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44|回复: 3

[习题] 2015教师招聘《中小学教育综合知识》模拟试题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4 15: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A.机械学习
B.意义学习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
2.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究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说是()。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动机说
4.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水平。
A.超常
B.较高
C.普通
D.弱智
5.按照迁移性质的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
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6.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7.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8.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并在头脑中确立有关这种活动方式的初步映像,这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A.原型选定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A.情境学习
B.接受学习
C.潜伏学习
D.机械学习
10.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
A.信号学习
B.规则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学习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
C.略高于
D.略低于
12.教师面对的是不断随时代变化并且有着丰富个性差异的学生,这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效性
13.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4.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生产力
15.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6.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
A.诊断性评定
B.形成性评定
C.终结性评定
D.发展性评定
17.()又称为工作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
18.“迁移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泛化说
D.认知结构说
19.根据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外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A.能力高低
B.运气好坏
C.外界环境
D.任务难度
20.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
A.较高的水平
B.较低的水平
C.非常高的水平
D.中等水平
21.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2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23.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
A.分支型学制
B.双轨制
C.六三三制
D.单轨制
24.“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2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26.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27.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2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2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关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教书育人
D.终身学习
30.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领导,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2.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3.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为()。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
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
4.学校的产生一般需要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B.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达到一定程度
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D.教育经验的积累
5.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广域课程
B.核心课程
C.潜在课程
D.融合课程
6.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环节来完成。
A.审题
B.联想
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
7.皮亚杰认为,2岁至1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8.想象的基本特征有()。
A.新颖性
B.离奇性
C.生动性
D.形象性
9.下面哪些属于一般能力?()
A.记忆力
B.注意力
C.观察力
D.色彩鉴别力
10.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学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
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
4.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5.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6.效度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表示所测试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中等难度的试题的区分度比较高,难度为0.5的题目,区分度最大。()
8.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9.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10.访谈法最适合了解外显行为,而通过外显行为,可以发现行为背后的原因。()

四、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五、综合分析题
1.某中学二年级的一个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个班的课。曾刚是班上有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
问题: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2.某位教师教《就义诗》时,课堂上发生了一件事。一个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还有后来人”误读成了“还有后人来”。学生听了都哄笑起来,教室里本来严肃的气氛没有了。怎么办呢?这时教师神态自若地问:“同学们,你们在笑什么?这位同学念的意思并没有错呀!”听老师这么一说,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她接着说:“‘还有后来人’意思是‘还有接班人’;‘还有后人来’意思是‘还有人接班’。”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教师又亲切地对大家说:“当然,意思不变并不等于说这位同学读对了。他之所以读错,是由于没有看清楚的缘故。如果仔细看,认真读,就不会出现这种差错了。我们请他再为大家朗读一遍好吗?”同学们听了鼓起掌来。这时,那个读错字的学生情绪更加激动地读了起来。
问题:试结合教师职业素养的理论,评析这位教师教学艺术的高明之处。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的教育理论回答问题。
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
问题:你如何看待王老师和两位学生的言行?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C。
5.A。
6.C。
7.C。
8.B。
9.A。
10.C。
11.B。
12.B。
24.B。
25.A。
26.C。
27.B。
28.B。
29.B。
30.A。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ABCD。
3.ABCD。
4.ABC。
5.ABD。
6.ABCD。
7.ABCD。
8.AD。
9.ABC。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参考答案]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物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强度对比关系、活动变化以及新异性,这是客观的方面;二是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这是主观方面。

五、综合分析题
1.[参考答案]如果我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会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2.[参考答案]教师的教学是一种艺术,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是教师教学的表演技巧,二是教师在教学中临场应变的技巧,亦即教师的“教育机智”。
该案例中,一个学生读错诗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可想而知这样下去不但会影响教学中应有的严肃气氛,还会伤害那位朗读课文的同学的自尊心。面对这种情况,这位教师从容不迫的一席话,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严格要求和期待。这位教师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并且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巧妙她解决了问题,这正是教师掌握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教育机智的表现。教育机智渗透在这位教师教学活动中临场的创造性发挥上,是她平时深思熟虑和积累丰富教育经验带来的结果。掌握这种艺术,主要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信任、理解和尊重及理解学生的处境,尊重学生的人格。
3.[参考答案];就王老师的职业身份而言,其错误有三点:
(1)他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师道德。管理课堂秩序是他的职责之一,当学生发生打骂事件时,他有责任教育批评学生,而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去找班主任。
(2)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应该把学生赶出教室。在师生关系上,违反了民主平等的原则。
(3)王老师没有运用合理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
就学生身份而言,在课堂上互相打骂的两名同学的错误有两点:
(1)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相互打骂,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违反了学校的纪律。
(2)不尊重教师。在教师正在上课的时候,动手动口,这是一种明显不尊重任课教师的行为。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5-11-24 2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hu j n g g g g f
发表于 2015-11-28 21: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选12-23没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30 07:53 , Processed in 0.10775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