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0|回复: 0

[数学] 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案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页例4,练习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屏幕显示:为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持西藏"号召,武汉市长征小学与西藏  
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学生们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藏小朋友购
买一些图书和学习用品。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盒美术颜料6元,买2盒花多少钱?
20盒呢?200盒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二、研究“二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变化,它们的积如何变化的规律”。
1.研究问题。
(1)二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时,积怎么变化。
观察、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并把发现写出来。
6×2=12  
6×20=120  
6×200=1200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16×50=
32×50=
概括发现的规律。
①组织小组交流,让每一个学生先把在第⑴组算式中独立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学生也许是就题说题,如,第一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第二组算式,发现的规律是:16是8的2倍,800也是400的2倍。
②组织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第(1)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将发现的上述规律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二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乘几。”
(2)二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时,积又怎么变化。
请学生完成下列二组计算,想一想又发现了什么?把发现也写出来。
800×4=()
80×4=()
8×4=()
根据8×50=400直接写出积
8×25=
2×50=
概括发现的规律。
引导学生讨论第(2)组算式中积随因数变化的情况,与第(1)组算式的讨论过程相同,最后引导学生概括:“二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 (0除外),积也除以几。

2.整体概括规律。
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二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将发现的二条规律概括为一条,并用简明的话语表示出来:二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0除外》)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124817×12=204
26×24=()17×24=()
26×12=()17×36=()
(2)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二组算式,一组3个,展现积分别随一个因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4.应用规律。
练习九第1~2题。
三、全课总结
  师 :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们找到了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生2:我会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很方便。
  生3;我还学会了研究规律的方法。
  ……
  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板书:
积的变化规律

二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0除外》)几 ,积也乘(或除以)几。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16:59 , Processed in 0.07519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