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首页

霓凡儿的个人空间 http://www.0590edu.com/?1209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教育学考试要点

热度 4已有 1186 次阅读2012-1-6 15:04 | 教育学考试

教育学考试要点

第一节  什么是教育

一、教育的概念

(一)词源: 1、中国:“教、育”两字的象形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孟子最早将“教、育”两字连用,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3、  西方:源于拉丁语EDUCERE,本意为引出的意思

(二)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国外的观点、国内的观点和本书的观点。

国外的观点:夸美纽斯:教育是生活的预备。裴斯泰洛齐: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涂尔干: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我国古代的观点:《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上天所赐予的称作性,顺从和发扬本性称作道,把道加以修明和推广,叫做“教”。即,修道即为教育。《荀子• 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我国现代的观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内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本人赞同的观点:

广义:凡是有意识地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

最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一)不同观点: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多质说、本质规定说(赞同)(二)本质: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社会性—动物所谓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本质区别。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专门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对受教育者智力、体力和思想意识发挥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以称为教育者。从狭义上说,则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以教育为基本职责的人员。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注意:教育者不等于教师。2、受教育者——即学习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学习为其主要职责的人。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受教育者不等于学生3、教育中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据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环境等。

    一般而言,教育者借助于教育中介作用于受教育者,便发生教育活动。不过,在学习化社会中,教育中介能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

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教育是由神创造的。(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

法:勒图尔诺 英:沛西•能(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观点: 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 2“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本观点的根本错误: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观点: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评价:离生物起源说不远,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世纪40 -50年代,前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此外,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在讨论教育本质的过程中,针对劳动起源论的不足,提出了教育起源于适应和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观点。

二、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和现代社会教育)。

(一)原始教育:指教育产生的最初阶段,或者说原始社会最初阶段的教育。特点:1. 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 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3. 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4. 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阶段。特点:1、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实践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4、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5、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学校教育的产生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2、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三)现代教育: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逐步走向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2、学校教育的普及性。3、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4、创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班级授课制。5、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内容逐渐科学化。

(四)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  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1、科学教育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2、科学教育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地理、生物等。3、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4、人文知识的学科表现形态主要为:政治、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等。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普及化的开始,“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教育法制化的形成,教育民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章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重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定义:

(一)研究对象——教育现象、规律与理论

1、国内有三种最典型的观点:教育现象规律说(王道俊、王汉澜)、教育特殊矛盾说(鲁洁)、教育问题说(孙喜亭)2、本书观点:教育现象、规律与理论;最根本的对象是教育问题。(二)定义1、本书定义:研究教育现象,发现与解决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阐明教育理论,解决培养人的问题的科学。2、其它有代表性的定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科的分类(略)

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一)理论建设1、批判继承传统,构建未来体系。2、学习国外,构建中国特色体系。3、学习相邻学科,建立科学体系。4、把实践作为理论根基。

(二)实践运用:1、为个体发展提供规律性东西和具体实施原则方法。2、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论证和解释。3、应考虑如何使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一)中国:1、孔子:《论语》2、《学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二)国外: 1、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二、独立形态阶段1、英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3、捷克夸美纽斯(人称“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著《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4、英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5、德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6、德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多样化阶段:1、德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等。2、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中国的陶行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3、凯洛夫的《教育学》4、中国: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孟宪承《教育概论》、钱亦石《现代教育原理》、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理论深化阶段:1、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纳《教育过程》2、前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第三节 教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自学)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文献法)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一)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1、制约教育的领导权: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政府任命)。2、制约教育的享受权。在古代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明显,例如唐朝的“六学”、“二馆”,西欧的双轨学制。(二)制约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总是由统治阶级制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带有明显的政治性。(三)制约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往往是政治制度的翻版或浓缩。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驱动和支持作用。此外,政治还会制约教育(主要是德育)的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1、教育的普及化推进社会政治变革。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3、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三、政治与教育关系的性质:1、政治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2、政治和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3、政治和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四、教育民主化(在现阶段的体现)1、扩大办学自主权。2、教育机会均等。3、加强教育立法,为教育民主化提供法律保障。

第二节 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1、经济状况构成了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教育的基础性条件:人力、财力、物力——需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2、经济水平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有制约作用。3、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1、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2、教育可以提高现实劳动力的劳动能力。(二)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三)教育能够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四)教育的经济功能具有间接性、滞后性、长期性、潜伏性和增值性特点。

三、经济与教育关系的性质及“教育先行”:(一)两者关系的性质——经济活动决定教育活动。(二)关于“教育先行” 1、含义:在一定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条件之下,为了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发展教育。2、“教育先行”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3、“教育先行”仍需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仍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知识经济与教育经济功能的强化

(一)知识经济的涵义与特征:1、涵义: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2、特征:(1)知识剧烈增长,信息高速发展。(2)生产力要素结构发生重大变化。(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4)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空前加强。

(二)教育经济功能的强化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自学)

重点理解掌握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继承、交流、融合、创造、更新)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

一、人口对教育的作用:(一)人口数量对教育影响1、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2、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1、直接影响2、间接影响

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一)教育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二)教育对人口质量的影响。1、首先表现在对青年一代的培养。2、还表现在对成年人的教育上。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学重点]: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作用及相互关系、教育因素的作用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人的发展的涵义: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变化过程。狭义来说,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期身心有规律地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生理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身体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包括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也影响着生理发展。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提供发展的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发展的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发展有一定影响。

遗传素质并不决定人的发展,理由如下: 1、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种可能性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能转化为现实性。2、遗传素质是可变的。一个正常的人蕴藏着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遗传素质可以向肯定或否定的方向变化。如“爱迪生”、“方仲永、“江郎才尽”。 3、遗传虽然存在个别差异,但对于一般正常的人来说,差别不大,而且这种差别也不是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因素

(二)环境因素:包括先天环境(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发展有作用吗? 1、提供发展的内容和方向2、提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一定的限制。3、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但社会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因为: 1、这种环境的影响是自发,偶然的,零碎的,没有既定的目的,也不能按一定的方向长期系统地影响学生,它不能决定人们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水平。2、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过程。

(三)教育因素(主要探讨学校教育)—主导作用。1、规定个体发展的方向,起引导作用。2、具有促进和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2)专门性。(3)可控性。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条件:(1)学校必须和社会、家庭协调一致。(2)受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教育必须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第二节)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小结: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每种因素作用的大小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也不一样。不能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它们,必须将其置于系统中,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

第三节  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适应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 ”;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 ”。

心理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还要求作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

注:教育是被动地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吗?

教育不是追随在发展进程之后,而应努力超越发展过程,引导发展过程。那么教育应如何超越和引导发展过程呢?这就要确立“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低于或等于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缺乏挑战性。高于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缺乏可能性,所以,教学要求应该落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以内,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教育者对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可能水平有切实的估计

二、适应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1、不均衡性: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不均衡-关键期;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2、差异性:相同方面发展水平、速度有差异;不同方面发展的差异。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根据不均衡性,教师应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根据差异性,教育应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三、适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顺序和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

可变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教育和环境中的个体,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教育如何适应这条规律?教师要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五章 教育目的

[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我国的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当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特点1、预见性2、超前性3、理想性4、历史性

二、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作用:1、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3、协调作用4、标准作用

三、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一)政治经济制度—主要依据(二)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的发展水平。(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四种观点:(1)宗教、神的旨意—夸美纽斯 (2)个人本位论—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 (3)社会本位论—诺笃尔普(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指人的素质的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基本要素包括:(1)智能、体能(2)活动能力(3)道德品质(4)情感、意志、性格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 1、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发展—核心部分2、人的全面能力的发展3、不仅包括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发展是同生产的发展相一致的

(一)人的片面发展是同分工的历史联系在一起的。1、第一次大分工—城市与农村的分离(社会内部分工),导致脑力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工人尚未完全丧失独立性。2、第二次大分工—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分工(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完全消灭了工人的独立性,造成了工人精神和肉体的真正畸形的发展,使人的片面发展达到最严重的程度。(二)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基础。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一)条件:1、废除私有制—必要条件2、生产力高度发达—充分条件之一

(二)途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197-198页)

1949年,《中国人民政府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宪法》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各级各类人才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报告对党的教育方针有新的发展:

一是提出了新观点,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教育方针,写到教育的旗帜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

二是明确了新要求,突出强调教育要努力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与经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

新的教育方针具有这样几个特征:

一是科学性。表述涵盖了教育的方向、培养目标和实施途径,明确回答了我国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当“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问题,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方针内涵。这一表述集中反映了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

二是时代性。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相对于“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言,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首次完整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表述立足国情,着眼素质教育,放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洋溢着时代精神.

三是实践性(或称可行性)。教育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较之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对培养人才途径的认识。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更要坚持教育同整个社会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二)新时期教育目的的内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对新时期教育目的内容的理解:1、  必须是社会主义2、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统一的3、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是统一的。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一)组成部分:几种不同提法:三育说:德、智、体。四育说:德、智、体、美。五育说:德、智、体、美、劳。六育说:德、智、体、美、劳、心

    各育的涵义和任务

(1)德育: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社会思想、道德)----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我国德育的基本任务: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具有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我国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政治化倾向;成人化倾向、教条化倾向;德育途径、方法问题;注: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德育是分层次、有梯度的系统工程。幼儿园和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和大学:理想信念的树立

(2)智育: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智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感知力、思维力等

(3)体育: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歌德:“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素有谈体育必谈清华的习惯:第一个将体育化为必修课的高校。清华口号:“毕业后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4)美育:基本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艺术美、现实美、科学美

依靠艺术教育为主渠道,确保艺术教育的美育属性

辅以其它教育形式

(5)劳育:基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6)心育:基本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等。

(二)各育之间的关系: 1、各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育不能相互取代,应坚持各育并举。2、各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各育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应坚持整体观点,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3、各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和智育的地位与作用更具有基础性。评价人才时,往往从德与才来评价。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无德无才;有才无德。

第四节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国家为实现教育目的所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相关制度的总称。

(二)建立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2、政治经济制度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4、此外,还有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和外国的经验

二、我国学校教育制度:1、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2、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3、我国学制的构成:(1)学前教育—3-6岁(2)初等教育 — 6-12岁(3)中等教育 —12-18岁(4)高等教育 —最高阶段(专科、本科和研究生)

•我国教育制度还有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成人教育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及教育评估制度等。

三、当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早期教育:1、入学年龄提前2、教学方法不断更新3、注意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和过渡

(二)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义务教育年限越来越长2、普及义务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1、职业教育普遍受到重视2、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综合统一

(四)高等教育多样化:1、短期大学迅速发展2、加强大学与工业、企业的联系,建立教学、科研与生产联合体。3、“巨型大学”与“微型学院”并存。4、出现跨国的高等教育机构5、层次众多,类型多样。

(五)人的教育终身化。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教学重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及构建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

教师的社会地位: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一)鲜明的示范性—最大的特点:原因在于学生的模仿性。(二)特殊的复杂性:原因: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影响学生成长因素的复杂性。(三)独特的创造性—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表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机智。(四)显效的长期性。原因:1、教育的培养周期长。2、教师劳动社会效应的体现时间长。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时间长。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一)现代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二)良好的素质:1、科学文化素质: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基本的美育知识。2、教育能力素质: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自学、科研能力。3、职业道德素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团结协作精神。4、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5、创新素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创新的人格特征。

五、我国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一是从教师的专业知识来看, 由于现行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去确定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作用,忽视了教师教育的特点和教师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和奉献精神不足,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三是从教师的专业训练来看, 我国同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仍然偏低。国外尤其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大都已经提高到本科层次,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层次。四是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庞大而又状况复杂,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重新接受系统学习提高的机会,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教育和技术感到束手无策,无法深入学习和提高。五是从教师的专业自主来看,在我国,人们大都习惯于从义务的角度去规范教师, 而较少思考或研究在教师的职业工作中应该享有的权利,尤其是作为专业人员的权利。六是从教师的专业组织来看,我国纯粹由教师组成的教育专业组织力量薄弱, 从对政府教育决策的影响与教师福利的增进两方面而言,不能称之为是强有力的专业团体。此外,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也存在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第二节 学生

一、不同的学生观:(一)外塑观(二)内生论

二、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个性特征。(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具有身心发展的全面性、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生的地位:(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1、学生是教育对象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2、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1、含义两个方面:一是师生所处的地位(师生角色关系);二是师生交往(师生心理关系)。

2、发展:第一阶段: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杜威—学生中心说。第三阶段:主导主体说

二、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

(一)社会制约性  (二)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理解学生2、  建立教师威信3、善于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第七章 课程

[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分类;我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

一、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广义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课程是指一门教学科目(即学科)

(二)课程的类型:1、根据正式程度可分为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正式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包括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2、根据课程的开设方式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三)影响课程的因素:1、社会—决定性因素2、学生(儿童)3、知识—最直接的因素

二、我国课程的具体体现

(一)课程计划: 1、概念:也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地位:是编写教学大纲、教材的主要依据。3、课程计划包括的内容: (1)确定培养目标 (2)确定课程设置:A、要处理好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关系B、要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D、工具类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之间的关系。(3)规定课程开设顺序 (4)设计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1、概念:又称教学大纲,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2、意义: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教学评价的最终标准。3、内容包括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三)教材:1、概念: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教科书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2、意义: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3、教科书的构成:目录、本文、作业、图表与附录。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管理僵化2、课程结构不合理:重学科课,忽活动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分科课,轻综合课;重理科课,轻文科课;工具类课比重太大。3、课程内容陈旧、难度偏大。4、教材编写质量不高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进展

1、建立课程分级管理体制2、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3、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取得重要成果4、开展综合课程实验5、教材质量有所提高6、目前进行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目标:(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八章 教学规律和原则

[教学重点]:教学的概念、教学规律和原则

第一节  教学及其过程

一、教学:(一)含义:广义上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上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教学不同于教育、智育、自学和上课。(二)地位—中心地位(三)任务1、掌握“双基”—首要任务、基础2、发展能力,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和良好思想品德—核心3、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教学过程:(一)含义: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教学内容中介进行的以认识活动为主的双边活动系统。构成要素:教、学、教学内容。

(二)特点:1、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3、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

(三)结构:1、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杜威:疑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3、我国:激发、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

第二节 教学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性质: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

意义:A、有助于阐明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B、有助于科学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质量和效率二、基本教学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

1、涵义:指教与学作为教学过程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对立统一中推动教学过程矛盾运动不断地向前发展。

2、内容:首先、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存在条件的,教指导学,教是为了学,反之,学生的学又以教师的教为存在条件,学离不开教,学需要教。其次、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教师教的水平制约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反过来又会给教师的教以巨大的影响。

3、要求:A、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什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什么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B、既要反对“教师中心论”,又要反对“儿童中心论”。

(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情境:毛泽东要从苏联留学回国的毛岸英下农村进工厂参加社会实践。前人的两种态度: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B、“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什么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它们间的关系如何?2、这一规律是如何表述的?3、这一规律的要求如何?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规律历史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实质教育派: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忽视发展智力。形式教育派: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训练官能、发展学生智力,知识本身是不重要的。

(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两种不同的老师:经师——人师

内容:教书必然育人,育人又必须通过教书。

要求:既教书又育人,防止两张皮。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什么是教学原则:(一)涵义:目的  规律  指导教学 基本要求

教学原则——教学原理——教学规律

(主观)  (带主观性)    (客观)

教学原则(principle)—教学规则(Rule)

(一般)                (具体)

(二)意义:1、有助于理解教育本质和规律,提高按规律教学的自觉性2、有助于师生双方有效发挥积极性,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3、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尺度,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1、含义: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人生观教育。

2、贯彻要求:(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2)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性原则)

结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科学知识的运用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

1、涵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2、贯彻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3)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三)启发式原则:1、涵义: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2、发展:我国:最早的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乃“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乃“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西方第一人)第斯多惠:“教育就是引导”,“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理论化  卓越贡献)启发式原则的核心: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生动活泼地获得发展

3、贯彻要求:(1)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问发思 、以理发思、以变发思、以情发思(3)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直观性原则:1、涵义: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深刻的理解教材,发展学生认知能力。2、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 实物直观  手段    模像直观      言语直观

注意问题:(1)教具呈现时机要恰当、教具不能太多、教具摆放位置要让全体学生看到、教具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2)充分利用语言、板书、板画的直观作用。(3)直观要与启发喜欢积极思维相结合。(4)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

(五)循序渐进原则:1、涵义:按照科学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计划、由步骤的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序:逻辑顺序      • 心理顺序

2、贯彻要求:(1)按教材系统进行教学(2)教学时突出重点、难点,主次有别(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1、涵义: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利于有足够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或新的知识学习中.: 2、贯彻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组织好复习和练习  •教给记忆方法,发展记忆能力

(七)因材施教原则:1、涵义: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扬长避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2、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九章  教学方法和技术

一、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什么是教学方法:1、涵义:广义:一切手段和途径2、意义:重要因素  手段途径  方向质量3、发展:古代——近代——现代

指导思想:突出启发式• 改革入手:突出研究学法• 改革目标:强调教会学生学习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指导思想: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1、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注入式和启发式。2、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的关键——要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选择依据:1、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学科和教材的特点3、教学对象的特点4、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三)基本要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国外几种新型教学方法:1、发现法:(1)含义: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围绕一定的问题,积极思考,自行发现,从而掌握概念、原理、原则和法则,发展智能的教学方法。(2)运用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假设-检验修正假设-得出结论

2、暗示教学法:(1)含义: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2)运用步骤:教师说明课文-教师分别使用朗诵、演说、窃窃私语的声调连读三遍课文-播放音乐,教师按音乐节奏再连读几遍课文,并告诉学生注意听音乐,不要听教师读-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利用新学语言,进行对话、演短剧、做游戏(要求扮演者进入角色)。

3、程序教学法(1)含义:使用程序教材自动教学的方法。(2)运用步骤:解释(向学生讲清如何使用教学机器进行学习)-显示问题(把教材内容分成许多小题目,通过教学机器显示出来)-解答(学生对问题作出解答)-确认(将学生回答的正误情况告诉学生)

四、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

(一)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学规模4、促进教学改革

(二)媒体1、光学(幻灯、投影)音响(收、录、扩音)声像(电影、电视、录像)综合(语言实验室及相应软件)媒体。2、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开、闭路电视,卫星传播电视及相应软件)。3、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三)要求:1、处理好两对关系• 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 • 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2、做好三件工作: 软件开发      使用准备      组织管理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与环节

[教学重点]: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构。

(一)个别教学——古代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

1、含义:同一时空里教师只与单个学生发生教学关系的教学组织形式。

2、特点:(1)学生年龄不一,程度不齐。(2)教学内容不同。(3)教学进度不一致。

3、不足:(1)教学规模小。(2)教学成本高。(3)教学效益低。

(二)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含义

2、优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利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3、不足:不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最大局限性;易使理论脱离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三)分组教学

1、含义    2、类型

3、优点:(1)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2)有利于因材施教。

4、不足:(1)不易科学鉴别。(2)负面影响大。(3)各方面意见不一致,常矛盾。(4)增加管理难度。

(四)复式教学——辅助形式  (五)特朗普制——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个别教学(40%)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变革趋势:

1、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更加突出现代化的特征3、运用将更加结合实际4、班级人数、每节课时量以及课堂座位排列更趋多样化,合理化。(1)班级人数减少(2)节课时量缩短(3)课堂排座由行列式发展为圆桌式、马蹄型、半圆型和蜂巢式等。

三、教学的基本环节

学的环节

教的环节:(一)备课——先决条件。 备课包括广义备课和狭义备课

1、三个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三种计划:学期(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提出教学目标(应用学习结果来表述);设计教学进程(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上课——中心环节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课外作业、辅导是上课的延续和补充,学业成绩考核评定是上课结果的反馈。

1、课的类型2、课的结构3、一节好课的条件: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积极性高;时间分配合理,课堂效率高。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四)课外辅导(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意义2、检查方式:(1)平时检查(2)考试与考查

考试命题要求:依大纲、教材命题;考记忆和考理解运用相结合;重点突出,又要有比较大的覆盖面;难易和份量要适当。3、评定方法:百分制;等级制;评语。

第十一章  班级德育活动

[教学重点]:班主任工作主要内容、德育过程

第一节 班级德育活动概述

一、班级德育的涵义及意义

1、涵义:以班级为单位所进行的集体教育活动。

2、意义:(1)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3)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途径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任务——全面负责班级工作

(二)主要内容:1、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前提和条件2、组织和培养健全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1)良好班集体的标志:明确积极的共同奋斗目标;活泼正常的班级活动;严格的规章制度;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如何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经常开展班级活动;选拔和培养骨干,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培养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包括:(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A、要尊重、热爱后进生。B、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和缺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C、对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D、对后进生要有耐心、有信心、有毅力。4、协调教育影响(1)统一协调校内教育者的要求(2)统一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5、评定学生的操行:要求:突出重点,富有个性;一分为二,显示变化;行文简洁,语言亲切;发扬民主,实事求是。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1)计划(学期计划:基本情况、任务、目标、工作要点;具体执行计划:目的要求、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方法、时间、分工、进行步骤、完成时限等)(2)总结(前言:总结时间范围、概述成绩;正文:具体成绩、不足、体会;结尾:改进建议)

第二节 班级德育活动过程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一、班级德育活动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的统一性。(二)德育过程是激发和促进学生思想矛盾发展的过程,具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性。(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与交往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四)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长期反复性。

二、班级活动原则与方法

(一)原则: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二)方法:说服、情感陶冶、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适当奖惩、心理咨询、参观、访问与调查。注:理解每一种原则和方法的涵义,熟悉贯彻原则和运用方法的要求

第三节 现代学校德育改革的趋势

一、学校德育价值取向的生活化是指学校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回归生活。学校德育应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和引导学生的交往生活、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学校德育模式建构的个性化:从重共性向重个性发展

三、学校德育方法的科学化:  学校德育方法必须是多种多样并各具特色的;各种方法必须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增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路过

鸡蛋
3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回复 yinziqing 2012-1-6 18:05
完美的总结!!
回复 不想再卡 2012-1-7 19:05
很好很精彩
回复 gaa2712619 2012-1-20 14:20
不错!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18:32 , Processed in 0.18623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