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10|回复: 0

[资料] 教育综合知识梳理-记忆与认知规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4 14: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记忆
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
持久性(记忆的保持)
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
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用暂时神经联系来解释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一)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1、分类:
(1)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及其规律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规律:
(1)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
1)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延长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
2)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2)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1)记忆内容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较好的保持,使记忆内容简洁、概括和合理。
2)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2、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1)遗忘的种类:
1)按遗忘的时间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主动性遗忘和被动性遗忘
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性遗忘”、巴特莱特提出的“创见性遗忘”均属于主动遗忘
被动遗忘是指人们因为消退、干扰、腐蚀衰减等原因引起的遗忘。
3)按遗忘的内容分为部分遗忘与整体遗忘
(2)(德国)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提出“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如种类、长度、难度及意义性)
2)系列位置效应: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
开头部份记忆效果好——首因效应
末尾部份记忆效果好——近因效应
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进部分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
4)记忆任务的长久与重要性。
5)识记的方法
6)时间因素
7)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消退。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得材料的干扰作用。
3)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说
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
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三)再认或回忆
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学生回答考试中的选择题,是记忆中的再认环节。
再认的条件:
1)对原有事物或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或材料同过去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相似的程度。
2、回忆及其规律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种类:
1)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2)根据回忆时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3)追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
(4)回忆的条件(影响追忆的因素)
1)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回忆以联想形式出现如下规律:
接近律:笔-墨-纸-砚
相似律;革命-风暴,bed-bid-bud-bad
对比律:黑-白,难-易、多-少
因果律:寒冷-结冰、天暖-解冻、雷击-闪电
2)是否有平静的情绪状态。在情绪放松、冷静的状态下,追忆效果较好。



三、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学校在排课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把性质相近的课程排在一起;教师要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教师应控制每天烫的信息投入量。
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有意记忆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识记种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
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注意状态
4、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二)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间隔复习;循环复习;
2、复习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复习次数要适宜:复习内容数量不宜过多;提倡适当的过度学习,即达到150%的学习。
4、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
5、注意用脑卫生。



四、学生记忆的发展
(一)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记忆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一个特点。到小学二年级表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相当,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取代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
2、小学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到了三、四年级,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识记主导地位发展。
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质的发展的第三个特点。学前儿童的具体形象记忆优于词的抽象记忆。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二)中学生记忆的发展
1、中学生记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不断提高,到16岁趋于成熟
2、同一年龄的学生,受所记材料性质的影响,记忆效果不一样。
3、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广度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增大
4、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都不断提高,但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5、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要记忆手段
6、抽象记忆在中学阶段占据主导地位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的依从性)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事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2)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察觉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
差别感受性: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2、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受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效很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象和负后像。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相互影响
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2)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如聋哑人能“以目代耳”等
3)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想象。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3、感受性的发展: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依赖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如炼钢工人的“火眼金睛”。



(二)知觉的规律(知觉的特征或基本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
知觉的选择性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客观方面: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即差异律;对象的活动性,即活动律;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2)主观方面: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
2、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3、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



三、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遵循感知规律,开展直观教学
(二)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精确性;全面性;深刻性
观察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3-28 20:12 , Processed in 0.0843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