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6282|回复: 91

[数学] 2012版中学数学说课稿优秀模板汇总(100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9 11: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是考核是否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是否适合做教师,是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面试要对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专门进行面试(答辩)、试讲或说课。以下是教师招考论坛,为各位考生收集整理的关于初高中数学说课稿,望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试讲、说课面试考试,立地成仁!! 2012版中学数学说课稿优秀模板汇总(100篇).doc (924 KB, 下载次数: 309) 以下各楼为附件中的部分内容,可供参考。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平行线的判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浙教版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判定》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过程”这四个部分来汇报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平行线”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到的。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七(上)的第七章,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知道平行线的表示方法,以及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画法。在前一节课,学生接触了“三线八角”,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经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种画法的依据其实就是我们刚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因此,这一节课将在学生这样的知识基础上继续学习判定两直线平行的另两种方法:“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老教材中,平行线的判定是作为公理出现的,在新教材中却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公理”二字,只是作为一种方法出现。它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的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这里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简单的说理过程。因此本节学习时,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内容、学情的分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重。由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会根据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并能写出简单的说理过程;
  3、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同时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判定方法的概括与推导.
  难点:方法的归纳、提炼;
  例2教学中的辅助线的添加。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布鲁纳说过:“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来获得知识的一切形成。”所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同时基于八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遵循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从实例出发,让学生亲历观察、发现、探究、归纳等一系列过程,再现了知识的发生、发现及发展的过程。在新知识学习和例题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适当的启发。所以在本节课中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发现.
  教学手段上,一开始借用道具“纸带”引出问题,从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教师边启发引导,边巡视,随时收集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节。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形象生动地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加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承前启后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L3相交,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继续提问:如果∠1=∠5,直线L1与L3又有何位置关系?
  此问题旨在复习原来的知识,从而为新知识作好铺垫。
  2、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因此在复习好旧的知识后马上提出新问题。
  问题:如何判断一条纸带的边沿是否平行?
  要求:1、小组合作(每组4人,确定组长、纪录员、汇报员等进行明确分工);
  2、对工具使用不做限制。
  对于要求一进行明确的分工是希望可以照顾各个层面的学生,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而在最后当汇报员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由组内其他成员进行补充。而在要求二中明确了对工具不做任何限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会使我们的方法多样。
  最后可以对学生的方法进行罗列,问其根据,由学生自己进行讲解。总结学生的各种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推二画三折。
  ⑴.推平行线法。经过下边沿的一点作上边沿的平行线,若所画平行线与下边沿重合,则可判断上下两边沿平行;
  其实我们知道这种画法的依据就是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而除这样的推法外学生也会想到用画同位角的方法来说明。就比如第2种情况中。
  ⑵将纸带画在练习本上,作一条直线相交于两边,如图所示,用量角器量出∠1,∠2,利用同位角相等,来判定纸带上下边缘平行;
  而有些学生可能想到直接在纸带上画,直接在纸带上作一条相交于两边缘的直线,因为纸带局限了作图,因而可以利用的只有∠2、∠3、∠4。用量角器度量学生会发现∠3=∠2,∠4+∠2=1800。
  ⑶折的方法。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演示和归纳,学生就对平行线的新的两种判定方法有了自己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可以请学生模仿平行线判定方法一的形式请学生给出总结。应该说这时候学生的情绪会很高,通过自己的动手发现了平行线判定的其他方法,此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利用动态再来演示这两种判定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给出板书。在多媒体课件里可以是一句完整的表达,而在板书时,为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只简单地记为:
  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其实在教材中对这两种判定方法的编排里,它是先从“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进行教学,然后再经过例题教学让学生对这种方法巩固加深,然后再从开始的引题里让学生寻找同旁内角的关系,从而引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种判定方法。而我在对这节课的处理上则是直接利用“纸带问题”引导学生先得到这两种方法,而后再是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巩固、应用。
  3、 初步应用,熟悉新知
  “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给出以下两个小练习,意在对平行线的两种判定方法的理解。
  找一找,说一说:
  1.课本练习:如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
  ⑴若∠1=750,∠2=7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⑵若∠2=750,∠3=1050 ,则a与b平行吗?根据什么?
  2.根据下列条件,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图(1)∠1=1210,∠2=1200,∠3=1200;
  图(2)∠1=1200,∠2=600,∠3=620。
  对这2个练习可直接由学生抢答,并说明理由,因为题目简单又由这样抢答的方式,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此时马上推出范例教学。
  例2、如图∠C+∠A=∠AEC,判断AB和CD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确定例题是难点,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1、 根据已有的条件与图形,无法解决问题时,要添加辅助线。
  2、 将推理过程由口述转化为书面表达形式,这也会让学生感到一定困难。
  因此在本例题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引导者的地位,启发学生思考当遇到要我们说明两直线平行的时候,应该要从已知和图形中寻找什么?这时学生会总结学过的三种判定方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在本题中是否存在满足这三种判定方法的条件?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引导学生是否可以在没有防碍题目的前提下对图形做适当的改变,然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作辅助线。
  4.练习反馈,巩固新知。
  说一说,写一写:
  1. 如图,∠1=∠2=∠3。填空:
  ⑴ ∵ ∠1=∠2( )
  ∴ ∥ ( )
  ⑵ ∵∠2=∠3( )
  ∴ ∥ ( )
  2.如图,已知直线L1、L2被直线L3所截,∠1+∠2=1800。请说明L1与L2平行的理由。
  练习的安排遵循了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后再动手。
  说明:练习1由学生个别回答,其他学生更正,教师作注意点补充;练习2由3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同练,对于个别基础差的学生在巡视时可做提示,最后集体批阅。
  因为我所面向的是乡镇中学的学生,学生总体的素养相比较市直属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我在对练习的选取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课内练习,我想教材之所以为教材总是有他一定的科学性和可取性。当然对于好的学校或者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给学生做适当的提高,数学原本就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它又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编排题目的时候我也特意找了关于这方面的题目,让学生在一种实际的背景中去应用所学的知识。那么对这两道题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的情况随机来定,课内有时间,可以让同桌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假使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思索,但是不作强制要求。
  附加题:
  ⑴小明和小刚分别在河两岸,每人手中各有两根表杠和一个侧角仪,他们应该怎样判断两岸是否平行(设河岸是两条直线)?你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⑵一个合格的弯行管道,当 ∠C=600,∠B= 时,才能在经历两次拐弯后保持平行(AB∥CD)。请写出理由。
  5.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用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索本节课的收获
  提醒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
  ⑴在实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⑵如果要判定两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联想到……
  6.布置作业 :
  结合教材上的课外练习与浙教版作业本,选择适当的作业题,避免重复。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平行线的性质》是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和平行线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它为今后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量角器对“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公理进行验证,再通过农远资源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这一公理的基础上经过简单的推理,得到平行线的另两个性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3、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是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这里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但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对新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学生对于平行线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已经学会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所以本节课对学生来说不是非常难学。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新技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农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的印象。
  3、鼓励和表扬: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并指导学生进行验证,对学生的观点多加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法指导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测量、猜想、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使教学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生活中的电是通过两条互相平行的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输电线路在某处转了一个弯,已知转弯后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和原来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之间的夹角是130°,那么这条导线和原来的另一条导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呢?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的目的,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2、探索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讲解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4)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区别:
  要强调“平行线的判定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得出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知道两直线平行得角的关系”
  3、知识运用
  (1)解决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讲解例4和例5
  (3)把一条直线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讲解例6。
  (4)练习P174—175 第1、2、3、4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性质的用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4、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这节课得到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区分清楚吗?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本节课学的知识与前一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整理。有利于学生加以区分和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5、作业设计
  P175 第5题
  【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补充完整解答过程,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不但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让学生了接逻辑推理的步骤,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例题: 练习:
  性质2:
  性质3:
  2.平行线的性质与
  判定的区别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既简洁明了,又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便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六、效果预测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各个环节自然衔接。在设计上,强调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观察分析,合理猜想,解决问题体验并感悟平行线的性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农远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更加明了,更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基本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将进一步的得到加强。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中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 一章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不等关系,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于它的学习是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它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准确运用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将不等式变形、化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并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发现过程。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法:启发式的讲解法。
  四、说程序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数轴
 老师们: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 "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基础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
  这一事例出发,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有理数知识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材分析:
  ⑴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⑵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容易造成画图中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⑶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很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
  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教学中积极利用板书和练习中的图形,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五: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复习提问:有理数包括那些数 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这些数的实例吗 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但是由于温度计与数轴最为接近,它又是学生熟悉的带刻度的度量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将用它来抽象概括为数轴这一数学模型,于是让学生观察一组温度计,并提问:
  (1)零上5°C用 5 表示.
  (2)零下15°C 用 -15 表示.
  (3)0°C 用 0 表示.
  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能否与温度计类似,在一条直线上画上刻度,标出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而引出课题:数轴.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教师设问:到底什么是数轴 如何画数轴呢
  (1)画直线,取原点(这里说明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数轴画成水平位置是为了读,画方便,同时也为了有美的感觉.)
  (2)标正方向(这里说明我们在水平位置的数轴上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是习惯与
  方便所作,由于我们只能画出直线的一部分,因此标上箭头指明正方向,并表示无限延伸.)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这里说明任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标数时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表示1,2,3…负数反之.单位长度的长短,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同一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要相同.)
  由于画数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师板书这三个步骤,给学生以示范.
  画完数轴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轴 "(通过教师的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
  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至此,我们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温度计"经过抽象而概括为一个数学概念"数轴",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从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让学生讨论: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A,B,C三个图形从数轴的三要素出发,D和F是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时间然后展开充分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去接触学生,认识学生,关注学生.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数轴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请同学画在黑板上)
  学生在画数轴时教师巡视并予以个别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强调: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画数轴时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我设计以上两个练习,一个是动脑想,通过分析,判断正误来加深对正确概念的理解;一个是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数轴以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那么反过来,数轴上的点是否只表示有理数呢 作为一个问题我让学生去思考,为后面实数的学习埋下伏笔,这里不再展开.
  安排课本23页的例1,
  利用黑板上的例题图形让学生来操作,教师提出要求:
  1,要把点标在线上 2,要把数标在点的上方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可以加深对数轴的理解,进一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当然,此题还可以再说出几个有理数让学生去标点,好让更多的学生去展示自己,并进一步让学生从中感受已知有理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从而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独立完成:
  1,课本23页练习1,2
  2,课本23页3题的(给全体学生以示范性让一个同学板书) 为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讨论: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点B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根据学生的特点,师生共同小结:
  1,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数轴吗 你会画数轴吗 这节课你学会了用什么来表示有理数
  2,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让学生牢固掌握一个有理数只对应数轴上的一个点,并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为面向全体学生,安排如下: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25页1,2,3
  2,最后布置一个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相交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相交线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顶角,邻补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的位置和数量关系,为今后学习几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证明几何题提供了一个示范作用,本节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推动作用,所以本节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从图中辨别对顶角和邻补角。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理解对顶角相等的说理过程。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转化,说理能力和数学语言规范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乐趣,增强学习兴趣;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
  (三)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难点:写出规范的推理过程和对对顶角相等的探索。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直观的教具演示和多媒体。增大了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学会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一般规律。从中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能力,并养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对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立交桥、防盗网。
  设问:从这些图片得出什么几何图形?学生会指出:相交线。从而引出了课题:相交线。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几何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建立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
  (二)新课探讨
  1、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已备好的剪刀剪纸片、向他们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一把张开的剪刀能联想出什么几何图形?说一说,剪刀剪开纸片的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
  学生观察,很容易把剪刀的构造想象成两条相交直线。在剪刀剪纸片的过程中,把手和刀刃之间的夹角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这些角之间存在着不变的位置和数量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抽象出几何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问题2: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在形成的4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
  学生以事先分好的小组(四人为一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并填好表格中的内容。接着我加以适当启发引导,让他们归纳出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以及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判定方法找出图中的对顶角和邻补角。有些同学可能概括得不太好,我将肯定他们探讨的热情和发言的勇气。同时,帮助他们进行纠正。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以至解决问题,体现了新型的课改精神。
  2、对顶角的大小关系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肯定邻补角互补,也可以猜到对顶角相等,但不是很肯定。为了让学生的猜想得于肯定,我的做法如下:
  (1)我演示教具(自己制作),也给学生操做。
  (2)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
  (3)让学生把画好的对顶角剪下来,进行翻折。
  (4)引导学生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来推导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引导他们写出推理过程后,我在黑板上板出规范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有哪些异同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接受老师的指导与引导,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新型师生关系,即教师是合作者,引导者。通过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初步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
  (三)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
  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性交流、思考、发表见解。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对顶角相等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顶角的性质,体会生活中的对顶角,让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打破了他们一直误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一观念。增加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例题解析
  例 如图,直线a, b相交, ∠1=40°,求∠2, ∠3, ∠4的度数。

  引导学生先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再寻找已知角和未知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此题难度不大,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一起来批改。
  (五)习题反馈
  为了再次强化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对顶角性质的理解,我适当增加些练习,对于习题,循序渐进提高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于提高,对于趣味题和拓展题,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寻找规律,让他们进一步感觉“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学生的思路得于拓展。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了哪些概念和性质?
  2、你还有什么疑惑?
  3、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将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进一步培养他们归纳,总结能力。
  (七)布置作业
  我布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垂线
  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垂线》。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材分析:
  垂线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性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所教的班一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节课利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实例的展示及动画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中蕴含的垂线特征,使知识的生成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对学生的认知、理解以及教学重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2、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包括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数学思考包括
  探索垂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并通过“做数学”,让学生对猜想进行检验,作出正确判断。
  解决问题包括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与态度包括
  让学生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趣味,获得发现的喜悦。
  鼓励学生感想敢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垂直概念的建立、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垂直的定义以及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把整堂课分为课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创新四个环节,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设立了预习导航,准备了大量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马路、篱笆、小棒等实物形象,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各组图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到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合作探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合作探究分为垂直的定义、课堂练习、试试身手、垂线性质、你来当老师、走进生活五个小版块。其中,垂线的定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积极与大家交流。课堂练习梯度明显,答案灵活,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试试身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很容易发现垂线的性质。“你来当老师”、“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给学生一份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走进生活”借助多媒体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有用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新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4、探究创新:“创新园”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去思考、去动手制作、去创新发现。既能激发学生课后去学习、去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意识,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精心培育,创新园一定能育出创新果。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一、教材分析
  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第一节第三课时内容。
  2、地位和作用
  由于角的形成与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关,学生已有的概念是两相交直线所形成的有公共顶点的角(邻补角、对顶角等)即两线四角,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这节课: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没有公共顶点的八个角的位置关系——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研究这些角的关系主要是为了学习平行线做准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判定恰恰是后面顺利地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基础和关键。这一节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线四角 承上 三线八角 启下 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二、教学目标设计
  由于本节课只有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所以,教学目标体现在:
  (一)
  1、明确构成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条件,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2、结合图形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通过变式或复杂图形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找到在千变万化的图形中的不变之处,能够抓住概念的重点。
  (二)
  1、从复杂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化归思想,从图形变化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位置美。
  2、通过观察,探究“三线八角”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能力;发展图形观念,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重点:根据图形识别哪两条直线被哪条直线所截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难点:在复杂图形中辨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三)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正确理解新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三类角的特征,并以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中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观察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等。
  (二)学法:以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指导阅读、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学习新知,以变式练习巩固新知。在这节课中使用的学法主要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观察发现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不等式的解集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华东师大版中学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第一节《不等式的解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研究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这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不等式和不等式解,这部分在本章中不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今后学习函数的应用奠定了数形结合的基础,因此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是前面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扩展,两者存在区别与联系。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学生学习数轴之后,又一次接触到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同时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目标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本科教材的地位,由于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更能重视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因此确定教学目标1,2,3。
  即:
  1.知识目标:了解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2.能力目标:建立图形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和表示。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和不等式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教学难点突破办法: 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过程,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通过数轴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集的理解。
  三、教法分析
  为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引导发现法,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学生知识掌握过程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旧探新,猜测论证等方法,揭示数学问题,并采用个人思考,分组讨论,汇报结果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悟出道理,得出结论,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学法分析
  1.学生要深刻思考,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养成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2.合作类推法:学习过程中学生共同讨论,并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通过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先找出几个符合题意的解,然后发现问题,这样,既复习了不等式,又给新课做好了铺垫,由此可以发现,不等式的解有许多个,他们组成一个集合,称为不等式的解集,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能找到最佳切入点,使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出不等式的解集。
  2.探究新知
  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得到:大于3的每个数都是不等式x+2>5的解,而小于3的每一个数都不是不等式x+2>5的解,因此不等式x+2>5的解有无限多个,它们组成集合,称为一元不等式x+2>5的解集。即表示为x>3。
由实例概括出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解不等式的概念: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我们知道解不等式不能只求个别解,而应求它的解集.一般而言,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由一个数或几个数组成的,而是由无限多个数组成的,如x>3.那么如何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不等式x+2>5的解集x>3呢? 不等式解集x>3,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8.2.1
  如果某个不等式x≤-2,也可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8.2.2
  说明:8.2.1在表示范表演的点画空心圆圈,表不包括这一点,表示大时就往右拐;图8.2.2在表示-2的点画黑点表示包括这一点,表示小时往左拐。
3,讲解补充例题,
  例1:判断:
  ①x=2是不等式4x<9的一个解.( )
  ② x=2是不等式4x<9的解集.( )
  例2、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x<2
  (2)x≥-2
  (设计意图:例1是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联系与区别,例2揭示不等式的解集与数轴上表示数的范围的一种对应关系,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具有形象,直观,易于说明问题的优点)
  4.巩固练习:课本44页练习2,3题
  5.归纳总结,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自我总结,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掌握重点,顺理成章的目的。
  6.作业:课本49页习题1,2题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及时地复习课文,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中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习过的集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三层面是德育目标,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第四层面是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本节课是在复习了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解不等式即可。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习、乐于学习,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练习小结——深化巩固,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五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以学生熟悉的画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解为背景知识切入,设置一个练习题组,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学习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然后以2004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试题为引子,引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对于本题,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解练习题组1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本题又给出了函数图象上许多点,相信学生画出图象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以高考试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
  2.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发现问题、寻求规律、揭示问题本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把课本例题1、2编为练习题组(一),交由学生用上面解高考题的方法——图象法去解,学生由于熟知二次函数图象,求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两题的异同,组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探讨第(2)题能不能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正以后再构造函数画图求解。然后达成共识,如果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做等价转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解,课本19页例3、例4作为题组(二),继续让学生用上面的图象法,由学生自己求解,这时我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这两题与题组(一)中两题的不同(例1、例2对应方程都有两个不等实根,例3对应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例4对应方程无实根)。两个题组的练习之后,可以寻求解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规律。
  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前面两个题组的四个小题,基本涵盖了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各种情况,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将特殊、具体题目的结论做一般化总结,与学生一起就 △>0,△<0,△=0 的三种情况,总结二次不等式ax2+bx+c>0或ax2+bx+c<0 (a>0)的解的情况应该水到渠成。至此,学生可以感受到,解二次不等式只须①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②求解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③根据①后的二次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即可,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图象写解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二次不等式的另外一种解法(可称为“三步曲”法)。
  4.训练小结——巩固深化。为了巩固和加深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接下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完成课本21页练习1-4题。本环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之后师生共同纠正问题,规范解题过程的书写。
  5.延伸拓宽——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原则。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提高练习题组,共有三道备选题目,以供程度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堂意外预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对“课堂意外预案”的探索和思考,备课时尽量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免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问题,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境地。结合以往经验,在本节课,我提出两个“意外预案”。
  1.学生在做课本练习1(x+2)(x-3)>0 时,可能会问到转化为不等式组{或{ 求解对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想法非常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与下节简单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有关,是解不等式的另一种解法——等价转化法,不在本节课之列。
  2.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解(x-1)(x+2)>1一类的不等式的时候,由于受方程(x+1)(x+2)=0 可转化为x-1=0或x+2=0求解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来求解的错误做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指出上面的转化不是等价转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同底数幂的乘法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要求学生推导出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理解和掌握性质的特点,熟练运用运算性质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纯的模仿与记忆的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通过练习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形成正迁移.
  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既是有理数幂的乘法的推广, 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本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同知识技能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能力训练
  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领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三),情感价值
  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手段:为了使性质的推导过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探索性质的过程,因此,在性质的推导过程,采用让学生尝试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交流,讨论,发现性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对于推导出的性质及其语言叙述,则可以一种较轻松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方式指导他们理解记忆,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学生讨论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而在整个教学中,分层次地渗透了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学法指导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合作,大胆猜,会验证" 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及通过动手实践,理解记忆和强化训练的学法掌握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运用多媒体投影引例,引导学生观察由问题而得到式子特点:105×107=
  二.探索交流 发现新知
  (一),提出新任务:
  思考:an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其中a,n,an分 别叫做什么
  问题:1.25表示什么
  2.10×10×10×10×10 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思考:1式子103×102的意义是什么
  2这个式子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3.a3×a2=
  过程中注意了解学生对幂的意义的理解程度,要求学生说明每一步的理由.
  思考:请同学们观察下面各题左右两边,底数,指数 有什么关系
  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二),提高任务难度: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鼓励其运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猜想: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三),提出挑战:能否用一个比较简洁的式子概括出你所发现的规律
  (四),提出更高挑战:要求学生从幂的意义这个角度加以解释,说明,验证它的正确性.
  然后要求学生按步骤独立思考和探索:
  1.比一比:识记运算性质
  2.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 用这个办法能否持久 你能否提出一个更有建设性的改进措施
  猜想:am • an= (当m,n都是正整数)
  对运算性质的剖析 条件:①乘法 ②同底数幂
  结果:①底数不变 ②指数相加 (目的是为了化解难点)
  3.再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性质的特点和语言 叙述,有目的地提取记忆.
  4.提问:"你认为这个性质的应用,应特别注意什么 "
  (五),应用练习 促进深化
  1.计算:(1)107 ×104 ; (2)(-x)2 • (-x)5 .
  2.计算:(1)23×24×25 (2)y • y2 • y3
  你能回答开始提出问题吗 105×107等于多少呢
  练习设计:
  .巩固练习:1计算:(抢答) 2计算: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 如果不对,怎样改正
  .变式训练:填空:
  .思考题 :1.计算: 2.填空:
  五、提炼小结 完善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上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获与体会,成功与失败.
  六、布置作业 延伸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单项式的乘法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大节第四课单项式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是在前面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学习单项式的乘法并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是以后学习多项式乘法的关键,单项式的乘法综合用到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运算性质,而后续的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都要转化为单项式的乘法,因此单项式的乘法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二、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会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 。
  2. 通过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的的第一条的确定是考虑到学生对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乘法、幂的运算都较为熟练,在此基础上导出的单项式乘法法则学生能够达到“理解”的要求,同时由于单项式乘法的所有内容已包含在这节课中,学生能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单项式的乘法运算,据此确定了教学目的的第一条。而单项式法则的导出过程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素材,据此确定了教学目的的第二条。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乘法法则。
  (这是因为要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就得掌握和深刻理解运算法则,对运算法则理解得越深,运算才能掌握的越好)
  难点: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
  (这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的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及运算所使用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错误。)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新课学习阶段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采用了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用已学过的知识可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即掌握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探索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始终处在观察思考之中。引导发现法的使用对实现教学目的的第二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采用了讲练结合法。对例题的学习,围绕问题进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分散难点,对学生分层进行训练,化解难点,并注意及时矫正,使学生在前面出现的错误不致于影响后面的解题,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通过例题的学习教师给出了解题规范,并注意对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在归纳小结这个阶段采用师生共同总结,旨在训练学生归纳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进一步防范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4、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丰富,训练量大,利用投影仪,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1、 创设问题情境 2、新课学习 3、反馈练习 4、小结 5、作业布置。
  (1) 创设问题情境
  本节课通过一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这样的目的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问题1、问题2的设置进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包括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和例题讲解。
  ① 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
  由于八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单项式乘法法则的推导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引例。引例1中的两个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两个单项式如何相乘,使学生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同底数幂的运算性质等知识探索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引例2让学生动手尝试,在尝试成功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3,由问题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最后得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从而实现理解单项式乘法法则的这一教学目的,同时在上述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在研究问题中所体现的“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通过尝试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从而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第二条,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得以掌握。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组简单的练习,由学生回答,强化对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② 例题讲解
  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例题按照逐步增加运算种类进行了编排,使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我总共设计了三道例题。
  例1是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计算,在讲解此题时关键是让学生按照单项式乘法的法则进行运算。例2是单项式的乘方与乘法的混合运算,在例2后我又设计了一问题,此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根椐题目特征,辩认出它们是哪种运算,应选用什么样的法则进行计算,使学生逐渐分清运算类型,正确实运用法则,以实现难点的分散和突破,并提高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例3是单项式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例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除学生口算计算过程,教师要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并要求学生按规范的书写格式进行练习和作业。
  在每道题完成之后,都配有与例题相近的巩固练习,由学生板演和分组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实现“会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这一教学目的。
  (3) 反馈练习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又设计了反馈练习,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再一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使学生对单项式的乘法运算的熟练程度得以加强。
  (4) 小结
  本节课的小结由师生共同完成,先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归纳形成知识系统,通过小结,使学生明确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同底数的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引起学生对单项式乘法中系数与指数运算易混淆等问题的重视。
  (5) 布置作业
  数量不多的作业,既能让学生能对本节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又能有充裕的时间拓展自己的视野。
  六、教学评价、反馈措施
  本节课采用了不同的反馈手段和较多的反馈练习。
  1、设计分段练习。例如练习一-------练习四每次练习主要解决一重点问题,同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扫清后续学习障碍。
  2、采用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口答、笔答、板演、快速强答等,以增加反馈层面。通过练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对教学情况心中有数。
  3、及时矫正。对每次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对正确的解答及时给予肯定,发现问题及时评讲。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总的设计过程,具体过程将体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谢谢大家!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本次说课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等方面来阐述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本节课的内容和地位
  课标要求: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选用教材: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第3节。课题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时为1课时。
  主要内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教材地位:本课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对学生中学阶段学好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基础作用,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以及杨辉三角等后续教学内容起到奠基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能够按步骤进行简单的多项式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中的问题的探索,体验数学是一个充满观察、归纳的过程;
  2、通过整体处理,再利用分配律的结果与几何图形面积的结果进行比较,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的意识;
  3、通过为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活动空间,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借助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探索法则和拓展探索等的学习活动,领悟转化思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4、教学难点: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防止漏乘、重复乘和看错符号。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因此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旧知上,而是让学生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新知。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总结规律,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选配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四、学法
  1、自主学习归纳
  2、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活动说明
一、复习铺垫
1、 计算        回答        抽潜能生回答        让后进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信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2、问题
观察羽毛球场地,是如图所示的形状吗?为了知道其大小尺寸是否符合要求,需测算它面积,现量得羽毛球场地一边如图所示,那么,你有几种计算这个场地的面积的途径,可有几种不同的算式呢?他们间有什么联系吗?        根据左图列出表示这个图形的总面积的代数式,能列几个就列几个。        参与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考角度,引导学生得出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        (a+b)(m+n)=am+an+bm+bn
用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再利用分配律的结果与几何图形面积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提醒学生多x多可以将其中一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转化成单x多,再单x单,分步走。也可一步到位,用法则直接计算
  三、新知运用
  3、计算        尝试练习(由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尝试练习)        信息反馈,突出计算过程的注意事项        尝试练习,在于发现应用新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四、反馈练习        自主练习,形成技能        着重关注后进生。        通过反馈训练,让学生在掌握法则的同时形成技能;关注后进生,是为了让后进生获得成功。而在例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例题的配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字母和因式由少到多,体现出梯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五、拓展探索。
  5、在一张长a厘米、宽b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因为设计的需要,需裁剪掉多余部分,要求长剪去m厘米,宽剪去n厘米,请问剩下部分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
6、小东找来一张挂历画包数学课本。已知课本长a厘米,宽b厘米,厚c厘米,小东想将课本封面与封底的每一边都包进去m厘米。问小东应在挂历画上裁下一块多大面积的长方形?          1、画出示意图,并用阴影表示剩下部分;
  2、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剩下部分的面积。
  3、将书展开实践观察、发现挂历的长、宽,然后表示。          1、交待活动要求;
  2、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道探索、实践;          以设计问题作为背景,在于触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践中发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
  六、探索与创新。(学生任选一组题计算,然后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7、计算
  ① (x+3)(x+4)
  ② (x+4)(x+8)
  ③ (x-2)(x-3)
  ④(x-4)(x-6)
  ⑤(x+5)(x-9)
  ⑥(x+3)(x-8)
  ⑦ (x-3)(x+10)
  ⑧ (x-1)(x+7)
问题:你在计算时都用到了哪些知识?你发现其中的x的一次项是怎么得来的?有什么规律可循吗?在什么情况下,一次项x的系数才有这样的规律?          1、探索思考设计的问题。
2、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规律。        引导、发现并提炼          借助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品质。
(x+p)(x+q)=x2 +(p+q)x+pq
  七、综合运用
  ①(2a-1)2
  ②(x+y+z)(x+y-z)
  ③(x-y)(2x+y)-(x+y)(x-y)        师生一起探索谈论                让学生树立数学思维的整体的思想,综合应用一个多项式乘多项式减去另一个多项式乘多项式而是一个整体减去另一个整体,而出现忘记变号的现象.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应用不受多项式项数的限制,结果要化为最简形式
  八、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谈谈本课的收获和体会                  在本节课的小结部分,首先小结本课重点与难点,然后向学生强调一些注意点,
  1、解题前先确定多项式的每一项
  2、防止漏乘;
  3、注意符号问题;
  4、同类项需要合并
  最后结果应化成最简形式。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九、作业设计
1、教材第80页习题14.2第6、7题。2、教学设计的6、7如果不能完成可作为课外作业。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具有稳定性,并使知识顺利迁移,每个例题后均配有相应的练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发现不足,教师及时得到反馈,检查教学效果,采取相应措施。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多项式乘多项式
  1. 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
  2. 重点: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理解及应用
  3.  难点:漏乘、重复乘、看错符号
  4.  注意事项: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完全平方公式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完全平方公式》,所选用的教材为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八节的内容,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整式的加、减、乘、除及平方差公式的基础上,对多项式乘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因式分解》《配方法》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 的工具性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中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培养,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多项式乘法法则、平方差公式的探索过程,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完全平方公式” 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对公式(a+b) 2=a2+2ab+b2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表述(学生自己的语言)、几何解释。
  难点确定为: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符号含义,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2.在探索讨论、归结总结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且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注意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 是本节课深入研究 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 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 的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 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
  (4) 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 数学概念(定理等) 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 ,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 环节。
  (5) 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 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7) 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中学数学说课稿模板: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九节第二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在整式的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中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作为整式的运算的一部分,它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整个中学代数的重要部分。
  2、就第一章而言,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整式的运算这一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很重要的一块,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整式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除法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整式的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整式的运算中转化思考方式及推理的方法等,都在本节中。
  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
  新课程标准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的依据。重点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其基本方法与步骤是化归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因此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关键是将它转化为单项式除法的运算,再准确应用相关的运算法则。
  难点是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知,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的实质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的除法运算。由于 ,故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也可以看做是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二、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等知识,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引例,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我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微机,让学生在微机演示的一种动态变化中自己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这不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直接地向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 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 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 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学过程 的设计。
  1、回顾与思考,通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复习,完成四道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练习题,为本节课探索规律,概括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尝试练习启发学生自主解答,使学生该过程中体会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规律。由于采用了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3、例题解析,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例题,加深对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4、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
  1.理解和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运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总结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及其应用.
  (2)理解法则导出的根据。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授课人及时间:关龙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l)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是什么?
  (2)计算:
  1)–12a5b3c÷(–4a2b)=
  2)(–5a2b)2÷5a3b2 =
  3)4(a+b)7 ÷ (a+b)3 =
  4)(–3ab2c)3÷(–3ab2c)2 =
      找规律:怎样寻找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尝试练习引入分析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例题解析
  例3  计算:见课本P49
  (1) 尝试练习
  (2) 提问:哪个等号是用到了法则?
  (3) 在计算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要注意什么?
  注意:(l)先定商的符号;
  (2)注意把除式(¸后的式子)添括号;
  要求学生说出式子每步变形的依据.
  (3)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利用乘除逆运算,检验除的对不对.
  练习设计:
  (1)随堂练习P50
  (2)联系拓广P51
  3.小结
  你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正确地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问题。计算不可丢项,分清“约掉”与“消掉”的区别:“约掉”对乘除法则言,不减项;“消掉”对加减法而言,减项。
  4.作业  
  P50  知识技能
  5.综合练习(课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6 07:21 , Processed in 0.114720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