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296|回复: 1

[练习] 【每日一练】2017年4月17日教师考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7 0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1.“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A.个别教育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保教结合原则 D. 集体教育原则

2.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保教结合原则

3.( )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将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A.布鲁纳 B.布鲁姆 C.哈托夫 D.皮亚杰

4.既是课程评价对象,又是课程评价主体的是( )

A.教师和幼儿 B.家长 C.幼儿 D.园长

5.提出游戏“剩余精力说”理论是( )

A.弗洛伊德 B.格罗斯 C.斯宾塞 D.霍尔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及解析:
1.选C。【解析】对幼儿实施保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实施有效影响的过程。保育和教育不是分别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
2.选A。【解析】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3.选B。【解析】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以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框架,将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4.选A。【解析】教师和儿童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在多元评价的主体中,教师与儿童则是主体中的主体。
5.选C。【解析】精力过剩论(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其主要观点: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5 21:27 , Processed in 0.08805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