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74|回复: 0

[数学] 小学数学新一代数学六年级下册D全部教案(新世纪版六年级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折扣(一)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1、认识折扣的概念。
2、解答从原价和售价求折扣的应用题。
能力培养:
1、透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和协作的能力。
2、让学生从计算活动中,训练他们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认识折扣的意义。冲印照片(一)利用课本P3的情境,与学生讨论折扣的意义,然后着学生完成练习。(课本P3,题1至2)
说一说1、与学生讨论货品的折扣优惠愈多,它的售价会愈高,还是愈低,藉此让学生加深对折扣与售价关系的认识。
化学生对折扣的认识冲印照片(二)引导学生认识折扣与减价百分率的关系及折扣的英文写法和读法。
总结小组报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举出二个例子说明折扣的意义。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解答从原价和售价求折扣的应用题。购物优惠引导学生利用公式直接求折扣,以解求折扣的应用题。(课本P5,题1至3)
强化活动想一想与学生讨论货品以半价及【买一送一】的优惠发信时的折扣是多少。
强化讨论数学视窗1、着学生先找出A店和B店的电视机的折扣。
2、着学生说出他们会到A店,还是B店购买电视机。
总结说一说着学生说出利用公式直接求折扣的方法。
折扣=(售价/原价)×100%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折扣(二)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1、解答从售价、原价和减价求折扣的应用题。
2、解答从原价和折扣求售价的应用题。
3、估计计算结果。
能力培养:
1、透过不同的探讨和自拟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协作、沟通和创造的能力。
2、让学生从探讨解题的过程,训练他们运算、研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利用公式间接求折扣,解答有关折扣的应用题。生态旅游引导学生利用公式间接求折扣,解答有关折扣的应用题。(课本P7至8,题1至4)
强化学习数学视窗与学生讨论利用优惠券买果汁的折扣,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把果汁数量、原价和用优惠券买的售价关系表列出来,从而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总结说一说着学生说出利用公式间接求折扣的方法。(根据所提供的原价、售价和节省款项,利用公式找出货品折扣。)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利用公式求售价,解答有关折扣的应用题。伟大的母亲引导学生利用公式求售价,解答有关折扣的应用题。(P9至10,题1至4)
强化活动想一想与学生讨论解答生活中不同形式的折扣问题。

总结生活探讨1、着学生与举出日常生活中以优惠的方法出售货品的例子。
2、学生分为若干组,根据所举出的例子,合力拟定一道有关折扣的应用题。
3、全班同学一起计算答案。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折扣(三)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利用一步方程解答从折扣求原价的应用题。
利用二步方程解答从折扣求原价和售价的应用题。
验算计算结果。
能力培养:
透过不同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沟通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训练他们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从分组自拟问题的活动,培养他们协作和创造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利用一步方程解从折扣求出原价的应用题,并验算计算结果。上酒楼(一)引导学生利用一步方程解从折扣求出原价的应用题,并验算计算结果。(课本P12,题1至2)
强化活动说一说着学生仔细数。
着学生在1分钟内,连续蹲下后起立,并再次记录一分钟内的心跳次数。
引导学生说出二次记录的差别。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解答速率应用题,利用公式求速率。运动健儿引导学生解答速率应用题,利用公式求速率。(课本P39至40,题1至4)
强化活动说一说与学生讨论及选择适当的单位来记录物体移动的速度。
强化讨论数学视窗1、引导学生说出声音和光的速率。
2、着学生思考为何会先看见闪电才听到雷响。
总结说一说1、着学生说出速率的公式。
2、着学生说出利用速率的公式计算时,必须按需要把单位转换为所需单位。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速率(二)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解答从速率及时间求路的应用题。
2、解答从速率及路求时间的应用题。
能力培养:
1、让学生透过活动,培养他们沟通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从课堂的学习,培养他们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列方程或用算术方法,解答从速率及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机动游戏1、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列方程,解答从速率及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课本P42,题1)
2、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和算术方法,解答从速率及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课本P42,题2)
强化活动说一说1、与学生讨论课本P42的题1和题2这二种求路程的方法,让学生因应个人的学习能力先用其中一种方法。
2、着学生运用以上所学,完成课本P43,题3。
延伸学习数学视窗着学生解答问题。
总结说一说老师告诉学生以下交通工具的平均速率:
巴士60公里每小时。
单车20公里每小时。
学生分为若干组,着每组分别计算这二种交通工具行走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后的路程。
着学生报告计算结果,并说出他们用什么方法找出答案。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解答从速率及路程求时间的应用题。单车比赛引导学生利用算术访求,解答从速率及路程求时间的应用题。(课本P43至44,题1至3)
总结说一说1、着学生若干人一组,合力拟定一道有关从速率及路程求时间 的应用题。
2、老师把学生所拟定的问题交给其他组别解答,然后与他们核对答案。
3、着各组派出代表分享他们拟题时的心得和要注意的地方。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行程图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1、数,并说出怎样知道。
5、着学生完成课本P50,题3。
总结说一说1、着学生说出,记录掷得各图样的次数,并比较每种图样掷得的资料是否接近。(课本P63,题1(a)至(b))
2、把全班同学掷得的结果相加起来,再比较每种图样掷得的次数是否接近。(课本P63,题1(c))
强化活动说一说引导学生分析活动的结果,并假设掷得某一图样没有奖品,探究获奖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概率的活动,并预计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摊位游戏(二)1、(a)着学生从袋中抽取弹珠,记录弹珠的颜色。
(b)统计学生自己抽取15次弹珠的结果,然后把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相加起来,并作分析。(课本P64,题2(a))
2、把袋内的弹珠改为每种颜色4粒,然后重复题2(a)的活动。(课本P64,题2(b))
3、把袋内的弹珠改为红色的较多,引导学生分析抽中哪种颜色的弹珠的机会最大。(课本P64,题2(c))
强化活动讨论引导学生比较在题2(c)的情况时,抽中黄色和蓝色弹珠的机会。(机会相等,因为二者数量相同。)
引导学生设计与概率有关的游戏。摊位游戏(三)1、引导学生探究【幸运轮】游戏,分析幸运轮上各种颜色的分布与奖品分配的关系。(课本P65,题3(a))
2、引导学生探究【幸运卡】游戏,着他们分配投奖箱内卡的数目。(课本P65,题3(b))
强化活动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买奖券的人赢取大奖的机会很小。
延伸活动数学视窗引导学生探究百货公司的促销活动如何写出折扣卡的数目,并说出为什么要顾客先挑选货品,然后才抽卡。
总结掷硬币1、着学生估计掷一枚硬币10次,会掷得多少次【公】和多少次【字】,并说出理由。
2、着学生掷一枚硬币10次,看看结果和估计是否吻合。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数型(增润)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1、认识数型的概念。
2、认识及欣赏简单数型的规律。
3、认识矩形数。
能力培养:
透过简单的观察及分析,培养学生研习、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认识数型。数学谜题(一)引导学生找出4×4的正方格中共有正方形多少个。(课本P67,题1)。
强化练习想一想引导学生根据规律,找出10×10的正方格中,有正方形多少个。
引导学生根据规律,完成数列。数学谜题(二)1、着学生观察课本P68,题2二组数,找出各组数的规律,并其后的三个数。
2、着学生观察各组棋子,找出它们的规律,并推算出第四和第九个图形中的棋子数目。(课本P68,题3)
延伸活动做一做引导学生依规则数数和做动作。
总结自拟数列1、着学生参考课本中的数列,创作一些具备规律的数列。
2、与邻座的同学交换数列,找出当中的规律。
3、老师选出一些具创意的数列与全班学生分享。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认识矩形数。出炉蛋挞1、引导学生认识矩形数的概念。(课本P69,题1)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69至70,题2的图,分辨哪些数量的圆形可排列成矩形,从而认识矩形数
3、引导学生分辨矩形数。(课本P70,题3)
强化练习数学视窗1、引导学生讨论合成数和矩形数的关系。
2、着学生不用画图的方法,找出矩形数。
总结说一说1、着学生判断以下的数是否矩形数:
4757  67  77  87  97
(57  77  87是矩形数)
2、着学生说出他们找出矩形数的方法。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正方形数和三角形数(增润)
学习重点
知识掌握:
1、认识正方形数。
2、认识三角形数。
能力培养:
1、学习利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培养运算的能力。
2、进行简单观察及分析,培养学生的研习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活动一: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数的概念。动物画(一)1、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数的概念。(课本P71,题1)。
2、引导学生探究连续正方形之间的差,发现正方形数的规律。(课本P71,题2)
强化活动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数和平方数及奇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利用正方形数和连续奇数的关系,计算一组连续奇数的总和。动物画(二)1、引导学生利用正方形数和连续奇数的关系,计算一组连续奇数的总和。(课本P72,题3至4)
2、引导学生探究正方形数的另一种规律。(课本P73,题5)
强化练习填一填着学生利用正方形数的二种规律来解答问题。
总结算一算1、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连续奇数的数列。
2、着学生利用计算机,计算这些数列的总和。
3、答案正确而又最快进行者获胜。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教学活动二:
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数的概念。数药丸1、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数的概念。(课本P74,题1)
2、引导学生找出第n个三角形数的方法。(课本P74,题2)
3、着学生利用公式,找出第4、6和10个三角形数。(课本P75,题3)
延伸活动数学视窗与学生讨论正方形数与三角形数的关系,即除了1外,每个正方形数都等于二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
总结算一算1、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连续数的数列。
2、着学生利用计算机的协助,计算这些数列的总和。
3、答案正确而又最快者获胜。
巩固学习课外作业每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对应题目。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15:55 , Processed in 0.07927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