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1448|回复: 0

[语文] 《孔子拜师》 教学设计及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 14: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教材简介]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分四部分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情。第一部分写孔子决意拜师。第二部分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品行。作者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起到的应是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本堂课中我就抓住孔子一个人物,让学生充分地到文本中去寻找体现人物品德的句子。通过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悟人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丘、止境、品”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求学的经过,感受他谦虚好学的品行。
3、联系生活,初步懂得学无止境。
[重点]能通过孔子的言行,了解孔子求学过程的艰难,感受他谦虚好学的品行。
[难点]能通过孔子的话并联系生活懂得学无止境。
[教学流程]
一、认识孔子,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已故的古人,出示图,齐说是谁,你们对这位古人有了解吗?
A案:噢,看来大家对他还很陌生,没有关系,我这里有些资料,你看了可能会有些初步的了解。自己读读看,你现在都知道了哪些情况。指名说。
B案:看来大家课外阅读知识很丰富,也喜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中国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那他为什么能有这么伟大的成就呢?这节课我们就去学习一个有关他的故事,学完了,你也许就能有所体会。
3、揭题,板书:孔子拜师  齐读。
4、书写“丘”。孔子名什么?看老师书写“丘”,说说像什么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完一次再把刚才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次。
2、检查,把你刚才通过努力读好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难读的地方,随机指导生字词的读音。
3、说说这位老师是谁?板书:老子。
4、课文读通读顺了,现在请你快速读课文,找出人们对孔子和老子评价的句子。
三、研读句子,体悟情感
1、出示句子: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指名读,你有什么问题?理解“品行”。
2、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品行值得人们敬重呢?我们先来找一找孔子有哪些品行。轻声读课文,说说你从那些句子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并划出这些句子。然后同桌或者前后桌讨论讨论。
3、体悟句子,感情朗读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说说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什么品行?
说说哪些词语给你感受特别深?
指导朗读。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①想象孔子当时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这么想象,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②指导朗读,读好“终于” ,体会路途困难,孔子求学的艰辛。
(3)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①指导朗读,联系前面理解“特地”,体会孔子谦虚好学。
          ②师生分角色朗读。
    (4)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指名表演读,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联系生活,说说你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理解。书写“止境。     体会孔子的好学。
师生合作表演读。
(5)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指名读,说说这句话的重音应该落在那些词上,为什么?
孔子都在什么时候请教老师?理解“随时”。
4、小结
从这些语句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个谦虚好学的人,所以他学识渊博,人们对他又“佩服”又“敬重”,板书:佩服、敬重齐读最后一句话。书写“品”。
5、拓展延伸
①孔子一生留下了许多有哲理的名言,我们现在来看几句,出示名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自由读,你理解了哪句话?
背诵。
四、小结过渡:孔子一生谦虚好学,受到人们的佩服和敬重,那么老子又有 哪些品行值得人们佩服和敬重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板书设计]                 孔 子 拜 师
孔丘       老子
谦虚、好学      ?
[课后反思]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课堂更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之所以要学习是因为还有不足,还需改进。结合大家的点评,我对自己的课堂中的不足做了下面几点概括。
一、课堂整体把握不够
课堂中虽然我以一条线来贯穿全文,但是在谈论孔子的品行时,没有整体把握。学生逐句找出写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读、理解、再读,缺少与文本语言环境的相结合。特别时在处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时,我把它们割裂了开来,并没有进行朗读对话,孔子的语言中理解孔子的品行,老子的语言理解老子的品行。其实他们的话时相互的,从一个人的语言中不仅看出某个人的品行,还可以看出另一个人的品行,有种侧面衬托的作用,而我在处理这部分教学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所以使体会显得单一、显得孤立、支离破碎,没有了整体感。
二、过分注重预设,忽略课堂生成。
每堂课我们都有自己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生成。但是有时我们往往会跟着自己的预设走,致使课堂中的生成点就这样被放过了,使学习效率并不那么理想。在本堂课中我原本预设在了解孔子的资料以后写“丘”字的。但是当时我忘了问学生孔子名什么,所以并没有引出这个字,后来就没有写了。其实课文中也提到过孔子名丘,那么在学生初读以后还可以请学生说说孔子名什么,再写“丘”字,可是当时我想这样一来可能会打乱下面的教学环节,结果这个字就没有让学生写。这也是造成我这节课没有写的时间的原因之一。还有当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说自己的理解,而说出了从这句话中感到孔子是个怎样的人时,我几次打断,生硬地将学生拉回到我地问题上,到最后还是没有理解好。所以,有时过分注重预设会使课堂失去很多活力,会导致学生积极性低落,更甚是不能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中还需要我们去斟酌地地方很多。花更多时间去琢磨、思考、实践,让我们地课堂逐步走向成熟。

相关帖子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19 20:39 , Processed in 0.19435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