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8|回复: 0

[语文]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6 1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教案

执教人:吴泽猛
教材简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
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
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
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 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投影显示)
      三、回顾指导
1、        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投影显示)


     



四、问题研讨
     1、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3、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1、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要、      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2、 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这样写道:“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好了,我们刚才通过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请大家选取一个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起                       落
苦干三年买新车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拼命攒钱买新车            在搜捕中辛苦攒的钱被抢去
虎妞低价买了车            因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典型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吴泽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17 07:09 , Processed in 0.08344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