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25|回复: 0

[资料] 教资面试试讲: 各学科学段提问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8 14: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小编有话说仅仅说说关于“提问”这一话题,让小编想到了罗辑思维的微信公众号的一段话“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会提问的重要性。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教师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需要一个“一针见血”的答案,而更是需要培训同学的自我发展的思考能力。下面的内容有点多,但很实在,涉及到各学段学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巩固型提问巩固型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学过的知识而设计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牢固定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能持久地保持,在需要时准确无误的再现和运用,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知识打好基础。巩固知识的提问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复述型提问复述型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语言把现成的学习材料表述出来。比如,复述重要的概念、原理、方法;复述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复述解题过程;复述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复述课堂小结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的思维活动,理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感知更充实、更完整、更清晰。五年制教材第三册有这样一道简单应用题:有12根筷子,每2根是一双,一共有几双?李老师为了易中求深,加强学生对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的认识,在列式计算之前提问学生:①这道题说了一件什么事情?给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②知道“有12根筷子,每2根是一双”这两个条件,可以解答什么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双筷子,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在算出12÷2=6(双)以后,再提问学生。③这个问题用了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12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④怎样检查作答?回忆型提问回忆型提问是指教师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概念、原理、法则、方法等,进行再现和确认,从而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这种提问常常被用来为学习课提供铺垫,有时通过知识的迁移作用,能够以旧引新,达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王老师在讲《MyDream》一文时,就对学生提出了如下的问题:DoyouremeberTom‘sdreamLily’sdreamlastterm?DoesTomdreamtohaveabighouse?WhataboutLily‘sdreamhouse?
DoesLilyhopetohaveabiggarden?
What’sTom‘sdreamgarden?
Aretheirdreamsthesame?
Whatisyourdream?
通过上面的问题既可了解学生对以前课文熟悉程度、记忆情况,又为新课作了铺垫。探究型提问探究型提问是指教师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比较、联想、推理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创新意识。在讲“9的乘法口诀”时,黄老师摒弃了让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探索、发现口诀的规律,效果颇佳。她先让学生算出:9×1=9,9×2=18,9×3=27,……,9×9=81。然后问道:“大家看看,这一系列算式中有没有什么规律?”一位学生说:“算式中的被乘数都是9,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积一个比一个多9”黄老师热情鼓励了他,然后又问:“大家再看看算式中积的两位数之间,18,27,36……”结果引发了同学们探索和创造的激情:“积的个位数和乘数相加都得10”,“几个9就比几个10少几”等等。黄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同学们从“9的乘法口诀”中发现了七八条规律,个个兴致勃勃。理解型提问理解型提问是指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材料加以解说、概述、辨析、排列和整理。这一提问应在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平才能做到。因此在教学实验中,应注意阶段性地、台阶式地提问,使学生在渐渐加深与扩展的问题能得到逐步地解决。王老师在《I’maYoungPioneer》的课文学习中,提出如下的问题:What‘sthedatetoday?IsitChildren’sDay?WhenisChildren‘sDay?Whyistodayaspecialdayforthem?Dotheyfeelexcited?Whattotheywearatlast?IstheredscarfthesymboloftheYoungPioneers?Aretheyproudofit?WherecanyouseetheYoungPioneerspennant?WhatdoalltheYoungPioneerssaluteto?Howdoyousalute?王老师设计的这些提问,帮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就已经巩固和理解了所学的知识。激励型提问激励型提问是指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的提问。在比例尺教学之前,先提出“给你一张地图,你能算出我们省会(或省府)到北京的距离有多远吗?”教学最小公倍数之前,提问学生:“谁会找到一个最小的数,它能同时被12、18整除?”再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先提出“怎样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型提问诱导型提问是指通过一系列提问,诱导学生发现知识的结论。马老师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马老师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例证型提问例证型提问的目的是将学生学到的知识具体化。“请你说出生活中形状是圆的物体有哪些?”“球是圆的吗?”“请你分别举出一个等式、不等式、算式、方程的例子,并说明理由。”这种设问特别适用于检验学生掌握概念的实际水平。深化型提问深化型提问是指在学生得出知识的结论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郝老师在复习等腰三角形时,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问题太容易,而且答案只属于记忆性的,起不到深化知识的作用。如果换一个问法:“等腰三角形一边为4厘米,一边为6厘米,求第三边?”(答案:第三边为4或6厘米),“如果一边为4厘米,一边为10厘米,求第三边?”(答案:第三边为10厘米)。“为什么前一问是两个答案,后一问只一个答案?”这紧接着的第三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外,运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答问题。像这样的深化性提问不但具有启发性,而且通过问题的变化,逐步推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纠错型提问纠错型提问的目的是把学生头脑中一些隐性的错误认识诱发出来,加以纠正。“a2与2a之间有什么关系?”甲比乙多15,乙比甲少几分之几?“0.95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是不是相等?为什么?”纠错性提问适用于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如进、退位加减法、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知识相似而产生泛化,如周长与面积,整除与除尽,正比例与反比例;或者数学概念含混不清等方面。技能技巧型提问技能技巧型提问是指教师为了检验和提高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如小学课堂的口算练习、教师说算式,学生报得数等。复习提问要作到经常性、及时性。讲课中、讲课后都可以组织提问,巩固学生知识。技巧型提问技巧型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凭自己的经验,抓住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巧妙的给学生设计各种类型的提问,让学生在回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 技巧型提问可分为以下几种设问型设问是指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它的特点是将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作答,而是自问自答,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造成学生的悬念感。设问常用于复习。复习中的设问,一般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以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设问还常用于引入新课,其作用是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这种设问,往往把一节课的重点设计,使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生有强烈愿望的问题联系起来。追问型追问是指教师把所传授的知识分解为一个个小问题,一环扣一环系统地提问学生。追问的特点是教师发问的语气较急促,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间隙时间较短,能创设热烈气氛,训练学生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追问能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刺激其积极思考,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张老师在开始讲《一分试验田》一文时,为了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效果,特别设计了一组提问:
“谁种的这一分试验田?他为什么要种这一分试验田?他是怎样种这一分试验田的?他种这分试验田产了多少粮食?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疑问型疑问是指由教师设置疑点,提出问题,使学生觉得难解,于是去认真推敲问题,提出观点引用事例,组织答案。由于教学过程受诸多因素制约,学生的学习会留下疑点。每一节课留一点时间让同学们及时把问题提出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释疑,能使所传授的知识更为完善。回答疑问,可根据问题是否带有普遍性,考虑个别或当众作答。倘若学生的提问是你认为讲授清楚,或很简单的问题,也不要粗暴地拒绝回答,要造成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使学生有疑敢问,把疑难问题分散解决。互问型互问型提问是指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互问是一种你来考考我、我来考考你的教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互问、互考激励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互问可在局部也可在全班进行。要框定问题的范围,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去互问互答,切忌偏离教学内容讲题外话。出现“卡壳”时,教师要及时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使互问顺利进行下去。顺问型顺问型提问是指教师按照教材先后、由逻辑关系或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进行提问。王老师在讲《粜米》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作者紧紧围绕中心选择写作材料的方法,采用了顺着学生的思路在教材的点睛之处这样提问:
“为什么多收了三五斗,农民反而得不到好处?”帮助学生认识到旧中国的农民,受着封建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重重压榨和剥削,即使遇到好年景,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进而体会到作者选择写作材料,是紧紧围绕自己要表达的中心的。 顺问的特点是与教材的逻辑顺序合拍,顺应学生认识问题的一般规律,但它不能够形成奇峰突起的气势,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它比较适合逻辑性较强的教材内容。曲问型曲问型提问是指教师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先拐上一二个弯子,绕道迂回,即问在此而意在彼。用这种提问方法提问,使学生明确课题的具体目的和意义,学生的学习动机便由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王老师在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的引入提问老师:一块三角形状的玻璃,被折断成两块,要配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要不要将两块都带去?如果只允许带一块,那么应该带哪一块?为什么?由此引入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比较型比较型提问是指教师在所提的问题中,综合讲一些可供比较的内容,进行比较性提问,去引发学生在比较中推出恰当的结论。高老师在《泊船瓜州》一诗,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王安石精心选词炼字的好处,高老师提出比较性问题:“要把江南冬去春来的情景表达得生动形象,是用‘春风又绿江南岸’好,还是用‘春风又过江南岸’好?”这样在问题中引进一个与原诗大意相近的句子,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比较的条件,学生对“绿”与“过”加以比较认识,便能体会出王安石精心选词炼字的绝妙。比较提问的特点是提问时,为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提供可作比较的事物,它能够打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在比较异同的同时,认识事物,理解问题。比较型提问适合气氛不够活跃的课堂情境。急问型急问型提问是指教师比较急促地发出一连串问题,促使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五年制教材第三册有这样一道简单应用题:《称象》一课先阅读课文,为了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的效果,黄老师急促地发出下面一组问题:①课文中说谁很高兴,为什么?②是怎样一头象,谁一边看一边议论?③曹操提了一个什么问题?④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⑤曹操儿子叫什么?他想出什么办法称象的重量?⑥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因学生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呈现出一种踊跃抢答,热烈兴奋的气氛。 急问的特点是教师发问的较急促,问题与问题之间提出的间隙时间较短,它能够创设热烈的课堂气氛,节省教学时间,训练学生的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但容易形成假象,学生匆忙应答而忽视思维,它比较适合浅显的教材内容和准备充分的学生。平问型平问型提问是指教师平心静气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学《种子的力量》一文时,为了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生活思考,在总结课文时,教师可以心平气和地这样提问:我们平时常见的植物种子发芽不觉得特别,可在作者笔下却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启示,原因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并不催促学生立即回答,学生有时间去回忆、比较,从而受到启发。 平问的特点是教师提出问题的语气比较舒缓,要求学生作答的时间也不匆忙,这种提问适合教学难度较大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开拓型开拓型提问可用于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基础知识及原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方法性提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顾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教会他们总结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探取新知识的效率。第二,规律性提问。目的是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比较和整理归类,学会发现知识规律。第三,创造性提问。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它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关节点提问没有成功的提问就没有教学的艺术。精彩的提问可以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提问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关节点提问。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抓住兴趣点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刘老师在讲《识别美丑》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上课)生:起立!师:请坐下(环顾学生都做好了学习准备,开始教学)。老师首先挂出一张色彩鲜艳、黑白分明的熊猫图,老师指着图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描述:这是上海杂技团的大熊猫伟伟,它会玩球、骑车,还会吃西餐……同学们看了会有什么感觉?生:啊!真美,真可爱!接着老师又挂出一张图,一个小笼子,里面装着一只小灰鼠,绿豆眼,尖尖嘴……师:你说它好看吗?生:不好看,太丑了。耗子不只长得不好看,它还偷吃我们的粮食,咬我们的衣服,它是一个坏蛋。所以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师:同学们,熊猫和耗子是两种不同的动物,给我们感受是什么?生:一个是美,一个是丑。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事物,都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那么,如何看待这些动物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板书:十课,第三节《识别美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用两张彩色挂图作对比引出课题,使抽象的课题,变得具体了。)师:如何看待美和丑。(板书)生:好的,好看的,就是美的。坏的,难看的,就是丑的!师:我们先说对美的看法。我们在上学期讲过《热爱祖国》一课,讲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千姿百态,景色动人。哪位同学把这景色描绘一下?生: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白云环绕的黄山奇景,壮观的泰山日出,都是祖国山河优美的自然景色。师:还有呢?生:天下闻名的桂林山水。师:对,“桂林山水甲天下”,还有呢?生: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都是很美的。师:对,不是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么。这些地方同学们都去过吗?生:没有!师:将来有机会,咱们一块儿去旅游,饱览祖国的山水之美。这些美景,我们称作大自然的美。板书:自然美。这里老师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启发诱导,进而使其获得新的知识。师:大自然的美,我国古代的诗人们有很多描述,留给我们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李白就曾描写过庐山瀑布的美,同学们知道吗?生齐诵:“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师:我们读了这诗,就好像置身庐山美景之中了。眼望飞瀑,会使我们油然而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励我们去建设可爱的祖国。这里老师提出学生朗读脍炙人口的诗歌,也是进行美的教育。教师就这样抓住了兴趣点,从自然美引导学生认识文学美,仪表美,行为美,逐步引导到心灵美,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井然有序。又如,马老师在教授《药》一课时,在交待了写作背景后,就可提问:课文的题目为什么用一个“药”字?有什么寓意?《药》这篇课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的是什么?暗线写的是什么?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了一个“花环”,作者的用意何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马老师这样设计的提问,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交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不用详细讲析,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就能理出课文的艺术结构,领会其内容,阅读能力也就会自然得到提高。抓住发散点提问抓住发散点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宋老师在教授《项链》一课时,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课文的这种结尾法外,你能想到另外比这更好的结尾法吗?你设想的这种结尾法和课文的结尾法相比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经过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宋老师设想了好几种结尾法,经过反复讨论比较,同学们明白了课文的情节到最后作者来这样一个意外的结尾,叫人感到惊奇(遗失了假项链,赔偿了真项链)。“谜底”不在小说中间揭晓即借佛来思节夫人在结尾处的几句话来点明“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这样既有余味可寻,又升华了主题,使读者从结尾处回溯全文。这种结束之妙,远非其他任何结束之法可以相比。抓住关键点提问抓住关键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着重要作用的地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关键字句章节设计的提问。抓住这些内容提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欧阳老师针对《养花》最后一段这样提问:作者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说“忧”和“泪”也是乐趣呢?欧阳老师设计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作者所说乐趣的博大内容——赏心悦目是乐趣,多得知识是乐趣,付出辛劳是乐趣,分享成果是乐趣,当然,为心爱的东西奉献真情也是乐趣。抓住矛盾点提问抓住矛盾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一对矛盾或抓住一个现象来提问,使讨论的中心向新课方向逼近。黄老师讲自然《浸润和不浸润》一课时是这样提问的。教师问:“鸡和鸭都是家禽,但鸡怕水,而鸭为什么不怕水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在这期间引导学生做一个白纸板和油纸板上分别滴一滴水的小实验,以打开思路促使讨论进一步深入,从而引发出浸润和不浸润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矛盾提问有时可以穿插一点小实验来打开学生思路,使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讨论目的鲜明,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同时也为教师能及时抓住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提供了机会,这就有效地保证对新内容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抓住变化点提问抓住变化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内容的变化设计的提问。《草原》第一段写作者看到的草原美景和他的情感。但同样是面对草原,而是先想“高歌一曲”,后来却又想“低吟一首”。对这种明显的情感变化,讲课时可提这样一个问题:把“高歌”和“低吟”两个抒情的句子前后交换一个位置是否可以?这样提问,使学生把景、情和表达情感的方式紧紧融合在一起来考虑,得出这样的结果:景色的整体——开阔——豪放——高歌景色的细部——柔美——沉醉——低吟这样不但很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的能力。抓住细节点提问文章的细节,像藏在绿叶丛中的花朵,拨开绿叶,显露花朵,则会色彩纷呈,别开生面。因而,教师抓住细节点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细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在写了作者看到帝国主义的军舰后,又写“两岸是黄土和青草……”。“两岸”二字平平常常,深藏于字里行间。但就是这两个字,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帝国主义的军舰已经深入到我们祖国的内河江流之中了——因为只有在江河内,才能看到“两岸”。试想,这样的提问难道不是更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吗?不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看来似乎平常的细节描写,其实细心品味起来,是非常精彩的。抓住聚合点提问抓住聚合点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集中反映课文的中心思想或者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聚合点而设计的提问。教师可以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保证教学的整体性。张老师在讲《社会发展简史》中“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课时,首先就热点问题设疑:
“社会主义既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而且有着无比的优越性,那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会解体呢?苏联、东欧的剧变还能不能说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历史发展的规律?”热门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展开了热烈讨论。在学生争论不休之时,教师用学生所了解的中国革命发展过程给以点拨并及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中再引导学生。这样,使学生初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发展前途,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必然;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会有迂回和曲折,但这是前进中的曲折,社会主义和其他事物一样,也需要不断地得到补充、发展和完善,总趋势社会主义必胜的规律是不会改变的。这种结合实际,利用热门话题提问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领会到的知识更深刻。抓住模糊点提问由于学生欣赏能力的限制,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带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准确地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提问引思,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何老师讲授古诗《陌上桑》时,在如何理解“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以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鬓鬓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这段诗时,有不少同学认为:罗敷真的有这样一位地位显赫的夫婿吗?如果真是这样,她会出来采桑吗?以此关键问题进行提问,引导学生联系全诗的内容深入讨论,从而明白了这一段诗全是诗人的虚构。作者以大胆而随心所欲的夸张,借大官压小官,以威气斗邪气,不仅充分展示了罗敷的雄辩善言和不可抗衡的气势,而且使君处于小巫见大巫、无处自容的境地。何老师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既澄清了学生的模糊认识,又提高了思维能力。抓住“空白”点提问空白点是指在教材中,对某些内容故意不写,或写得很略,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制造“空白”。这些“空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教师在教学时如能抓住“空白”点,巧妙地设问就能使学生借助教材中写到的内容来推测构想没有写到或写得简略的内容,把“空白”补充出来,加深理解。《捞铁牛》一课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回沉在黄河里的八只大铁牛的故事。文中只详细介绍了捞第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打捞办法,然后用“和尚用的同样办法把一只只大铁牛都拖了回来。”一句话概括了捞回其余七只大铁牛的过程。究竟是怎样打捞的呢?课文没有具体地写,因此,剩下的七只铁牛的打捞过程就成了课文的“空白”。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以这样设问:下一只铁牛让你来捞,你将怎样指挥水手们打捞?与怀丙捞第一只铁牛相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之后,再提供给学生玻璃缸、沙子、石子、木棒、木盆、细绳、小匙等实验材料,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分组进行模拟实验。在实验中,要求他们边演示边讲解,再让学生把捞回第二只铁牛的经过续写出来。这样抓住“空白”点提问,让学生展开阅读思考,讨论、演示、讲解、写作等多种活动,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问题的能力。牛顿如果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下落的问题,就不会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如果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什么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讲究“提问”艺术,总是想方设法投石激浪,通过提问启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其自己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问可以说是“发动机”或“催化剂”。方法类型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环节。它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益处。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下面介绍几种提问的方法。次序法次序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课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来提问。小学语文第七册《李时珍》这一课,李老师根据课文中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设计了以下提问:①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称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具体事例?②那个时候,行医既然是受人鄙视的行业,为什么李时珍要立志行医?“立志”表现在哪里?③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④《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书?李时珍是怎么编出来的?⑤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流传世界?⑥全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次序法提问表现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一般是先根据题中的某两个条件,或结合可求得一个或两个中间问题,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恰当的问题,构成一个简单应用题,然后再逐步达到解题的目的,或由问题逆推所需条件,一步一步推到已知为止。这是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途径常采用的综合法及分析法。铺垫法铺垫法是指教师在讲新课之前设计一些准备性题目,铺路搭桥,利于掌握系统知识,减少难度。张老师在讲授异分母加减时,先出示准备题,通分:12、13、15,学生将三个分数通分以后,设计了提问:①通分以后这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有什么变化?②要将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怎么办?张老师这一提问,为学生主动寻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示了具体的思考方法,作好思维方面的铺垫,从而降低了难度。核心法核心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它的作用是扣住教材内容中心,明确学习重点。学生根据这个重点,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加深理解,牢固掌握。这种提问,一般先是提出导入性问题,通过一问一答,从而引出第二步——核心性提问。核心性提问一般一至二个。第三步是补充性提问,目的是为了更深地理解核心性提问的内容。如果通过恰当的核心性提问,学生能准确抓住重点,那么课堂上就不必再用补充性提问了。刘老师在教《一张珍贵的照片》时,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巧布“疑问阵”,熟练地运用核心法。
刘教师问:“周总理来到小桂花家,小桂花的爹为什么要用‘袖子’抹凳子?”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有的说:“因为他一时找不到抹布。”也有的说:“小桂花的爹知道来的是总理,太激动,太高兴了!没想到袖子不袖子,只是想尽快擦干净,好让总理坐下歇歇。”有的还能说出小桂花爹的行为,完全是一片真诚,表现出农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归纳,但他并未因此止步,进而拿出一个“又”字让学生分析讨论:“小桂花的爹……用袖子把一条长凳‘抹了又抹’,这句中的‘又’能不能去掉?”“不能”。“为什么不能?”这一个“为什么”把讨论引向了深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发言是:“去掉‘又’字,意思全变了。‘抹了抹’可以说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擦一下,哪能擦干净!”“有了‘又’字,能表现小桂花的爹仔细地擦了一遍又一遍,把凳子擦得干干净净。”……最后,教师饶有风趣地说:“同学们说得对,不能小看一个字嘛,一字值千金!”对比法对比法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排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把《一件珍贵的衬衫》和《老山界》这两篇记叙文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一件珍贵的衬衫》中,记叙的六个因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样样俱全,交待得清清楚楚。而《老山界》只交待了地点、人物、事因、经过、结果五个要素。至于时间,只写了是某一天的下午和次日的大半天,到底是哪年、哪月、哪日,则未具体说明。这是为什么?这样一比较,问题就提出来了。经过思考就会明白:记叙的六要素,原则上是记叙文必备的,但也是从实际出发的。某些要素如果是读者熟知的,不交待也绝不会引起误解的,也可省略。正因为长征是大家熟悉的事情,不说出具体的年月读者也会知道,因此《老山界》省略了年月的交待。又如讲“余幼时即嗜学”一句,把句中的“嗜学”改为“好学”行不行?“嗜学”二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不是立即可以回答的,而是要认真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学生钻研课文的热情就高。他们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反复比较,终于领悟到课文之所以用“嗜学”一词的精妙之处,他们认为:“嗜学”虽然也是“好学”的意思,但“嗜”的意义更强烈,是特别爱好,爱好成癖。因此,进行启发式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进行对比十分重要,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引导法知识在于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基础,又有探索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错例,进行分析讲评,借此生议。吕老师在讲“算术根”时,让学生在错误的辨析中学习这节课,这样提问引导:师:同学们,大象和蚂蚁体重一样吗?生:不一样。师:我说一样重,不信,我们来算算:设大象体重为x,蚂蚁体重为y,它们体重之和为2s,那么x+y=2s(1)x-2x=-y(2)由(1)得:x=2s-y,(3)(2)×(3),得x2-2xs=y2-2sy,两边同时加上s2,得(x-s)2=(y-s)2,两边同时开方,得x-s=y-s,所以x=y这岂不是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同学们感到非常奇怪,带着问题反复观察,一时也找不出原因。这时,教师趁势提出:“大象与蚂蚁体重一样,这个问题就出在算术根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算术根的问题。”由于学生对这道题出现的奇怪现象迫切想知道应该怎样解决,注意力特别集中,“吃一堑,长一智”。这样引入后,学生对算术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终生难忘,以后碰到这类问题再不敢马虎了。点睛法点睛法是指教师根据课文的中心句即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课文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秦老师在讲授《桂林山水》一课时,围绕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色?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深刻体会出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寻究法寻究法是指教师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张老师在讲应用题时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光华服装厂计划四月份做西服1500套,前5天平均每天完成120套,余下的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师:要求余下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必须先求什么?学生:先求还剩下要做的有多少套和剩的天数。师:要求还剩下要做的套数,又须先求什么?学生:先要求已经做的套数。老师:已经做的套数怎样求?学生:把前5天平均每天做的套数乘上已经做的天数。师:剩下天数怎样求?学生:总天数减去做了的天数。探究式提问在复合应用题教学中已被普遍采用,尤为重要,它是从题中所求的问题出发,在教师的稍加暗示下,主要由学生自己根据题意,逐步探求一个个中间问题,从而达到解答应用题的目的。逆向启发式提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显然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的解题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破题法破题法是指教师根据题目设计提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杨老师在教《小音乐家杨科》一文时,根据题目设以下问题:①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音乐家”?②杨科为什么被称为“小音乐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③杨科的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会是这样的命运?教学中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也就达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综合法综合法就是抓住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吕老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不按顺序提问:为什么于勒本来是全家的“恐怖”,后来却成为全家惟一希望?他到美洲先写了怎样的一封信?第二封信又说些什么?等等,而是采用综合提问:于勒耗尽了家产,是个花花公子,为什么若瑟夫会对他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学生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在掌握全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比于勒前后的不同,分析他给菲力浦两封信所表达的思想,透过于勒在船上当水手时的服装、神情、动作以及他的那只手,看到他思想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莫泊桑谴责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需要速读和“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阅读本领。吕老师设计的这些提问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评论法评论法是教师先不表态,把学生各种方法并列公布,提问学生评价,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后,了解到要“先通分”,因而要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45-310”时,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①45-310=810-310=510=12②45-310,45=4×25×2=810,810-310=510=12③45-310=4×25×2-310=810-310=510=12。老师提问:这几道算式对不对?哪一道算法最简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评论,既找到最简便的算法,且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书写格式。连环法连环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就解决了。在讲授契诃夫的著名小说《变色龙》时,赵老师设计了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叙述,你认为课文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在学生准确地回答是“善变”后,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他“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回答:一是变得快(顷刻间他对狗的态度“变”了5次),二是变得蠢(他“变”的理由是愚蠢的,逻辑是荒谬的)。接着可提出第三个问题:由此我们知道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式的走狗,“变色龙”的色虽然变来变去,骨子里却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性格内核,你们知道他这个性格内核是什么吗?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狗仗人势、媚上压下玩忽法律的奴才本性始终没有变。于是又提出了第四个问题: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执法者一变再变,左变右变?学生都能很好的回答:这主要是将军的威势促使他一变再变。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最后还可提出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这样坏,为什么没人嘲笑他?而赫留金的手指被咬伤,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而遭到人们嘲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应让学生反复讨论。有的学生说,奥楚蔑洛夫是警官,有权有势,没人敢嘲笑他。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出场时,“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狗咬了人后,“木柴厂四周很快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些描写说明“那群人”是些穷极无聊的庸俗市民,他们没有正义感,所以不嘲笑执法者,反而嘲笑受害者,当时的社会就是那样一个畸形社会。以上的提问和步步诱导,使学生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主人翁的性格特点,而且深入了解到,“变色龙”这个文学形象的讽刺锋芒不只指向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灵魂,而且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俄国反动阶级的精神统治。消化法消化法适用于讲授新课后,为了加深学生理解,在学生容易模糊处设问。通过归纳,学生总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以后,刘老师提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通分以后,为什么就可以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样就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又如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后,李老师提问:公式中“长+宽”是指长方形中的哪一部分?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为什么要乘以2?这样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发散法发散法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会获得多种答案。张教师教减法的意义时,提问学生37-18=?是什么意思?生1:被减数是37,减数是18,差是多少?师:还有别的说法吗?生2:总数是37,一部分是18,另一部分是多少?师鼓励说:还有什么说法呢?生3:37比18多多少?师:答得好。还可以怎么说?生4:18比37少多少?师:很会动脑筋,还有别的说法吗?生5:37减18还剩多少?师:对呀!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说?生6:比37少18的数是多少?接着又有几名举手回答。生7: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37,一个加数是18,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生8:甲数是37,比乙数多18,乙数是多少?通过发散提问,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能力。激趣法激趣法是指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去积极地思维,寻求新的知识。艾老师在讲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前,要求学生把三角形放到方格上,通过数方格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一块三角地的面积时,是否可以把这块地放在方格纸上,或用一个个方格纸片去填满三角形的地呢?同学们听了之后,都笑了,齐说不能。艾老师立即询问学生:那怎样才能计算这块三角形地的面积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重复法由于所提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当一个学生已经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仍要继续提问若干学生,通过重复回答,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它的特点是用学生的重复回答来代替教师的强调。同时,由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暂不表示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白老师教“比多比少应用题”时,在充分比较后,提问:这一组题目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然后教师继续点名,学生继续重复回答,连续进行几次,使学生形成统一的深刻印象。诱发法诱发法提问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了让学生细致全面审题,教师提一个问题,看谁算得快?367-(12+23+34+45)×(58-62.5×1100)有的学生按顺序计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未得到结果。聪明的学生一观察,马上回答得数是0,这个问题有很大启发性,使学生深感做题前要先审题的重要性。逆问法逆问法是指从反面把问题倒过来提出,让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以反推正。逆问的特点是以反推正,形成矛盾,它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应将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提出,以引起注意。林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没有从正面讲为什么要“零除外”,而是从反面倒转提出问题:括号中的“零除外”,可以不读,也可以不记,不就简炼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样提问给学生扩大了信息的反差,构成了矛盾情境,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4 18:33 , Processed in 0.12460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