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95|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原理(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5 17: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5、教育起源于劳动
  (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6、学校的产生所具备的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7、学校在奴隶社会出现具体表现在:
  (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  
(2)教育的原始性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

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
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13、教育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实践活动

14、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我国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3)科学教育学阶段(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4)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5)教育学的分化与拓展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

15、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  
  (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
  (3)学科基础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
  (4)理论类型的多元性和学科路径的多样化
  (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
16、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不断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17、教育学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作为科学认识形式的教育学能够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作为“科学的”认识方式的教育学能够有效地解释教育问题
  (3)作为学科知识体系或课程的教育学能够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沟通

18、教育学在教育理论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实践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扮演着一种“中介”作用,体现在:
  (1)通过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了地领悟教育的真谛,形成科学的教育
观,增加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2)通过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高全面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的能力
  (3)促进教育工作者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5)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思想基础
  (6)通过传播教育理论,改善全社会的教育舆论环境和教育观念,从而推动教育改革,促进教
育事业的发展

19、教师如何学习教育学:
  (1)把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育实践能力相互促进
  (2)将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起来
  (3)把专业理论与交流讨论结合起来
  (4)把专业阅读与教育写作结合起来

20、经济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主要表现在: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内容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21、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22、社会的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23、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经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24、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25、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承  (2)选择  (3)融合  (4)创新
2
6、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7、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29、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有什么意义?
认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促使我们在分析和研究教育问题时,不能仅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察,还必须从教育内在的、特有的规律性去考察,更不能简单地照搬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方法去解决教育问题,第一、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第二、教育要对社会要有所批判;第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要有所选择

30、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31、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

3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系统性以及高度的组织性
  (3)学校教育是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的培养人的工作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3、要辩证地看待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
(2)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3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动力  
(2)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

35、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36、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
(1)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的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
  (2)教育目的着重于对人才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于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提出要求
(3)教育目的有时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有约束力;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3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总的要求或共同的质量标准,而培养目标则是不同层次、类型学校或专业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联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即培养目标不能脱离教育目的,教育目的要体现、落实在培养目标之中

38、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

39、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
(1)个人本位论  
(2)人格本位论  
(3)文化本位论  
(4)生活本位论
(5)伦理本位论  
(6)社会本位论

40、在确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育是发展人的一种特殊手段,教育目的的直接指向个体的发展,但个体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
  (2)人的自我价值与人的社会价值是统一的,前者只有通过后者才能表现出来
  (3)人即需要社会化,又需要个性化,即必然社会化,又必然个性化
41、我们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42、我们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1)体育  
(2)智育  
(3)德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43、我们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1)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2)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
  (3)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44、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两者相比较而存在。其根本区别在于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育目的的迥然不同。素质教育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应试教育则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

45、素质教育的内容:
(1)政治  
(2)思想  
(3)道德  
(4)科学文化  
(5)身体  
(6)心理
46、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是:
(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2)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

4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等。

48、影响学制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

49、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50、欧美现代学制的三种类型:西欧双轨制,美国单轨制,前苏联型学制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17 04:17 , Processed in 0.0958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