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88|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9年5月1日教师考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30 09: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每日一练】

1.( )是指问题解决中分析问题、抓住问题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A.理解问题阶段

B.验证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提出假设阶段

2.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能

3.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影响机制是(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4.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差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利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5.“左手画圈,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 )。

A.广度

B.分散

C.分配

D.转移

6.一个实际身高为180厘米的人,距离观察者分别为3米、5米、15米时,观察者都觉得这个人的大小是不变的。这是由于知觉具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7.一些学生常在经过艰苦复习通过考试后立即忘掉了所学内容,这是因为,他们想尽快摆脱伴随这些内容的令人不快的情绪。这种遗忘是( )。

A.消退性遗忘

B.干扰性遗忘

C.抑制性遗忘

D.动机性遗忘

8.“化悲愤为力量”说的是情绪情感的( )。

A.组织功能

B.适应功能

C.动机功能

D.信息功能

9.以下哪些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 )

A.记忆

B.需要

C.动机

D.思维

10.不同学生受同一老师教育心理反映各有不同,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固有的。(判断题)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9: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福建山香讲师解析: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摈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2.【答案】B。福建山香讲师解析:解决问题首先要建立问题表征,也就是要理解问题的意思,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

3.【答案】A。福建山香讲师解析: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4.【答案】B。福建山香讲师解析:差异部分用彩色标出,有利于学生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点,便于区分和学习。因此,张老师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5.【答案】C。福建山香讲师解析:注意的分配强调在同一时间完成两件以上的事情。题干中“左手画圈,右手画方”为注意的分配。

6.【答案】D。福建山香讲师解析:一个人离我们距离远近时的大小保持不变,属于知觉的恒常性。

7.【答案】D。福建山香讲师解析:弗洛伊德提出遗忘的动机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8.【答案】C。福建山香讲师解析:情绪的动机功能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化悲痛为力量说的是使悲痛的情绪积蓄起来转化为一种力量,激励人的活动。

9.【答案】BC。福建山香讲师解析: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

10.【答案】×。福建山香讲师解析: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是不会凭空产生心理活动的,它只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客观世界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11 00:32 , Processed in 0.09708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