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812|回复: 0

[语文] 【教师招聘】初中语文说课—《桃花源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6 1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现在全国很多地区的同学正在备战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考试形式之一。今天给大家分享初中语文的一篇经典高分说课稿——《桃花源记》,如果你抽到这个题目,会怎么说呢?

《桃花源记》高分说课稿
一、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新课标注重学生阅读浅显文言的能力,这篇课文正是对文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为今后的文言学习大有帮助。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并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更深入地去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本文线索分明,语言朴素优美,意蕴深广,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寓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的课文。所以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
2、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阅读,独立完成课文翻译,理清文章脉络,疏通课文,品味文章的意境美。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体会世外桃源虚实相生,寄托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词汇,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因为八年级学生对文言常识虽有一定的积累,但是对文言散文的学习仍相对薄弱,尤其是对文言散文的欣赏能力,因此确定为本节课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因为文章与现在生活相隔甚远,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难度,因此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活动评价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理解评价陶渊明的理想,我将让学生整合评读,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说说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采用开放式的谈论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智慧、能力的和谐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学的欣赏性、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学生的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

三、课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我将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认识、理解、评价作者的理想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象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欣赏音乐《天仙配》导入,因为音乐可以渲染情境,吸引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这样更利于完成整个教学目标。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疏通文意。其具体步骤是:
1.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自由阅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疏通文意。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提交全班一同解决。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
1.带领学生欣赏桃源的自然美。
首先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三段,启发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进入桃花源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投影出桃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结合文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创造性的描绘。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再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这样学生既发现了“美”,又创造了“美”。在学生讲述之后,我将进一步提问:这里的统治者是谁?衙门在哪里?这地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桃源中人乐不思出,甚至忘了年代?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热情,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
(四)总结迁移,形成积淀
《桃花源记》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四、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让学生独立了解诗人陶渊明、翻译文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桃花源记》的欣赏阅读性学习正符合新课标对阅读能提提出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5 06:32 , Processed in 0.11811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