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37|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考点归纳(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9 11: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育心理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一般教育心理学包括的内容:学习者的心理学习心理及其应用教学和课堂管理心理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

4教学专长: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统称为教学专长

5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
①个人因素
②情境因素
③系统过程

6微型教学:又称微格教学它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实践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摄制称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7刻意训练:从新手到专家需要经过大量训练活动,以不断促进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

8新教师常见的错误观念:
(1)教学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

(2)主修某门学科就能提供这门学科所需的全部知识。(3)学会教学只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9.专家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差异
(1)专业知识方面,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专家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
(2)问题解决方面在其专长的领域内专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
(3)洞察力方面专家比新手更有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10教师发展刻意训练的主要形式
①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

②微型教学
③教学决策训练
④反思训练
⑤开展行动研究

11伯林纳的“教师专长教学能力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
教师专长(教学法知识)知识专长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教学能力(教师行为)讲授管理教学诊断
教学结果(学生结果)认知方面学业成绩方面情感方面社会方面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理论的基本观点:(皮亚杰认为认知的本质是适应)
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发展,主要解决人的智慧是运用何种机制,经历什么过程,怎么样从低级水平过渡到高级水平的问题。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关于儿童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称之为认知建构主义,他认为,人们通过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人们需要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

认知发展的过程
图示:图示是指儿童对环境适应的认知结构
同化:同化是指儿童把新的刺激物纳入已有图式之中的认知过程
顺应: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示来适应新刺激物的过程
平衡:平衡时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0-2岁)感知运动阶段: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
(2-7岁)前运算阶段: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7-11岁)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11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

皮亚杰提出的“阶段”具有的四个特征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
结构性
次序不变形
④交叉性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将同化和顺应结合达到平衡,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已有的图示,并创立新的图式
2考虑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识别学生学习达到的水平从而设置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
3强调认知发展的积累性,要求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与旧知识整合起来
4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来实现的

两种工具的理论:1物质工具 2精神工具

两种心理机能:1靠生物进化获得——低级心理机能2历史发展的结果——高级心理机能
2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的本质: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3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的三种重要观点:
1内化:指从社会环境中吸收所观察到得知识,从而为个体所使用。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经过多次重负,变化逐渐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2最佳发展区: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和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时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支架式教学: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维果斯基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1儿童通过外部的对话加以内化来学习
2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对教育的启示
3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一起

社会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个体发展是在社会背景下进行的,是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人格是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

婴儿期:信任感——不信任感(0-1岁)婴儿后期:自主——羞怯怀疑(2-3岁)
幼儿期:主动——内疚(4-5岁)儿童期:勤奋——资本(6-11岁)
青年期:同一——混乱(12-18岁)成人前期:亲密——孤独(18-25)
成人中期:创造——停滞(25-60岁)成人晚期:自我完善——悲观失望(60以上)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帮助学生度过勤奋和自卑危机

2适应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3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具有关于是非丑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主要是从行动结果及自身的厉害关系来判断是非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二: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关注社会需要和价值中个人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4: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后习俗水平:逐渐形成不拘泥与某一特定社会团体的抽象道德原则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六普遍道德定向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1首先要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2提供稍高于儿童现有水平的思维模式使之产生冲突
3帮助个体体会冲突学会用下一阶段的判断方式 4把下一道德作为当前教育的目标


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对孩子的影响
其一: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和拒绝
其二:父母对待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和容许
1权威型教养方式(接受+控制)

2专断型教养方式(拒绝+控制)
3放纵型教养方式(接受+容许)

4忽视型教养方式(拒绝+容许)

影响方面:

1学业成绩
2自我价值感
3心理健康

同伴关系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
1满足儿童多种心理需要

2为社会能力发展提供背景
3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3-29 13:27 , Processed in 0.09808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