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61|回复: 0

[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4 15: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藤野先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一、        引入新课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            (回)北京
见闻感受          相 识  肖像 声调        深切怀念
                   相 处  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相 别  神情 话语        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三、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                  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                           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                       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                 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从上述两件事情,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
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
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
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
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
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
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  ②悬挂照片  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四、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五、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2.我的母亲
胡  适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二、导人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  ,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抓住关键句、段。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4.理清文章结构。
     四、学习课文内容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提问: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五、欣赏“诗中的母爱”
    如: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小结

4.列夫&#8226;托尔斯泰
茨威格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及深广的人文背景。
  教学重点、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列夫&#8226;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是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明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张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
    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
    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8226;罗兰《名人传》一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内涵。
6.雪
鲁  迅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景物描写的特点。
  2.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体会。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思考如何划分两个层次?
    明确: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描写充满生机的江南柔雪。
    第二层(第二至第三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提问: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雪景水彩画。作者从四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一是以暖国的雨和“单调”来反衬雪花的“灿烂”。
    二是直接写雪的质地、颜色,“滋润美艳”,犹如充满青春的壮健少女的皮肤。
    三是以雪野中的花草,特别细写了花的不同种类、多样形状和各种颜色,衬托雪的美丽。在数九寒天,作者用花的血红、深黄、自中隐青和草的冷绿,映衬雪的洁白,使柔雪显得更为明艳。
    四是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煞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提问:在第二至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体会其作用。    。    。
    学生讨论、交流。
      六、小结
    第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雪冬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在苦寂中,作者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明确: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三、理解语句含义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语句,探究括号里的问题。    、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六、小结
    <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前行动力。   

9.海燕
高尔基
    教学目的
    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
    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
    2.学习象征手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
  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
    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
    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
    第三部分(第十二段至十五段)。
    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二)学习第二部分。
    指名朗读第二部分。
    提问: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第一层次(7~8节),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   
第二层(9~11节),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
  五、小结
  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习第三部分。
    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
    明确:
    第一层次(12~13节)写大海与闪电激战:
    第二层次,(14~15节)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
    三、学习文章写作技巧
    1.象征手法。
    (一)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二)象征与比喻的比较:
  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
   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
    四、小结
    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如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等。

11.敬畏自然
严春友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通过诵读,学习作者语言。
  3.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
  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同学问互相补充。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学生阅读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说法错误,认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类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窃笑人。(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二)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1.学生阅读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确:
    第三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2&#8226;学生发表自己看法,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
    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
    (1)说说人类变化的历史。
    (旧石器、新石器……)
    (2)人类从被动状态变为主动了吗?…。(.人类先是不能或难以生存,在其他动物的威胁下偷生。后来工具逐渐进步,能够征服其他动物,是已经变为主动。)    。  一
    (3)人类成为大自然的主人了吗?
    (人类不能完全使大自然听命,所以尚未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类的作品有的一万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对人类的理智有一点否定。)
    (6)我们的正确看法应当是怎样?….(要尊重人类的科学研究,人类的命运变好。例如人的寿命从二三十岁进为七十几,不管是一万年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人类来说不会是“可笑的”。)   
    五、小结
   学习本文要认识“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学理性精神比较人与自然,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豁,i莉人类长远发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
     二、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阅读课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质疑,讨论问题。(学生交流看法。)
    ①人类是不是自然的智慧的产物?
    ②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
    ③自然界有目的吗?
    ④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也是一样?
    ⑤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⑥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三、学习文中多次运用反问句。体会其作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四、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五、小结
   

15.喂——出来
星新一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
  2.锻炼想像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人
    台风吹倒了一座小庙,庙底下露出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洞。于是,各
色人物围着它纷纷表演,它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垃圾桶……这篇科幻小说充满了神奇的想像,更使我们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互相交流看法。
  四、学习课文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故事真否?
   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
  3.洞是真的无底吗?
  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5.洞是比喻什么?
  (人类生存的土地。)
  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
   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最想否定的是哪个?
   8.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
    五、探究活动
  1.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六、小结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

16.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二)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三)讨论第四段内容
    1.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2.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1)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2)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四)讨论第五段。
    1.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2.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一)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二)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五、小结
   

17.端午的鸭蛋
汪曾棋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
  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五月初五端午节,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各种风俗带给人多少乐趣。单是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就有说不完的美妙之处。倘若没有一种故乡
情结,没有一颗超然自在的心,谁能从平淡的生活中咂摸出如许滋味?
    作者简介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l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述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孩子们如何吃和玩端午的鸭蛋。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这与写高邮鸭蛋有何联系?
    学生复述端午节的风俗。
      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①系百索子②做香角子③贴五毒④贴符⑤喝雄黄酒。
    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文章第2、3自然段。
    提问: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尤其是双黄鸭蛋,因此作者对此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
    第一自然段开头,作者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说明家乡盛产咸鸭蛋。接着用“肃然起敬”和“特别标明”两个短语,说明家乡咸鸭蛋的出名。
    高邮鸭蛋多出双黄鸭蛋,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
  五、小结
  文章介绍高邮鸭蛋,写得有声有色,跌宕起伏,对家乡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学生互评。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阅读课文最后三段。
    提问: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联系,不求统一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受作品情趣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本文的语言魅力主要靠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得出。有些语段还应指导学生读出语气语调、读出韵味。通过朗读,感受本文的情趣。
  提问:朗读文章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
   四、拓展训练
  提问:说说你的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可以先让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接着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  学生交流之后,可以就“端午节”这一话题,自选角度,完成一篇作文。
    五、小结

18.吆喝
萧  乾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二、导人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
  (二)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默读课文,这里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想想这两个层次如何划分?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
  提问: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21.与朱元思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后讲解: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同样的颜色。③俱:都。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后讲解。
  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
  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⑤相鸣:互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⑧经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
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教师归纳: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专心求学,刻苦自励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实词及虚词“以”的用法。
3.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通过对比表达自己观点的写作手法。
2.倒装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大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1.介绍作者。
  (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补充。)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嗜学(shi4)    怠(dai4)    叩问(kou4)    绮秀(qi3)四、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五、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3.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②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④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六、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写成发言材料,下节课交流。八、布置作业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诵课文。
   
26.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
    1.(显示。)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    、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彩屏显示。)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亻台然不动  亻叔尔远逝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楼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旬,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T/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读懂文旬。
  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1)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l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l    其必日……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3)阅读思考:   
    ①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
    ②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   
    ③本文的中心句在哪里?四、难句探究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分析:(1)这句的基本结构是时间修饰复句。正句部分又是并列复句。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谧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璧”,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居庙堂之高l则忧其民。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微斯人,I吾谁与归?
       反复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
    2.朗诵全文。    二、研习新课
    1.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提问: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4.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6.朗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7.朗读第4自然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8.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人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9.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14.提问: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则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2.第3、4自然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3.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二、总结性练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阴风怒号(    )  薄暮冥冥(    )    浩浩汤汤(    )    岸芷汀兰(    )
  郁郁青青(    )  宠辱偕忘(    )  嗟夫(    )  属予作文以记之(    )
  2.下面译文中有几处译得不正确,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古仁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退处民间又为君主担忧,真是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民间也担忧。然而他们什么时候才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3.第3自然段的写景、抒情与第4自然段的写景、抒情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两段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起了什么作用?
    4.本文有两种对偶句,一种是两句相对,如“北通巫峡”对“南极潇湘”;一种是本句自对,如“迁客”对“骚人”。试从文章中各找出几组对偶句来,并说明它们是怎样构成对偶的。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1.合作学习。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习,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3.词语小结。

  (1)而
  表并列泉香而酒洌
  表承接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表修饰杂然而前陈者
  表转折而不知人之乐
  (2)也   
    表陈述环滁皆山也
    表肯定山之僧智仙也  
    表感叹在乎山水之间也四、再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要求:注意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画出来。五、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集体朗读课文
    找出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二、主旨探究
    1.表达全文主旨的一个字是什么?
    明确:乐。
  2.文中写出了谁“乐”7   
    明确:太守乐,众宾乐,滁人乐。
    3.太守,众宾为何而“乐”?   
    明确:
    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
    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   
    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   ’
    明确: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
    明确: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彩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
    6.小结。
    本文以“乐”为主线,用“醉”与“乐”的统一,写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三、写法探究
  1.提问: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讨论并归纳:
  (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2.提问: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写景与抒情相结合。
    (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
        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四、小结全文
    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五、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人手,尽量不死背。第一自然段,共ll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前4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5句至第9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
一起背。其他段也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
2.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培养强记能力。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5-3 01:51 , Processed in 0.27133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