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132|回复: 11

[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汇总(复习提纲+要点概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20: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复习提纲(识记、理解、应用)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  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和条件。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著名教育家的思想及其代表作
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本认识与评价。
第二讲   人、社会、教育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为什么?
理解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作用。
对环境因素的基本理解。
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为什么说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社会生产力、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对教育的人的制约性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讲  教育目的
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具有哪些功能。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价值取向。
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
第四讲  教师
怎样全面认识教育的劳动特点及其价值?
如何理解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
你认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多元的知识结构、 多向的教育交往、 完善的能力结构、 健康的心理素质)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什么是师生关系?你认为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应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五讲  课程
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理解课程设置在结构应该如何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如何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与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六讲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什么是教学观?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上好一堂课所要遵循的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第七讲   德育
对德育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结合我国当前德育现状谈谈应确立哪些现代德育观。
德育目标及其特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第八讲   班主任工作
我国中小学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如何理解当今中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班集体对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哪些功能?班主任怎样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
班主任如何做好个别教育的工作?
根据学生评价的发展趋向,班主任如何才能做好操行评定。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
三、教育的形态
四、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五、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教育”一词。
“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之所以堕落到今天,是因为我从小就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
“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
“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
(二)“教育”的词源
在我国,¡°教¡±、¡°育¡±二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在20世纪之前,在中国¡°教¡±与¡°育¡±很少连用,思想家和普通百姓在论及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教¡±、¡°学¡±这两个词。
在西方民族语言中(英语、法语、德语)“教育”一词,最早源于古拉丁语“educare”这个“e”——前缀,表示有“出”的意思
“duere”——词根,则表示“引导”
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比较东、西方文化对¡°教育¡±的理解。
(三)“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它与其他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的差别何在?它所产生的影响与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
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
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育的责任(包括直接承担者和间接承担者)和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活动中的作用和使命。
主导作用:指导(定向、选择)与管理。
使命: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
教育者: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受教育者
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在受教育活动中,相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育的地位。只有受教育者把外部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学习、成长需求时,或者善于作出自己的选择时,他才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人的因素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他们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相互关系。
教育中介
教育中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赖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中介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活动系统。
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
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
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三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

四、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产生
教育产生于原始社会。
主要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具有永恒性的根本原因。

条件:劳动    语言
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必要和最根本的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二)学校教育的出现    学校教育大约产生在原始社会末奴隶社会初。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左右的埃及。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商代。
原因和条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分工(体脑分工);社会出现阶级和国家;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经验系统化、抽象化,形成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文字的产生;等等。
学校教育的出现标志着教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和社会部门,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功能,使“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1、农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工业社会的教育
特征: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信息社会的教育
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学校的目的;学校的类型;学校教育网络;学校与市场的联系;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是教育基本普及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的理解。  
                              
五、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的简单化定义)
从不同层面界定¡°教育学¡±
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二)教育学的萌芽
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活动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水平,从而没有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
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著作中。
中国:
《学记》是我国古代早最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作品。它成书于战国时期,总结了儒家教育理论和经验。
论语》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
孔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学思习行结合、立志乐道、自省自克、以友辅仁等观点充分反映了他在教学和德育等方面的思想。
孟子、老子、荀子、韩愈、朱熹等有过有关教育的论述。


西方: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是古希腊(雅典)智者派的启智教育思想
早在公园前400多年,古希腊的智者派就建立了启智教育的传统。
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1)美德即知识   (2)苏格拉底法(“知识产婆术”)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由此,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苏格拉底法(“知识产婆术”)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知识产婆术”。
苏格拉底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理想国》是反映他的哲学、政治、伦理及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教育理论著作,被认作西方教育史上的三大历程碑之一。
柏拉图的教育观是一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他把国家和社会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其教育目的主要不是促进个人发展,而是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天资,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建立起一个和谐理想的社会。
柏拉图和智者派的在教育思想对抗,拉开了教育史上持续至今的“个人主义”(个人本位)和“国家主义”(社会本位)两种教育观争论的帷幕。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古希腊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创造性的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主张在他的《政治学》(代表作)中有充分的反映。
在教育思想上,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秉承了柏拉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完美,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为国家培养公民。
另一方面,他也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性,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的教育。这是后来许多教育家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的一个思想渊源。

(三)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创立首先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其次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再次,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分不开。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主要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结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的创立不是瞬间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前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时间。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被看作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法国)卢梭:  《爱弥儿》
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看作是“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尔》一书中。这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名著)。
包含在《爱弥尔》中的 新教育观念  
教育要适应自然的观念。
儿童中心的观念。
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
实用主义的观念。
发现的观念。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极大影响,是传统教育的代表。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四)教育学的发展
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中后期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他的教育思想风靡全球,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仅仅不到半个世纪,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出现,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在西方已如夕阳西下,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初露曙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现代教育的代表。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批判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教育著作:
《我的教育信条》(1897)      《学校与社会》(1899)   《儿童与课程》(1902)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  《明日之学校》(1915)   《经验与教育》(1938)
人的问题》(1946)
主要教育观点:

1 “ 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预备。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主要内容。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2 “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
3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传统的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和教法跟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儿童的学习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和成人经验中的东西,教学脱离儿童个人的生活和经验。  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 这个基本原则。   杜威认为,由于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 是关于怎样做 (how to do)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应该 就是“做”的过程。   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但是,儿童所“做”的或参加的工作活动并不同于职业教育。
4 “儿童中心“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并且以儿童为自己的出发点 。”    杜威认为,”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这里,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野:
根据赫尔巴特和杜威对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要素所处地位的不同来划分。
赫尔巴特提出:教师中心   教科书中心和教室中心
杜威提出:儿童中心    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近年来教育学发展出现了一些新面貌:研究的问题领域迅速扩大;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多样化;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其研究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二讲  人  社会  教育
人、社会和教育三者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多维关系。
主要表现: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从人、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可以反映出教育的全部规律和特征。

本章节学习重点: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
1,矛盾性:即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之间的差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永恒的矛盾运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之中实现的,如果没有这种矛盾运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就失去其根本动力。
2,一致性: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结果。
     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是连接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
(二)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是连接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中介转化的作用
    人的发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质)
     『                          』
(促进人的社会化)←教育— 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 实现这种转化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一种中介转化作用。

教育的两个基本关系: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的两个最基本规律:
      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人是教育的出发点
教育在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过程中,教育基本着眼点和出发点不是直接指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而是指向人的发展(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教育通过培养人,可以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所需求的水平上,使人在社会化的基础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
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就可把人的发展提高到社会发展要求的水平上,这就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双方相互制约、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
教育通过培养人来解决人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教育的发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我们可以从教育的功能作用中来进一步理解。
所谓功能是指一种社会现象(或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的相互影响下、所具有的客观作用。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功能从作用的对象来看,它可分为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两种。
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关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个性化。       
教育上所讲的个体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这几十年的过程中,人们身心各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取得社会生活和正式社会成员资格,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
社会化的内容:
①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
②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③掌握个体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
④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②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③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
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
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
①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②促进个体的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③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一方面使个体社会化,将社会行为规范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教育要教给他们“何以为生”的本领。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4、关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

克服教育负向的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
• 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把尊重人、关心人的教育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 创造以做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
• 体现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办教育
• 实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战略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先天性素质(遗传素质)——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社会环境——重要作用
个体活动(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作用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系统性  选择性  专门性  基础性

实事求是地估价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教育万能论¡±忽视或否认了遗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把人看成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产物,这是不足取的。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也是有条件的。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校教育内外的方方面面。

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主要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的社会功能来加以理解。
没有“人”的教育是空洞的教育,不关注“社会”的教育是抽象的教育。
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教化与兴邦——教育的政治功能
(二)生利与富民——教育的经济功能
(三)传承与嬗变——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和谐与发展——教育的生态功能

小结: 融会与整合——教育诸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一)教化与兴邦——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与思潮;
教育能够培养各类政治领导等。                                                

(二)生利与富民——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表现为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表现为经济活动再生产劳动者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化为专门的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改造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教育能够把单维的劳动者改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工作母机,是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教育的推动和保证,科技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教育和科技都是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基础。
教育的科学技术再生产功能的表现:
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教育能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教育能够培养具有科技应用能力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直接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
实现教育的经济功能,并把它放到教育社会功能的中心位置,是因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首先表现在经济上,而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与教育。衡量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一条根本性标准,就是生产力标准。
                                                               
(三)传承与嬗变——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传播文化;
改造文化;
创新、更新文化。                                                
(四)和谐与发展——教育的生态功能
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教育在工业文明中具有促进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功能,在后工业文明中,教育也具有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
在教育中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以使人们对生态平衡的追求成为一种自觉(尊重自然、关心所有生命和自然界,遵守环境道德,讲求生态伦理等)。

融会与整合——教育诸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其社会功能,教育的这一根本特征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间接性——指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培养人而间接地实现的。
隐含性——指教育的社会功能比较隐蔽,不易为人所充分认识。
潜在性——指教育的社会功能在其实现之前只是一种可能的、潜在的存在。
迟效性——指教育的社会功能一般要经过较长的人才培养周期之后才能得以显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超前性——指教育的社会功能能够适度地超越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的和谐统一(它们存在着包容、渗透、互为因果等多种联系)。
教育外部功能的融合与整合(整体性、矛盾性)。
                                               

四、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 ,是指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要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主要体现在:
    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价值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
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等都具有深刻的和统领性的制约作用。
以价值为核心的文化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制度和管理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价值观念的不良影响:
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教育受人的发展所制约),即指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变化为前提,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
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个别差异性对教育具有制约性。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由低级到高级、又量变到质变的按次序发展的特性。如,人的语言能力是按照听说读写的循序依次发展的;人的思维是有直觉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这一特性,要求教育活动的进程表必须适应人的发展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凌节而施,拔苗助长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从教育的对象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有区别、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在速度的快慢和时间早迟上是不均衡的,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身心发展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身心发展不同方面的发展时间在早迟上是不均衡的。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学家提出了人的发展关键期(最佳期)的概念,即人的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捕捉和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教育,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人的言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在12岁以前。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相互补偿的特性。
如,弱智指挥家“聪聪”的事例。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取长补短或扬长避短,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是指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牵连,相互制约,共同获得发展的。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要有基本的完整性、全面性与和谐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和各方面教育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人的发展的个性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具有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它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教育的人的制约性”小结:
教育要尊重和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不意味着被动和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固有特点。
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原理,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力求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用适当超前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教育,去推动学生的发展。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即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教育有很多特性,其相对独立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
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坚持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有批判性的。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具有选择的。



                                                     
第三讲   教育目的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育目的功能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特征:  是一种预期的要求、设想或规定 / 关注的是个体的总体发展规格  / 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基本要求  /  通常是以教育观念或教育思想为其表现形式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方向。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核心的基本内容。它一般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培养目标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育方针(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
    ↓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
    ↓
培养目标(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
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三)教育目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对教育的社会性质、对人的培养、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2、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通过确定价值方式、通过标准的方式、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整。
3、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对教育变异情况的判断与标准、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一)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依据
   2、人的依据

    社会依据
一是要根据社会关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的各种关系——社会生产、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利益关系等各种关系的总称)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同时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二)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特征: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确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把个人看成是与社会相对立的独立要素,认为社会历史和发展就是个人自我实现、自我确定、自我发展的历史。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性和自我价值方面。而忽视个人的社会本质。
评价: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它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等一定的合理性。但教育目的如果只是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要以个人价值来体现,社会的完善通过个人的完善才能实现,那么,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发展中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的价值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是相对应的。它把满足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特征: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本。强调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把社会及其发展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个人的行为完全受社会决定。忽视个人个性存在。
评价: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惟一化,这就割裂了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 就一个社会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要把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把人与社会发展的互依性、互动性、互利性作为教育目的的基本价值取向。
• 就价值取向的实践过程而言,应予以动态的、发展的把握。使两种教育价值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统一于教育目的或教育过程。
• 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的发展上。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及其基本精神
• 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 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回顾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三) 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基本构成
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
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主动地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具有特点的教育所组成的。
德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培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其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素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的第一种含义主要是生理性的,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
素质的第二种含义具有教育学意义。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性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
素质教育: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国民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心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全面性——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
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依照个体遗传特点,提高一部分人某些方面特殊知识、能力的教育。它既强调全面发展,也主张建立在个人遗传素质基础上的合理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深化;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人
2、使学生学会求知
3、使学生学会劳动
4、使学生学会生活
5、使学生学会健体
6、使学生学会审美

“学会做人”的具体要求:
做一个能关心他人的人;
做一个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勇于进取的人;
做一个律已严格、待人宽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
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有中国心的人,要以爱国为荣,不爱国为耻,这是做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思想品德素质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身体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
审美素质教育
技能素质教育
社会交往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同价值取向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为考而教、为考而学       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学
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牺牲多数,保全少数       面向全体学生
压制个性和创造性         鼓励个性和创造性
读死书、死读书,         活化知识、建构知识和智慧
轻视实践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学科孤立、割裂     注重知识和学科的综合
人的发展的表面化         人的内在潜能的激活与开发
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突破口。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突破口。
改革考试制度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使学生主动地发展的突破口。




     
第四讲   教 师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三、教师的素质
四、教师专业化
五、师生关系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1、示范性
     2、创造性
     3、系统性
     4、学习性
示范性
"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具有强烈的示范性。         
"        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  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基本特点和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      
"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渗透在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
创造性
"        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一定自觉意识、情感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        教师劳动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模式和方法.
"        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和差异来做出种种选择,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        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
"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上,体现在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系统性
"        培养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许多教师长期工作和相互协作的结果。
"        教育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系统性,决定 了教师劳动必须有高度的协调性。
"        只有教师的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协同影响,才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和谐的作用。                                                                                     学习性
"        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        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教师的成长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
"        教师的劳动具有了明显的学习性特征。
(二)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
     2、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
个人价值 :教师劳动作为一种社会劳动,除了满足社会需要,具有社会价值外,还能够在很多方面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个人也有所得(物质的、精神的),因而也具有个人价值。
"        教师劳动的价值是多元的,全面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对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        什么是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通常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中所处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是通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有的地位资源来体现的。
衡量、评价教师的社会地位的标准大致为:
"        在西文国家,一般将声望、财富及权威作为评价与分析教师社会地位的三条重要标准。
"        我国: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
专业地位
"        专业地位是衡量职业社会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
"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特征--专门职业
"        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        教师应视为一种专门职业

"        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特征:
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
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是拥有专业性自主权或控制权                                                         

经济地位
"        教师的经济地位是指教师的经济待遇在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相对高度,包括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占有和享用的状况,以及待遇、生活水平、行业吸引力等。
"        它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
"        它应与受教育水平、教师劳动的价值、劳动的专业化程度和劳动强度相匹配。

政治地位
"        教师的政治地位是指教师参政议政的程度以及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包括教师参政的深度、广度、幅度和专业权限、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

职业声望
"        职业声望是社会公众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和声誉的综合评价,具体体现在职业形象的优劣、职业吸引力的大小、职业的稳定性和威信等方面。
影响职业声望的四大因素:
"        职业的社会功能(国家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责任);
"        职业要求(教育程度、技能技巧、工作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
"        职业报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
"        职业环境(劳动强度、卫生条件、技术装备等)。
"        教师职业声望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教师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的高低,教师的工作条件、职业道德和辛劳程度,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教师的素质
(一)教师的角色形象
1、教师角色的构成
   由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职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
"         当今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主体性教育教学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日渐深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        导师:引导、诱导、辅导、教导;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合作者;课程开发者;学生的学习顾问;研究者;学习者。
2、教师的角色期望
"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群体成员对在社会系统中占某一位置的人应有行为方式的期待。
"        教师的角色期望包括社会、学生、教师群体和个人对教师行为方式所寄予的期待。
3、教师的角色协调
"        教师的角色是由其社会地位和责任所决定的,社会、学生、教师群体和个人对教师寄予多种期望。
"        多种教师角色和多种角色期望同时作用于教师,导致教师的角色冲突。
"        消除教师角色冲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角色协调:社会协调和教师的自我协调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
"        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高级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与此劳动特点相适应的基本素质。
"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        为了保证教师的质量,要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        教师资格制度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条件。然而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好的教师,还必须具备综合的素养。
1、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教师的信念
"        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        随着教师对其职业的喜欢程度逐渐加深,教师的职业行为也呈现向上趋势。
"         作为教师首先应培养起对自身职业的喜好和认同,牢固树立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职业的观念。
"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对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持有坚定不移的看法,它包含教师对自身、对学生、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判断。
"        教师信念作为一种内隐的、稳定的、恒常的心理背景,直接作用于教师的教育实践,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        教师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师信念
2、高尚的师德修养
"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
"        师德也是教师个人道德修养的反映。一个好的教师往往是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打动和教化学生的。
教师师德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核心品质:
爱心--一切有建树的教师都把爱心作为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爱心表现为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发自内心地欣赏和悦纳学生。爱心是教育的情感基础,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责任心--是指教师能自觉地认同和承担教师的各种职责和规范。
公正--是指教师必须一视同仁地、公平地对待和满足每个学生的合理需要。教师的公正是教师赢得学生爱戴和尊重,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
3、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
"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这就要求作为从业人员的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

多元的知识结构--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        通识知识包括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如英语、计算机等基础的技能、技巧。通识知识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的空间。
"        专业知识--教师必须具备以所教学科为中心的扎实的专业知识。
"        教育学知识--教师必须具有教学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懂得教育理论与规律,熟悉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特征/ 学会组织和管理教学/ 掌握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和方法)

完善的能力结构
"        教师的能力素质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教师的普通智力。
"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某种需要、情感和细微的变化,体察教育环境,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        教师应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与授的过程,它更是人与人精神、人格的互动过程。
" 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特殊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教学实践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        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和调控能力;反思能力、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

4、健康的心理素质
"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育的效果
"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并能够合理地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情感,以最佳的心理面貌进入教育情境。
                                
四、教师专业化
"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也包含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个认识,又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教师专业化的具体内容:
o 教师专业理想的建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
o 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知识的量的拓展;知识的质的深化;知识结构的优化)。
o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o 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自我形象的正确认知;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状况的满意;对理想的职业生涯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境有较高的期望;具有个体的教学模式)。
"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个性化的过程,也是良好教师形象形成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        师范教育、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和教师的自我教育。
"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教学适应阶段
"        目标奋斗阶段
"        自主发展阶段

五、师生关系
"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        业务关系(工作人):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主导主体)
"        伦理关系(社会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道德责任和权力联系。(尊师爱生)
"        情感关系(自然人):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情上的联系。(和谐融洽)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        3、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        教师方面:对学生的态度、领导方式、智慧、人格因素等。
"        学生方面:对教师的认识
"        环境方面: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        尊师--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尊师是学生对教师正确的认识、情感和行为的综合体现。
"        爱生--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并公正地对待学生。爱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     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  民主平等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
"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        共享--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
"        共创--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
" 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

(五)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在师生关系建立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 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注意以下几种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第五讲    课 程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一、课程的概念
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三、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四、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课程”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唐宋年间。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 (唐代,孔颖达)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宋代,朱熹)
   “小立课程,大做功夫。” (宋代,朱熹)
    从我国古籍记载看,”课程”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教学的科目,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教学顺序、时间。
由于受课程的含义影响,人们通常把课程理解为:
广义的课程——即学科或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学科
在英语国家,“课程” curriculum)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词根 “currere” , 意思是指“跑道”,隐喻“一段教育过程”。根据这一渊源,西方最常见“课程”定义是指学习的进程。
最早采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所指的课程是教学科目之义。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在课程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课程含义的认识逐步发生变化,不在把课程仅仅看做是一个教学科目的狭隘的概念,开始将课程看做以一定的教育目的为指导的涉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框架的极为广泛的概念——课程与学科和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其它方面;它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有对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教材)的安排、进程、时限等,课程不应只局限于学科知识体系,还应包括情感、意志、技能体系。
在课程概念含义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人们对课程的概念理解表述也有所不同。
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根据课程的性质和意义,在课程的类型划分时,根据不同的维度,可将学校课程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来分类:学科课程、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的课程。
主导价值: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各门学科知识和技能。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
主导价值: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学科课程
知识本位;
教育为生活作准备;
强调理论和间接经验的学习;
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课程;
主张分科设置课程;
只问结果,不问过程。
动课程
儿童本位;
教育即生活;
强调实践和直接经验的学习;
按照儿童心理逻辑组织课程;
主张综合设置课程;
只问过程,不问结果。


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分类: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
主导价值: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全面的视野与方法。
3、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分类: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这种课程许多国家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   比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
隐性课程:它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教师有意计划的正式教学进行,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和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比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教风、班风、班级活动等,它就是隐性课程,它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分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要求所设计的课程。国家课程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标准,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地方课程: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学校在理解国家课程纲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实施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及追求各学校之间的个性、多样性、灵活性。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实践—开发—反思—改进”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 自发、自愿;

• 自我控制和地方控制;
• 回应内部需要;
• 利用自身资源;
• 内部评价。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比较
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开发的优势和弱势


国家课程开发的优势:
容易集中各方面的人员和资源,拥有专业的课程编制人员;保证学术质量;借助行政的力量加以推广;保证学校之间的平衡发展;更好   地把握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


弱势:国家课程在开发中,由于课程决策者与实施者的分离,两者缺乏应有的合作与交流,从而降低了课程对学校的实际影响,致使课程改革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加之,国家课程的开发周期长、时效性差,不能及时反映知识的进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



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
学校内形成了激励和支持教师的气氛;校内的交流沟通变得更为容易;教师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专业能力有所提高;形成了教师团队工作的新的工作方式;学生觉得学校的学习更加接近他们的需要;课程的参与度和满意会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的弱势:
校本课程不能像国家课程那样,确保统一、共同、均衡的教育目标实现;过分强调学校、社区独特需求的满足,容易走向兴趣主义,容易忽略各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的学习;加之学校实施条件、师资水平的差异,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与实施效果难于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与保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20: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及具体科目的组织、搭配所形成的合理关系与恰当比例,是由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
各类课程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有着不可缺与或替代的地位。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着严重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结构存在着课程类型过分单一、科目设置比重失衡的弊端,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导地位,经验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缺失;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完全没有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空间。
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所占比重过高。
这种单一性的、比重失衡的课程类型、结构,直接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必须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学校的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要保持恰当、合理的比重。
每门课程都有独特的价值、地位与作用
每门课程都有局限性
各门课程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
“均衡”不是要让学生在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要促进他们个性的和谐发展,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综合性:是针对课程结构“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弊端,从加强学科综合、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努力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
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物理、化学、生物整合为科学
历史、地理整合为历史与社会
美术、音乐整合为艺术
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非学科性的、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高度综合课程,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并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课程,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
要有选择性的课程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最终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上,地方和学校要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
新的课程计划倡导适当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三、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需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变化、生产力发展和文化传统等对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影响都会很大,学校课程是这些社会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科学知识的进步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课程的重要源泉。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
(三)学生身心的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课程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制约作用。
在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反映社会需求和科学知识发展的情况,还要充分反映学生个体的共同需求。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来制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编制教材,组织课程实施。
只有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客观依据的课程,才可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小结:
社会需求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知识更新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更新及组织形式的改变;学生身心发展强烈影响各学段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教材组织。

四、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掀起课程改革热潮,我国自90年代以后也紧跟世界步伐,积极启动课程改革。
2001年7月正式出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始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一)压力与挑战
• 知识的快速巨量增长
• 教育功能的不断扩大
• 教育系统本身的变革
• 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 社会发展提出的诸多新问题
(二)积极的应答——课程的新图景
1、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新观念
课程的现代化
课程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题。
课程现代化就是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编制,更好地解决“社会需求”、“知识体系”、“儿童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现代化是课程系统的多层面、多要素的现代性的转变过程。它不仅要求课程结构应具有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而且还要充分体现课程观念的现代化、课程内容现代化、课程实施现代化、课程评价现代化。(教材P231-234)
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纵横联系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整合。
课程综合化优势:
一是使已经庞杂的课程体系不要无限制地增添新的课目,从而避免各科教学内容的重叠和分量过重;
二是课程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某一问题或专题为中心,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提高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对思维尚未处于分化阶段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各科教学整合地进行,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整体观念。
注意:
综合课程不能完全取代分科课程。
我国新课改强调了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但依然设置了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分科课程;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课程的人性化
过去,教育和教学都偏重于智育和科学方面,忽视了德育和审美教育。如今各国都认识到了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技能全面发展的人。突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勇于创造的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的生活化
传统课程内容因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代的课改倡导学习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许多国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都非常注重其与学生实际生活基础联系起来,注意贴近学生当时的实际生活与已有经验。比如,有关国家已增设生存教育、环境教育、信息学科等。培养学生将来具有基本生存和工作的能力。
课程能力化
所谓“能力化”是指课程改革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特别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课程的弹性化
课程设置要留有一定空间,让学校、学生由一定支配权。
课程的未来化
面向未来改革课程,加强基础学科,设置未来课程,提高学生对未来社会、未来职业和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
小结:当代各国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1、各国普遍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2、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3、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4、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5、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1)由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变为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道德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我国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 无论在关注层面上,还是在实施层面上,对儿童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与表现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的重视都明显不足。
带来的问题是什么?
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不成正比。
学生智力与心理、人格发展出现较大的反差。
学习态度:爱学习,但不喜欢上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全人的教育
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应让学生有选择权。
   新课程改革——倡导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2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
3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2、设置综合课程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将扭转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3)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适应性。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处理好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改变以往课程繁、难、旧的状况。
新课程改革——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创造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转变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形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建立课程评价项目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性的体系。
   过去课程评价所存在的问题:

目的——筛选和选拔
重点—— 结果
方式——单一、量化
主体——以教师为主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学生对公布成绩、排名次的感受(%)
新课程改革——确立正确的评价观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高考中考怎么改?
两个重点
综合评价学生学业水平
把招生的权力放给高校和高中
建立国家课程水平考试制度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参加
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发给成绩证书
考试的科目与高中课程相匹配
每年举行1次,成绩有效期为3年
评等
由国家委托的考试中介服务机构命题
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严格的保密规定和管理制度
考试成绩将作为高等院校招生的基本依据。
高等学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和义务
报名资格以国家课程水平考试为主要依据,兼顾过程性评价结果
高等学校决定是否增加选拔性考试
选拔性考试由高等学校自行命题、自行组织考试,或委托中介机构命题并组织考试
报名、录取与中学脱钩
特长生推荐制
(6)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改革——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实施
地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并报教育部备案。
学校: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


第六讲  教学理论与实践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一、教学概述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原则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组织形式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七、教学设计
八、教学评价

  一、教学概述
(一) 教学的概念
1、教学的含义
学是学教师所教的东西,教是教人学习;教者要就学者原有基础不断扩大他的知识领域,学者要根据教者的引导积极思考,独立探索事物的由来。王夫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王策三:《教学论稿》
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与智育
它们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不等同于智育。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智育的一条途径,但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教学也不等同于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还包括课外辅导、作业批改、成绩检查与评定等重要环节。
3、教学的定义(实质)

(二) 教学的地位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这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三)  教学的基本作用
1、授受基本知识
2、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1、授受基本知识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经验和总结。
2、形成基本技能
所谓技能,是指运用说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行动方式。
3、发展基本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所谓个性健康发展,是指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获得正常的、和谐的发展,同时又能充分发展各自的性格、兴趣和才能。
(四) 现代教学观的发展趋势
教学观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根本看法,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教师中心说”   “学生中心说”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授人以鱼”     “授人以渔”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教法的实质是学法,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注重儿童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精神。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以及道德体验决定着教学的最终结果。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教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创造文化,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掌握知识经验,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
重视学生、重视能力、重视学法、重视发展和重视过程,都是重视创新的体现。                                                         

二、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李秉德:《教学论》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词典》
教学过程系指开展教授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时间流程。   —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教材:P274)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根据教学相关要求所预设的学习结果。
2、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指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和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的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4、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评定
以上这些环节,各自有其独立地位、作用,同时,它们相互之间有联系、相互衔接。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
即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认知:表现在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上——所涉及的是学生能不能、会不会学的问题,与学习的能力有关,属认知范畴。
情感:表现在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上——所涉及的是学生要不要学、愿不愿学的问题,与学习的动力有关,属情感范畴。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活动。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多种的交往机会,通过交往传递知识和经验,实现教学预期目标。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类长期积累下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就在于它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
间接性——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
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有经验教师指导下进行认识,尚不能完全独立地完成认识过程。
简捷性——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是按一定的认识(或学习)任务和内容,依据认识论的规律和学生认识特点而组织、进行的逐步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活动过程,它本身不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
但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并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
教学过程实际上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两者间有区别,但存在必然联系。所以,促进学生发展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性。
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教学要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适应学生发展的水平,注意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能力、情感与意志,创造性地主动学习。

三、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为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原理或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6、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材:P294——297)   
            
四、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
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个性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
(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主要: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讲授法  即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述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基本要求:
• 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 注意启发
• 讲究语言艺术
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

•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 要善问
• 要善于启发诱导
• 要做好归纳、小结
读书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基本要求:
• 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 加强辅导
• 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教师通过演示实物或直观教具和组织教学性参观,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主要:演示法、参观法
基本要求:
• 作好演示前的准备
• 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
• 讲究演示的方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实习等实际活动,学习、巩固和完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主要:实验法、练习法和实习作业法
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基本要求:
•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 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
•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
• 做好实验小结
实验作业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操作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数学的实地测量、地理的地形测绘、物理与化学的生产技术实习、生物的植物栽培和运物饲养等。基本要求:
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
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
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
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教学情景,或利用特殊内容和艺术形式,使学生通过体验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和培养正确的态度、兴趣、理想和审美能力的方法。
在中小学教学中,欣赏法主要有三类:
一是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对音乐、美术、文学作品和大自然的欣赏)
二是道德美的欣赏(对人物和事件中美德的欣赏)
三是理智美的欣赏(对科学研究中追求真理、严密论证、发明创造、探索精神等的欣赏)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这是一类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或研究活动而学习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特点:在探索、解决学习任务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得到发挥,进而学习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主要:发现法(探索法、研究法)
发现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只给学生一些事例、课题和问题,指导学生通过独立地阅读、观察、实验、调查、思考、讨论、听报告等途径,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三)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 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
• 教学内容特点;
•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 教师自身的素养;
• 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
• 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以及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等。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
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教学组织形式
(一)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二)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
2、小组教学
3、复式教学
4、个别教学
班级授课制   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组,根据周课表和作息    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它是目前学校教育中最普遍的教学组织  形式。
优点:
使得教学获得了巨大的效率,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班,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不足之处: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
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小组教学  即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把全班同学再分成若干人数较少的小组,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进行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
同质分组(使每组的成员背景和程度相似)
异质分组(使小组具有多种社会特征和能力水平)
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中,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分别对不同年级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和任务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动静结合是复式教学的重要特点 。
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指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六、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二)上课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一)备课  备课就是为上课或组织具体教学活动而做的具体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上课前,教师必须备好课,编制出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写出课题计划与课时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是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所作的总的准备和制订的总计划。
课题(单元)计划——主要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划分、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与内容,课的类型与主要的方法。
课时计划——即教案。它是在课题备课的基础上,对每一节课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准备。
教案编写的基本要素:
课程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等。
备好课,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考虑教法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效果优异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1.课外作业布置和指导的基本要求
2.批改课外作业的基本要求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课外辅导有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两种方式。
(五)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考查包括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试等方式。
考试一般有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考试的方法很多,如口试、笔试、开卷、闭卷等。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所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目标的设计策划活动。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工序
1、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学什么),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
2、教学策略设计——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3、教学评价设计——解决教得怎样、学得怎样的问题。                                                                                                                                                               
八、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概念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特点:它是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的评价;不仅重视测量学生的知识,而且重视测量学生的智能与品德;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形成性评价;不仅由评价者评价,而且注意自我评价的作用,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而且用于评价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意义: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二)教学评价的种类
1.根据评价主体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他评价和自评价。
他评价——是指作为非评价对象中的其他主体对评价对象的评价。
自评价——是指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对自我进行的评价。
2.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相对性评价——是一种依据评价对象的集合来确定评价标准,然后利用这个标准来评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的相对位置的评价类型。
绝对评价——是一种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对象的评价类型。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
3.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为了使教学适合于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估。
形成性评价——也叫过程评价,是在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其动态状况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程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修正,及时调节,及时强化。 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了解并确定其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1、课程材料评价方法
2、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检查与评定主要以考试和考查的形式进行。
(1)考试
一般是指对学生成绩进行的阶段性或总结性的检查与评定。
主要:期中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等。
(2)考查
一般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的一种经常的小规模或个别的检查与评定。
主要: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
(3)专门调查与心理测量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和能力等,我们还可以对学生开展专门调查和心理测量。
3、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方法
(1)综合量表评价法
运用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编制专门的教师教学评价表。
第二,评价主体以听课为基础,在教师教学评价表上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评定。
第三,进行数据处理。
(2)分析法
这是一种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进而评定其质量优劣的方法。
(3)调查法
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调查法,主要有问卷与座谈两种方式。

                             
第七讲   德 育
本章节学习重点:
一、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三、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四、当代西方重要的德育思想与流派

一、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德育——指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教育,它是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广义的德育 ——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所谈的德育,至少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几个部分组成。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
在教育实际中,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实施起导向作用。
德育的性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
3、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
(1)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和舆论
(三)德育价值的重现与现代德育观
1、德育价值得以重现的社会背景
2、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
(1)德育实体观
德育“从来都是作为一个教育的独立实体客观地存在着”。
(2)德育双重价值观
德育双重价值观是指德育既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也具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3)德育主体观
德育主体观是关于学校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
学校——充分发挥实施德育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和开展德育活动。
教育者——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根据受教育者个体或群体的实际,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开展德育活动。
受教育者——确立在接受教育影响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自身内、外化机制,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努力形成和完善个体的思想品德结构。
(4)全方位德育观
实施现代德育必须树立全方位的德育观。
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德育作为教育组成部分之一的相对意义,考虑教育环境下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的统一,考虑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社区)各种影响因素内部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力量整合。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
德育目标和其他教育目标一样,除了具有方向性、预见性、超前性等特点外,德育目标具有以下三个相对的特点:
第一,社会性。
第二,层次性。
第三,参照性。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劳动教育
4、民主、法制教育
5、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6、社会公德教育   
7、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   
8、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
三、德育过程及组织
(一)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外化机制,促进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其品德能力的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个外在的重要条件。
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
两者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儿童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婴儿的遗传素质不可能自然地生出品德,他只有在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才能逐步发展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成自己的品德。
社会活动、尤其是德育活动是儿童、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家人、同学、教师的交往,逐步深入社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他们正是在这个与外界社会接触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了自已的道德思想与行为习惯。
但是,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如何才能使外部的教育影响比较顺利地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
从根本上说,这个转化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一是学生的学习、劳动、工作、社会服务、文娱和体育等外显的实际活动;
二是学生在思想情感上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
由于心理活动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所以在德育过程中,首先要组织好学生的各种表现为外部行为的实际教育活动,才能启迪、激发和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内部心理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品德的发展。
人们内部思想情感上的心理活动一经发动和开展起来,又会表现出巨大的能动力量,以指导和促进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只有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
人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它一般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
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发展为道德信念。
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感,即使有了某种道德认识也将停留在口头上。
在德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他们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他们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他们的深厚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它常表现为意志活动,即为实现个人道德目的而严格约束自己、压抑不随意冲动和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行为。
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决定采取道德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
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他们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他们的信念。
一个人有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够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履行道德义务。
在德育过程中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它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品德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
(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等因素,各有自己的特点与作用。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推动品德的发展。因此,进行德育必须注意发挥品德结构内部诸因素的整体功能。

3、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者有意识地促使受教育者个体主动地接受一定的社会代表先进、文明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准则与规范的影响,使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观点、信念,并以此指导和调节自己的社会行为,成为能够适应和参与一定的社会角色行为的人。(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过程)
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过程,同时也是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组织
1、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2、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3、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效性
(三)德育方法
1、什么是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是为了完成德育任务,达成德育目标,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式(手段、门路、程序)的总和。包括教师影响学生、促进其思想品德形成的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教育的方法。
德育方法是构成德育过程的中介因素之一,是完成德育任务的重要条件。
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        (2)角色扮演法
(3)情境体验法    (4)合作学习法
(5)榜样示范法    (6)实际锻炼法
(7)品德评价法    (8)修养指导法

四、当代西方重要的德育思想与流派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德育思想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心理学派沿着皮亚杰的思想开展道德教育研究而产生的德育思想流派。
代表人物:科尔伯格(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家)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德育思想可概述如下:
1、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道德判断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科尔伯格所说的“道德发展”——主要是指以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为核心的道德认识的发展。
2、道德判断发展分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特点:前习俗水平的个体还不能理解和遵守社会的准则和习惯,不能坚持按社会的期望行事。儿童往往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赢得奖赏而服从社会准则和习惯。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特点:个体能基本理解和接受社会各种准则,并按社会的期望行事。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是着眼于社会及其希望来考虑问题,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他们往往认为规则是正确的,能遵从现行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护社会的传统秩序的内在愿望,其行为价值是以遵从规则的程序为依据。
第三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四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特点,指个体不但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公则,而且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和相对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体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
第六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已不再拘于社会公则与法律的局限,而是根据所谓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伦理准则,如公平原则、平等对换原则、人权原则、尊重个人尊严原则等。
3.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阶段的特点循循诱导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第三,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向人们灌输道德观念。
第四,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
4.两种基本的德育实践模式
(1)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2)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二)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
以研究道德情感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模式——20世纪中后期最有影响的就是体谅关心模式。
1、麦克菲尔以“体谅”为主要取向的德育观
2、诺丁斯以“关心”为取向的德育观
(三)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
社会学习论是以行为研究为主线探讨道德及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着眼于儿童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预防及矫正提供帮助。
主要代表人物:班杜拉
1.关于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
观察学习(亦称为替代学习)。是指个体(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及其所受到的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2、关于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对儿童品德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
3.关于强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德育中的强化可以是直接强化、间接强化(即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   是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产生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即替代性强化,是指个体通过模仿某人的行为被强化而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某种强化。
自我强化   是指行为按自己设定的标准进行时,行为者以支配自己的方式来增强和维持自己行为的过程。
(四)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思想
价值澄清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运动中最有争议、影响极为广泛的一种学校德育改革流派。其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等。
(五)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基本主张
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学校的德育兴起了一场品格教育运动,并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流声音。

第八讲   班主任工作

本章节学习的重点:
一、班级与班主任
二、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四、班级学生评价

一、班级与班主任
(一)班级的含义
所谓班,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班的划分往往与学年、学级相联系,因而通常称为班级。
(二)班级的功能
班级既是一种社会群体,也是社会组织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学校中的班级至少具有如下功能:
1.归属功能  人都归属需要。家庭是儿童的首属群体,班级则是第二归属群体。
2.社会化功能  学生归属班级群体的过程,是他们不断走向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社会化功能主要内容:
传递一定社会主导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有关技能、技巧;
促进学生习得各种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品行和行为习惯,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环境和群体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意识,增进他们的群体意识和亲社会情感。
3.个性化功能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又是他们增长个人阅历、发表自己个性的过程。
4.选择功能
班级可以为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多重社会角色及不同的职业结构等方面提供多种参照和选择的可能性。
5.保护功能
班级的保护功能主要集中在对学生的生活照顾、卫生健康和人身安全诸方面。
(三)班主任的职责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1、高尚的思想品德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
2、坚定的教育信念 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可以教育好。
3、家长的心肠 班主作待学生要像家长待孩子一样,兼严父慈母二任于一身。
4、较强的组织能力 善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教育学生重要条件。
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
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班主任,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学生打成一片,便于开展工作。
6、善于待人接物班主任需要与家长、任课教师、有关社会人士联系和协作,因而要善于待人接物。
(四)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从有效履行职责、取得教育实效的角度看,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班主任必须实行由管理者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                                                                                    
二、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一)班级群体的发展
班级作为育人组织的群体,它会使学生对这个群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教育影响力的集体。
一个班级群体发展水平如何,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反映:
• 共同的群体意识;
• 一定的群体规范;
• 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目标;
• 群体成员之间自主交往与互动的程度。
班级群体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规范个体的群体行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班集体。因为由班群体发展为班集体有一个培育与提高的过程,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
那些纪律松弛、涣散,集体功能不健全的班就算不了集体。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二)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个班的几十个学生,从刚组建的群体发展为坚强的集体,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组建阶段  班从组织上建立起来了。班的核心和动力是班的组织者——班主任。
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班的核心初步形成,班主任与集体机构一道履行集体的领导与教育职能。
班集体在班主体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和开展班的工作与活动
班主任从直接领导、指挥班的活动,逐步过渡到引导者,由班干部来组织开展集体的工作与活动。
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班集体已形成,它已成为教育的主体,能主动地根据学校和班主任的要求以及班上的情况,自觉地向集体成员提出任务与要求,自主地开展集体活动。
培养集体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班级群体和个体),是做好各项班级教育的前提。
2、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规范
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机构——班委
班干部是班级骨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按照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培养和选拔班干部。
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规范,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重要一环。
3、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根据社会期望和班级本身的任务而制定的预期的活动结果,主要由班级成员参与制定并加以认可。
集体目标一般包括: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目标。
目标的提出应当由易到难,实现一个目标后,立即提出一个更高的目标,以推动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4、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
班集体是通过开展集体活动逐步形成起来的。
通过班集体活动,可以
——使学生能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为形成集体奠定情感基础;
——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形成集体的核心;
——激发出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      集体、班与学校、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引导班集体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
5、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重视自我教育、注重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班主任进行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一环。
自我教育主要包括:
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学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内省力和自制力;
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调节自己的日常行为;
学会与人沟通、与人合作。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正式群体:在班级中,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或任务组织起来的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等
非正式群体:由群体成员在日常学习和交往中,基于居住地域、交往频率、兴趣爱好等而自发形成的小群体。
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其所起的作用是多样化
非正式群体可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破坏型。
班主任必须对班级非正式群体加以引导和教育,注重抓好核心人物的转化工作。
对于超越班级界限的非正式群体,则更加需要班内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有机整合。
开展班级非正式群体教育的主要策略:
角色转换、情感沟通、兴趣转移、目标导向、群体相容等。
(四)班级人际冲突的预防与协调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存在,它必然会出现人际冲突。
个体或群体交往中存在冲突是一种正常现象。
发生在一定限度内的冲突,可以促进个体或群体进行反思,增进彼此之间的认识、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在教师指导下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对冲突必须加以预防与协调,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冲突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班主任在教育集体时,实际上也就在教育学生个人;而他在做个别学生教育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
个别教育不同于集体教育,它是面向个别,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需要和问题而单独进行的教育。
个别教育既包括做后进生的工作,也包括做一般生和先进生的工作。
1、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优秀生典型
2、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后进生是指品行不良或品学俱差的学生。
品行不良是指违背社会公共准则、规范(包括校规、班级规范等)的经常性行为,或者不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给社会、他人或本人造成不良影响或危害的行为。
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的诸种因素,都可能直接导致学生的品行不良。
预防和矫治青少年学生的品行不良,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

何为学业不良?
心智发展水平处在正常状态,学习成绩却达不到相应程度。
导致学业不良的因素诸多
班主任对学业不良者进行指导,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 激活学习动机
• 消除厌学情绪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改进学生评价方式
• 改善班级环境,促进班级人际互动
后进生一般都有他们各自的显著特点和缺点,这往往是使他们落后的重要根源。
做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工作,就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和缺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艰苦的工作,才能获得成效。

3、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
一个班上,不时总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
比如,同学之间的争吵与斗殴、钱物失窃、损坏公物、课堂纪律混乱、对教师的不尊重等
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做好肇事者的个别教育
班主任遇事要冷静、沉着、慎重
注意弄清事情的真相,在没有掌握全面情况之前,不要匆忙简单地下结论
要重教育,启发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改过自新                             
4、班主任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要求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个别教育指导工作,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关爱、公正诸种品质,建立关爱——公正的教育模式
班主任教师有责任对每位学生的成长进行教育、引导
必须做到理解、尊重、关怀、信任学生
以关爱之情、公正之心去感染、感化学生
(2)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学生的自主发展,有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
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挥,有赖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
班主任注重创设教育情境、营造人际氛围,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
(3)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艺术性
悉心观察——在日常的学习和交往中,悉心观察学生,“读”懂他们在一定社会情境下的所欲、所思、所为。
耐心倾听——懂得倾听既是一种受人尊重的品质,也是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要求。
及时反馈——班主任对各种信息,要做出分辨和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予以及时反馈。
设身处地——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立场上,理解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观念,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四、班级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
班级学生评价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对学生评价的目的、类型、方法,操作程序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基本发展趋势如下: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质性评价甚于量性评价
重视过程评价甚于结果评价
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强调多元评价
鼓励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二)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
1、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我国中小学班主任最常用的一种学生评价方法,是班主任采用书面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表现、变化进行的总体评价。
真正能够达到目的的操行评定,并非出自班主任对于学生日常表现的个人概括,而是建立在全面、准确、客观把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的,包括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把握和理解。
2、成长记录袋
即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各种有关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3-4-25 19: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一个字:好!!
发表于 2013-6-17 13: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请楼下互相传阅
发表于 2013-7-24 13: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谁也不能阻挡酱油党的脚步了,入我酱门者,可感悟酱之大道,修酱之本源,凝酱之真身,成酱之真神,天上地下唯酱独尊,唯酱不灭,为酱之荣耀,我辈酱士何惜一战,酱定胜天,复我酱之无上辉煌!
发表于 2013-7-29 15: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适合老鸟
发表于 2013-9-2 23: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两学考试的吗?
发表于 2013-12-4 10: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21: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简单明了!
发表于 2013-12-16 21: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简单明了!
发表于 2014-1-2 10: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极了 不错不错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4-11-15 20: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3 02:14 , Processed in 0.30161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