暴雨,丰富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汽受冷凝结形成暴雨。
28. BC[解析] 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暴雨。
29. BC[解析] 略
30. AC[解析] 京九铁路穿越9个省、直辖市,起点北京终点九龙。
31. BD[解析] 略
32. AD[解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已不在是决定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沿线地区的需求以及交通网络的合理布局成为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
33. BC[解析] 浙江省气候优越,水分充足,经济发达,市场广阔,适合市场型工业发展。
34. AB[解析] 略
35. AB[解析] 略
36. BD[解析] 在土地生产率指数持续增高的情况下,人均粮食指数却变化不大,由此可推断出人口在持续增长。土地生产率提高自然可推断出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三、填空题
37. 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8. 地势纬度
39.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0. 原料劳动力
四、名词解释
41. [答案要点] 地理教育评价是对地理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效果以及其他有关的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目前,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
42. [答案要点] 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地理教师备课的结晶,也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它体现了教学过程的计划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43. [答案要点] 检查性听课,又称检查性地理观摩课,它与学习性观摩课、指导性观摩课和研究性观摩课有所区别。它主要是指评价者深入教学第一线,直接观察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现场调研,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评价的一种听课方式。
五、综合题
44. (1)弧AC昏
(2)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24123
(4)6月22日8时
(5)南京高温多雨,罗马炎热干燥
45. (1)北纬38°(或38°N)冬小麦棉花
(2)A近山近水近林,远离工业区,处于上风向、空地大。
(3)春季积雪消融夏季锋面雨到达,雨季来临,降水多。
46. (1)热带雨林破坏严重土地荒漠化
(2)光热不足旱涝灾害频繁
(3)承压地下水土壤盐碱化
(4)丰富的煤炭资源,充足的水源
(5)矿产资源及能源贫乏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六、简答题
47. [答案要点] 地理探究学习可以分为提出地理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收集地理信息、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六个步骤。
4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学目的明确。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
(2)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3)地理教学方法适当。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
(4)地理教学语言得当。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
(5)教具运用恰当。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充分有效,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6)教学态度端正。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
(7)教学效果良好。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
七、论述题
49. [答案要点]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在地理逻辑思维方法中,比较法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地利用着。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学生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运用比较法,可以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去认识未知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如讲长江水文特征时,可与已知的黄河的水文特征相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获得有关长江的水文特征的知识。
(2)有助于对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相互联系的认识
比较法可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讲山地河流时,如果与平原河流进行比较,能使学生认识河流与地形的密切关系。
(3)有助于学生明确地理事物或现象发展过程及规律
从时间的发展上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明了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以洞庭湖为例,应用比较法把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一个比较说明,就可以使学生认识湖泊这一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4)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经常运用比较法把新旧地理知识进行比较,可以把新旧教材前后联系起来,进一步系统化。例如,讲亚马逊盆地可以与刚果盆地比较,讲南美洲可以和北美洲进行比较。
(5)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与一切思维的基石。如将两个国家的自然条件与国民经济的特征进行比较,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找出两个国家自然条件和经济特征的异同点,然后予以归纳,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6)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对解放前后祖国和家乡的生产建设和改造自然方面的对比,可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和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前途。将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特征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增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比较方法,如湖泊演化过程中的壮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比较,可以选用自比法,就是单一地理事物或现象,对自己各发展阶段所进行的纵向自我比较,又叫历史比较法或时间比较法。对于季风成因的例子,可以选用借比法,就是把难于想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借助学生所熟知的一般事物和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其他如南北美洲地形、气候的比较,黄河、长江、珠江水文特征的比较等均可根据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方法。
八、教学设计
50. [参考答案]
(1)氟氯烃化合物含量增加使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有:,。
(3)请你提出为避免温室效应给全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人类主要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4)表格中CO2浓度的变化会使图2中C部分(增大或缩小)。
(5)表格中的氟里昂的变化会使图2中A部分(增大或缩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2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命题预测试卷十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
1.应用教育
2.地理学方面的要素
3.调查法
4.比较法
5.地理教学目的
6.地理教学内容
7.地理专用教室
8.地理课外教育
9.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0. 地理课外活动
二、辨析题
11. [答案要点]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语言是教师输出地理知识的信息,也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开发智能的媒介,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工具。讲授法尤其注重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主要包括:
(1)思想性。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地理知识的特点,正确地使用富有思想性的教学语言,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
(2)科学性。科学性的教学语言既要符合地理学科的科学要求,又要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它必须是观点正确、含义准确、严密周到、措词精当、不生歧义的准确语言,绝不能使地理知识“失真”。
(3)启发性。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并注意学生理解问题的认识序列,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4)艺术性。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注意艺术性,使教学语言清晰、鲜明、洗练、准确、生动、快慢适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寓艺术性于科学性之中。
12. [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地理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诸种教育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和关键。
(1)知识方面。具有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精通地理教育学及其他教育理论;广阔的知识领域。
(2)能力方面。教学组织能力及教育机智;分析教材、编写教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地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开展地理教学研究和承担地理教改实验的能力。
第二部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图例的认识、分析和总结,读图可知,公路线与河流分布一致。
2.D[解析] 本题考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急救药品属于紧急且重量轻的物品,由于地震公路被阻断,部分公路并发泥石流灾害,因此,最佳选择是航空运输。
3.B[解析] A项反映的是维吾尔族,B项反映的是傣族的孔雀舞,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C项反映的是蒙古摔跤,D项反映的是朝鲜族舞蹈。
4.D[解析] 西双版纳在我国云南省,A为广东省,B是湖北省,C是陕西省,D是云南省。
5.A[解析] 图示区域为长江、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该地区地势高,山地多,温度带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6.D[解析] 山地地区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因此图中海拔最高处为Ⅴ处。
7.C[解析] 略
8.A[解析] 略
9.C[解析] 常州市属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吹东南风。
10. D[解析] 地面硬化、树种单一化、垃圾焚烧化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11. D[解析] 等高距相等,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12. B[解析] 考查比例尺判读。
13. D[解析]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区域越小。
14. D[解析] 略
15. C[解析] 船自东向西航行,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昼夜交替周期大于24小时。
16. B[解析] 地球上沿经线的方向距离最短。
17. C[解析] 略
18. D[解析] 略
二、双项选择题
19. BD[解析] 略
20. AD[解析] 河流一般形成于峡谷中,可知,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做剖面图河流左岸潜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潜水补给河水;右岸潜水位低于河水水位河水补给潜水。
21. AB[解析] 由经纬度可知应在吉林省地区,该地位于北京东北方向;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主要春小麦产区。
22. CD[解析] 首先利用水流对沉积的泥沙侵蚀,然后利用其搬运作用降泥沙带入大海。
23. AC[解析] 略
24. AB[解析] 大型港口的大型轮船带来的污染以及城市工业废弃物,生产生活垃圾污染。
25. CD[解析] 略
26. BC[解析] 略
27. BC[解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判读。
28. AC[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
29. BD[解析] 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时间为1月份,北半球的冬季。
30. BD[解析] 甲国是澳大利亚,乙是巴西,丙是南非。巴西粮食产量不足,三国都产热带经济作物。
31. AB[解析] 巴西有少量国土位于赤道以北,南非的人口集中分布在北部。
32. AD[解析] 略
33. BD[解析]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34. CD[解析] 河北省范围内主要种植的作物有小麦,棉花、玉米等。
35. BD[解析]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多暴雨,地势低洼,入海口少。
36. AB[解析] 略
三、填空题
37.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规律反常
38. 大陆海洋增加
39. 印度加尔各达孟买
40. 西亚
四、名词解释
41. [答案要点] 就是为实现地理教学目的,完成地理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的,由地理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42. [答案要点]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把学生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内容,以一种现成的口语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不用自己独立去发现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
43. [答案要点] 是为完成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在课堂外进行的教学活动。
五、综合题
44. (1)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2)交通运输南昆铁路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货物流通与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商业繁荣带动与商业、旅游业相关的服务业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5. (1)一二
(2)环太平洋
(3)俄罗斯韩国日本
(4)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46. (1)畜牧业温带海洋性
(2)②该地属地中海气候,光热充足
(3)斯堪的纳维亚西风(西南风)
(4)中部工业小区
(5)D
六、简答题
47. [答案要点] (1)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法,深入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3)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深入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
(4)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对于加强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8. [答案要点] (1)地理教材要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中学地理教材是为发展学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能力的基础知识,必须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应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的组织与编排,阐明人类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
(2)地理教材的编排顺序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学习地理是以掌握地理知识为主。因此地理教材的概念、规律、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
(3)地理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统的地理教材编排很少考虑适于学生自学,使地理成了名副其实的“教材”,而不是教与学之“材”。学生一般只能是在教师讲授后才作复习,而不是真正的成为新知识的来源,不能把教材中的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更谈不上有兴趣去阅读。
七、论述题
49. [答案要点] 地理教育评价是对地理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效果以及其他有关的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目前,地理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和学生地理学习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地理教育评价是地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诸多因素,还涉及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等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应着眼于在特定时间内的整个地理教学过程,而不仅仅只看结果。也就是说,要对地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就需要对反映地理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确定相应的标准。
(1)地理教学目的明确
地理教学目的是地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查和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确定其他评价指标的重要依据。由于任何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而展开,并为实现这一目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明确地理教学目的,端正地理教学指导思想,是评价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指标。
(2)地理教学内容正确
地理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内容正确,即要求教学内容应符合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关键,控制广度、深度,注意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经常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3)地理教学方法适当
地理教学方法是服从于特定的地理教学目的和内容的,它应能调动学生学习和认识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言,评价教学方法优劣的标准是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优的教学目的和最佳的教学效果。地理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正确地贯彻地理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及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
(4)地理教学语言得当
地理教学语言是地理教师教学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媒介,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地理教学语言应讲究科学性、地理性、教育性、启发性和感染性,要求准确、简洁、通俗和规范化。
(5)教具运用恰当
地理教具的选择、运用和制作也是地理教师的基本功,应根据地理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正确选用地理直观教具系列,巧妙自如地运用好各种地理教学手段,充分有效地使用教学地图、地理图表等,演示操作正确熟练,板书、板图、板画准确规范,各种教具之间、教具与教法之间配合默契。
(6)教学态度端正
地理教学态度反映教师的责任心和教书育人的表现。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包括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研究,认真备课、编写教案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师讲课应有针对性、鼓动性和感染力,言传身教,治学严谨;答疑、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及辅导等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与学生广泛交流,主动征求意见,做到教学相长;热爱地理专业,以身作则。
(7)教学效果良好
地理教学效果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认识交往的统一性而产生的结果,它反映了教学目的达到的程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好的教学效果,不但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促进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能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其主导作用。
八、教学设计
50. [参考答案]
水资源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参与意识。
2.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及世界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现状。
【课型】
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难点是水资源的分布与水资源危机。
【教学用具】
自制教学投影片:①地球上水的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②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图表;③漫画“钓鱼者的困惑”;④漫画“熟视无睹”。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学提纲】
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
2.地球上的淡水
3.水资源及分布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水资源的利用
2.水资源危机
3.水资源保护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必需条件是什么?有适宜的温度,有液态的水,有供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区别于其他行星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地球上分布着液态的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上的水资源。
二、板书部分
水资源(板书)
【提问】请举例说明,地球上的水对于人类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生活要用水,工农业生产要用水,还可以用水来航行和发电……)
(一)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板书)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板书)
那么,地球上的水分布在何处呢?
(二)水的分布与水资源(板书)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
【练习】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的存在形式图,将水的各种存在形式以及所占百分比填入下表括号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及水循环(板书)
【提问】读地球上的水循环及水的存在形式图,请描述海陆间的水
2.地球上的淡水
【展示投影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提问】读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表回答:
(1)地球上的淡水占总水量的多大比例?(2.53%)
(2)地球上的淡水最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什么?(冰川,占68.69%)
(3)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用水,主要来自哪里?(来自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占淡水总量的0.3%。)
【过渡】由此可见,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水是很少的,那么,我们所说的水资源到底是指地球上的哪些水呢?下面我们学习一下水资源及其分布。
3.水资源及其分布(板书)
【教师讲述】我们提到的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96.53%存在于海洋之中,水量是巨大的,但不能直接使用。狭义的水资源,即是我们通过说的水资源,专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尤其是通常使用的淡水如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只占全球水量的十万分之七。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是短缺的。
【提问】地表淡水资源分布状况如何?为什么这样分布?(分布得不均匀。以固态,即冰川等形式存在的水约占淡水的70%;液态淡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降水少的地方,淡水资源贫乏。)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上哪些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哪些地区不足?(降水较多的是赤道地区,各大洲的东南沿海及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沙漠气候地区因为降水量少而水资源贫乏。)
【过渡】我们已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也经常听到“水危机”的呼声。下面我们通过学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来认识这些问题。
(三)淡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板书)
1.淡水资源的利用(板书)
【提问】为什么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要不断增加?(主要是人口的大量增加,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不断增加。现在用水量比1900年增加了将近10倍。)
【过渡】那么造成水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看下一道题——水资源的危机
2.水资源的危机(板书)
原因:
(1)人口迅速增加,用水总量增大;
(2)人口分布与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过多或水资源贫乏地区出现水危机;
(3)水污染使许多水资源无法利用;
(4)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普遍浪费水的现象等。
【展示投影片】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提问】漫画《钓鱼者的困惑》,说明了什么问题?(工业污染水源,使鱼类死亡,水源无法利用。)
【展示投影片】漫画《熟视无睹》。
【提问】漫画《熟视无睹》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活中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提问】你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用水是否紧张?为什么?(结合实际情况讨论)
【提问】既然世界淡水资源出现危机,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呢?(引导学生讨论)
3.水资源的保护(板书)
〔教师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的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增加淡水总量,如设法用最经济的办法,使海水淡化等;加强宣传和教育,使民众建立正确的水资源观念。
三、布置作业
对家庭用水状况做一个调查,并写一篇题为《家庭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的调查报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9-21 09:07 , Processed in 0.06908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