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845|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学习笔记(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4 12: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六章 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1、解释下列概念:
  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干扰: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出现相互之间的影响,不能正常提取而导致遗忘。
  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是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编码: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组块:所谓组块就是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检索:按一定的规律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过程就叫检索。
  组织者: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
  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合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认知结构:认知结构一般而论就是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变量: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了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

  2、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两种学习之间互相促进。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3、什么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4、什么是共同要素论?
  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共同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例。

  5、什么是概括化理论?
  贾德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概括,那么从一种情境到另一种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

  6、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①合理的安排教材与组织教材
  ②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③课内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④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⑤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7、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进行有关保持进程的研究,发现并绘制了第一个保持曲线,在曲线中可以看到最初急剧下降和随着时间进展而渐趋稳定的下降率,揭示了“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

  8、简述记忆歪曲现象。
  记忆复述与记忆材料不相符的现象。

  9、简述记忆恢复现象。
  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10、简述遗忘的消退理论。
  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

  11、简述遗忘的干扰理论。
  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提取而导致遗忘。

  12、简述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①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 ②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③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④复习 ⑤过度学习 ⑥记忆术

  13、简述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14、简述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式。
  15、简述童话论关于有意义遗忘的基本假定。
  16、简述有意义遗忘的过程。
  17、有意义遗忘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8、简述认知结构三大变量的含义。

  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
  1、解释下列概念:
  理解: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态度: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
  起点行为: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准备状况)。
  隐蔽课程:指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
  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类化:
  审题: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像。
  知识掌握:就是知识的占有。意味着知识已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能用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定向。
  定势:
  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练习中期的一定阶段,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2、简述理解的种类和水平。
  种类:①对言语的理解;②对事物意义的理解;③对事物类属的理解;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⑤对逻辑关系的理解;⑥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水平:①字面理解;②解释的理解;③批判性的理解;④创造性理解

  3、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①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②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③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④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⑤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⑥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4、试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①审题;②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③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④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5、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①认识和定向阶段;②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③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6、简述加里培宁关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③由省的额外部言语阶段;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

  7、简述练习的规律。
  ①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②高原现象;③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8、怎样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②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③有效的利用观察和表象;④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

  9、怎样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①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②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③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10、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
  11、简述问题解决的阶段。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已有的知识经验;②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③言语的指导;④能力的个别差异。

  13、试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
  14、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6、简述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
  17、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水平分期。
  18、简述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表现和处理原则。
  19、简述巩固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20、简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21、简述教师帮助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技巧。

  第八章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1、解释下列概念: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
  学习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结果。
  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表现,可以从学生的注意状态、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三个方面来对它进行考察。
  疲劳:疲劳使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生理的疲劳与心理的疲劳。
  焦虑:焦虑是指以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如形象,身体状况)和内在(能力、潜力、兴趣、需要与动机、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估或衡量。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别,设法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
  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25——49为中度或可训练性智能不足,0——24为严重或监护性智能不足。

  2、简述学习动机的分类和体系。
  分类:
  ①从动机的动力来源来划分,可分为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②从学习动机的内容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
  ③从动机的远近和起作用的久暂来划分,可分为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短近的学习动机。

  3、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动机好,学习效果也较好,动机差,学习效果也较差。反过来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往往可以加强与巩固或是改造与削弱原有的学习动机。

  4、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校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教师要以身作则,使学生认同,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二)引起心理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学习反馈和学习评定
  (六)利用学习竞赛和奖励激发学习动机
  (七)与学生签订学习协议
  (八)在课堂教学中可供教师选用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技巧

  5、简述学习竞争和奖惩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习竞争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但也可能具有消极的作用。适当的奖惩可以激发学习动机,不适当的奖惩也可能带来负作用。

  6、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
  7、怎样利用注意的规律教学?
  ①重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②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③交替使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8、直观教学有哪些类型?怎样在教学中运用这些不同类型?
  类型: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运用需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9、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培养是注意:
  ①必须提出明确而具体的目的、任务
  ②在观察前要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并制定出周密的计划
  ③有计划有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观察技能和方法
  ④启发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⑤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⑥指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10、怎样预防学生疲劳?
  ①防止过重负担,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②建立与执行符合卫生要求的作息制度
  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④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适当注意休息和营养

  11、简述焦虑对学习的影响。
  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适当的焦虑对学习时有好处的,过度的焦虑则必须控制。

  12、简述课堂管理的原则。
  ①积极指导而不消极防范
  ②教育在先,奖惩在后,多奖少罚,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③师生共同制定应当遵守的课堂规则
  ④实行民主管理,培养合作态度
  ⑤掌握处理不良课堂行为的技巧
  ⑥尽量消除校内校外的不良影响

  13、简述学生自我意识对学习的影响。
  14、简述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原则。
  15、简述父母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则。
  16、简述可教性智能不足学生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17、简述超常儿童智力发展的特点。
  18、简述常用的因材施教策略。
  19、简述因材施教的运用原则。

  第九章 学习的个别差异与教育
  1、解释下列概念:
  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者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得分超群者等,均可认为是禀赋优异的儿童。
  智能不足儿童: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缺陷性的适应性行为与发展期间所显示的现象,具备这三个要素的儿童可视为智能不足儿童。
  学习困难儿童: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的失常。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轻微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学习苦难并不包括下列因素构成的学习问题:视觉、听觉、动觉残障,智能不足,情绪困扰,或环境失利等。
  情绪困扰儿童: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这种相当长期的不适当情绪反应足以影响个人正常情绪控制能力。
  认知风格:这一术语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具有三个特征:①它们是学生的理智特征;②它们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③学生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
  正式学生群体: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非正式学生群体: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

  2、 试分析性别差异对学习的影响。
  小学阶段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中学以上差异显著,一般发现,女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而男生在数学能力方面的优势却继续增加。

  3、 什么是加速制教学策略、充实制教学策略和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
  加速制制教学策略:原班充实,水平充实和垂直充实
  特殊班级制教学策略:集中办班,固定特殊班级和弹性特殊班级

  4、简述智能不足儿童的分类。
  ①可教育者(智商在50——75) ②可训练者(智商在25——49) ③保护者(智商在25以下)

  5、试述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原则。
  ①可教性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目标:社交、职业、独立、习惯、基本课程和基本能力、娱乐能力、家庭角色、社会成员。
  ②可教性智能不足儿童的教学原则:不再遭受失败、小幅度跟进、适当重复、体验成功、个别化教学。

  6、试述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及教育措施。
  特征:不能就席端坐、端坐不动、显示其它症候。
  教学措施:行为修正、探索新方法。

  7、试述情绪困扰儿童的特点与教育措施。
  特征: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有时还可能出现反社会行为,或以攻击作为“防卫性”手段。
  措施:特设教室、生活空间会谈法。

  8、简述常用的因材施教原则和策略。
  原则:正常地对待方式、正确的态度、积极的评价、主动的操作。
  策略:能力分班或分组、跳级、留级、复式教学、程序教学。

  9、简述学生认知性格的主要差异。
  ①它们是学生的理智特征;②它们描述的是那些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的过程;③学生在完成类似的任务时始终表现出这种稳定性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理学原理
  1、解释下列概念:
  课堂心理气氛: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群体中人们的心境、情绪体验、情绪波动以及人际关系,对工作及周围环境的态度等等。
  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认为是干扰教师教学,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甚至使教学活动不得不中断的那些消极行为。但是那些虽然没有干扰课堂教学的进行,但却妨碍其本身学习的行为,如打瞌睡、分心、心不在焉、与其他人小声交谈等中性行为也被看作课堂的问题行为。
  民主式领导:民主式的领导方式表现出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易造成师生相互信任与支持的积极心理气氛。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它的具体的可操作性还表现为:对教学系统的各个方面的分析与设计,都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凯勒计划:个别教学系统(psl)是由心理学家凯勒开发的,常被称作“凯勒计划”,可用于一门完整的课程。
  凯勒计划中,课程教材被划分为许多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利用学习指导中提供的多种手段(包括一系列自学教材)进行独立工作以达到这些目标。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完成这套教科书,包括完成规定的作业。学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学习效果。由于学习者按自己的进度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不一样,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同指导教师讨论单元问题。指导教师出教学人员外,也可以有晚乘客也较好的学生担任。学生教学生是凯勒计划中一大特点。
  自学课件:自学可见是围绕某学科内容中的一个课题或单元的教学而设计的学习包。包括学习者学习规定教材所必需的全部信息。有以下重要部分组成:
  ①学习指导 ②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③活动和练习的描述
  ④学习资料目录 ⑤一项或多项测试并附答案,学习者可检验学习中的进步。
  多媒体学习包:多媒体学习包由同时或先后在自学情况下使用的多媒体资料组成。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四个具体方面:课的划分、教学顺序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
  教学顺序:教学顺序是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

  2、 试析对课堂管理的错误见解。
  ①误以为学生愈安静则其学习效率愈高
  ②误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其命令的绝对服从
  ③误以为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3、 简述教学管理的弊端。
  ①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
  ②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
  ③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
  ④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
  ⑤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4、试述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
  ①教师的教学
  ②课堂的领导方式
  ③校风与班风
  ④师生的人际关系
  ⑤班级的规模

  5、 简述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①使用信号制止不良行为 ②邻近控制 ③提高兴趣
  ④使用幽默 ⑤安排 ⑥劝离课堂 ⑦移除诱因 ⑧提出要求

  6、简述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①学生对教学产生厌恶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反课堂纪律。
  ②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原因而产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律。
  ③个别学生因成绩较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认自己,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地位,而不择手段违反课堂纪律。

  7、 怎样利用强化技术管理课堂?
  为处理有破坏性或攻击性的儿童,可以使用一正强化技术为依据的矫正法。

  8、试述良好的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则。
  ①以积极的指导为主,以消极的管理为辅
  ②培养良好行为于先,奖惩管理于后
  ③师生共同制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
  ④采取民主式领导,培养学生群居共处的合作态度
  ⑤改善处理问题行为的知能与技巧,以他律为始,以自律为终
  ⑥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及校外刺激因素

  9、简述课堂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及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
  (一)分析教学对象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三)选用教学方法 (四)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的八个组成部分:
  (一)学习需要的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三)教学对象分析(四)学习目标的编写
  (五)教学策略设计(六)教学媒体选择(七)教学媒体设计(八)教学评价

  10、 简述教学设计工作的特点。
  系统性、具体性、灵活性

  11、 简述教学设计的应用。
  从宏观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可应用于一个大规模的职业教育计划,一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甚至对一个学校的教学系统重新设计,开展全面的教学改革。
  从微观的角度看,教学设计是对一门具体的课、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12、 怎样完成具体的教学设计?
  首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其次,应根据学习目标的性质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最后,对一课中教学活动的设计应灵活,突出重点,切忌机械的照搬前述模式。

  13、 简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集体授课、师生相互作用、个别化学

  14、 怎样进行课的划分?
  所谓课的划分是把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进一步分解成一定数量的可教、可学的单位,是实施教学的措施之一,因此属于“如何教”的研究范畴。

  15、 简述课堂教学顺序。
  课堂教学顺序根据学科特点主要采用按年代、时间进程排列;按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排列;从一般到个别的分化过程排列等。
  怎样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第十一章 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定
  1、解释下列概念;
  测量:测量是用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
  测验: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评定:数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
  效度:测验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
  信度: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工具加以应用。
  论文式测验:所谓论文式测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论文的方式,自由的以书面形式解答问题。
  标准测验:标准测验也称标准化测验或标准化考试,是目前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测验方法。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智商:智商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怯场:心理学上通常把怯场看作一种情绪过于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控制和无法支配自己的状态;这也是一种兴奋过度,没有充分发挥力量是成绩不理想的状态。

  2、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
  a) 诊断功能
  b)反馈与鞭策功能
  ①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信息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管理功能
  ①编班分组和升留级的依据②职业指导的作用③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d)教育心理功能

  3、教师应具备哪些测量与评定的知识和能力与清楚地表述教学目标和管理目标,懂得怎样通过教学和管理活动达到目标,全面了解测量与评定的含义及评定对教学及管理的意义。
  ②理解有效测量和评定条件,明确自己在编制、选择和使用测量工具时所扮演的角色。
  ③能自行编制日常教学使用的测验,能适当的主持测验并有效的是用测验结果,以为改进教学和管理之用;能选择适当的标准化测验。
  ④能编制、选择与使用非测验式的测验工具。
  ⑤能综合解释测验的分数和非测验式测量的结果,作出评定。明确各种测验的用途及限制。
  ⑥能根据评定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4、简述评定的分类。
  布鲁姆将评定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把评定分为三类:一是配置性评定,二是形成性评定,三是总结性评定。

  5、简述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论不管是心理测验还是教育测验,也不管是标准化的测验还是教师自己编制的测验,都要考虑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反映该测验质量特性的重要指标,否则,这一测验的代表性和可用性就值得怀疑。

  6、论文式测验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
  ①命题省时容易。②有利于测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③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④减少学生情境压力。
  缺点:
  ①评分的主观性。②实体缺少代表性。③问题含义太广泛。④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7、怎样改进论文式的测验?
  ①问题要明确。
  ②采用一些可用较短篇幅回答的问题,以求取样适当。还可以用若干小问题代替一个大问题,学生可作明确地回答,教师也可做可靠的评分。
  ③事先拟好指导评分的规则和标准,其中包括可以接受的答案,并规定出这些答案的比重。这些规则和标准有利于增进评分的新度,并对影响评分客观性的无关因素的控制起着指导的作用。
  ④不要因错别字或语法有错误而扣分,除非考试是为测试这些方面而特别进行的。如果是关于某门学科的知识技能的考试,就应当以此为限。若是要测试语法、识字和写字,那就要采用另外的测量工具。
  ⑤先要阅看几份考卷,以便对考查的性质得到一个一般的观念,并用来检查与修改评分的规则和标准。
  ⑥在评定一份试卷时不要知道答卷者的姓名,同时尽可能在几乎相等的条件下评卷定分,或采取两三个教师合评的方式。

  8、 编制客观测验要注意哪些原则?
  ①测验要测试学科中的重要内容。
  ②要降低测验项目的阅读难度,除非测验的目的在于测量阅读能力。
  ③一个项目不要为另一个项目的答案提供线索,回答某一特定项目的能力也不依靠前一项目的回力。
  ④必须避免引人上当的问题,诡诈性和欺骗性问题既可能损害测验的真正目的,又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气。
  措词应适当,以便使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而不回答问题的形式。

  9、简述心里测验的形式。
  (一)智力测试
  ①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 ②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③综合学业性向测验
  (二)人格测试
  ①自陈人格测验 ②兴趣测验 ③态度测验 ④价值测验 ⑤行为观察 ⑥投射人格测验

  10、 如何防止学生考试怯场?
  基本原则:一是端正学习动机;二是控制能增强兴奋度的各种刺激。
  具体做法:
  ①做好学习评定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
  ②做好经常性的学习评定工作
  ③锻炼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11、 学习评定中常见的教师心理误差有哪些?
  评定中教师常见的心理误差:
  ①宽大误差 ②光环效应 ③集中趋势 ④逻辑误差 ⑤对比误差 ⑥邻近误差

  12、 什么是图示量表、形容词量表和数值量表?举例说明。
  图示量表:将答案的定序尺度用标线的方法提出来,回答者可在标线的任何一点上画上标记以表示自己的评定。
  形容词量表:提出问题之后,用一组序列化的形容词或修饰短语的方式提供各种不同程度的答案,回答者在每个形容词及短语上画圈或作上记号,以表示自己的评定。
  数值量表:这种量表只是简单的把数字加在形容词量表上,对每一个等级的答案都标上分数。

  13、 什么是行为量表和强迫选择量表?举例说明。
  14、 举例说明常见量表的变体形式。
  15、 怎样编制一个综合学习评定量表?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7 07:52 , Processed in 0.113081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