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32|回复: 0

[资料] 教师招考教育学复习资料——课程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3 1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课程结构

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进程。

第一节 教与学之间传递着干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

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

(一)课程要素的演化

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须的经验因素。经验主要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经验,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一方面,课程要素的产生和演化受制于许多外在因素,即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历史经验发展的水平、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以及课程人员的思想观点的影响;另一方面课程要互的演化与制约于课程自身发展的历史,它使不同时代的课程要素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继承性。

课程要素演化的规律,首先,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课程结构的要素纯属于间接经验。后出现课程要素主要取自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直接经验为次的新型课程。

(二)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

我国中国小课程包含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原因: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需要健身经验,心理需要真、善、美。即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个方面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个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批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

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是学习其它学科知识的基础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生两大类。是从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中精选出来的知识体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它更多的是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的培养,兴趣特长的发挥,以及毕业后所需基本劳动技能的养成联系在一起的。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四个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类型: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学科课程的优点是重视每门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点是不重视相互联系,造成和加深了学科的分离,不利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多地关心学习结果,获得现成知识,不关心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不重视或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相关课程:(联络课程)由具有科际联系的各学科组成的课程

融合课程:(合科课程)由若干相关学科组成成的新学科(生物学)

广域课程:(综合课程)合数门相邻学科内容而形成综合性课程。

(二)活动课程

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儿童的某些基本动机作为教学组织的中心,以代替学科作为课程的基础。按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四类:社会动机、建设动机、探索动机、表演动机。

活动课程重视课程要适合儿童的兴趣、需要和教材的心理组织,重视在活动中进行教学和教育,把教学从教的外在重心转移到学的内在重心上来,在促进儿童积极学习方面是十分可取的。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二者不断趋于融合已成为一个趋势。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概念

显性课程: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两者关系:递进关系、转换关系、互补关系

2、隐性课程的结构与功能

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

隐性课程的特点:替在性、非预期性、多样性

隐性课程的功能:陶冶、育美、益智、健体

3、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设计应校内校外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具有正向和负向功能

注意: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明确隐性课程的目标、发挥教师在实施隐性课程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克服隐性课程中的消极因素

四、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决定因素: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中小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趋势

组成:

(一)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基础知识以及某些相应的直接经验

三类知识中,每一类都以理论知识为主导,由一系列理论基础知识与必要的实用基础知识所组成。

理论基础知识,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

(1)基本事实(2)基本概念(3)规则、规律和原理(4)有关活动方法和知识(5)有关社会关系的准则和评价知识

(二)关于某些活动方式的经验

技能分:智力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些智力活动的方式,是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技能。操作技能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去完成某种机体运动或操作某种对象的活动方式。

(三)关于提高能力的经验

七种能力: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一定水平的智力;口头或书面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辨别是非及美丑的善恶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特点: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它与实际活动有密切联系;按照不同的活动方式,提供不同的心理训练材料。

(四)关于对待世界与活动的态度,即培养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内容

特别是对待国家与集体、学习与工作的情感—评价态度

在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中,情感、意志的发展又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情感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对学习与工作、对国家与集体缺乏情感的学生,不可能以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因而不能积极地得到发展,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社会主义公民。

五、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

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

(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下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应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体的最优化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生创造,学会做人,并为接受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课程结构化,首先是学校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其次是学科知识结构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二节 中小学的课程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课程的表现形式: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

建国以来的课程肯定方面:

第一、已经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课程管理比较严格,有指导性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经过国家审查的教材,有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这对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教学大纲和根据大纲编写的教材具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注意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存在问题:

第一、设置模式比较死板单一,缺乏灵活性

第二、课程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第三、各门学科的内容偏多、偏难、偏深、教学要求偏高。

一、教学计划

它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它指的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

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教学大纲

1、意义、结构、作用

意义:它是根据教育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反映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结构:说明部分、本文部分(中心或基本)、其它

作用:各科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衽领导的一种重要工作;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标准,达到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三、教材

1、教科书和视听教材的意义和作用

教科书(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

它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也便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

它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的知识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视听教材也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材包括课本,也包括视听教材

2、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1)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处理好基础知识与先进科学成就之间的关系

(2)在教材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3)教科书的编排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之间—教学设

隐喻:课程是图纸,教学是施工;课程是方案,教学是行动;课程是乐谱,教学是演奏。

一、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重点是老汉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

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考虑如何才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主要指测试及评分。

三个基本要素:期望学生学习什么(教学目标);为达到预期目标,如何进行这种学习(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在进行这种学习时,我们如何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教学评价)。

三、教学目标的叙写

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行为改变。终极目标、中程目标、短期目标。

三类情况:用教育目标代替、含糊的教学目标、明确的行为目标。

明确的行为目标:包含行为的主体(学生);包含行为动词(提供明显的教学方向,教材、教法、教具、评价);包含情境或条件(条件: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或不、提供信息和提示、使用工具或特殊设备或不、完成行为的情景);包含表现水平或标准(标准: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准确性、成功的特征)。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8 13:28 , Processed in 0.16829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