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80|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3月13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2 22: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 同也。”因此应做到(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2.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柏拉图
    D.卢梭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
    A.国家统一管理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
    C.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D.学校校本管理
    4.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5.下列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动机
    B.情感
    C.兴趣
    D.观察力
    6.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 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 )为人师表。”
    A.法规
    B.规章
    C.学校规章制度
    D.职业道德
    部分历年真题
    1.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认知建构理论
    D. 顿悟学习理论
    2.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4.学习策略包括  (多项选择)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E. 内化策略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22: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C.“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 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答案】C.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答案】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4.【答案】C.杜威主张教育无目的。
    5.【答案】D.观察力属于一般能力,即智力因素,而不是非智力因素。
    6.【答案】B.环境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现实性。但是,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 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7.【答案】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师应当“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 人师表。
真题答案
    1.C
    2.C
    3.B
    4.ABD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17 22:57 , Processed in 0.07666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