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073|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重点知识点,看完提分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11: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一下教师招聘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大家可以“收藏”起来,可以利用琐碎时间瞄一眼。相信一点一滴的积累会对今后的考试有所帮助。


1.教学——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

2. 基本任务——双基、德智体美。

3.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备课——类型:个人、集体——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计划:学年或学期、单元、课时。

5.上课——好课标准:目标;重点;内容;方法;表达;组织;气氛。

6.信度——可靠程度。

7.效度——有效程度。

8.难度——难易程度。

9.区分度——好坏区分。

10.教学原则——记忆:直(直观)起(启发)弓(巩固)寻找一英(因材)里外的狐狸(理论联系实际)当粮(量力)食 。

11.教学方法——讲授;谈话(师问生答);练习;演示(师做生看);实验(学生亲自做);讨论(学生之间);参观;读书指导。

12.教学过程——孔子:学思行——思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13.教学过程——特殊认识过程——间接;交往;教育;有领导。

14.教学规律——四个结合。

15.形式教育论——重能力轻知识。

16.实质教育——重知识轻能力。

17.教学过程阶段——准备;领会(中心);巩固;运用;检查。

18.班级授课制——最早实施:乌克兰兄弟会学校——最早提出:夸美纽斯——中国最早:京师同文馆——优点:效率高——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

19.分组教学——内部;外部——有利于因材施教。

20.个别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21.设计教学法——杜威;克伯屈。

22.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

23.相对评价——标准不固定——常模参照——教师招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

24.绝对评价——标准固定——标准参照——大学期末考试、体育达标测验。

25. 诊断性评价——教学前——摸底测验。

26.形成性评价——教学中——单元测试。

27.总结性评价——教学后——期末考试。

28.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

29. 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

30.掌握学习——布卢姆。

31.发现学习——布鲁纳。

记忆

一、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
持久性(记忆的保持)
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
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记忆的生理机制:巴甫洛夫用暂时神经联系来解释记忆。

三、记忆过程及其规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包括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一)识记——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1、分类:
(1)有无目的性: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记忆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识记的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
(2)识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活动任务的性质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
(5)识记的方法

(二)保持与遗忘
1、保持及其规律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环节。
规律:
(1)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
1)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延长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
2)记忆恢复:是指识记某种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
(2)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1)记忆内容中不重要的细节部分趋于消失,主要内容及特征能较好的保持,使记忆内容简洁、概括和合理。
2)记忆内容中的某些特点和线索有选择地被保留下来,同时增添某些特征,使记忆内容成为较易理解的“事物”。

2、遗忘及其规律
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1)遗忘的种类:
1)按遗忘的时间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2)主动性遗忘和被动性遗忘
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性遗忘”、巴特莱特提出的“创见性遗忘”均属于主动遗忘
被动遗忘是指人们因为消退、干扰、腐蚀衰减等原因引起的遗忘。
3)按遗忘的内容分为部分遗忘与整体遗忘

(2)(德国)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提出“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影响遗忘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如种类、长度、难度及意义性)
2)系列位置效应: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
开头部份记忆效果好——首因效应
末尾部份记忆效果好——近因效应
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进部分
3)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实验证明,过度学习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效果最好。
4)记忆任务的长久与重要性。
5)识记的方法
6)时间因素
7)情绪和动机

(4)遗忘的原因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
2)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并未消退。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得材料的干扰作用。
3)压抑(动机)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4)提取失败说
舌尖现象或话到嘴边现象:明明知道某件事,但就是不能回忆出来的现象。
5)同化说(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三)再认或回忆
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学生回答考试中的选择题,是记忆中的再认环节。
再认的条件:
1)对原有事物或材料识记的巩固程度;
2)当前呈现的事物或材料同过去识记过的事物或材料相似的程度。
2、回忆及其规律
回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1)种类:
1)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2)根据回忆时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3)追忆:需要一定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有意回忆。
(4)回忆的条件(影响追忆的因素)
1)是否有正确的中介联想。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回忆以联想形式出现如下规律:
接近律:笔-墨-纸-砚
相似律;革命-风暴,bed-bid-bud-bad
对比律:黑-白,难-易、多-少
因果律:寒冷-结冰、天暖-解冻、雷击-闪电
2)是否有平静的情绪状态。在情绪放松、冷静的状态下,追忆效果较好。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4 22:45 , Processed in 0.10291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