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41|回复: 0

[资料] 教综中的师徒、冤家、好基友、之父,全在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4 1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综中的“之父”总结
教综中常考的12个“之父”,你知道几个?
1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同时也被誉为“科学教育奠基人”、“科学教育学之父”。
其他考点:1.《普通教育学》;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3.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4.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5.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6.社会本位论的代表。2心理学之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3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其他考点:1.迷箱实验;2.尝试-错误说;3.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4.痕迹消退说;5.共同要素说。4终身教育之父保罗·朗格朗5课程评价之父泰勒——同时也被成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其他考点:泰勒原理:目标、内容、方法、评价6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首创“幼儿园”的名称,也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7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8行为主义心理学之父华生:最早使用“行为主义”一词。
华生的名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外铄论教育思想的体现。9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程序教学。
其他考点:1.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回复“强化”,即可查看这几个知识点的讲解视频);2.逃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3.普雷马克原理。10俄国教育心理之父乌申斯基——也被成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的著作:《人是教育的对象》他的名言:1.“儿童是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体现。2.“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教学原则的体现11智商之父推孟——他修订了比奈-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提出智商概念。
其他考点: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 10012北大之父蔡元培——1916年担任北大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被毛泽东成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教综人物   能进入教综教材让我们绞尽脑汁费劲巴拉去背诵记忆的人物都是史上的大家,其中不乏师徒、冤家对头和好基友,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八一八。(一)师徒篇1.孔子、孟子
孔孟二圣一直被并称,一曰成仁,一曰取义。两人不是直接的师徒关系,而是再传关系。他们之间的桥梁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我们讲义中所说的思孟学派,就是子思和孟子两人的并称。


《论语》、《中庸》、《孟子》分别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再加上《大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书。孔、孟的思想是我们考试的常考内容。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三人被称为希腊三哲,奠定了希腊乃至整个西方的文明基础。他们是嫡系的师徒关系: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苏格拉底非常喜欢柏拉图这个弟子,传说柏拉图去拜师的前一晚,苏格拉底梦到一只白天鹅飞到了他的身旁。柏拉图也非常敬服苏格拉底,他的大部分著作——从《理想国》到《会饮篇》,都是以苏格拉底为主人公。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中生活二十年,直到老师去世。但他和柏拉图的哲学观点不同,“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即出自亚里士多德之口。
3.康德、裴斯泰洛奇和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称为西方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其本人也被视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康德和裴斯泰洛奇都是赫尔巴特的老师。
康德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赫尔巴特的哲学思想即来源于康德。在德国,一所大学中某一学科只能有一位教授,其他人若想成为这里的教授,必须要等到前一位教授去世。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授席位即是由赫尔巴特接替的。
裴斯泰洛奇第一个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曾专门到瑞士向裴斯泰洛奇学习,后来赫氏一直致力于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
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发展的动力在于性的本能,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并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人格都在发展,并将其划分为八个发展阶段,第四第五阶段分别对应于小学生、中学生的发展。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也不是直接的师徒关系。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了乃父的衣钵,并发展了其理论,她也是埃里克森的领路人,对埃里克森影响深刻。1964年,埃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呈现给安娜,以表对她的感激之情。
5.杜威,陶行知陶行知的大名在中国或许无人不晓,但他是杜威的学生这点,恐怕好多人就不知道了:1914年,陶行知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师从杜威。
我们对比两人的的教育理论,就能看出杜威对陶行知的影响。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陶行知学习之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
近代中国另一个文化巨擘胡适,也是杜威的学生。杜威曾受二人的邀请,于1919年初访问中国,在中国考察、访问了两年多。

6.唐僧师徒
看到这儿,估计有同学要奇怪了:没听说唐僧师徒有提出什么教育理论啊?

哈哈,对的,他们确实木有提出过教育理论。但他们和教综中的一些常考知识点有联系,比如,有人说唐僧师徒五人对应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五种需要。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谁对应于哪一层次的需要不?(二)冤家篇1.孟子 vs 荀子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他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生而为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我们在教育中就要从人的本性,引导、发展这种善。因此,孟子被视为内发论的代表。


而荀子的观点和孟子正好相反,他认为人性本恶:“人之生也固小人。”人生来就是逐利的小人,教育的作用就是”化性起伪“,改变人恶的本性,让人为的东西淡化恶的天性。因此,荀子是外铄论的代表。2.赫尔巴特 vs 杜威
赫尔巴特和杜威的观点针锋相对,他们两人分别是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的代表: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要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杜威正好相反,他提出教育要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

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教学过程分为四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教学过程分五步: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赫尔巴特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杜威是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3.桑代克 vs 格式塔学派
桑代克作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他通过迷箱实验证明,学习的实质就是尝试-错误,并提出了三个学习率: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他认为,人的遗忘是由于痕迹衰退引起的,还提出学习迁移是需要共同要素的。

作为欧洲心理学界的旗帜,格式塔学派处处和桑代克作对:先是通过猩猩抓香蕉的实验证明,学习不是尝试错误,而是顿悟。然后,又通过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不是因为共同要素,而是由于理解了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布鲁纳 vs 奥苏贝尔布鲁纳和奥苏贝尔之间的观点也是针尖对麦芒。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学科之间的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说,掌握学科的认知结构是没错,但是,不应该是发现法,发现法的效率太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应该采用接受学习,通过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掌握知识效率更高。
(三)基友篇1.老子、庄子和卢梭说这三个人物是好基友,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真能跨越时空,穿越对对方那里去搞基。而是因为,他们三个都提倡自然教育,都认为后天的社会环境是不好的,需要回归到到自然的状态下,人才能更好的发展。2.孔子和苏格拉底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开创者,孔子和苏格拉底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最先提倡启发式教学。都提出了一整套的学说,并培养出伟大的弟子。他们在生前都没有著作传世,但在死后,都由其弟子假借其名,宣传各自主张。《论语》一书,处处可见“子曰”,但这些话都不是孔子本人记录,而是尤其弟子整理。同样,《理想国》中虽然每段对话都是“苏格拉底说”,但这也并不是苏格拉底自己写下,而是由其弟子柏拉图转述。3.皮亚杰和科尔伯格
在道德研究领域,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两人的理论至今还是难以逾越的经典。

两个人都用故事法来研究道德,一个用对偶故事法,一个用道德两难故事法。两人都通过研究儿童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来界定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皮亚杰通过把儿童道德分为无律、他律、自律三个阶段;科尔伯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4.马斯洛和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的旗帜,马斯洛和罗杰斯在考试中总是相继出现,形影不离。他们都认为,心理学不能像行为主义一样,通过研究动物来类比人的行为,;也不能像精神分析学派那样,通过研究精神病人来推演正常人的行为。他们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应该是正常的人,应该是人的积极的方面:既有理智的方面,又有情感的方面,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成为完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0 10:23 , Processed in 0.08383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