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281|回复: 32

广州各区的教师招考真题。非常齐全!强烈要求加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5 14: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2007年广州天河区教师招聘考试部分试题
 1.前不久热播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所引发的讨论,然后围绕这材料提了两个问题:一是分析动画片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一是如果你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学生迷上了此片,课间经常模仿片中人物情节,你会如何做?
  答:《虹猫蓝兔七侠传》以“拯救森林环境”为主题,突出行侠仗义的精神,塑造了“虹猫”“蓝兔”“黑心虎”“猪无戒”等善恶分明的卡通形象。对于增强新一代人的环保意识有积极的意义。《虹猫蓝兔》是一部讲述一群富有正义感的森林志士为了维护森林和谐,而联合“七剑”重返江湖粉碎魔教阴谋的故事。其中宣扬的是主人公虹猫蓝兔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这部卡通片还将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的著名景点如黄石寨、金鞭溪、天子山、宝峰湖、天门山等穿插进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中,且动画主角的身世均带有景点渊源,使得自然、神秘的张家界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2.球赛规则需要教练和队员来共同制定,但到了赛场上,就要看队员如何灵活运用,问题是从这句话看出什么教育理念。
  答: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习得一套固定的知识理论系统、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道德行为准则。学生应该学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才为之好的等问题似乎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的,教师早已把问题的答案告诉给学生了,但实际上,基于教育活动是为学生而设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加之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都使得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考虑到学生,考虑到实际情况。“球赛规则需要教练和队员来共同制定”这句话可以得出:一切关于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从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体现了民主性,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好比是球赛上的队员,活跃在球场上,攻、投、防、守,灵活地变化着阵势。队员可能在比赛前已经练得一身好武艺了,但如何运用到赛场上才是关键。对于很多在校的学生来说,知识理论已经学到不少了,关键在于如何去运用。
  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学会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化成实际可操作的应对方法技巧,同时对于很多问题能够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在教育活动中,知识理论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技能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3.学生课堂看课外书,老师批评无效,最后假装打电话请家长,学生才肯交出书,问你对老师的做法有何评价和从中的启示。
  答:老师的这种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教导学生把家长也“请”出来了,结果学生也把书交出来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也许学生仅仅是屈服于老师所谓的“威吓”下。其实这种做法只是权宜之计,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的,有点喊“狼来了”的味道。只要“喊”的次数多了,学生就会怀疑老师,甚至是不再相信老师的话。对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教育方式,应该及时改变。而且,对于那些屡次批评都不改正的学生,直接把问题反映到家长那里去,让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学生,也未尝不可的。
  学生看课外书本来没有错,错在选错了时间看。因此,老师的教育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看课外书。首先要肯定学生看课外书,并鼓励学生多看健康向上的课外书。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书目,引导学生去看书,学生看完之后,可以让他谈谈看书的体会或者写写读后感。其次,要跟学生讲清楚道理,明确告诉学生,课外书是鼓励看的,但不是在课堂上面看。上课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听讲的。上课看课外书,学生即使可以从课外书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但以丢掉课堂知识为代价,学生将是得不偿失的。再次,在必要时联系家长。老师的做法不应是向家长告状,学生讨厌“告状”型的老师。学生一旦讨厌某位老师,就容易使以后的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老师联系家长,一是让家长清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这是一种对家长和学生负责的表现;二是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为寻求更为恰当的解决方法提供参考;三是方便家长和老师共同教育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教导应该达成一致的,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最后,如果课堂上看课外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适当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或者主题班会,除了学生培养读课外书的习惯外,还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看课外书,在什么时候看,看些什么比较合适。
  4.案例分析:学生在周记里讲自己怕老师提问,因为总是答非所问,很想可以跟别的同学一样畅所欲言,要求从自己的学科出发,讲讲怎样解决这学生的问题。
  答:我教的是语文。语文跟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不一样,对于语文学科当中很多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提倡问题答案的标准化、单一化。因此,老师不能对学生求全责备。
  首先是从鼓励学生做起。问题是学生通过周记反映出来的,我也可以在那篇周记的最后给学生留言,或者是私下里找学生谈心,告诉学生,他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不错,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里主要是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其次,消除学生害怕老师提问的畏惧心理。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从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学生不一定都要准确无误的回答老师的问题的。相反,学生的不正确答案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学生答非所问,有的是因为上课开小差、有的是因为思考问题的方向不对,有的是因为回答问题时紧张,但有时候也是老师造成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应寻找出问题的原因,尽早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再次,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该生很想跟别的同学一样畅所欲言,证明他还是渴望得到锻炼的机会的。不单单在课堂上,还有其它活动,多给该生发言的机会。但老师的做法不宜过于明显,特别是对于那些内向的学生,一是避免学生心理负担的产生;二是避免其他学生认为老师偏心。
  最后,按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开相关的主题班会。如果班里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则有必要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主题可以为“如何看待课堂提问?”等。让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在过程要做好引导,最后明确课堂提问的重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甚至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2007年广州越秀区教师招聘考试部分试题
 笔试中的两道大题:1.什么是多元智力因素?是谁提出?主要观点是什么?
  美国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而现代社会是需要各种人才的时代,这就要求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让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张扬。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力,只是这七种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及不同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学生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只是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我们应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力的情景,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力,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A、遗传因素:指个体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是个体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只有具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学生才能健康的成长。但一些持遗传决定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认为遗传因素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并不会转化为现实。在正确分析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的同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
  B、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长时间处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学生的情绪会变得很压抑。但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既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物质保证,也为学生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提供沃土。社会环境中的文化氛围、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意识、政治制度、道德水准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应当优化社会环境,摒除一切腐朽、丑恶因素的影响。
  C、教育因素: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里,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知识比较贫乏,经验不足,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
  D、学生主观因素: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并不是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中的。除了对遗传性质难以改变外,学生可以主动从外界摄取相关资源、信息促成自我的成长的。但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限,常常会以扭曲的主观意识看待外界事物,好的排斥,坏的接收。这就是为什么,具有同样健全的体格,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也无大异,有的人成为科学家,有的人成为少年犯的原因。学生的身心发展,其自身的主观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4: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教师招聘试卷

核心提示:一、单选题   1、有教无类的提出者、孔子  2、发散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3、教学活动的一种认识活动  4、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  5、新课程改革培训能力、  6、班主任中心环节...
一、单选题
  1、有教无类的提出者、孔子
  2、发散性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3、教学活动的一种认识活动
  4、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学会生存”看作是新世纪全世界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一个非常有眼光也非常负责任的观念。
  5、新课程改革培训能力、
  6、班主任中心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
  7、德育内容、(1)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品德修养 (2)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民族团结教育 (4)心理健康教育
  8、中小学”双基”、主张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9、促进知觉学习的技术、(一)扩大有关特征(二)对比(三)强化或反馈(四)发挥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
  10、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一、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和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师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1、德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正确的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12、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健康广泛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心境、豁达开朗的心情、昂扬振奋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积极健康的情绪
  1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学习材料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适当开展竞赛
  15、如何理解“长善补失”
  16、教师如何正确地看待学生?
  还有一部分题目没有记录下来,感觉是只要认真地复习有关教师的内容就可以轻易地解决很多试题的.
  二、简答题
  (1)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是什么?”
  (2)教育者应该怎样对待学生?
  (3)素质教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4)教师应尽的义务是什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5)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6)对“长善救失”教育方法的理解
  五,案例分析
  1、意思是一个学校要为了推广素质教育,决定在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对此,你对学校有什么建议运用心理学的原理、
  2、一个文静、内向的学生小珍在期中考试成绩进步很大,老师对此大张旗鼓地在各个场合大加表扬,以至于班上学生议论纷纷,说那个同学死读书,老师偏心小珍刚开始的时候心里开心,但后来觉得压力越来越大,很怕老师的表扬请你分析老师的做法和为什么小珍会害怕被表扬。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4: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2009年广州番禺教师招聘笔试公共试卷

一、选择
  1、学习了蔬菜的概念,再学习“白菜,萝卜”,选项(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强化学习)
  2、给出一句话“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可以看出教师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举例选择是(探究式教学)还是其它教学
  4、考察(教学模式)的定义
  5、举例教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调查问是运用了:选项(调查法、访问法)
  6、解决问题的步骤(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2008年选择原题)
  7、检验实验设计的效果:选项(信度、效度还是区分度)
  8、班主任工作的核心(组建班集体)
  9、课程标准是:选项(教学设施、国家管理、课程评价、素质教育)的基础
  10、教师学生都是导演、演员、策划,同台表演共同进步是说(师生互动)
  1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基础要求是(道德、人格、教学水平)
  12、教师考核是:选项(教师聘用、晋升工资、实施奖惩,分配工作)的依据(2008年填空原题)
  二、填空
  1、教师法保护教师的(  )改善教师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  )。
  2、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  )(  )。(2008年选择原题)
  3、寓德育于教育中,应把德育摆在(  ),(  )相结合。
  4、传统课程注重学业成绩,新课程讲究(  )(  )相结合。
  5、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获得(  )、发展(  )的学习方式。
  三、问答
  1、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在于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故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分析其观点。
  2、分析三个观点:
  1)课堂教学应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智情共生,所以要不断打开学生情感的砸门、迸发出聪明的火花。
  2)教师不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做学生能做的事,不讲学生自己能明白的知识。
  3)好的教师在于如何创设提问的情境和巧妙的引导学生回答。
  四、案例分析
  学生做作业时常常会犯错误,老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做法有以下两种:第一,让学生自己分析更正错误,仍然可以取得高分。第二,采取“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方法。请评价这两种方法。
  五、论述
  设计一个学习活动案例,并说明其价值和可操作性,字数800字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4: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求群主加精!!!!!!!!!!还有真题继续给力……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2008广州市海珠区教师招聘面试内容
1 如果有位老师向你抱怨学校领导分配不公平,你会怎么处理?

2 如果你在上课,突然有两个学生打架 ,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

3 你面对这次招聘所具有的优势??


各个学校不同的综合能力,分析时事,有学科知识,还有问你一些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5 14: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沙区2007年公开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一般指学校范围内出显性课程之外的,按照既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培养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的统称,它所传递的价值观、态度等,是“人类行为潜在的指南”。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

3、学术学习时间;
学术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以高成功率完成学术任务时,在学术任务上所花费的时间量。学术学习时间的组成部分有:分配的时间、专心率和成功率。在西方,费希尔等人引入‘学术学习时间’的概念(1980年),研究课堂教学,得出的是,学术学习时间与学生成绩有相当一致的正比关系。

4、顺向迁移;
顺向迁移 先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叫顺向迁移。

5、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冈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于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按其效果来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后者是指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两项学习如果刺激相似,反应相同或相似,则容易产生正迁移。两项学习如果刺激相似,反应不同或不相似,则容易产生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来分,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先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叫顺向迁移。后来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逆向迁移。以上两个维度可组合起来,形成顺向正迁移与顺向负迁移,以及逆向正迁移与逆向负迁移四种形式。
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因为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学习基础之上的。学校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技能都传授给学生,但必须使学生具备迁移的能力,即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来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在新情境中快速学习的能力。因此,迁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迁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探讨人类学习的实质和规律,进一步完善学习理论,还有助于指导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促进知识的最有效迁移。
二、问答题
1.谈谈你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10分)
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善.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对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秉承权利与贡献对等的原则,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一是受教育机会的比例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包含着条件平等,必须创造条件保障弱势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实现.最后,教育机会均等并不能导致学生发展结果的完全相同.

2.如何叙写课堂教学目标(10分)
3.陈述性知识的认知策略有哪些?(15分)
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可以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网络形式或图式的形式表征的。
认知策略是个人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学习等认识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一类内部组织起来的认知技能。认知策略的功能是对信息加工的具体操作过程执行控制。
几种重要的认知策略
信息编码的基本策略有复述策略、组织策略与精加工策略。每一种策略都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一)复述策略
复述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复述有机械复述和精心复述。
(二)组织策略
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集合成一个整体,带上某种结构,使信息由繁到简、有无序到有序。其作用是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减少记忆负担。
(三)精加工策略
即在要新信息上增加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精加工是为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作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4.如何认识师生关系?试述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关系问题研究的几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5分)
5.教学互动的常见形式有哪些?如何有效开展教学互动?(15分)
有效教学互动的形式
    有效互动不是任由教师控制、单向影响的活动。从师生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来看,有效的教学互动有以下三种形式:
    1.双向型
    在这种互动方式中,师生之间信息互送、互收、互相反馈。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等的师生对话形式。
    2.多向型
    这种互动形式与双向型互动不同的是,互动过程中除了师生之间有相互作用之外,学生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和信息的双向流通。它强调信息的多向传递反馈。在课堂上的常见形式是:同桌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等。
    3.网状型
    在这种互动中,学生和教师构成一张紧密联结的网,每位学生、每个老师都是这张网的一个结点。能够牵一点而动全网,互动的辐射范围非常广。这种互动强调师生平等参与学习活动,信息全面开放,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源。这种互动的载体往往是大型的数学游戏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互动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这三种互动往往交织在一起,缺一不可。就教学效果来说,在这三种互动形式中,双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差,多向互动的效果比较好,但效果最好的是网状互动。

“全员参与、平等信任、互尊互爱、自由沟通、情知相融、共同活动”是我们新课程所要求的互动的理想境界。
教学互动的组织实施一般按以下流程:
    (一)互动的预备策略与方法
    1.创设利于有效互动的环境
    互动理论强调互动是人与环境的作用。因此,创建适于学生互动学习的物理环境(比如教室布置、座位安排、灯光、绿化等)和积极的社会心理环境(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前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地开展各种教学互动。在互动中,教师要积极鼓励互动、创设互动条件、消除互动障碍,努力培养学生乐于互动的态度。
    2.预设互动:有效互动的支点
    要切实搞好课堂教学互动,就必须要有互动预设。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教材、学生实际、教法等,预设好如何互动引入?何时在课中互动?怎样互动?在结尾如何互动?是否要延伸互动等问题。预设互动的要点是:“多预精用,弹性设计”。多预精用是指预设时多准备几种互动方案,在互动的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多元化,但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课堂实际,精挑细选地用。弹性设计是指根据课堂的多变性、生成性,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考虑“不同人的发展”而因人设计学习目标,考虑“不同人的认知”因人设计互动内容、互动形式。
    (二)教学互动的组织策略与方法
    1.疑问:有效互动的起源
    问题是学生思维互动的发动机。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就是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活动。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没有油的发动机,最多只是形式上的互动,没有思维上的实质互动。问题又何来?通常是由教师来提。对教师提问来说主要是注意两方面:怎么提和提什么。有效互动的提问重在引导,要避免大量的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这会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甚至造出“南郭先生”。提的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要利于学生互动、要因人施问,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
    2.对话:有效互动的重要方式
    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所谓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的方式。课堂上互动不起来,在很多情况下,问题就出在对话上。如何才能实现真实有效的对话呢?(1)人与人之间必须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你—我”关系。特别是教师要与学生保持观念平等、人格平等,要尽量保护学生的创新灵性,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2)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这要做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不同的学生发表意见。
    3.合作:有效互动的特点
    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合作是教学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师生、生生有效合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必不可少。只有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讨论才能深入,才可能有思维碰撞的火花。
    (2)合作中的启发、引导、调控是关键。当学生在合作中有困难、有疑虑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引导。对合作中个别学生或小组有独到见解和创新思维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合作过程中,还会出现优生占主角甚至没有合作的现象,这时教师要积极调控,比如在交流时间、小组人数、组员结构、任务分配等方面作适当调整和控制。教给学生有效的合作技巧,如倾听、相互信任对方、相互鼓励支持等。
    (3)合作后的评价、归纳、提升是重点。对合作中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及时肯定表扬。对合作中并没解决的问题或生成的新问题,教师要阐释、归纳和提升。对个别运转不好的小组,还要在课后进行师组互动了解原因。
    (4)设法在课外建立“师生互动场”,(类似课外辅导小组)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这也是加强师生互动的良策。
    4.做中学:有效互动的新形式
    “做中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做中学”大多是在学生的相互合作中完成的,在“做”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约束,形成真正有效的合作互动。
    5.非言语沟通:有效互动的重要手段
    有效互动不是单一的依赖语言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除了言语沟通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言语沟通。比如课堂上的体态语言交流(如眼神、手势、身姿、头语等)、书面语交流(如评语、作业批语、留言本、数学日记、网上的交流等)。数学学科本身较抽象乏味,但在互动中加入非言语沟通,就会使枯燥的互动顿生生命活力,其互动效果自然妙不可言。不过运用体态语时,要注意:(1)要恰当准确,自然得体。(2)要协调一致,整体配合。体态语与有声语言、体态语各类型之间互为补充、相互配合,才能更具体、真切地交流互动。
    6.信息技术:创新互动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背后凝聚着强大的价值诉求:平等、沟通、透明、快捷、共享、互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理念与互动理念是如此的一致,这不由地让我们想到:通过网络的载体(如组建QQ群、建立教育博客等),在所有的学生、教师之间构建一个虚拟又实在的“互动社区”。在这个社区,所有人可以是熟悉的,也可以是陌生的,他们都是主人,他们之间互为主体,可以“无所顾忌”地交流,这样建立的互动是不受任何时空限制的。我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互动,让人们在共享、互动、开放的状态里形成与他人的和谐关系,我相信这是我们将来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互动的完善策略与方法
    抓好互动的几个“度”是有效互动的关键。由于师生背景和认识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只有适“度”互动,才会产生有效的互动。
    1.互动的广度
    实际教学中互动的广度往往不够,主要有以下原因:受题材限制(范围小或难度大等),学生施展不开;怕犯错,被取笑;没有足够思考时间;没有平等的发言机会等。为此,在教学互动中,一方面要善用教材,分层次挖掘合适的题材。另一方面,在互动时要积极引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创设宽容和谐的互动氛围。要使每一位同学有所感、有所知、有所议、有所获,确保学生全员互动、全程互动和有效互动。
    2.互动的深度
    要真正使数学教学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就必须要关注互动的深度,即不仅要进行数学知识层面的互动,而且也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过程、情感体验的交流。
    3.互动的延展度
    实际的教育不限于学校不限于课堂,因此互动也不止于课堂。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的延伸,课外教学互动的时空更大,教师要积极建立课外互动的机制。如引导学生建立互助学习小组、课题兴趣小组、教学日记的交流互动等。此外,我认为家校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若能建立起有效的互动,也一定能促进学生良好互动习惯的养成,达到以互动促互动的效果。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谈谈你对把实施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的意义的认识。
将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多年来,素质教育被人常挂嘴边,但是真正实施起来的,往往是在素质教育华丽的外衣粉饰下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难以实施,有诸多的因素.学校之间升学率的竞争、教师职称评比等,使得学校教育脱离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出发点。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和学生更是拍手赞成学校的做法。长此下去,必定培养出畸形的社会人才。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先从主管部门着手,立法监督素质教育的执行,使得素质教育有法可依,避免了学校在实施的时候产生迷惑、混乱的想象。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将素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法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一大进步。在法律的督促下,素质教育也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注:由于广州各区笔记的内容的题型都是不同的,每个区考试的侧重点都不同,这份题目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其他地区也会采取相同的方式。
发表于 2011-10-25 23: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好帖,已加精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高放


    谢谢!管理员。辛苦了!
发表于 2011-10-27 21: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辛苦了
发表于 2011-11-4 09: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11-11-21 15: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2-20 1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发表于 2011-12-20 19: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1-12-26 18: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非常的感谢啊》。。。。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2-2-11 2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谢谢分享哈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23:04 , Processed in 0.11992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