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171|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终极版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8 10: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递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也是社会经验再生产、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为个人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2认识的交往性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学发展性)
1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
3两者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三、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教育性)即知情意的统一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 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
3思想品德为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教学相长性)
1应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
2应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一、直观性原则
1正确选择直观教学用具和现代化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结合起来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三、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合理、多样地组织好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1教学要按系统性
2注意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  
1按课程标准面向大多数教学
2了解学生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实际出发
3针对学生特点有区别地教学,是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注重联系实际
2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能力训练的关系
3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结合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渗透思想教育
3要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思想教育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八、可接受性原则(量力性原则)

九、教学最优化原则:(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

(四)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辨析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
1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2过程要具有渐进性和扼要性
3讲授的方式要多样、灵活,注意启发(穿插其他教学方法)
4语言要讲究艺术
5要配合恰当的板书
6要善于设计或寻找新旧知识结合点

(二)谈话法(问答法)   
包括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谈论性或研究性谈话   
1谈话前,要计划好问题和谈话方式
2谈话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3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
4要善于启发诱导
5谈话后,要做好纠正澄清、归纳小结
(三)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教师是主体)
  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1练习法(学生是主体)
2实验法
3实习法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补充:
一、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传授新知识用讲授法,复习巩固用练习法
2课程性质和特点  物化生科目经常用演示法和实验法,语外政经常用讲授法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1备课
2上课
3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做好三个工作  
1钻研教材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价值观
3设计教法: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如何运用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二)写好三种计划

一、备课                     
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课题计划
3课时计划,即教案

二、上课  
1目标明确
2内容准确
3方法恰当
4组织严密
5表达清晰、板书有序
6积极性高、效果好

三、作业的布置、检查与批改
1内容科学合理
2分量适宜,难度适度
3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
4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5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反馈要清晰、及时:
1注意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错误原因,在评语中扼要指出      
2对典型、共性的问题,要以课堂讲评的形式进行讲评、分析

四、课外辅导 (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习惯;
2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为有探究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六)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现代教学辅助形式:个别教学、现场教学;
现代教学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道尔顿制(自学)、特朗普制(大班、小班、个别三合一)

2.班级授课制(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四步教学法基本定型
·凯提出课的类型、结构形成完整体系
·我国最早采用是在1862年清末京师同文馆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结论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知情意的统一)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2 15:53 , Processed in 0.0991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