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14|回复: 0

[音乐] 【音乐·干货】这个案例有5处问题,你看出来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4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音乐案例分析题,无论是考编还是考证,都是考生们头疼的题目。

考证中必有一道案例分析题,所占分值为15分;考编中很多省份,案例分析也是必考内容,如福建安徽江西等。

面对这样的主观题,你是不是也是无从下手或者毫无思路呢?
[出题方向]
案例分析题,一般都是给一个上课的情境,或者老师教案的一部分,让考生评价其优缺点。

例如: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基本理念,对上面案例中教师教学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面对这样极其主观的问题,你能写出你的观点吗?

[答题思路]
1.审题目
关键词:教师的教学;你的观点;简述

2.审题干
逐句分析,例如:在高一鉴赏课《俄罗斯音乐》教学时,教师简单介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这个特点,播放了《如歌的行板》的第一主题,听完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主题给你怎样的感受?”同学们有说甜美,有说幸福,有说梦幻,有说如诗如画……可就是没有人说出老师所期待的答案。于是,老师说:“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伤感和忧郁的,你们这都听不出来?”

你是不是一眼就看出了最后一句的问题,很不幸的告诉你,所有人都看出了最后一句的问题,但是还有50%的人看出了“听完后提问”这个点的问题,另外还有10%的人看出了“教师简单介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存在问题。这就足够了吗?还有你看不出的问题。

所以,逐句分析很重要↓↓↓

3.找问题,摆依据
(1)“教师简单介绍柴科夫斯基”有问题,柴科夫斯基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就学习过,对于高中课堂, 完全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介绍,这样体现了新课标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素材源自民间这个特点……”这句话明显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教学应紧密围绕目标进行展开,通过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显然,后面的教学活动并没有围绕这一教学目标。

(3)“听完后提问学生”违背了聆听音乐的过程,问题应该在教学活动之前抛出。

(4)“没有人说出老师所期待的答案”,很显然,只重视了教学的结果,忽视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5)“你们这都听不出来?”这是教学评价的问题。

怎么样,逐句分析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6 07:23 , Processed in 0.08406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