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2544|回复: 0

[资料] 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四“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7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错误,值得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究。
     一、教师主导,不要随意丧失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活动应减少到最小程度,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学习数学,教师的引导是必要的,有了教师引导,学习就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引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放弃必要的引导,学生的学就可能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然而,实际教学中,放弃指导的情形时有所见。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推导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就让学生自主讨论和动手操作,既不让学生看课本,也不做任何指导。学生花了几十分钟,仍然一筹莫展,最后还得由教师来讲解。教师的导应放在创设问题的情境、明确思考的方向、指导探究的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创造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的“导”还要点明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主导发挥得当,不仅不会削弱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随意丧失!
     二、自主探究,不要放任自流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放得越开就越好,不需要指导。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根据从家里带来的年历自己观察,自己提出问题,再由学生相互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叽叽喳喳地开始讨论。5分钟后进行反馈,学生一会儿提到了一年有几个月,为什么有的月31天,有的月30天,有的月只有28天或者29天?一会儿又提到了节气,一年有几个节气。有的问为什么这天是“黄道吉日”,有的问二月份为什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等等。教师如脚踏西瓜皮,学生问什么就跟着解释什么。一节课很快过去了,还有许多知识点学生没有提到,如“平年、闰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等。教师只好无奈地说了一句:“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有许多,请同学们下课后再仔细看书。”表面上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教学理念,实际上学生是在“没头没脑”无目的的探究之中。在学生盲目探究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变得支离破碎,学生体验不到探究的乐趣,探究方法得不到提升,探究成果得不到共享和内化。这样的“自由探究”,我们认为是违背课标精神,是一种放任自流式的探究。
     三、合作学习,不要无效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打破学生相互封闭的状态和僵化沉寂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好形式。但也有不少教师为了走过场,摆脱教学中尴尬局面,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佳。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机会……几分钟后,教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被指到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没被叫到发言的学生唉声叹气,根本不去听别人在说些什么。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有效的合作。究其原因:合作不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而展开讨论,是没有价值的合作,是无效的;时间过短,讨论匆匆,研究匆匆,无法充分合作;没有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会说的抢着说,不会说的也不善于倾听;合作研究的问题没有价值,合作学习成了课堂的画蛇添足,浪费时间。如一位教师教学“平移与旋转”时,要求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平移与旋转的现象,你能利用平移与旋转现象解决哪些问题?姑且不论问题设计怎样,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由学生独立思考来完成。而且“独立”仍然是最佳的思维品质,能独立完成的,就不要合作交流,为“合作”而“合作”显然是不可取的。为此,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要考虑组织形式、合作效果,避免低效、无效。
     四、课堂评价,不要过分表扬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过去的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现在的教育则有了太多的表扬。而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避免课堂评价失真。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4 10:11 , Processed in 0.09687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