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657|回复: 0

[体育] 2015教师招考体育备考重点——卫生保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10: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运动环境卫生】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因子、人为因子以及各类因子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所以环境是最宝贵的资源。
一﹑冷热环境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时,往往给机体带来些不利因素,如机体散热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至皮肤和皮下组织血流量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等。这些不利因素会影响某些运动技能的发挥(如投掷、抓握器械等),甚至发生运动性疾病(如冻伤等)和运动损伤,但对寒冷已习惯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则影响较小。因为不间断或反复在寒冷环境中进行身体训练,可以改善神经末梢循环功能,增强机体的耐寒能力。
在热环境中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因大量出汗、体液丢失而出现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运动能力下降,甚至诱发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高热中暑等。若反复地在高温气候中进行体育锻炼或训练,则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热环境,并提高对炎热的耐受能力,出现热习服的适应状态(如外周导热能力增强,血浆量增多,安静和运动时心率减慢,每搏心输出量逐渐增加对热习服的生理性调节)因此,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在过热环境中进行比赛,如马拉松比赛最适宜的气温是18℃左右;另一方面要对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和某些在环境中进行比赛的运动员,赛前7—12天应开始进行热适应训练,以保证比赛时运动水平的发挥。
二﹑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原训练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是高原的低氧环境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人体通过对高原环境的适应后,逐渐增加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强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身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达到高原习服,因此高原习服的实际作用,在于逐渐改善耐力项目和人体长时间运动的能力。生长在平原地区的运动员进入高原地区后(如海拔2240m高的云南多巴地区训练基地)因全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低(多巴地区在6℃左右),在缺氧的刺激下,前几天呼吸频率要加快2—4次/min,心率加快10—20次/min,运动能力下降5%一20%,常出现气喘、胸闷、头昏、口干、喉等不适现象,经3—5天适应性训练后即逐渐消失。再经1—2周训练后,反应他们耐久力的生理、生化指标比高原训练前均可产生明显的变化。
三、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
运动建筑设备的一般卫生要求,包括运动场馆修建时位置的选择、座落方向、采光与照明、通风、采暖与降温。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5-5-14 19:13 , Processed in 0.07402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