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928|回复: 4

[资料] 教师招考心理学参考资料之发展心理学_小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8 01: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两个主要部分:
人的认识过程发展的年龄特征
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个有关方面:
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
生理因素的发展;  
动作与活动的发展;
言语的发展。

霍尔(G..S.Hall. )的复演说
①霍尔认为应把个体心理发展看作是一系列种系进化、历史的重演。
②他认为从种系进化史的角度看:
在个体生活的早期所表现出来的遗传特征比以后表现出来的特征古老。
人类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活动在个体发展上也最早表现出来。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关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一类理论问题,另一个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问题上的作用问题
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

(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1.年龄的划分标准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Beman,1911)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和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2)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以思维发展为基础,心理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0~2岁);前运算阶段(或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算阶段(或具体运思期)(7~12岁);形式运算阶段(或形式运思期)(12-15岁)

(3)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克森(Erikson,1963)以人格发展为基础

(4)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康宁(Dannil Vorisovich Eliconing)和达维多夫(Vasilee Vasilievich Davido)把心理的初步成熟前的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操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本的学习活动(7~11 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18岁)。
(5)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一般将成人期(18岁以后)以生活事例分为:成人初期(18~35岁),选择职业、建立家庭;成人中期(35~55或60岁)成就事业、养育子女;成人晚期(55或60岁以后)子女长大成人并离开家庭,本人退休等。

1882年,谱莱尔(W.Preyer,1842-1897)于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
a.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是一部较早的关于儿童的心理学著作之一;
b.从写作目的来看,普莱尔写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而不像达尔文研究儿童的目的是给进化论提供依据;
c.从研究方法来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做系统地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
d.从影响上来看,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掀起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热潮,使之蓬勃发展起来。

第一阶段:19世纪后期之前,被视为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
第二阶段: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

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
古德伊洛夫1935年出版《发展心理学》。
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作为章名。

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四个层次
1.        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
2.        研究国人的重要与特有现象
3.        修改或创立理论与概念
4.        改变旧方法与设计新方法
摄取——选择——中国化

人的冲动要受两大原则的制约:
快乐原则,是人类的原始冲动,是以情感、欲望(特别是性欲)为其主要冲动,这种冲动永远是为了寻找各种快乐。
现实原则,是人类考虑到现实的作用,其作用是使个体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  

(1)本我(Id),类似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的概念。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难以接近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它受快乐原则的支配,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2)自我(Ego)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处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一面产生于本我,一面连接着现实,用来调和本我的欲望以达到在现实中实现。
(3)超我(Superego)来自于自我,又超脱自我,常常与本我的欲望要背。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其主要职能就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1、口唇期(0-1岁)
口唇期细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是0-6个月,此时期儿童还没有现实的人和物的概念,世界仿佛是无对象的,只是渴望得到快乐和满足。
后期是6-12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开始分化人和物、开始认识自己的母亲,母亲的到来会感到快乐,离去会感到焦虑。
口唇期人格
缺乏基本的信任
依赖、缠人等不良个性
暴饮暴食、嗜烟嗜酒等行为
2、肛门期(1-3岁)
本期儿童最感兴趣的是排泄,快感来自于排泄过程和排泄后肛门口的感觉,也包括尿道口在排尿中产生的感觉。
对大小便的控制和训练,是父母与儿童之间最主要的互动行为。
肛门人格
一种是肛门排泄的人格特征,如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和放肆。
另一种肛门便密的人格特征,如过分干净、过分注意条理和小节,固执小气。
3、前生殖器期(3-6岁)
这个时期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快感的主要来源,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
4、潜伏期(6-11岁)
此时儿童进入潜伏期,开始出现“自居作用(男孩和女孩各自以同性父母为榜样来行事)”现象。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儿童对性缺乏兴趣,男女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5、青春期(11-13岁开始)
青少年的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建立两性关系。
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
青少年通常会采用剧烈运动来消耗体力,从而达到排解性的压力或宣泄内心焦虑与不安的目的。

评价-局限
1.把人的心理的发展完全归之于本能、性本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意识、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他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等同于动物,所以他把性本能看成是一切活动的动力,他的泛性论的理论也是错误的。
2.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比意识重要,潜意识决定一切是不符合实际的。
3.弗洛伊德的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他的个人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4.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也是偏激的、不符合实际的。  





(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1 婴儿期(0-2)
        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2 儿童早期(2-4)
        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3 学前期或游戏期 (4-7)
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 学龄期 (7-12)
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5 青年期(12-18)
        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        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有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就是自我同一感。  
6 成年早期(18-25)
        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7 成年中期(约至50岁)
        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8 老年期(直至死亡)
        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简  评
        艾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可以说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新、老精神分析的比较
老精神分析
(1)        强调生物因素(性本能)
(2)        强调本我的作用
(3)        到青春期便结束
新精神分析
(1)        强调社会、文化因素
(2)        强调自我的主导和整合作用
(3)        强调个体毕生发展,具有辩证思想
   
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华生的学习理论
他认为条件反射是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华生指出:初生儿只有三种非习得的情绪反应——怕、怒、爱。
(1)怕
        初生儿的惧怕表现为:呼吸加快,双手紧握或乱动等。
        引起这种先天惧怕的原因是:突然的噪声和失恃。其余惧怕都是此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华生称之为习得性惧怕。
        惧怕主要是一种条件反射性行为。
(2)怒
        最初的愤怒是身体运动受阻而引起的。
        发怒的表现是整个身体僵硬,双手、双臂、双腿、乱舞、屏息、哭叫,脸色发青等。
(3)爱
        华生认为,产生爱的反应的刺激包括皮肤抚摸、挠痒、轻轻地摇晃,轻轻地拍打、通过刺激“性感带区域”,如嘴唇、乳头、性器官等特别容易唤起这种反应,这种爱的反应包含着广泛的内容,如“亲密的”、“善良的”、“和蔼的”等。

局限性
1.华生否认意识,排斥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生物化、动物学化、机械化。
2.华生强调客观的、实证的,可重复的实验研究,排斥任何形式的内省,不可避免地造成研究方法单一,不适合于心理学的研究。
3.偏面的强调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斯金纳
①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②强化在行为发展过程中起着作用。
③斯金纳强调及时强化。
简评
        贡献:斯金纳的提出的强化原理,程序教学,在儿童教育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        局限:他把人与动物等同起来,认为人的心理全是受环境的制约,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1.观察学习及其过程
(1)观察学习的概念 
观察学习,也称为替代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
刺激反应学习:学习者通过自己实际行为,同时直接接收反馈(强化)而完成的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
①注意过程
受榜样特征、观察者特征、人际关系特征、诱因因素的影响。
②保持过程
③运动复现过程
④动机过程



2.观察学习的模式
        (1)行为模式
        (2)言语模式
        (3)象征模式
        (4)抽象模式
        (5)参照模式
        (6)参与性模式
        (7)创造模式
        (8)延迟模式

优点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从人的社会性角度研究学习问题,强调观察学习,提示人类学习的过程。
2.个人、行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这是对传统行为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缺点
        1.班杜拉认为人的一切个性特征都是从观察学习中获得的,这是片面的。
        2.班杜拉缺乏对认知因素的充分认识。


皮亚杰提出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展。
2、平衡:主体内部存在的机制,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3、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4、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5、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主要特征
        1.儿童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感觉与动作的协调;
        2.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当这些人和事物不在眼前时,不能应用心里表象从事智力活动。
        3.延迟模仿与客体恒存性是婴儿认知发展过程完成的标志
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六个亚阶段
(1)反射活动(0-1个月)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固,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
(2)初级循环反应(1-4个月)
婴儿最早出现非反射图式是在出生后的1-4个月。婴儿偶然自己能做出和控制各种反应。
(3)二级循环反应(4-8个月)
        婴儿已经开始把自己和周围环境中的可控物体区分开了。
        尚未获得客体永久性。



(4)二级模式间的协调(8-12个月)
        有协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作。
        婴儿可以把两个不同的图式加以协调配合,完成一个动作。
(5)第三级循环反应(12-18个月)
        第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
        “尝试错误期”。
(6)符号问题解决(18-24个月)
        是感知运算阶段发展的最高水平。
        婴儿已经能进行心理操作,且对如何解决问题表现出一定的“洞察力”。

2.前运算阶段(2~7岁)的主要特征
        (一)以表象思维为主(关键特征):儿童能利用实际生活中获得的表象进行思维,可以用词、想象力和图画来建构世界。
        (二)思维的相对具体性:儿童既不能认识统一类客体中的不同个体,也不能认识不同个体变化中的同一性。
         (三)思维的不可逆性:可逆性指思维反向进行的过程。这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形成“守恒”的概念。
        (四)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儿童还无法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只能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描述事物。
液体守恒
数量守恒
物质守恒
自我中心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主要特征
        这个阶段的儿童已获得认知操作能力以及对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其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主要有以下特征:
  (1)多维思维,即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
  (2)思维的可逆性和转化,即掌握物体和数的守恒;
  (3)去自我中心,即站在别人的观点去看问题;
  (4)具体逻辑推理,即运算的顺序性和传递性,但有时需要具体形象支撑。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主要特征
        此阶段的儿童其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开始能够对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
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包括:
(1)假设演绎推理,即一种基于假设而进行思维的运算形式;
(2)抽象思维,即命题思维,运用符号进行思维运算;
(3)系统思维,即能在问题解决中,分离出所有相关的变量和这些变量的组合。
对各阶段的总结、归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1: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贡献
        1、重视思维发展的研究,指出了研究思维的新道路和前景。
        2、按照思维的发展水平来划分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        3、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发展观,体现了他分析问题的辩证性。
缺点
        1、低估了2-6岁儿童的思维能力。
        2、低估婴幼儿的能力,而高估十几岁的孩子的能力。
        3、在方法学上,所用的样本太小,实验过程缺乏控制,实验结果缺乏统计分析,可靠性差。

维果斯基
        一、创立了 “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
        二、分析了智力形成的过程,提出了“内化”学说。
        三、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的思想。
        四、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一)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二)“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        在智力活动中,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独立活动之间可能有差异,这就是“最近发展区”  
(三)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
        任何教学都存在着最佳的期限,如果在最佳时期提供教学,能对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产生最大的效果。
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以有机体的一定的成熟阶段这前提,并且要有一定的心理机能的发展为条件,如记忆、注意、动作等等。
四、探讨了发展的实质,提出其文化---历史的发展观
        维果斯基认为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
        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        心理的高级机能是人类物质产生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到产物。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
(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跨度大,从胚胎期到老年期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四)发展心理研究既要遵循科学,又要遵循伦理、道德
发展性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原则
        在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必须坚持客观的原则。
        确定客观指标是贯彻客观原则的重要表现,在确立客观指标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
        1.客观指标包括常模、研究范围、课题性质、试题测定的根据、记分或评定成绩的依据及其注意事项等。
        2.客观指标显示为心理的各种外部表现,它能够被研究者所测定和分析。
        3.客观指标以发展参数为依据。
(二)层次性原则
        人的心理应有深层与表层结构之分。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在思维过程中所遵循的思维法则(深层),又要研究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表层);我们既要研究人的道德动机(深层),而且还要研究道德行为方式(表层)。
(三)矛盾性原则
        在研究心理发展的一般事实和规律的同时还应当重视人的心理发展的特殊事实与个体差异,不要把一般和个别对立起来。
(四)教育性原则
        一切关于人的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教育的原则,不允许进行损害被试身心健康的研究,不允许向被试提出与教育目的相矛盾的图片、问题、作业等。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验法与实验法 。
1、观察法
研究者通过感觉器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进行,通过对儿童的行为作直接的观察与记录,从而获得有关行为变化的规律;
        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
2、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        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
        (1)问卷法: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        (2)访谈法:研究者通过与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他们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针对人、家庭、社会群体或社会环境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个案研究经常用于研究
某些伟人;有发展问题的儿童身上;集中研究社会群体、家庭和组织。
4、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有以下分类:
        按测验的功能分类:能力测验、学绩测验、个性(人格)测验。
        按测验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        按测验材料分类: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        按测验目的分类: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示性测验。   
        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        按测验的应用分类: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        被试的年龄特征分类:婴幼儿测验、成人测验和老年人测验。
        测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投射方法。
5、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对研究的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1)现场实验
        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是在家庭、学校、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
        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指导意义。
        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2)实验室实验
        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仪器所进行的实验。
        ①实验室实验的主要特点
        实验室实验能够精密地控制实验条件,使研究者获得所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        具体特点: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被试,对实验情境和实验条件能进行严密控制;实验结果的可量化,记录非常客观、准确;使用大量的实验仪器。

发展心理学研究
设计类型
一、横断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三、聚合交叉设计
四、双生子研究
五、跨文化设计
一、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优点: (1)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2)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数据资料。
(3)在同一时间对被试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可以避免研究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缺点
        1、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取样程序也较复杂。
        2、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
注 意
横断研究的结果,一般采用方差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运用本研究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        1、追踪研究一般至少三个连续的时间测查点。
        2、各次测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该多长,部分取决于被试的年龄。被试的年龄越小,时间间隔应越短。
优点:
        (1)比较系统地、详细地了解人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与质变规律。
        (2)可以揭示人的人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与环境(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举例
        (3)对于在短期内不能得出结论的研究,可采用这种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最后得结论。
缺点:
        (1)样本的减少。
        (2)反复测量,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
        (3)时间较长。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变化会对被试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也即存在着“世代效应”
注 意
        研究结果主要采用简单回归和系统回归等统计方法!

三、聚合交叉设计
聚合交叉设计是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被试并对其进行追踪,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
优点:
控制年龄变化、团体差异、历史效应
缺点:
研究时间长,样本量大,统计处理比较繁杂。



(一)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阶段
1.胚种期
2.胚胎期
3.胎儿期




影响胎儿正常发展的因素
(一) 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二) 孕妇的营养对胎儿的影响
(三) 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四) 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五) 出生对发展的影响
(一)母亲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
•        1.年龄  一般妇女从18岁开始,持续30年的时间,是生殖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的旺盛时期。
•        从医学角度而言,并结合我国情况考虑,23、24—28、29岁生孩子最好。
•        如果超龄,通常指超过35岁生第一胎孩子的母亲在怀孕分娩中比年轻的妇女遇到的问题和并发症可能更多。

2、体 重
母亲的体重会影响胎儿。
如果体重超过正常体重的25%会影响胎儿的发展。
如果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5%,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3.身高  母亲的身高过矮,即140厘米左右的身材,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4.孕史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妇女有过四次以上孕史,她的孩子更容易是低体重儿,甚至是死胎。
5.凝血素  人类体内存在两种凝血(Rh)因子:Rh阳性(Rh+)和Rh阴性(Rh一)。一个人的红血球能和Rh抗体凝集成块的称为Rh阳性,不能凝集成块的称为Rh阴性。  

(三)母亲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影响
•        孕妇豁达乐观,情绪愉快,将有助于胎儿身心健康发育;
•        孕妇忧虑焦躁,夫妇吵架、极度情绪变化,则会使胎儿身心健康受到牵连。

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
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及时强化,即在某种习得反应出现时立即给予强化。
另一个条件就是刺激物的重复出现。

新生儿条件反射建立的几个特点:
首先,形成的速度很慢;
其次,形成条件反射的稳定性较差;
第三,新生儿的条件反射不易分化。

对新生儿记忆的研究常采用习惯化法,即对重复刺激的反应逐渐消退。

婴儿期
大脑单侧化 
        婴儿大脑两半球在解剖利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如左半球属于语言优势区,而右半球刚好相反,它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        大脑单侧化就是指在其大脑的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三) 动作发展的原则
        (1)由上而下
        (2)由中心向边缘
        (3)由粗到细

(四)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        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具体见P155)

婴儿感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五)知觉
        1、婴儿知觉的研究方法
        2、深度知觉
        3、独立行动和深度知觉
        4、图案知觉
        5、对人脸的知觉
        6、对物体知觉
1、婴儿知觉的研究方法
        (1)偏好方法
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1)偏好方法
        在婴儿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度量是他们的注视行为。

(2)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习惯化是指个体不断地或重复地受到某种刺激而对该刺激的反应减少的一种现象。
        去习惯化:在习惯化之后对新异刺激恢复和增加反应的现象叫作“去习惯化”。

该研究方法能够提供三方面的信息:(1) 婴儿的知觉辨别能力;(2) 婴儿的知觉偏好;(3) 婴儿的再认记忆的能力。

2、深度知觉
        深度知觉是判定物体与物体之间以及物体与我们之间距离的一种能力。
视崖实验
        设计者:吉布森和沃克
        实验目的:探索儿童知觉的发展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
        1、记忆的发生
        人类个体记忆发生的时间在妊娠末期 (胎教研究)
        记忆发生在胎儿期,新生儿末期具备长时记忆能力。

婴儿的言语
1、模仿说(阿尔波特、班杜拉)
认为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言语的。
选择性模仿
        怀特赫斯特1975年对传统“模仿说”进行了改造,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






2、强化说(斯金纳)
–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就是条件反射(无论是操作性还是经典性)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
转换生成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类具有先天的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即“语言获得装置”(LAD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此装置由言语输入激活。外界提供原始的语言材料,语言装置对之进行加工,获得语言中的句法规则,转换生成内在的语法体系。

4、认知说
皮亚杰认为,语言源于智力,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1: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婴儿的气质
(一)气质的类型及特点
        四种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强而不平衡、强而不灵活、强而灵活
        托马斯和切斯的三类型说
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        卡根Kagan抑制-非抑制说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传统的四种类型学说

3、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
区分了婴儿的三种气质类型
        容易型(40%):易于适应环境,生活习惯规律,情绪愉快,喜欢探索,主动交往,易获得成人最大关怀和喜爱。
        困难型(10%):易使亲子关系疏远。
        迟缓型(15%):慢慢活跃型。随爱抚和耐心教育而转化。
        混合型(35%)

4、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
        1、活泼型
        2、安静型
        3、一般型

5、巴斯的活动特性说
        情绪性婴儿:通过行为或心理生理变化而表现出悲伤、恐惧或愤怒的反应。
        活动性婴儿:忙于探索外在世界和做运动,经常从事运动性游戏。
        社交性婴儿:愿意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愿独处,交往中反应积极。
        冲动性婴儿:极易冲动,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



6、抑制-非抑制说
        卡根Kagan的行为抑制性的气质特征研究:
        4个月大时:
        抑制性儿童:在新事物面前会变得烦躁,躯体活动也明显增多;非抑制性儿童反应平平的场景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生理唤起,如心跳加快
        21个月时
        抑制性儿童害怕陌生人、玩具和环境,而非抑制性儿童则相当适应

社会性微笑
        5-6个周时,出现对人的声音、面孔的特别反应,即社会性微笑   
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依恋
依恋,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英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鲍尔比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        喜欢看所有人的脸。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        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生人。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依恋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老师。

测量依恋的方法

        艾斯沃斯提出的陌生情境测验
        测量婴儿依恋安全性的通用技术
陌生情境法
        是由艾恩斯沃斯与其同事设计而成的,用于依恋测量的实验工具
        目的:观察儿童在此情境中的反应,从而判断儿童依恋关系的前史、现状,并对其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作出可能的推测。
        理论假设:儿童被置于由亲子分离陌生人的出现所导致的压力情境中,因而突出了其寻求安全的努力。
陌生情境法的标准操作程序
         1.婴儿自由探索,母亲在一旁观看。
         2.陌生人进入,起初沉默不语,然后(1分钟后)与母亲交谈。再过1分钟,陌生人走近婴儿,与其游戏。
         3.母亲离开,陌生人与婴儿留在一起活动。
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         5.母亲离开,婴儿单独留在室中。
         6.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         7.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        有时也把“实验者将母亲和婴儿领进观察室,然后离开”包括在内,从而8成为个步骤。
        每步持续3分钟。

依恋的类型
艾斯沃斯根据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不同反应,将婴儿依恋分为三种类型(后两者为消极型依恋)
        安全型(65~70%)
        反抗型(10~15%)
        回避型(20%)

影响依恋的因素
        1、母亲的丧失
        2、抚养的质量
        3、婴儿的特点
        4、家庭情况
        5、父母的内在工作模式
        6、多种依恋:父亲的特殊角色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        (1)影响认知与社会性的发展:儿童早期对父母所形成的依恋性质对儿童以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        (2)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成年期人际关系的雏形。
        (3)依恋影响未来的心理健康。
        (4)依恋关系具有传递性,会影响到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

三、婴儿的社会交往发展
        (一)l岁以内的社会交往
        (二)0~3岁儿童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        (三)同伴交往
(一)l岁以内的社会交往
        1.出生后几周的交往方式
        2.1岁以内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
        婴儿的交往信号主要是注视,伸手够物,模仿面部表情,视觉和动觉追踪成人;同时,婴儿的社会性反应、微笑、发声等进一步增加
        大约5个月时,对其他儿童的兴趣增加。
        大约6~8个月时,婴儿喜欢玩藏猫猫游戏。

0~3岁儿童与父母交往的特点
        1.与母亲的交往
        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以后诸多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整个人际关系的形成。
        2.与父亲的交往及特点
        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是婴儿积极情感满足、社会性、人格发展和性别角色正常发展以及社交技能的提高的重要源泉。
        (1)在交往内容上:父亲比起母亲更多地是与婴儿游戏
        (2)在交往方式上:母亲更多地通过语言交流和身体接触,而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
        (3)在游戏性质上:父亲比母亲进行更多大动作、激烈的、强烈刺激的身体游戏和新异、不寻常的游戏活动。父亲与婴儿的游戏更多的是身体性的游戏,带有刺激性,而不像母亲的游戏更多的是语言,教育性的或带有玩具的游戏。  

社交指向行为:
指婴儿意在指向同伴的各种具体行为,婴儿在发出这些行为时,总是伴随着对同伴的注意,也总是得到同伴的反应。


游戏的理论
(一)  经典的游戏理论
•        斯宾塞-精力过剩论,他认为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        霍尔的复演论(recapitulation theory)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生活的特征在儿童身上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活动。
•        德国的提扎鲁斯提出了娱乐论(或松弛论);彪勒提出机能快乐论。他们都认为游戏并非是精力过剩而是精力不足造成的,游戏更像是种积极方式的休息和恢复。

•        生活准备说
•        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
•        把游戏看作 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练习活动。

当代的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        弗洛伊德提出了游戏的补偿说,认为儿童有许多冲动和愿望,在现实中得不到实现就通过游戏加以补偿。

2、认知动力理论
•        感知运动阶段:出现了最初形式的游戏-练习游戏。
•        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symbolic play)成为幼儿的典型游戏。
•        具体运算阶段 :规则游戏
 
游戏的种类
(一)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
教学游戏
活动性游戏
(二)依儿童认知特点分类
1.练习性游戏
2.象征性游戏
3.结构游戏
4. 规则游戏
(三)依儿童社会性特点分类
1、无所用心的游戏
2、独自游戏
3、旁观游戏
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
6、合作游戏



1、记忆容量
记忆范围的不断扩展
记忆广度的不断扩大
记忆保持时间的不断增长。

2、记忆类型
(1)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3、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有三种
复述:
组织: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精细加工:是指先理解后记忆,或运用联想来记忆 。儿童入学后才逐渐学会使用这一策略。
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是一种元认知。

二、幼儿的思维发展
(一)幼儿思维的特点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或基本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极大的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评价。

社会认知发展
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以前)
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
(2)他律性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4、5-8、9岁)
这个阶段孩子把规则看作是由权威人士传下来的,是一个永久存在的,是不可改变的,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9、10岁以后)
儿童开始使用一种被称为互惠性的公平标准。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
道德两难故事。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和服从定向
处于此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权威所制定的,必须无条件服从。行为的好坏也是根据行为的结果来评定,凡不受到惩罚的和顺从权威的行动都被看作是对的。
阶段2:工具目的定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2)习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或向人们相互合作的道德
此阶段的儿童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这时的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
阶段4:“好公民”或维持社会秩序定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此阶段的儿童看待法律已比较灵活,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次序加以改变。
阶段6:个人良心定向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
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思想,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
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

幼儿的性别化
–        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        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
–        性别化259
–        性别角色偏爱:是指对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        幼儿性别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性别角色刻板化(或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性别恒常性及其后果
•        按照柯尔伯格的性别发展阶段,依序为:①性别同一性(或性别认定);
•        ②性别稳定性(或性别固定) ;
•        ③性别恒常性(或性别恒定性)。







1、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就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向。
2、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1)社会生物学理论
(2)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发展理论
  
•        利他行为的遗传基因----移情能力 

•        亲社会行为的习得有三条主要途径:
•        第一是移情反应的条件化;
•        第二是直接训练;
•        第三是观察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1-8 0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攻击性行为概念
•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        敌意的攻击行为:是指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使他人痛苦的侵犯性行为,如嘲笑、殴打、报复等;
•        工具性攻击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以攻击性行为作为手段,达到其非侵犯性目的的行为。

幼儿同伴交往的类型
•        庞丽娟(1991)运用现场同伴提名法
•        (1)受欢迎型:这类幼儿喜欢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行为积极友好,因而普遍受到同伴喜爱、接纳,在同伴中地位、影响较高;
•        (2)被拒绝型:喜欢交往,但交往中行为不友好,而多消极、攻击性行为,因而为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
•        (3)被忽视型:不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畏缩、退缩而不积极、主动,他们既少积极友好行为,也少消极、不友好行为,因而在同伴心目中没有地位,易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与冷落;
•        (4)一般型:行为表现一般,既非特别友好,也非特别不友好,因而既有同伴喜欢他们,也有同伴不喜欢他们,因此,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一般。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特征
(1)差异性。儿童的实际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差异;
(2)缺陷性。学习障碍儿童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3)集中性。学习障碍儿童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因此,常常在学习、思考、说话、阅读、写作、拼写或算术等方面出现障碍;
(4)排除性。学习障碍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情绪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
医学界 :
1、儿童多动症 2、特殊能力发育迟缓3、发育迟缓 4、品行障碍心理学
1.感知、思维和语言障碍
(1)视觉记忆受损 (2)有空间定向障碍。(3)听觉辨别能力很差。(4)信息加工过程有障碍。(5)缺乏应变能力。
2、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如下五类:(1)注意涣散,活动过度 (2)行动笨拙(3)情绪不稳,具有冲动性 (4)社交技能差。 (5)固执。  
3、其他问题,如发育迟缓  
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
1、        在胎儿期或出生时有轻度脑损伤
2、        遗传—素质假说
3、        生物学假设
4、        心理与环境假设
柯克提出行为矫正有三种策略:
(1)任务训练 (2)能力训练 (3)能力—任务训练

(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        第一,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的具体形象性。
        第二,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
        第三,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        第四,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
1、        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深刻化
2、        小学儿童概念的逐步丰富化
3、        小学儿童概念逐步系统化

品德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所显示出来的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
(一)小学儿童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识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
(二)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自我评价的发展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
(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
(5)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

角色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塞尔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根据儿童的反应,将观点采择分为以下阶段:  
        0阶段: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
        I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6--8岁)。儿童已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但这只是因为他人收到了不同的信息。
        Ⅱ阶段:自我反省的角色采择(8—10岁)。
        Ⅲ阶段: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或朋友共同的观点看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        Ⅳ阶段: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岁以上)。青少年试图通过将他人的观点与社会系统中的综合性观点相比较,以此来理解他人的观点。
塞尔曼(SeLman,1981)儿童友谊发展的五个阶段:
        第一阶段(3-7岁),友谊关系还很不稳定
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
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
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        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        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
•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从11、12岁到14、15岁。
•        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从14、15岁到17、18岁。


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二)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三)初中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四)成熟早晚对男女生的影响

(三)初中生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1、心理生物性紊乱
2、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一)自我意识高涨
•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        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跃期在1-3岁。

初中生反抗性的主要表现
•        第一,态度强硬,举止粗暴。
•        第二,漠不关心,冷淡对待。
•        第三,反抗具有迁移性。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
1、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性共存
2、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第二,意识成分的分化。
第三,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
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
第五,有很强的自尊心。
第六,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自我概念
•        影响青年自我概念的性质的因素:
•        第一是生理因素
•        第二是认知水平
•        第三是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将对青年自我概念有影响,其影响是同方向的;
•        第四是个人成功及失败的经验也将影响自我概念的性质。

影响高中时期个体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
(1)认知水平
它包括个体思维品质的特点和智力发展的程度。
(2)性格特点
(3)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专制,或父母过于保护的教育方式都会使青年人产生较强烈的自治要求。
(4)心理成熟水平

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运用假设
2、逻辑推理
3、运用逻辑规则
   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

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
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3、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自我中心具体表现:
1、假想的观众
制造出假想的观众,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度的自我欣赏,但不能关注他人。
2、独特的自我
“个人的虚构”,认为自己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夸大自我感受,认为自己的体验独一无二,评价事物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发表于 2014-11-17 2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多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6 20:53 , Processed in 0.08952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