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21|回复: 0

[资料] 教育综合知识梳理-心理的实质与产生和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4 14: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心理的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技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神经元:一般分为细胞体(胞体)、树突、轴突。
2、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大脑皮层分为四叶:
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志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枕叶:是视觉中枢;
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大脑左半球:是抽象逻辑思维和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运算和推理等;
大脑右半球:是形象思维和高度空间知觉的优势半球,它主要处理的信息市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情感、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分,受高级中枢的支配。包括脊髓、延髓(生命中枢)、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及皮质下神经节等。
(2)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市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 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来的知识、技能、经验等。
巴甫洛夫把大脑皮层的功能分为:
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望梅生津;
第二信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
2、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前者是指神经细胞的活动状态;后者是指神经细胞出于暂时性的减弱或停止的状态。
规律: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的标志,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奠基人:冯特;发展:铁钦纳
方法:实验内省法。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美国人,詹姆士;
代表人物:杜威、安吉尔
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是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的诞生。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主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二)格式塔心理学
兴起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主张:整体。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又称弗洛伊德主义,奥地利精神学家弗洛伊德创建,其重视对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的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代表:马洛斯、罗杰斯。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
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驱使的野兽。
(七)现代认知心理学
1967年奈塞尔出版《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


课 程
六、课程结构
1、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七、课程管理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试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一)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地位: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1、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
(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2、校本课程的开发条件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首要)
(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5)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技能
(6)共享的课程资源
(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
3、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简述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八、课程设计与实施
1、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
(美国)泰勒的目标模式
他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课程评价/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是一个连续不断地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九、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提出的
(2)目的游离评价的模式
(美国)斯克里文提出
(3)CIPP评价模式
(美国)斯塔弗尔比姆提出
四个评价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CSE评价模式
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十、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2、课程资源的分类
(1)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2)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3)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3、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和理念
(1)共享性;(2)经济性;(3)实效性;(4)因地制宜
4、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该关注的课程资源
(1)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2)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3)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4)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5 21:36 , Processed in 0.0859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