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0|回复: 0

[数学] 小学数学状元郎六年级上期数学总复习计划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0 12: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状元郎六年级上期数学总复习计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执笔: 周碧英执教:周碧英
一、知识梳理
  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安排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系统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认识。把计算、概念、应用题和几何知识分别集中起来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分数乘除的意义、法则和应用题的明白和掌握。
  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可以将分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他知识加深明白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用题的能力,全面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复习步骤:
  第一部分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算;
  计算题要求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要求学生有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简便算法的能力。
  第二部分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掌握关键式: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会解答求分率、单位“1”的量、对应的数量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复习时,可以先分开练习这三种类型题目的题组,如:求分率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已知(用乘法)的题组、单位“1”的量是未知(用方程或除法)的题组。之后再把几种题型混合,仍采用题组的练习方式,做好对比。如: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1)梨比苹果多1/4,
(2)苹果比梨少1/4,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多数没有注明用算术解法还是方程解答,有的是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合理的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部分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
  复习圆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圆的有关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的问题。
  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数四则运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难点: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
  课时安排: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2课时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13课时
  圆和轴对称图形8课时
  综合训练7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计算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几个方面:
  (1)数字抄写错误;
  (2)运算符号抄写错误;
  (3)约分后的结果抄写错误;
  (4)计算粗心造成错误;
  (5)计算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
(6)能够简算的没有进行简算。
2、学生对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还应进一步强化
  (1)找单位“1”的量易错的类型
  如:这个月节约电费7%
  由于题目中省略了单位“1”的量,学生容易出错。
  (2)根据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准确确定解题方法,排除负迁移的影响
  如:一个工厂由于采用了新工艺,原来每件产品的成本是74.1元,比现在成本高了14%,现在每件产品的产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由于以前学生做的题目通常是“现在比原来怎样”,“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而这道题是“原来比现在怎样”,“现在的”是单位“1”的量。不少学生因为没有仔细分析,按照惯性思维就会找错单位“1”的量,误认为“原来的”是单位“1”的量,误列式为:74.1×(1+14%)。
  3、学生对有关圆的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应继续强化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关圆的计算公式,但在具体使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很容易出错。因此,还应不断巩固练习。
  (1)如:一个圆的直径是7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是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读题不仔细把7厘米当作是半径来做。
  (2)学生易忽略单位换算。
  如:一个圆的半径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因为题目本身很简单,学生放松了警惕性,极易忽略单位不相同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具体方法:1、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时,让学生弄清计算法则间的联系和区别。如分数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计算法则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要抓好基本训练。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算法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在动手做题之前,先要全面审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以后,再计算。做完以后,还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进行简便计算的,互相交流经验,以开阔学生的思路。
  3、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重点仍要放在使学生分析和弄清题目的数量关系上。
  可以先复习一些简单的文字题。如结合练习三十五第10、15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已学的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认识,分清用分数表示的量和分数的区别。如1/3米和1/3,1/3米是一个不变的数量,而1/3则是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二个数相比的关系,所以要明确哪二个数相比。即把谁看作单位“1”。
  对于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通过题组的对比练习,使学生明确解答这些应用题,首先必须确定把谁看作单位“1”,其次是弄清题目中的基本关系。如:
  苹果有120千克,------------------------,梨有多少千克?
  (5)梨比苹果多1/4,
  (6)苹果比梨少1/4,
  可以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分类。达到明确当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时,求对应量用乘法,当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时,用方程或除法。
  还要特别强调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从而确定算法,正确地列式解答。如:在做上面这个题组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画图分析后,再解答。
  4、复习圆、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多利用实物、图形,引导学生回忆这些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得来的;不要死背计算公式,要根据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公式解答。
  复习策略:
  1、认真钻研教材,力争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2、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
  3、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思路开放的练习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4、加强学生作业的批改,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5、注意加强学生的补差工作。采用老师集中补差和学生互助等形式进行。注意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6、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应注意抓住"单位1"进行复习。练习时应避免机械重复,以防学生思维僵化。
  7、在复习中要结合相关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8、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面的扩展,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能力。
  9、注意和学生家长联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10、在复习整理时,对学得较好的学生可以多让他们回答一些稍难的问题,多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可以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题,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这些学生都能达到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

11、出一套复习题。[附后]
四教学反思
   2012年11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22 23:45 , Processed in 0.0854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