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50|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4年2月6日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5 23: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中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着作并非原创,而是由房东月翻译日本教育家小原又一的( )。
    A.《教育心理学》 B.《实用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大纲》 D.《教育实用心理学》
    2.人们在做事时,通常需要将注意从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种活动上,注意的这种灵活转换现象体现了哪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组织功能 C.维持功能 D.调节功能
    3.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看,校园文化属于(  )。
    A.显性课程 B.校本课程 C.隐性课程 D.综合课程
    4.解决问题时,在多种具有独创性的答案中选择一种最好的解决方法,属于()。
    A.发散型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辐合型
    5.属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 )
    A.教育适应自然 B.教育心理学化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6.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 )中。
    A《爱弥儿》 B.《伦理学》 C.《教育论》 D.《理想国》
    7.钢笔、铅笔、毛笔、签字笔、圆珠笔等各种笔,虽然外观不一、特点各异,但其共同属性是“可以 写字”.如此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提取出来,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是(  )。
    A.分析 B.综合 C.抽象 D.概括
    8.学前儿童主要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演示、示范、运用范例等直观 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这体现了幼儿教育的( )。
    A.教育的直观性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C.教育的活动性   D.实践性原则
    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的提出者是( )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巴班斯基 D.赞可夫
    10.材料分析题
    有一天,老师在上课,说:“今天大家的表现非常好,想不想听故事?”“想!”大家 齐声回答。这时有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说了不止一个字,难道他和大家唱反调吗?我以为他又扫大家 的兴,很生气地质问他:“你刚刚说了什么?”他很紧张地说:“我只是说了‘非常想'!”小轩这孩 子与别的孩子的言行反应常常不一样,为什么呢?他总是给人一种他是很有“头脑”的孩子的感觉, 可往往由于不听话吃了很多“亏”.上次他同桌告他的状,说他在全班很得意地讲:“我就不喜欢听 郑老师的话。”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学生。为此我找他谈了好几次,他每次都很紧张 而且极力更正说:“我只说了我喜欢和老师唱反调,绝对不指郑老师。”显然他对老师存在严重的逆 反心理,看来心病还需心药治啊。
    请你就如何对待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做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4-2-5 2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 ,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
    3.【答案】C.隐性课程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班风、校风等都属于隐性课 程。
    4.【答案】D.
    5.【答案】A.教育心理学化是由裴斯泰洛奇首先提出的,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 观点。
    6.【答案】D.《爱弥儿》是卢梭的作品,《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教育论》是斯宾塞的作品 .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最优化化。
    10.【答案要点】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要迷信老师, 敢于探索,敢于创新。
    (2)实施“我能行”教育,珍视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独特见解,为孩子表现自我、发挥创造性 开拓广阔的天地。
    (3)教师能“善问”和“善待问”,对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给予积极的评价。
    (4)教会孩子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法,学会换位思考。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17 22:54 , Processed in 0.07643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