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2|回复: 0

[数学] 小学数学8和9的认识及组成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0~52页的内容及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读、数、写数字8、9,知道9以内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掌握8和9的组成。
2.培养数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8和9的组成和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有序地推导出8和9的组成。
教学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归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老师用数字组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
学生找数字,老师操作把这些数字拉下来摆端正。
师:大家找得真好,说明我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看这些淘气的数字,哪些数字你还不太了解呢?
对了,今天我们就学习:8和9的认识(板书)。
二、讨论交流,探索新知
1.质疑。
师:你想了解哪些关于8和9的知识呢?
学生各抒己见。
2.到生活中寻找8和9。
课件展示:学校花坛一角师生共同整理花坛的场面,最后定格出现主题图。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一同去花坛走一走,数一数,看看你有什么好的发现。
学生活动、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二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3.动手摆8和9。
师:现在就请你从学具盒里选出你喜欢的学具,边选边数,把它放在文具盒下面,(学生活动:摆学具、互数学具)一边摆一边想,摆完几摆8,把8摆完摆几。
4.说说生活中的8和9。
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近,比如说《动漫世界》8点开始,螃蟹有8条腿……学生畅所欲言:我家门排号是9号,我有9本故事书……
小结: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们平时要注意留心观察,让这些有趣的数字小伙伴走进你的生活。
5.教学数序。
(实物投影)师: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的数有……
师:这些数在格尺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各种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我们一起读一读,8的后面又是几呢?
小测试:谁是小天才。
(1)9前面的一个数是几,8后面的一个数是几?谁和8手拉手,9比谁大,8比谁小。
(2)出示水果图。
再多(  )个菠萝是9,再多(  )个橘子是8,再少(  )个李子是8。
6.比大小。(课件出示点子图)
师:有二个老朋友都等得不耐烦了,他们是……

师:数一数,你能想到什么?如果交换位置呢?
7.教学8和9的组成。
(1)创设情境。
师:动物园里有二只小猴子,可爱吃香蕉了,老师特地买了8只香蕉送给他们二个吃,猜一猜,我会怎样分配这些香蕉呢?有多少种方法?怎样分最好?
师:请你选用8件学具代替我的香蕉分一分,填一填。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汇报结果,说一说为什么分到4和4就不用分了。
(3)9的组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学具填图。
8.写8和9。①老师领写(讲解书写要领和占格情况);②学生书空;③描写、实写。
三、巩固、应用新知
1、P52做一做1.2题。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
2.勇攀高峰。

3.多甜的糖葫芦呀?你想要哪一串?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一串。

4.完成课本第54~55页练习十一的第1~5题。
教学反思:
1、结合教材让学生感到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数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几”和“第几”这一环节,如能采用生动的情景进行比较与区分,效果会更好
4、为使本节课更有层次性,预想将“8的组成”的教学过程设计得更能凸显老师的指导性,而在“9的组成”这一部分赋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通过对比,体现老师指导后学生自主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学习的过程和能力。
5、今后,应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应该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避免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2012-10-25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3 01:48 , Processed in 0.0789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