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69|回复: 0

[资料] 小学语文说课试讲之教学目标分析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9 10: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面试|小学语文说课试讲教学目标分析(上)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一个统整,使我们从总体上对小学语文各模块的教学目标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如果具体到每一节课堂教学的目标我们应该如何展开,又该如何围绕着新课改所提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写呢?比如知识与技能目标,我们培养学生掌握哪些技能,学习哪些方法,养成怎样的情感价值观态度。因此,本文将对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分析,使其对语文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提到“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阐述,我们大致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解成四个方面:

一、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上。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用语言来说教,而是通过课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获得情感陶冶和正确的道德判断。例如学习课文《詹天佑》、《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学生通过学生能够认识到爱祖国、爱人民,不是一句空话,是通过其具体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教材中《长城》、《赵州桥》、《晏子使楚》、《草船借箭》等课文,以及教材中大量脍炙人口的古诗寓言,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通过语文学习,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吸收中华名族文化的智慧。

3.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课外阅读、上网查询各种信息,进一步开阔自己的视野,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字

热爱用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景仰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景仰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

总之,就是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汉语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在习作练习中的创造美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理想情操、健全的伦理道德等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


二、语文能力方面

1.识字写字能的力

语文课程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能力。识字写字的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收普通话。认识3500个作用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公正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常用的识字方法有:看图识字的方法,运用形声规律识字,比较汉字的音、形、意识字,运用归类识字单位命名的方法,运用查字典识字。

2.阅读能力

具体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总之,小学段的阅读一是突出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二是多读,重视积累;三是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

经常运用的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浏览、复述、背诵、质疑、预习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具体要求与形式,比如朗读其要求有:正确、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顿、注意声音的轻重、注意速度和节奏、注意语调等等。其形式有:个别读、指名读、齐读、分组读、轮流读、设擂读、分角色读、自由读、引读、跟读等等。

3.习作能力

一篇文章有三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一是思想内容,二是组织结构、三是语言表达,根据这个分析,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可划分为搜集材料的能力、选材立意的能力、构思组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修改能力等五种。小学生习作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积累作文材料、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编写提纲、修改文章、看图作文、扩写、续写等方法进行。

4.口语交际能力

具体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三、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方面

1.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应该是贯穿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比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地写字习惯,对学习汉语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学习素材等,凡是与语文有关的良好习惯都应注意培养。总之,在语文学习中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动笔、使用工具书、课外读书读报等习惯


2.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总结出了很多的学习方法,例如把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分为查字典、解词、解句、解句群、分段、分层次、质疑问难、做读书笔记、复习、独立解题、阅读与作文中的审题等等。有些阅读方法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比如阅读的方法,有朗读法、默读法、浏览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跳读法、猜读法、圈点读等等。

3.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主动建构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主动学习的态度。

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

语文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9 10:14 , Processed in 0.09863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