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505|回复: 1

[习题] 2015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3 1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

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4.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6.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A.色调感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观察力

7.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8.“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0.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

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1.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3.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4.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

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5.“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17.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

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__________。

2.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3.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5.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_。

6.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所决定的。

7.美国的___________倡导“发现学习法”。

8.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

9.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___________。

1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4.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5.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

6.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

7.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8.气质和性格都是有好坏之分的。()

9.“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条件性知识。()

10.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

2.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

3.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5.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结合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3【解析】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学校。

2.D【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

3.A【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4.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D【解析】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6.D【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7.D【解析】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

8.C【解析】“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9.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10.B【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1.D【解析】实验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实际训练法。

12.A【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3.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14.A【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热怛和广场恐惧。

15.C【解析】“随机应变”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

16.C【解析】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17.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18.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面临一定的冲突和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ll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9.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

20.B【解析】学校与家长不包括在学校法律关系中。

二、填空题

1.感情需要

2.互相促进

3.白板说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认知能力差异

6.多重性(或多样性)

7.布鲁纳

8.正态

9.专业人员

10.附属的内驱力

三、判断题

1.×【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2.×【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解析】题干所指的是测验的信度。

4.×【解析】题中所述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5.√【解析】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采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不利于教学的进步。

6.√【解析】心理健康是个心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嘴角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7.×【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也包括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8.×【解析】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9.×【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10.√【解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决定着研究性课程实施的成败。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2.(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5.(1)合理地没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适当联系教学实际即可。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教师的语言,不仅是教学的语言,更应是教育的语言。教师语言的艺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调

适学生心理、处埋偶发事件效果的好坏。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用委婉的语言代替直白的批评,善意地揭露出学生思想行为中的错误,点拨和提醒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领悟到自身的不当言行,提高认识。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发表于 2015-8-13 11: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1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B。
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8 03:48 , Processed in 0.127487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