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627|回复: 4

[幼教] 2012年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大纲(整理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7 10: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概念: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3.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4.学生学习的特点:(1)根本特点在于它是接受前人经验,是一种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不同于机械学习,它是通过言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不是创造、发明知识,而是再现、继承知识。(2)具有间接性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是从实践开始的,而是从认识开始的,是从掌握间接知识开始的。它不同于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活动的实现要以社会经验传授者的活动为条件,学生学习的是社会经验,是从书本、语言等物质形式中间接学到的。(3)是按预定的教学计划系统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较短的时间、以有效的方法来掌握知识的过程,它不是自学的过程。学生学习材料的结构、层次、学习过程的序列与程序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因而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过程。(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学生学习策略、动机、兴趣、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影响。(5)是受教育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他们的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学生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在他们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接受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和成人的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受到教育也有所不同。
      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人类的历史经验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1.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主要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和情绪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结合,并得到加强,学会以某种反应获得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3)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联结。(4)言语学习。这类学习与第三类学习一样,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联结。早期的语言联想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都属于言语学习。(5)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6)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性质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7)规则学习。指学习概念的联合,也就是形成两个以上的概念连锁。(8)问题解决。指学会在不同条件
      下运用原理或规则解决问题。
      2.布卢姆的学习分类:布卢姆的分类法是为了用于课程设计,因而是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六类:(1)知识:对知识的简单回忆(2)理解:能解释所学的知识;(3)应用: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概念和规则;(4)分析:区别和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5)综合:把思想重新综合为一种新的完整的思想,产生新的结构;(6)评价:根据内部的证据或外部的标准作出判断。
      布卢姆的这六类学习实际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基本内容到抽象化,每一项都是建立在先前获得的技能或能力的基础上。
      3.奥苏伯尔德学习分类:有意义学习(理解的学习)
      根据主动还是被动,分为:(1)发现学习(意义由自己发现);(2)接受学习(意义由老师或他人告知)
        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分为:(1)符号表征学习(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如上海、张三);(2)概念学习
      (概念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如“三角形”这个概念是所有三角形的本质特征);(3)命题学习
      (即句子。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张三画三角形);(4)概念和命题的运用(即把概念和命题在简单情景下的应用,如利用公式c=2πr求周长);(5)解决问题与创造(即把概念和命题在新的、复杂的情境中加以运用,如遇到新情况或特别复杂的情况时,就需要创造性的利用原有知识)
      以及机械学习(不理解的学习)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①客观主义;②环境主义;③强化。行为主义者无视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但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皮亚杰和早期的布鲁纳思想中已有建构主义思想,20世纪70年代末,布鲁纳将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以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认为:高级的心理机能来源于外部动作的内化;另一方面,内在智力动作也外化为实际动作,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所有这些对当今建构主义者有很大的影响。
        (2)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知识观:首先,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最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②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③学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中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简单知识的呈现者,还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三)、发展的基本理论1.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从他出生直至死亡,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2.
      心理发展的动力:(1)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两个方面。婴儿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机体,是心理发展的基础;但是心理素质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心理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实现心理发展,还必须有后天因素的作用。心理发展的后天因素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仍然是物质基础的进一步发展,而心理活动是一种机能,对这种机能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的影响,教育则是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客观环境,特别是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机械的、单向的,而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第一,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第二,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必须成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第四,这个矛盾在个体生存的整个时期内是一直存在的,特别是在儿童时期更为活跃,成年以后,由于心理发展已趋于成熟,其作用虽然存在,但已相对减弱。这里要特别指出,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儿童施加影响的过程,教育者对儿童教育得当,就易于形成和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促进儿童的成长。教育者的要求和指向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倾向性。
      3.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其基本规律有:(1)儿童心理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发展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生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环境和教育能单独或直接起作用,它只有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于内部矛盾。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3)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了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间断现象——阶段性。尽管从总体上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变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在较短时间内,没有突然的变化,但是从较长的一段时间看,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出一些带有本质性的重要差异,这些差异有显著的变化,使儿童心理发育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些基本规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4.学习与身心发展——
      (1).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2).个体的身心发展为学生提供可能。
      二、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1.
      动机:是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需要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动机本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原因,不是行为的结果。
      2. 动机的功能: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1)引发功能;(2)
      指引功能;(3)激励功能。在心理学方面称为这样3类: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3.的基本因素: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动力。严格意义上说,需要和内驱力并不是一个概念,需要指的是主体感受,而内驱力所表现的是作用于行为的刺激。内驱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行为强度来衡量。
      动机的两个基本因素决定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的特点。而强度和持续性是动机的强度水平。
      三、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理解
      1.理解的含义: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1).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包括两种形式: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
      2.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知识学习是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理解是知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知识学习的最重要环节。知识的理解是知识的保持、巩固、应用、迁移的基础,知识理解的深度影响知识巩固的难易与程度,并影响知识应用的准备性以及应用与迁移的灵活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新知识。(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知识的作用:知识作为活动的定向工具主要表现在: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活动的方向由活动的目的决定;2、任何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要求的变化。
      3.理解发展的特点:理解是在观察过程中以知觉材料为基础,分析与综合事物的关系与联系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对知识的理解要通过记忆,记忆过程包含着相当复杂的智力活动,就记忆与思维的关系来说,在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记忆占显著地位。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1)脑功能失常;(2)生物化学失调;(3)遗传因素;(4)环境因素。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最初是初级水平的理解(又叫知觉水平的理解)这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其次是中级水平的理解。这是揭露客观事物的“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是高级水平的理解。这是个体在揭示客观事物“为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类化、具体化、系统化,把有关事物归入已获得的概念中去的过程。这是实现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对知识的理解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感性经验或基础知识;具备把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心向;具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方法和操作能力
      4.提高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因素:(1)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4)扩大关键特征。怎样通过直观教学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适当的差距;通过变式与比较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概念。所谓的变式是指提供给给学生的各种具体特征,也就是在本质特征不变情况下不断变换非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逐渐理解概念的真正含义。比较是指多种事物之间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的过程。
      (二)知识的巩固
      1.获取知识的表征模式:(1)表征是指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2)三种不同层次的表征模式阶段:符号性模式、动作性模式、映象性模式。知识的表征指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知识的方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表征形式;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安德森(1988)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及其命题网络来表征,命题被认为是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信息基本单位,与观念是同义的。每个命题都由两个成分构成,一个成分是论题,一个成分是关系,论题可以是命题中的主体、客体(对象)、目标、工具、接受者等;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以产生式来表征,产生式指的是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的规则,它由条件项“如果”(if)与动作项“那么”(then)构成。
      2.遗忘的规律:遗忘分为干扰说(暂时性遗忘)、痕迹消退说(永久性遗忘)、压抑说和建构说。规律是先快后慢。“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骨架支柱的内容不容易遗忘,细微直接容易遗忘;(二)遗忘速度先快后慢;有意义能理解的内容不容易遗忘,无意义不理解的内容容易遗忘;对有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内容不易遗忘;一次记忆同类的内容过多、过久时容易发生遗忘
      3.促进小学生知识巩固的策略:(一)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二)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2、使需要记忆的材料成为学生行动或思考的直接对象。如数学课上让学生根据公式自编例题等。3、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无意义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加以识记。如直观形象记忆法、口诀法等。4、指导学生用尝试回忆法进行识记。实验证明:尝试回忆法比单纯诵读效果好。(三)合理地组织复习:保持的相反过程是(遗忘).遗忘从时间上看有暂时性遗忘和长久性遗忘,从内容上看有部分遗忘和全部遗忘。遗忘的进程都是先快后慢,这条规律最早由德国艾滨浩斯发现。防止遗忘的最根本办法就是复习。为提高复习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1、复习要及时。当天学的功课一定在当天安排复习。2、复习要合理。(1)在期末复习全学期的功课时,采用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2)在复习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简缩而概括的记忆材料;(3)复习方式多样化。复习方式有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综合复习效果最好。  (4)让多种感官参与复习活动。3、复习活动既要避免无限过度,又要坚持适当超额。研究表明,超额学习程度达150%时,效果最佳,小于或多于150%,效果都不理想。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0: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小学生知识的转化
      1.陈述性知识的含义: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
      2.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的含义:是指新的命题与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进行贮存的过程,也就是奥苏伯尔所说的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新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3.促进陈述性知识获得策略: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教学速度与学习内容的分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要减轻学习内容的分量,其次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达到“精讲”;第二要使用表象,具体的容易形成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第三,使用类比,对不熟悉的材料可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类推,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第四,使用典型例题。教学应该促进的是从例子中抽取一般性的原理,所以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典型例题非常重要,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例题中所包含的原理。第五组成知识系统。知识系统也被称为图式,通常指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4.程序性知识的含义: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5.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含义: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1)陈述性阶段。在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获得。学生首先要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事实和行动步骤等。在这一阶段,学生知道并能够陈述了某些概念与规则,但在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则时他先要有意识地再现出陈述性知识后再表现为行为。在完成某一活动时,学生要再现每一个产生式,一步一步地进行各步骤的操作。(2)程序化阶段。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能将一个个产生式形成产生式系统,将各个行动步骤联合起来,流畅地完成各种活动。(3)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学生最终进入到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无需有意识的控制或努力就能够自动完成有关的活动步骤。这时操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均得到了很大提高,表现为纯熟的技能,不需要提取有关操作步骤的知识。
      6.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化知识转化的策略:由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是对陈
      述性知识的学习,因此,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条件也会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还需要以下的条件:提供例证;练习和反馈。
      (1)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第一,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的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第二,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第三,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意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2)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答:例——规法,指再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3)促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提供概念范例、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消除错误概念。(4)简述影响原理学习的条件:第一是
      学习者的内部条件,包括学习者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是学习者的外部条件。(5)什么是自我调节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哪些?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自我调节学习的模式有:①自我评价与监控。②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③策略执行与监控。④策略结果的监控。(6)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学习过程答:模式识别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

      (7)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答: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第二从他控到自控,第三,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第四从局部到整体。
      二、案例分析(10分)在本案例中,王老师进行的教学实际是学习策略的教学。学习策略教学是指系统地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途径、和策略,使学生最终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策略教学中的策略并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种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教学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学习策略教学是一种分析教学任务和为特定情境设定恰当策略的问题解决形式;第二,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特点为基础;第三,学习策略教学要以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技能知识和技巧为基础;第四,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学习策略一般是为创造性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为知识性目标服务。王老师,从理论上反复全面地讲述各种学习方法,并对学习方法讲座的学习进行理论考试,就违背了上述的基本要求,学生虽然从理论上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不会将这些学习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去,反而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的专门训练时要注意:第一,明确地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具体方法并做出示范;第二,强调学生自己来管理策略学习,但教师要告诉学生何时及如何检查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第三,提供充足的时间;第四,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策略教学实践并及时调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途径可以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监控和教师亲自指导来实施,按步骤有重点地将学习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

      (8)论述言语指导在指导学生掌握原理的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掌握原理后所达到的行为表现的指述。第二、言语指导能唤起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本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回忆。因为概念是协调的形式存在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的,所以在直接的言语指导中说出相关词,能起到激发概念回忆的作用。第三、言语指导可以提供不需要对整个原理作出准确词语表达的言语线索。第四、言语指导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的演示或证明原理,比如教师对学生说:“给我证明”,只要求学生能充分证明这一原理,其表达形式的准确性不是最重要的。
      (9)联系实际论述教师在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形成中的作用。
      答:作为知识的获得者,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形成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应发挥如下3方面作用:①首先,教师要唤起学生有意识的自我监控。②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自我调节和策略选择的方法程序,教给学生自我调节的技巧。③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实施自我监控,以达到改进自我调节策略的目的。当学生的自我策略看似没有奏效
      时,教师的支持会对学生继续使用自我调节策略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10)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将策略教学落实到每一节课中:答:学习策略教学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①教师要真正弄懂策略。第一、教师应该明白各种策略的内涵和外延,使策略知识概念化。第二、教师要把比较抽象的策略,赋予丰富的内容,使之具体化。第三、教师要把各种相关的策略结合在一起用,使之综合化。第四、教师运用学习策略组织教学时,要讲清楚什么条件下运用某种策略,使之条件化。②将策略落实到每节课中。①策略教学的实施程序。掌握策略,必须操练。②掌握思维训练点,指导落实策略的内容。③落实指导的途径。第一、是教师开宗明义,直接告诉学生所学知识应该采用什么策略,然后运用这个策略一步一步地学;第二是教师的转化,由教师的大声思维示范转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第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的点拔引导。④每节课的具体落实。第一、了解学生原在的认知状况。第二、充分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第三、抓高位信息,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第四、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⑤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与实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随着教学要素的变化,策略教学也要不
      断调整、充实更新。
      (四)知识的应用
      1.知识应用的含义及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广义的知识应用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狭义的知识应用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学习心理学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知识应用。又称为“知识的具体化”
      。作用:知识的应用是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紧密相联。知识的运用以知识的理解、巩固为前提,没有理解和巩固程度就很难加以运用。同时,知识的应用又是检验理解和巩固的知识的客观标准。

      2.知识应用的形式:(1)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完成有关的作业;(2)运用的所学过的知识去完成实际操作或实地作业;(3)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去发现七解决科学、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知识应用的过程:(1)审题:是知识应用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常见的困难与错误:不重视审题;不善于审题;不善于在整个运用过程中保持课题映象。(2)有关知识的重现:包括直接的简缩性重现与间接的扩展性重现。教学实际表明,学生在重现有关知识时发生困难,或重现出来的知识不是解决当前课题所必需的,原因:旧知识的干扰;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备程度;学生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3)解题;(4)检查。
      4.引导小学生应用知识:(1)引导小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3)引导学生学会类化。

      四、技能的掌握
      (一)技能的基本知识:     
      1.技能的概念: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1)技能不是生下来就会的。技能是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它是经过练习才逐渐形成的。(2)技能只是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3)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识控制。
      3.技能的种类: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车要是肌肉运动。它表现在外部行动上,表现在对事物的直接行动中。例如操作机器、写字、弹琴、打球等技能都属于这一类。心智技能主要是认识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而以思维为它的主要成分。例如解题、心算、阅读、作文等的技能都属于这一类。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心智技能的主要特点。这两种技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只是看活动中哪一方面起主导作用。例如写字、体操、生产劳动等操作技能,主要是动作技能,而阅读、作文、计算等技能则主要是心智技能。
      (二)认知技能的学习
      1.认知技能的学习过程: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2.促进认知技能形成和提高的方法: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我国一般称之为智力技能、智慧技能或心智技能
      (三)动作技能的学习
      1.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及特征:(1)特征:动作的速度,是指肢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或所完成;动作的准确性,是衡量动作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肢体的动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动作的灵活性,是指动作技能的各要素能随主客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是动作技能各要素在操作活动过程中的一种综合表现。(2)概念特点:客观性、精确性、协调性、适应性;(3)过程:指导与示范、练习、反馈。
      2..练习曲线:学习曲线的一种形式,是描述动作技能随练习时间、次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图形。它反映练习进程的一般规律:(1)练习初期,由于新鲜、好奇,成绩进步很快。(2)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停顿期(即高原期,亦称高原现象)。高原期的产生,原因很多,如兴趣降低、身体疲劳等。(3)后期进步慢。高原期后,成绩仍会继续上升,但速度变得缓慢。(4)总的趋势是进步,但有时会出现暂时的退步,即任何练习进程总会伴随起伏现象。
      3.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何培养动作技能?答:①了解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②理解任务的性质和情境。③示范与讲解。④练习与反馈。
      试分析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答: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第一活动的对象不同,第二活动的结构不同,第三活动的要求不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联系,一方面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语言实现的。另一方面,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运动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0: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五、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及作用
      1.学习迁移的含义: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学习迁移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各种学习活动中。
      2.迁移的作用:是习得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务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效果分类:正迁移和负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称为正迁移
      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式分类: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低路迁移是指自然而然、自动发生的迁移。
      3.根据迁移的方向分类: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是指个人将所学的经验扩展到其他类似且难度相同的情境去。垂直迁移是指个人会把学得的经验在遇到新情境时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比旧经验更高一层次的学习。
      (三)小学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促进正迁移;2.应对定势的影响,促正防负;3.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4.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5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6.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六、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
      1.学习策略的概念: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2.学习策略的种类: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二)常用的学习策略
      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识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2.复习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3.阅读策略:鲁滨逊SQ3R五步阅读方法: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托马斯与鲁滨逊的: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
      4.问题解决的策略:识别、界定、探索、实施、审查。
      5.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三)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1.影响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第一,内部因素:学习者的动机、学习者
      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等。第二,外部因素:教师的有关特征、学习策略的教学方
      式等。促进学习策略教学的有效措施包括:第一,创拟、确定学习策略。第二,科学教授学习策略。第三,提供元认知指导。第四,丰富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记忆策略的培养与训练:常用的记忆策略(1)直观形象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趣味记忆法、(4)特徵记忆法、(5)分段记忆法、(6)比较记忆法、(7)自我复述记忆法、(8)谐音记忆法、(9)复诵法、(10)提问法。
      3.阅读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4.问题解决策略的培养与训练:
      5.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训练(如何提高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水平?)
      (1)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在做完某一作业后,要求学生自己先进行检查与纠正;阅读完某段文章后,让学生问自己的一些问题:“我理解了吗?”“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我能记住吗?”这些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一些活动,它们实际上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即元认知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果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这些活动,并养成习惯,那么这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元认知策略。
      (2)鼓励学生评价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使用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并鼓励他们用大声言语将这种体验表述出来,以提高其使用学习策略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3)引导并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使用元认知策略。比如,鼓励学生在学习之前做好身心与学习用具上的准备,并要求学生监督、评价自己的准备情况;让学生练习着自己来安排课余的学习时间;提示学生平时对困难的、重要的学习任务多花些时间;在测验时先做简单的,暂时跳过某个难题;指导学生用自我言语来提醒自己应用策略,等等。

      七、创新教育心理
      (一)对创新与创造的认识
      1.理解创造:指将两个以上概念或事物按一定方式联系起来,以达到某种目的行为。
      2.创造的特征:非常规性、积极主动性
      3.理解创新: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
      4.创新与创造的关系: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性和标志之一。培养、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造福人类。
      (二)对创造力或创新能力的认识
      1.理解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三)创新思维
      1.创新思维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一般认为人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切对创新成果起作用的思维活动,均可视为广义的创新思维。而狭义的创新思维则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诸如灵感、直觉、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2.创新思维的特征:创新性特征,创新性包括独创性和新颖性两层含义;超越性特征;发散性特征。
      3.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的区别: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1)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又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因为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及唯一性。(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想象
      1.想象的含义:指在观察、采集到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头脑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2.想象在创新中的作用:①再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就是根据已有的语言描述或其他手段显示,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形象的一种想象活动。②创造想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不依赖于现有的描述,作者独立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的一种想象活动,这种想象活动具有极大的创造性。③幻想。在一定愿望的支配下产生的,不与现实直接结合的一种想象活动。这种想象活动常常是远离生活原型和常规思维轨道的,具有极大的新颖、奇特和荒诞的色彩,举个例子来说
      ,小时候大多数孩子在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都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坐上宇宙飞船,飞得比天空上的云彩还高,到天宫里去找美丽的嫦娥姐姐和玉免弟弟……这实际上就是我们这里所说
      的幻想。④联想。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想象活动,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
      (五)联想
      1.联想的本质: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应。
      2.联想在创新中的作用:特点是无理性、突破性、无限性与自然性。
      (六)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1.发散思维的含义: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2.发散思维的特征:核心性作用、基础性作用、保障性作用;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
      3.集中思维的含义:是与发散思维相对而言的,又称为求同思维或聚敛思维,就是从已知的种种信息中产生一个结论,从现成的众多材料中寻找一个答案。是鉴别、选择、加工的思维,因而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要素。
      4.集中思维的主要特征:
      5.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区别: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既有区别,又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解答者希望迅速确定解题方案,找出最佳答案,一般表现为集中思维;他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而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联想产生出来,这表现为发散思维;接下来他就想到有几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仍表现为发散思维;然后他对一个或几个可能的途径加以检验,直到找出正确答案为止,这又表现为集中思维。由此可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往往是交替出现的。当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有时集中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时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通常,在探求解题方案时,发散思维相对突出。而在解题方案确定以后,在具体实施解题方案时,集中思想相突出。
        总之,集中思维有利于掌握规律,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发展发散思维的前提;发散思维有利于提出各种设想,这些设想要靠集中思维予以科学验证。集中与发散,方式不同,任务各异,但又是紧密联系、彼此沟通、相辅相成的。
      (七)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1.逻辑思维的含义: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主要作用是,对提出的各种设想进行整理加工和审查筛选,从而找到最佳方案。2.非逻辑思维的含义: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直觉、灵感、想像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根据事物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包括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数学解题过程中常用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是数学直觉思维,指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其作用就在于,当人们有待突破、创新,运用常规思维方法难以前进时,它能“切断”常规思维方法所指引的思路,开辟一个新的视野,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方法和途径,超过面临的障碍,实现思维的“飞跃”和“质变”。
      主要作用则是,为解决问题广开思路,从而提出新颖、独特的设想。
      3.非逻辑思维的特点::(1)一般没有确定的思维模式和步骤;(2)没有必须遵从的原则;(3)不苛求每步的正确性;(4)思维根据和思考结果之间不具有必然联系;(5)受运用者的动机、意志、兴趣、感情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较大;(6)采用体形或面形的思维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4.非逻辑思维的种类:
      (八)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
      1.小学生创新类型的发展: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指导观察,培养创造性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培养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特有创造力。(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2)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3)注重开放式的教学;(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小学生创新心理过程的发展:
      (九)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
      1.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健康状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应具备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应学会合作;应具备应变、创新能力;应具备高度的心理承受力
      2.培养小学生创新心理的教育条件: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目的观;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观;适应创新人才差异发展的教育教学实施观;基础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观;多元化、发展性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观。
      八、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的基本知识
      1.品德的涵义: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另一方面,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主要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揭示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
      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3)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
      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4)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
      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这
      四种成分的协调、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品德的发展。
      4.品德形成的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个体可以学习到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逐渐获得做出某些行为的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从而使态度与品德的学习逐步向深入发展。
      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5.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教师、教学、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二)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涵义: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
      2.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是有其年龄特征,教师在提而学生道德认识的时候,切忌成人化教育,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3.引导小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4.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信念;5.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涵义: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
      2.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是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是从狭隘和模糊的态度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态度;小学生在体验不同抽象程度的道德感不同表现形式时,有着不同的水平。
      3.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1)遵循规律,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悟理;(2)准确把握教学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建立在理解道德概念、掌握道德知识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因而,教师要在弄清教材所体现的观点的基础上,扣住“明”、“准”、“透”三个要求,讲清观点,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3)加强道德评价,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4.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它与各种情感体验连接起来;5.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与事例的感染作用,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6.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讲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7.调节与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8.移情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情感;多让孩子换位思考;利用生活场景,强化情感体验。
      (四)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意志的涵义: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帮助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克服内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当人们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2.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
      3.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意志锻炼的愿望;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道德意志的直接经验;5.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五)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
      1.小学生道德行为的涵义:一切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它受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并具有某种社会倾向;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
      2.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
      3.教给儿童道德行为方式。
      4.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是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提供条件保障和真实数据;二是家庭教育要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三是完善家庭自身教育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三者缺一不可。
      5.不良行为的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攻击行为,如打架、说脏话、恶作剧等;有欺骗行为,如说谎、偷窃、作弊等;有破坏行为,如乱扔垃圾、故意损坏公物等;有怠惰性行为,如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有不良嗜好,如赌博、玩电子游戏等等。小学生产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的不利。其次是学生的心理原因。一是动机抉择时产生心理冲突;二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三是挫折容忍力低。利用制约学习精神来矫正不良行为的对策:策略1,对刚出现的偏差行为,采用最简单和有效的防微杜渐方式。策略2,当不良行为显现时,可以采取区别增强策略。策略3,用削弱、区别增强等方法矫正不奏效的情况下,可用人们常用的策略——惩罚。由于小孩行为是学习而来,这些不良行为亦是学习来的,根据不同行为产生的原因与严重程度不同,分别采取消除、区别增强、惩罚等方法来及时的矫正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任何不良的活动,与其消极制止,不如积极预防,这是我们要把握的原则。
      九、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
      1.群体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含义: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常见的正式群体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两种;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常见的非正式群体也有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两种。
      3.群体归属感:集体归属感是指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渴望将自己归属到某个集体中去,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
      4.群体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
      5.群体冒险倾向:特点是不顾客观条件,不顾群众觉悟程度和实际可能性,盲目地采取冒险行动,硬干硬拼,急于求成。
      6.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7.从众: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
      8.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干扰,又称社会促退,指个人在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他人在场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降低绩效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是相反效应。
      (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1.良好班集体的特征:(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机构是落实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实体,领导核心是组织发挥作用的力量。(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是班集体形成的保证。(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对班级成员有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过程:
      3.影响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因素:优良班风遗传;班主任的关键作用;科任老师的辅助作用;上进生的带动作用
      4.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构筑远景,浸润心灵: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建立和谐畅通的家校联系。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行为,建立保障: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营造氛围
      ;重视活动文化建设,展示个性,教育无痕:设计系列主题班队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4.非逻辑思维的种类:
      (八)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发展
      1.小学生创新类型的发展: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指导观察,培养创造性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积极培养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特有创造力。(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2)鼓励自主探索与合作;(3)注重开放式的教学;(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小学生创新心理过程的发展:
      (九)小学生创新心理的培养
      1.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结构:心理素质是人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诸种品质上的特征。它包括:个性心理品质、健康状况、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自信心、自我认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应具备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应学会合作;应具备应变、创新能力;应具备高度的心理承受力
      2.培养小学生创新心理的教育条件:个性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目的观;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观;适应创新人才差异发展的教育教学实施观;基础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观;多元化、发展性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观。
      八、品德心理
      (一)品德心理的基本知识
      1.品德的涵义:即道德品质,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指个人按社会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或倾向。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2.品德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早的意识形态之一,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指一定社会为了维持其稳定、保护共同利益、协调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历史性和继承性。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品德与道德有着相互依从的关系。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没有社会道德规范就难以评价个体的品德,而个体的品德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社会道德舆论、道德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成为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集中表现和反映时代特征。另一方面,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与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移,而品德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同时也服从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道德主要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索、揭示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为德育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四种心理要素,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也称道德观念,是指人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对道德概念、原则的理解,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现象,判断他人的是非善恶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同时它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结合起来对道德行为的发生起着定向和调节的作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相结合,形
      成了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激发人产生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发生道德行为。
      (2)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道德现象符合自己认同的道德观念时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否则就产生消极的情感。道德情感会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它是道德认识上升为道德信念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道德情感会对道德行为的强度产生影响,成为推动行为的动力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
      (3)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这种力量通常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时的积极进取或坚忍自制。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不以外界环境为转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
      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4)道德行为是人在活动中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实际表现,是融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外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正如列宁所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
      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道德行为具体表现为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
      品德心理结构的这四种成分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它是品德教育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心理学依据。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只有保证这
      四种成分的协调、平衡发展,才不会造成品德结构上的缺陷,阻碍品德的发展。
      4.品德形成的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个体可以学习到各种具体的行为方式,逐渐获得做出某些行为的必要性的认识与体验,从而使态度与品德的学习逐步向深入发展。
      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5.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教师、教学、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
      (二)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涵义: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
      2.小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是有其年龄特征,教师在提而学生道德认识的时候,切忌成人化教育,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3.引导小学生正确掌握道德观念;4.培养小学生的道德信念;5.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三)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涵义: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一个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激发和推动力量。
      2.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特点:是在教育与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是从狭隘和模糊的态度发展到初步深刻和比较稳定的态度;小学生在体验不同抽象程度的道德感不同表现形式时,有着不同的水平。
      3.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1)遵循规律,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悟理;(2)准确把握教学观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建立在理解道德概念、掌握道德知识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的。因而,教师要在弄清教材所体现的观点的基础上,扣住“明”、“准”、“透”三个要求,讲清观点,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3)加强道德评价,强化学生的道德认识。4.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它与各种情感体验连接起来;5.充分发挥文艺作品与事例的感染作用,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6.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讲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7.调节与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
      8.移情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引导孩子欣赏别人的情感;多让孩子换位思考;利用生活场景,强化情感体验。
      (四)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与教育
      1.小学生道德意志的涵义: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能促使人们将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帮助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和情感,克服内外部的各种困难障碍,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形成行为习惯。当人们坚持某种道德的正义性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里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2.小学生道德意志发展的特点:
      3.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意志锻炼的愿望;4.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道德意志的直接经验;5.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五)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与培养
      1.小学生道德行为的涵义:一切具有善恶价值并应承担道德责任的个人活动。它受一定社会条件制约并具有某种社会倾向;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上,从本人意志出发自主选择的行为。
      2.小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
      3.教给儿童道德行为方式。
      4.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是家庭教育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提供条件保障和真实数据;二是家庭教育要和社会教育紧密配合;三是完善家庭自身教育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三者缺一不可。
      5.不良行为的矫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攻击行为,如打架、说脏话、恶作剧等;有欺骗行为,如说谎、偷窃、作弊等;有破坏行为,如乱扔垃圾、故意损坏公物等;有怠惰性行为,如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有不良嗜好,如赌博、玩电子游戏等等。小学生产生常见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的不利。其次是学生的心理原因。一是动机抉择时产生心理冲突;二是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三是挫折容忍力低。利用制约学习精神来矫正不良行为的对策:策略1,对刚出现的偏差行为,采用最简单和有效的防微杜渐方式。策略2,当不良行为显现时,可以采取区别增强策略。策略3,用削弱、区别增强等方法矫正不奏效的情况下,可用人们常用的策略——惩罚。由于小孩行为是学习而来,这些不良行为亦是学习来的,根据不同行为产生的原因与严重程度不同,分别采取消除、区别增强、惩罚等方法来及时的矫正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积极的意义。任何不良的活动,与其消极制止,不如积极预防,这是我们要把握的原则。
      九、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
      1.群体的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含义: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常见的正式群体有命令型群体和任务型群体两种;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常见的非正式群体也有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两种。
      3.群体归属感:集体归属感是指人都有一种归属的需要,渴望将自己归属到某个集体中去,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感到光荣和自豪。
      4.群体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
      5.群体冒险倾向:特点是不顾客观条件,不顾群众觉悟程度和实际可能性,盲目地采取冒险行动,硬干硬拼,急于求成。
      6.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
      7.从众: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从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如跟随潮流、人云亦云等;也可以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如顺应风俗习惯等。
      8.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干扰,又称社会促退,指个人在完成某种活动的过程中,因为他人在场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降低绩效的现象。与社会促进(社会助长)是相反效应。
      (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1.良好班集体的特征:(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机构是落实任务和实现目标的实体,领导核心是组织发挥作用的力量。(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是班集体形成的保证。(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和班风对班级成员有着无形而又强大的力量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过程:
      3.影响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因素:优良班风遗传;班主任的关键作用;科任老师的辅助作用;上进生的带动作用
      4.建设良好的班集体:突出精神文化建设,构筑远景,浸润心灵: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开展班级形象设计活动;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
      、建立和谐畅通的家校联系。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规范行为,建立保障:制定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建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营造氛围
      ;重视活动文化建设,展示个性,教育无痕:设计系列主题班队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4 03:50 , Processed in 0.54899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