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164|回复: 0

[资料] 2017招考教育学复习资料必看版(看过的都收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2 11: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一、概念: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二、本质(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
a.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b.认识方式的简洁性与高效性;
c.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d.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e.认识的交往性与发展性。
3. 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1. 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
2. 孟学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
3. 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正确处理此关系关系,必须防止两种倾向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又称双边性规律)
1.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3.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4.贯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都是片面的,行不通的。
(三)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
A两者统一与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于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
B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C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 贯彻此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即只传授知识或只训练思维。
4.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Ps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概念不同,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2)知识的多少与才能的高低不等同,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智力并不完全是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的;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是相互统一和促进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 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3. 贯彻此规律时,须防止两种倾向,即或者脱离知识进行思品教育,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或忽视思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的结构(课的结构的基本环节、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1. 激发学习动机
2. 领会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
3. 巩固……。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减少遗忘、奠定基础。
4. 运用……。
5. 检查……。
一、 新的教学观
1.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A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B教学关注学科更要专注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2.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合作伙伴关系)
3.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概念: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一、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一)概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班级授课制基本定型。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68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
(二)基本特点
1. 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
2. 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 按时授课。把每一“课”规定在固定的单位时间内进行,此为“课时”。
★(三)优缺点
1. 优点:
a.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b.……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d.……学生德智体多方面发展;
e.……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A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B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世纪操作能力
C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D不利于因材施教
E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F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二、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与现场教学(一)个别教学:是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他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二)现场教学(又称参观法):指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三、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把两个或者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四、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指在按年龄编班和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2.道尔顿制:美,柏克赫斯特,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
3.特朗普制: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验与评定。
1、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意义: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要求:
(1)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填空题
(2)写好三种计划:学年(学期)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的类型:
A教学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B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单一课,综合课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一节好课的标准:
(1)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2)使学生思维活跃;
(3)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要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规范;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本要求,离开这一点,所有要求失去意义)。
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意义: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品质和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都有重要意义。
形式:阅读作业、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
4.课外辅导
意义: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意义
   (1)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2)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3)利于学校领导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
   (4)利于家长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
   (5)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方针和选拔人才提供了依据。
方式:平时考查&考试
第五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
(一)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他的制定必须以教学规律为依据。
····ps: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调节性作用。
二、教学基本原则
1.直观性原则(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
(2)直观手段种类:实物直观、模象……(图片、图表、模型)和语言直……。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b.将直观教具的演示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以及《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都是这一教学原则的体现)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B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

3. 巩固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的“复习是学习之母”都体现这一观点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
B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
C通过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过程来巩固知识。
4. 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涵义:也叫系统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二施,朱熹“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循序渐进要求)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按照学生的认知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
      B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
C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
D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5. 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此规律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制约)。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要坚持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B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C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的体现)。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形成血栓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第三次学习”;
D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E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 .量力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1)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B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第六节   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根据指导思想不同:注入式(填鸭式)和启发式。
二、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发展其智力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的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并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缺点:不易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效果。
基本要求: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
b.要讲究讲授的策略和方法,讲授要系统完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符合知识的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要求;
c.教师要努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d.要组织学生听讲
          e.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2.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互相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3. 讨论法:是全班或者小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高年级运用较多
4.演示法:是教师配合讲授和谈话,通过给学生展示实物、教具,演示实验或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5.练习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作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中小学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6.实验法 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学生的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7教学手段、环境等因素。
四、教学方法运用: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五、国内外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1.情境教学法: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首创。
2.尝试教学法:江苏省常州特级教师邱学华首创的。
  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习讨论、教师讲解
3.发现发:美国,布鲁纳
4.“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
第七节    教学理论
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2.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代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
3. 认知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
A提出发展理智的教学目标
B 主张动机---结构---序列---强化的教学原则
C强调学科知识结构
D采用发现教学法
4.情感教学理论: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
二、影响较大的几种教学理论
1.范例教学论:德国,克拉夫基和瓦根舍因,“三个性”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2.最优化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
3.发展教学论:苏联赞可夫和美国布鲁纳。理论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但两人对发展的见解有所不同:赞可夫强调一般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发展。
                            布鲁纳的发展是指智力的发展。
4.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的原则:A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B以学科内容为载体
                C 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
                D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
有效教学策略:A教学目标的制定策略
              B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管理策略
第八节   教育评价
一 概念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的作用(功能)
1.鉴定---选拔功能
2.导向----激励功能     
3.诊断----改进功能   
4.反馈----调节功能
5.管理功能   
6.研究功能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1. 评价的标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 教育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不同时间和不同作用划分,美国,布鲁姆提出
诊断性评价(事先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事后的评价)
3.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四、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
1.客观测验法: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一种方法
2.表现性测验评价法   
3.评定量表评价法   
4.轶事记录评价法   
5.档案袋评价法
五、现代教育评价的改革重点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
1. 建立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4. 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七章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 德育与思想品德
1. 德育的含义
(狭义的德育)学校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名词解释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学校……;社区……;家庭……。
德育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等特点
2. 思想品德
品德是个体内在的品质,道德是社会的规范和准则,是个体外在的社会要求。

品德基本因素:受教育者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品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品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品德行为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 德育的意义
1.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国家层面)。
2. ………学生健康成长特殊要求(学生层面)。
3. ………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保证。
三.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
四、德育目标
1.概念: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五、德育目标确定的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六、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a.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b.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c.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能力;
d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
a.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
b.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道德概念、法制观念;
c.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和文明行为习惯;
d.遵纪守法,懂得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e.讲科学,不迷信;
f.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四、德育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三观。
3. 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七、德育 内容
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德育内容……分为三大类:政治教育、思想……、道德……。

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马列主义教育、环境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与德育原则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对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本质:造就道德主体或者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构成要素: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
基本矛盾:即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体现。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知、情、意、行的关系)。
(二)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德育原则
(一)概念:概念: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要求:a.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b.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c.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此原则亦称循循善诱原则。
要求:a.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b.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c.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马卡连柯: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
要求:a.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b.………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c.………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的贯彻到底。
4.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的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要求:a.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的多种教育力量,使之成为一个分工合作的优化群体。
b.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c.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保证对学生影响的连续性、系统性,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循序渐进地发展。
5. 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求:a.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
b.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防止一般化、成人化、模式化。
c.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6. 知行统一原则:
基本涵义: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要求:a.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b.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认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c.对学生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d.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
7.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求a.建立健全的学生集体;
b.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活动;
    c.加强个别教育,并通过个别教育影响集体,增强集体的生机和活力,将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辩证统一起来。
8.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基本涵义: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要求:
a.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理论、客观事实、先进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法教育引导教育学生;
b.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
c.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9.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基本含义: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要求:
a.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和了解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b.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c.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第三节   德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一、德育的组织形式
   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又称德育途径。
1. 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最经常、最有效)
2. 少先队、学生会的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队会。包括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少先队活动的主体是少年儿童。少先队活动特点:教育性、自主性、组织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等。
3.课外、校外活动
特点: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学科活动是课外、校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课外、校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形式)和个别活动
4.社会实践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二、德育方法
(一)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包括教育者的教学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
二)常用方法
1.说理教育法:是通过语言说理,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认识的方法。
分为两大类:
A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理的方式,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
B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参观、访问、调查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运用要求:
A创设良好的情境
B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C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实际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7.角色扮演法   
8.合作学习法

三)德育新方法:利益调节法、情感激励法、无意识教育法、登门槛技术法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一)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未得到落实;
2.德育目标脱离实际且杂乱无序;
3.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脱节;
4.知与行分离,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5.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改革的主要趋势
1.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2.确立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的德育目标;
3.坚持贴近实际、生活、学生的德育方式,改进德育内容;
4.坚持知行统一,探索有效机制,建立科学的学生思道行为综合考评制度;
5.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方法和形式;
6.因地制宜的开展德育活动。

(三)国内学校德育改革的思路
1. 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
2. 实现由单向灌输德育向双向互动德育转变
3. 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多样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转变
4. 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开放式德育转变

(四)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a.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b.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c.建立德育基地;d.创办业余党校。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概念: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手段、方法、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一、经典模式
1.认知模式
   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2.体谅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教育学家 彼得.麦克费尔 提出。
3.社会模仿模式(社会学习模式):美国的 班杜拉 创立的
4.价值澄清模式:美国 ;拉斯、哈名、西蒙 等。
5.社会行动模式:纽曼开发的。
6.集体教育模式:苏联,马卡连柯
二、一般模式
1.对话德育模式  :孔子
2.“班组串换”的德育模式
3.“欣赏型德育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
基本原理:
A德育内容与过程的审美化处理,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
B师生关系的审美化重建。师表美:表美、道美、风格美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集体与班主任
一、班集体
1.概念: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特征:“班级”一词最早由埃拉斯默斯提出。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C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D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3. 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C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发展阶段:班集体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集体巩固期的合作群体阶段、班集体成熟的集体阶段。
5.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E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二、班主任
1.概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2.作用:
A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B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
C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中介
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两种领导方式:教学中心、集体中心。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及方法
1. 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2. 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 组织校外、课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4. 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5. 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6. 建立学生档案
7. 评定操行;
8. 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
9. 个别教育工作;
10. 班会活动的组织。三类:常规班会、生活班会、主题班会
11. 偶发事件的处理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 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
2. 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
3. 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4. 班主任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学校班级间互相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
第二节    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的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
或分为:班级德育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体活动管理以及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管理的常见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1. 功能: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目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1. 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 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四、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问题
1.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 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
(二)解决策略(怎样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1. 以满足学生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目标,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 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3. 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第九章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第一节    教育研究
一、教育研究概述
1.概念: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发现和总结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由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三个要素组成。
2.性质:文化性、价值性、主体性。
3.教育研究的对象:教育问题。包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4.教育研究的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验证性
5.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原则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1.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
2.根据方法论的不同,分为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3.描述性研究与干预性研究
三、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
1.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2.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教师工作于真是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与学生的交往、实践性
四、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
4.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价值感和尊严感。
5.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6.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品味,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五、教育研究的方法
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七个W)、比较法
六、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质性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教育叙事研究、教育随笔
教育研究的意义:1.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七、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择研究课题;
   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
a.必须具有价值;
b.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c.必须明确具体;
d.必须新颖,有独创性;
e.必须有可行性
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
3.制订研究计划;
4.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5.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八、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研究背景的现场化。
2.多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导致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研究手段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含义:
  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
二、教育改革的作用
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三、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四.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整体教学改革是实验、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重心)、事实科学的教学评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
一、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二、教育战略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关于义务教育的若干规定
1、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五、关于高中阶段教育的规定
1、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六、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
1、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
2、加强师德建设
3、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4、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5、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新课程
····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此五种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包容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5 14:32 , Processed in 0.31602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