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978|回复: 0

[常用评语] 语文教师又快又好的批改作文的绝招 献给大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4 2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作文批改历来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件事,任课班级多,作文数量大,即使能抽出时间全批全改,有时候也只能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也很少有学生对老师下的批语认真思考,更别说找老师探讨。有很多学生的作文水平入学是什么水平,毕业时还是什么水平,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写的东西还不如初中写的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往那种“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的作文教学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笔者苦于此多年,“穷则思变”,几经学习摸索,逐渐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作文批改教学路子。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思乐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有一段话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是这么说的:“……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原来是儿童自己,我们只不过是儿童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我们必须一切为了儿童,全面依靠儿童。……”“多少年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教学过程的主人。而今天,我们却认识到了这种判断并不符合实际。……我们需要把为教育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即把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

老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不是机器,他们有思想有热情,以往的被动接受把他们的思想和热情禁锢住了,活力消失了,课堂沉寂了,教育失败了。笔者从陈先生的书中得到启示,应该把上课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而“还权于生”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改变过去那种“计划经济式”的教学模式,“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经济原则也同样使用于教学过程。

基于这种思想,笔者在作文批改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具体过程如下:

一、准备工作:教师预先将学生的作文统览一遍,可以写上日期,也可以什么都不写,做到心中有数。

二、作文课上,教师吩咐课代表分发作文,注意作文本一定不要发到本人手上(笔者在做出这一举动后,班级内有了一些骚动,有好多同学始而新奇,继而恍然,大都表现出急欲阅读批改的心态)

三、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作文评阅标准,(当然也可印发评阅标准)申明打分数写评语的基本要求。第一,列出打分要求,基本上是参照高考作文的要求打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熟悉高考作文是怎么样要求的,二可以督促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注意应该从哪些方面改进。第二,定出下评语的标准。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发觉同窗好友中作文的亮点,好的词语、句子下面打上圈号,同时还要谈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其次找出不足,圈出错别字,找出病句,可以为同学改,也可以留给本人去改。还应该有这样的评语:“我认为这篇文章应该……”

当然更应该允许学生有创新的评语。用语要文明,字迹要工整,批改要具体深入。在批改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

四、学生打完分,下完评语之后,要求学生在自己批改的作文下面属上自己的名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谁评的谁负责,这样做可以责任到人。

(笔者按: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同学们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作文批改中去了,表现出少见的热情,有的同桌还激烈地争论起来,有的同学还站起来就同窗好友作文中的某些句子,某些词语同我争论,就连平时很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也问了好几个问题。而且在作文批改过程中,同学们在寻找对方亮点的过程中,增加了知识,扩展了眼界,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优良品质,及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不仅是批改作文了,这不也是在塑造人吗?)

五、学生批改完后,教师汇总学生评改的分数,优秀的作文由评阅者当众朗读,并讲评作文佳处。这样做,同学们不但训练了思维,锻炼了口才,同时对提高欣赏水平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

六、评改人亲自把评改好的作文交到作者手中,然后作者自己在批语后面再写对批语的认识,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找批改者探讨。把应该改正的改正过来,然后每位同学再在重新构思一篇,列出写作提纲,最好是能形成文章。

(笔者按:开始时,同学们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终于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这是多么艰难的一步,又是多么可喜的一步呀,在长时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话”,忽然有一天老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他们时,却有点无所适从了,我的心中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七、最后老师把作文重新收上来,寻找同学们作文批改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作文批改积累经验

结束语:这种作文批改是我实践“生本教育”的一次尝试,成功之处在于既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同时又把学习的权力还给了学生,使他们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当家作主”的快乐。我想不光是作文课,其他的课型也完全可以上成活动课,叫学生手动起来,嘴动起来,脑动起来。

陈思乐先生在他的《教育走向生本》中引用夸美纽斯的话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是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这也是我的希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4 02:52 , Processed in 0.16350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