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67|回复: 1

[经验] 2010年教师招聘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8 00: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选择题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
              教师公招考试题型多是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给出四个(单项)或五个(多项)选项答案,是选择题的基本形式,答案的相似性,判断稍有失误,就会出错,是这类题的突出特点。
            单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具有概念性、科学性、一定的灵活性等特点。这类试题一般知识覆盖面广、迷惑性强,表面看似容易,但若不注意审题,特别易失分。要注意选准答案,并确保答案的唯一性,不要同时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也不要出现所有小题全选同一字母的现象。在答案都比较模糊的情况下,要选最贴近的一个,不可乱选。
            从内容上看,选择题涉及的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我们在明确了选择题内容的这种针对性后,在命题方式上,要看到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首先是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比如,利用伪装防止敌机轰炸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经过分析,正确回答应是选择性,而非知觉的理解性或整体性。
            其次,关于对一些所谓“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是选择题在命题方式上又一显著特点。比如: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性格,而非能力或气质;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什么?“根本”特点并非劳动的复杂性或间接性、而是对人的培养。
            
              (二)、选择题解题技巧
              掌握了选择题题型特点和命题的基本方式,还需要有相应的解题技巧。
            1.排除法:
            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有助于正确答案的选择。
              [例]下列哪个选项符合我国古代个别教学特征?( )
              A.学生有固定的修业年限
              B.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同内容
              C.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都不相同
              D.学生的年龄相同但知识程度不同
              古代教学形式是个别教学,抓住这一特征,首先排除掉B点,因为讲授相同内容是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其次,排除掉A点,固定的修业年限是学校制度的特点。个别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的互不相同性,D点虽说的是知识程度不同,但学生的年龄相同,因之也应排除。正确选项就是C。
            2.“正本清源”法:
            有些选择题的选项不好排除,这时对选项的本义可以回忆思考,能使你摆脱困境。
              [例]一支白粉笔,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稍暗处,人们都会知觉它是白色粉笔,这是利用知觉的下列哪种恒常性?()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D.亮度
              问题出在“颜色”和“亮度”判断上,错误是选作颜色恒常性。根据正本清源法,白色不是颜色,只是亮度,正确判断是D。
            3,联想推理法:
            选择题的选项如果是年代,就要通过联想推理法解决,那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著名事件,有什么杰出人物和思想,然后才能有把握的进行选择。
              [例]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始于( )
              A.1840年     B.1879年     C.1902年    D.1918年
              寻找答题线索,这时至关重要。1840年是鸦片战争,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1918年十月革命,都与心理学产生无直接联系。在这种基础上,可集中对1879进行联想判断。冯特是德国有名心理学家,其贡献是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联想到这一切,再根据“心理学发展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说法,就可判断是B。
              对有些选择题实在回答不出,可以进行猜测,这也是一种应试能力。实际上命选择题时,出题的人已把猜测的可能性估计在内了。
            
            
              二、判断题解题技巧
              判断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所表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正误进行判断。这类题目的中心话题多是考试大纲所涉猎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容易发生歧义的问题,其观点正误混杂,考生解答时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这类试题的出现有助于克服考生在学习中的死记硬背现象,突出了对考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考查,但同时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于题目本身多为判断句,所以分析时,一般应先围绕前半句解析,然后再围绕后半句解析,最后作出结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4-11-15 21:5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6 10:59 , Processed in 0.09068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