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7374|回复: 0

[习题] 2015年幼儿园教招(教综)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3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5 10: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幼儿园大班一般为(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 学前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和( )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 幼儿教育的( )是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
  A. 非义务性 B. 保教结合 C. 启蒙性 D. 直接经验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是( )
  A. 《幼儿园教育纲要》 B. 《幼儿园工作规程》
  C.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D. 《幼儿园管理条例》
  5. 著名的心理学家盖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说明( )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
  A. 大脑 B.遗传因素 C. 生理成熟 D.教育
  6.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园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 )
  A.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 幼儿参与性原则 D. 开放性原则
  7. 下列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A. 智力游戏 B. 音乐游戏 C. 角色游戏 D. 体育游戏
  8. 认为游戏是复制或重演人类的进化史的学说是( )
  A. 生活预备说 B. 种族复演说 C. 剩余精力说 D. 松弛说
  9. 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 )
  A. 福禄贝尔 B. 卢梭 C. 蒙台梭利 D. 夸美纽斯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
  A. 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 B. 幼儿园生活的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
  C. 幼儿园课程的任意性 D. 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11.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
  A. 游戏 B. 上课 C. 学习 D. 作业
  12. 不属于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 )
  A. 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不断增长
  B. 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
  C. 相对较多地采用理解记忆
  D. 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13. 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 )
  A. 做 B. 教和做 C. 教和学 D. 学和做
  14. “跳一跳,摘桃子”,这一比喻形象地提出了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思想应该贯彻( )
  A. 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 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
  D. 保教结合原则
  15. 主题活动的计划不能是死板的,教师要细致考虑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儿童活动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调整计划,所以主题活动特点之一是( )
  A. 知识的横向联系 B. 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C. 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 D. 富有弹性的计划

 16.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期
  17. 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 可变性 B. 整体性 C. 阶段性 D. 稳定性
  18.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是( )
  A.1—2岁 B.2—6岁 C.3—4岁 D.4—6岁
  19. 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教育机构要制定正确的饮食制度,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开饭要准时,进餐时间间隔应该是( )
  A. 1-2小时 B. 2-3小时 C. 3-4小时 D. 4-5小时
  20. 幼儿有咬指甲癖,教师应该( )
  A. 用苦药或辣物涂指甲
  B. 批评幼儿,告诉他这是不良习惯要改正
  C. 把幼儿的手指包裹起来
  D. 从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1. 福禄贝尔的主要著作是( )
  A. 《童年的秘密》 B. 《人的教育》
  C. 《爱弥尔》 D. 《林哈德与葛笃德》
  22. 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 柏拉图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陶行知
  23. 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
  A. 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 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 培养特长儿童 D.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4. 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 B. 教育机构 C. 府 D. 其他
  25. 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
  A. 幼儿与教师的活动 B. 教师的活动 C. 个别活动 D. 幼儿活动
  26. 父母与孩子能有效交流,父母能支持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但同时注意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这种亲子关系属于( )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溺爱型
  27. 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28. 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
  A. 自我评价的萌芽 B. 自我体验的萌芽
  C. 自我控制的萌芽 D. 自我意识的萌芽
  29. 3-6岁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
  30. 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学前教育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儿童周围的资源,对0—6岁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 ( )
  2. 学前教育家夸美纽斯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 )
  3.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既有教育性质,也有保育性质。 ( )
  4. 幼儿园是对0~6岁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 )
  5. 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好动,发展变化快。 ( )
  6. 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部分,幼儿园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 )
  7. 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同时幼儿是学的主体。 ( )
  8. 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 )
  9. 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南陈北张”的说法,指的是陈鹤琴和张雪门。 ( )
  10. 1989年6月,国家教委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制定颁发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并于1996年6月正式施行。 ( )
  11.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积木、积塑、泥、沙等结构材料进行建造的游戏。( )
  12. 有规则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包括体育游戏、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 )
  13.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又称为想象性游戏。( )
  14. 新《纲要》中把幼儿园教育划分为体育、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五个领域。( )
  15. 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
  16. 关键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 )
  17. 维果茨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教育应超前于幼儿发展。(  )
  18. 幼儿教育即以幼儿为对象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与非幼儿园教育。( )
  19. 观察法指应用感官或借助于科学的观察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进行考察,从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
  20.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一定出现“危机”。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学习学前教育学有何意义?
  2. 幼儿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3.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有哪些?
  4. 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 结合实际论述教师怎样激发与引导儿童进行游戏?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
  1.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 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五、活动设计题(共17分)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因此,以“动物之最”为主题,设计一个中班教学活动。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我国幼儿园小班为3-4岁,中班为4-5岁,大班为5-6岁。
  2. 【答案】D。
  解析:学前教育包括四大要素:教师、学前儿童、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因此答案选D。
  3. 【答案】C。
  解析:学前教育的特点有四个,分别为:非义务性、保教结合、启发性和直接经验性。通过题干中“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这几句话,答案选C。
  4. 【答案】D。
  解析:《幼儿园管理条例》是1989年由国务院批准颁发,是最早的教育法规。其他都是教育部颁发的。
  5. 【答案】C。
  解析:“双生子爬梯试验”,研究的是双生子(即双胞胎)在不同的时间学习爬楼梯的过程和结果。一对双胞胎,他们的身高、体重、健康状况都一样。哥哥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学习爬楼梯,到了54周的时候,能够自己独立爬楼梯。弟弟在52周的时候才开始练习爬楼梯,会了爬楼梯;另一个是从52周开始,练了2 周,也是在54周时学会了。后来,格塞尔又做了几百对双生子对比试验,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了生理成熟对于学习技能的重要性。
  6.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选出答案B。目标导向原则指的是环境的创设要承载一定的教学意图和目标。幼儿参与性原则指的是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发挥幼儿创设环境的主体性作用。开放性原则指幼儿园要联系家庭和社区,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经济性原则指幼儿园创设环境要少花钱多做事,有钱花在刀刃上。
  7. 【答案】C。
  解析: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结构游戏。
  8. 【答案】B。
  解析:种族复演说:认为游戏是复制或重演人类的进化史的学说。松弛说:游戏是松弛心理疲劳和压力的休闲活动。生活预备说:认为游戏是对未来成年所需生活技能的练习。剩余精力说:游戏是一种本能的遗传行为,是个体发泄其过剩精力的过程。
  9. 【答案】A。
  解析:福禄贝尔是著名的“幼儿教育之父”,他是肯定游戏价值的第一人。
  10.【答案】C。
  解析:课程具有任意性是错误的说法,课程需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身心发展的需要,还要考虑幼儿之间的差异性。
  11.【答案】A。
  解析:幼儿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游戏能直观形象的展示课程内容。教师不在于为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游戏。
  12.【答案】C。
  解析:3—6岁儿童记忆特点的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根据第三个记忆特点,幼儿3-6岁主要是形象记忆,而不是理解记忆。因此,答案选C。
  13.【答案】A。
  解析: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因此,“活教育”的核心是做。因此答案选A。
  14.【答案】B。
  解析:学前教育的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教育设计、组织、实施既符合儿童的现实需要,又利于其长远发展;既适合儿童的现有水平,又有一点的挑战性。“跳一跳,摘桃子”,这一比喻形象地提出了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发展的思想应该贯彻发展性原则。因此答案选B。
  15.【答案】D。
  解析:主题活动的计划不能是死板的,教师要细致考虑到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可能性,在活动中要及时捕捉儿童活动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反应,调整计划,所以主题活动的方案是富有弹性的。如在小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中的“生日晚会”活动计划本来是在本班开展的,但是教师在活动之前发现小班的幼儿很喜欢和大班幼儿一起玩。于是,教师临时调整计划,和大班的教师商议:两个班合作开展这个活动,通过这样的混龄活动,促进了小班幼儿和大班幼儿的交往,大班幼儿帮助小班幼儿,小班幼儿又让大班幼儿体验到长大后的自豪。

 16.【答案】C。
  解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极具发生的情况,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如果没有处理好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心理发展就会陷入危机期。
  17.【答案】D。
  解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征,两者具有辩证。稳定性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然适用于当代儿童。
  18.【答案】B。
  解析:婴儿出生头几个月至2岁左右是秩序的敏感期;1.5至2岁是细节的敏感期;出生到2岁是行走的敏感期;1-3岁是动作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是出生后八个星期左右到八岁;幼儿期是社交的敏感期,幼儿努力想去了解别人的权利并且建立和谐的关系。
  19.【答案】C。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要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小时半。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20.【答案】D。
  解析:咬指甲癖是儿童心理偏差的行为表现之一:
  (1)症状:经常的、控制不住的用牙将长出的手指甲或脚上的指甲咬去,称“咬指甲癖”,这在3-6岁的儿童中常见。
  (2)原因:大都出现于儿童精神紧张之时,如不愿去幼儿园,家长管束太严,缺少小伙伴和游戏。情绪不安,低落时,以咬指甲自慰。养成顽固习惯后,有时终生难改。
  (3)预防和矫治:从消除儿童心理紧张的因素入手。良好的生活习惯,户外活动和游戏,使儿童情绪饱满、愉快、可逐渐克服惰性兴奋灶。另外,需养成按时修剪指甲的卫生习惯。用苦药或辣物涂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1.【答案】B。
  解析: 《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的著作。《爱弥尔》是卢梭的主要著作。《人的教育》 是福伦贝尔的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奇的著作。
  22.【答案】C。
  解析:杜威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思想。
  23.【答案】D。
  解析:为幼儿的一生做准备,促进幼儿的发展。
  24.【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
  25.【答案】A。
  解析:幼儿园的教学不但是教师的教,也是学生的学,是两者共同组织的活动。
  26.【答案】A。
  解析:能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排除放任型和溺爱型答案。尊重孩子排除专制型。
  27.【答案】B。
  解析:幼儿模仿电视上打打杀杀的行为,是因为电视上打打杀杀这种行为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榜样作用。
  28.【答案】D。
  解析:幼儿自我意识萌芽,把自己和别人分离开来,产生“我”的概念。
  29.【答案】A。
  解析: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步发展。
  30.【答案】B。
  解析:这种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注意是无意注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 )
  解析:学前教育概念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2.( × )
  解析:福伦贝尔使幼儿教育之父,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
  3.( √ )
  解析:学前教育的性质之一就是保教结合。
  4.( × )
  解析:幼儿园教育针对的是3-6岁幼儿的学前教育机构。
  5.( √ )
  解析:好动,发展迅速使幼儿的特点。
  6.( √ )
  解析:幼儿园主要招收3-6岁幼儿,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主要通过幼儿园进行。
  7.( √ )
  解析: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同时是主体。
  8.( × )
  解析:解析: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1989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管理条例》。
  9.( √ )
  解析:解析:“南陈北张”的说法,指的是陈鹤琴和张雪门。
  10.( √ )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1989年颁布,1996年施行。
  11.( √ )
  解析:考察结构化游戏的定义。
  12.( × )
  解析:有规则游戏:这类游戏是成人在儿童自发游戏的基础上,为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大都由教师组织儿进行,有时也可以由儿童组织进行。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
  13.( √ )
  解析:角色游戏的定义。
  14.( × )
  解析:五大领域分别为: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言。
  15.( √ )
  解析:教学活动按照内容分为五大领域,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16.( × )
  解析: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是敏感期。
  17.( √ )
  解析: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18.( √ )
  解析:幼儿教育顾名思义以幼儿为教育对象。
  19.( √ )
  解析:观察法的定义。
  20.( × )
  解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

 三、简答题
  1.答: (1)学习学前教育学可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增强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热爱。
  (2)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看,学前教育学知识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从学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看,学前教育学是教师把握教育规律、走向成功的理论指南。
  (4)学习学前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的实践和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2.答:(1)幼儿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① 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② 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③ 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
  ④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⑤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幼儿有意想象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① 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的想象。
  ② 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
  ③ 为了实现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3. 答:(1)目标导向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开放性原则
  4.答:(1)教育活动应与儿童的个体差异相适合;
  (2) 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3) 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4) 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三、论述题
  1. 答: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和引导儿童的游戏
  (1)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儿童的知识经验是游戏的源泉。儿童游戏是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可以使儿童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变得多姿多彩。,教师带领儿童外出参观、给儿童讲故事、让儿童观看电影、阅读图书画册等,都有可能引发儿童开展某种游戏的灵感,并使儿童知道应如何使用材料、如何开展游戏。
  (2)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教师可以经常有意识地创设丰富、变化、新颖的环境,在游戏场地置放一些新材料、新设备,引发儿童动手操作、想象创造的欲望,引起儿童开展某方面的游戏的意愿,以此驱使儿童主动投入到游戏之中。
  (3)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要适时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儿童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儿童的想象和思考,使游戏不断深入,以促进游戏的发展。
  (4)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儿童的游戏未能向前发展的时候,教师应适当地给予提示、建议,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开展游戏。
  (5)平行介入游戏,巧妙扮演角色
  当儿童在游戏中经常转移主题或半途而废时,教师可以以同伴的身份,平行介入儿童的游戏,激发、技励儿童将游戏坚持到底,获得成功。教师还可以通过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游戏中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引导。儿童在游戏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明察秋毫,调停解决。
  四、材料分析题
  答:(1) 我们的环境布置往往是按老师的理解由老师完成,即使幼儿参与也是一种“受动式”、“小面积”的参与,即儿童参与环境创设一般得经过教师的同意,按教师的意图,甚至是教师说,幼儿做。陈鹤琴先生主张“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因此,做教师的应该学会如何领导儿童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其含义:改变教师包办代替创设环境的观念和行为;努力使幼儿自主创设物质环境成为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使幼儿能根据活动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学习、生活的环境;使环境趋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环境真正成为幼儿所想、所表达、所活动的空间。
  (2) 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院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五、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活动
  活动名称:动物之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在某个方面能称得上“之最”的动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喜欢和关爱动物的情感及对动物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搜集丰富的动物图片,布置在活动室里。
  2、制作“动物之最”的动物专集课件
  3、准备白纸、笔、动物轮廓、橡皮泥、动物模具、剪刀、彩纸、彩纸碎片、动物拼图、胶水等多种材料。
  活动过程:
  1、参观“动物展览会”,幼儿自由观赏。
  2、师生交流:你喜欢的动物是谁? 长什么样子? 喜欢吃什么?
  3、带幼儿观看动物专集课件,让幼儿观察、了解这些动物在哪个方面比较突出(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鼻子最长的动物是大象;耳朵最长的动物是兔子;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最凶猛的动物是老虎;嘴巴最大的动物是河马;尾巴最漂亮的动物是孔雀)。
  4、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讨论:①动物住在哪里?②如果没有了森林,环境会怎样?③动物会怎样?④我们应怎样保护森林?
  5、幼儿自由选择材料,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动物之最。
  6、“聪明宝宝大比拼”。鼓励幼儿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在某个方面能称得上“动物之最”的动物。

全真模拟试题及解析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问题
  B.幼儿学习中的现象和问题
  C.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问题
  D.幼儿发展中的行为和问题
  2.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 )
  A.1∶15~20
  B.1∶20~25
  C.1∶25~30
  D.1∶30~35
  3.以下几种游戏中,( ) 属于创造性游戏。
  A.智力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角色游戏
  4.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是(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5.福禄贝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 )
  A.思物
  B.积木
  C.恩物
  D.念物
  6.下列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7. 《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 )
  A. 鼓励性政策
  B. 限制性政策
  C. 全局性政策
  D. 区域性政策
  8. 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是( )
  A.外显学习
  B.内隐学习
  C.无意义学习
  D.有意义学习
  9.下列不属于幼儿园建筑设计原则的是( )
  A.安全原则
  B.经济原则
  C.卫生原则
  D.豪华原则
  10.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被称为( )
  A.依恋
  B.合作
  C.移情
  D.社会化
  1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儿童的遗传素质
  B.家长的文化素养
  C.儿童的早期经验
  D.学校的教育方式
  1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
  A.个别的心理特征
  B.所有的心理特征
  C.典型的心理特征
  D.笼统的心理特征
  13.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
  B.反复细心地说明和解释
  C.与练习相结合
  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14.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15.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6.幼儿时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 )
  A.阅读训练
  B.书面言语
  C.口头言语
  D.识字教学
  17.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A.专门职业
  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C.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18.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形式是( )
  A.咨询活动
  B.家长委员会
  C.家长学校
  D.电话联系
  19.“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幼儿教育( )的体现。
  A.游戏化方法
  B.生活化方法
  C.移情法
  D.直接法
  20.社区教育起源于( )
  A.二战后的丹麦
  B.十九世纪的丹麦
  C.二战后的美国
  D.十九世纪的美国
  21.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22.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包括( )
  A.德、智、体、美、劳诸方面
  B.智、德、体、心诸方面
  C.体、智、德、美诸方面
  D.美、心、体、智诸方面
  23.《林哈德与葛笃德》是( ) 的教育理论专著。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24.3岁以前,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 )左右。
  A.70%
  B.80%
  C.60%
  D.90%
  25. 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两极分化
  B.不合群
  C.胆小
  D.自私
  26. 下列不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名称的是( )
  A. 条例
  B.细则
  C. 方案
  D.办法
  27.认知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罗耶
  C.沃尔夫
  D.斯皮罗
  28.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C.机械的发现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29.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代词
  B.名词
  C.动词
  D.语气词
  30.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教育。 ( )
  2、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
  3、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标准化的艺术技能训练中形成的。( )
  4、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经常告诉孩子一些社会规则和品德要求,讲多了,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就得到了发展。( )
  5、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而是对儿童进行选拔、排队。( )
  6、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
  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 )
  8、以先进的理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
  9、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 )
  10、幼儿园是小学的预备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
  11.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 )
  12.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已经能够从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看问题. ( )
  13.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发展. ( )
  14.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也是相同的. ( )
  15.认知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而在幼儿阶段,技能的掌握是最基本的. ( )
  16.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 ( )
  17.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有意识记忆占优势. ( )
  18.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 )
  19.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更有利于加深幼儿的记忆痕迹. ( )
  20.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 (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简述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
  3.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要素。
  4.简述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
  四、论述题(7分)
  1. 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五、案例分析题(8分)
  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学外语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上英语兴趣班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家长的首选,书店里的幼儿英语教材也越摆越多。有些“双语幼儿园”半年收费近万元。部分家长质疑:幼儿学英语的作用的究竟有多大?幼儿应该怎样学英语?
  根据这些现象,请谈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六、活动设计题(15分)
  绳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以“鞋子”为教学材料,设计一个小班的教学活动,写出活动名称、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并设计活动过程。要求如下:
  从日常生活中和幼儿的经验引发教学内容,运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突出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帮助幼儿习得经验、知识的同时,重视幼儿情绪、态度、能力的培养。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答案】A。
  解析: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中的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答案】A。
  解析: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幼儿园比较合适的师生比是1∶15~20。
  3.【答案】D。
  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属于创造性游戏。
  4.【答案】C。
  解析:观察法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5.【答案】C。
  解析:福禄贝尔创制了恩物。
  6.【答案】C。
  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从整体动作发展到局部动作;从上部动作发展到下部动作;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从中央部分动作发展到边远部分动作;从无意动作发展到有意动作。
  7.【答案】A。
  解析: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属于鼓励性政策。
  8.【答案】B。
  解析:内隐学习是在刺激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显的情况下,即在无意识状态
  9.【答案】D。
  解析: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安全、卫生、实用、经济、美观、舒适的原则。
  10.【答案】A。
  解析: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11.【答案】D。
  解析:儿童学业成败与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学校教育方式占有重要地位。
  12.【答案】C。
  解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3.【答案】D。
  解析: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结合日常生活活动。
  14.【答案】B。
  解析:言语的概括作用使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
  15.【答案】C。
  解析: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从而提出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16.【答案】C。
  解析:幼儿期的言语学习主要是指口头语的学习。
  17.【答案】A。
  解析: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18.【答案】C。
  解析:家长学校主要是面向家长开放,其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9.【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要遵循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也就是游戏化的方法。
  20.【答案】B。
  解析: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创建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21. 【答案】A。
  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2. 【答案】C。
  解析: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23. 【答案】C。
  解析:《林哈德与葛笃德》是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代表作。
  24. 【答案】B。
  解析:3岁以前,幼儿脑部的发育已达到成人的80%。
  25. 【答案】A。
  解析: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两极分化现象。
  26. 【答案】C。
  解析: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条例、规定、办法或细则。
  27. 【答案】B。
  解析:在人类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上,罗耶提出了认知迁移理论。
  28. 【答案】B。
  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校中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9. 【答案】A。
  解析:代词是幼儿词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30. 【答案】D。
  解析: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教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综合性教育原则。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解析】学前教育广义概念,,学前教育包括早期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2. √
  【解析】幼儿园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 ×
  【解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
  4. ×
  【解析】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要在幼儿园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品质的目的。
  5. ×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小天才,是认为每个儿童都是具备特长的。
  6. √
  【解析】绘画和以绘画为主的简单图表是幼儿表现和记录的主要形式。
  7.×
  【解析】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是领域教学的内容。
  8. √
  【解析】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9. √
  【解析】除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外,幼儿也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这是规定。
  10. ×
  【解析】幼儿园不是小学的预备阶段,但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
  11. √
  【解析】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以各种感觉和活动来适应环境。
  12. ×
  【解析】在前运算阶段,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
  13. √
  【解析】幼儿的智力发展指感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基本要素的整体发展,即全面发展。
  14. ×
  【解析】具有相同知识的孩子,在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的聪明才干是不相同的。
  15. ×
  【解析】在幼儿阶段保育和教育相结合,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
  16. √
  【解析】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幼儿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用原有的知识去理解新的知识。
  17. ×
  【解析】从幼儿记忆的表现看,幼儿的无意识记忆占优势.。
  18. √
  【解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词语记忆的发展速度大于形象记忆的发展速度。
  19. ×
  【解析】如果幼儿记忆10遍就能记住某一材料,那么再识记10遍,则会起到相反的结果。
  20. √
  【解析】对幼儿来说,联想法是比较有效的回忆方法,由幼儿的兴趣特点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
  (3)强化;
  (4)挫折。
  2.【答案要点】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3.【答案要点】
  (1)课程目标;
  (2)课程内容;
  (3)课程组织;
  (4)课程评价。
  4.【答案要点】
  (1)观察力;
  (2)沟通的能力;
  (3)组织分组活动的能力;
  (4)创设与利用环境的能力;
  (5)开展家长工作与社区工作的能力;
  (6)自我发展的能力。
  四、论述题(7分)
  【答案要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五、案例分析题(8分)
  【答案要点】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
  (3)环境育人的原则;
  (4)整体综合教育的原则;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六、活动设计题(15分)
  【答案要点】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鞋有反正,学会区分鞋的反正。
  2、学会自己穿鞋,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1、中午起床后,有意识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两只脚不一样,两只鞋也不一样。
  2、拟人化鞋样两双,分别是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剪好的鞋样及画好的鞋印若干,配乐儿歌磁带《小鞋朋友》。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鞋的反正。 教师出示拟人化鞋样,并提问:“两双鞋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说一双高兴,一双不高兴。 教师接着部:“为什么一双鞋高兴,一双鞋不高兴呢?”
  2、引导高兴发现一双鞋穿对了,小鞋高兴;一双鞋穿反了,小鞋不高兴。 教师:“我们听一听小鞋朋友是怎么说的。”然后边演示边引导幼儿听配乐儿歌《小鞋朋友》(两只小鞋,一对朋友。穿错生气,噘嘴歪头。穿对微笑,点头拉手),使幼儿明确判断小鞋穿得对不对的办法是看看两只小鞋是点头还是歪头。
  3、游戏:给脚印穿鞋。 幼儿自选脚印和鞋样进行操作。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用儿歌中的关键话语“噘嘴歪头”、“点头拉手” 来帮助幼儿学会分辨鞋样的正确摆放方法。鞋样上的苹果、树叶标志可以帮助幼儿判断自己是否穿对了。
  4、游戏:找鞋穿鞋。 幼儿脱下自己的鞋,用手捂住眼睛。教师将幼儿的鞋打乱后,用布盖上。 教师:“你们的小鞋朋友跑到布下面藏起来了。快把亿们找出来,然后摆成两个好朋友。”教师边朗诵儿歌边指导幼儿按儿歌的提示将鞋摆好,然后鼓励亿们自己穿上鞋。 再次欣赏配乐儿歌《小鞋朋友》。
  活动拓展
  孩子回家后可以自己穿鞋子,并且和父母分享学习到的穿鞋子的知识。

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三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 )。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2. 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 )。
  A.认识发展水平
  B.社会性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
  D.身体发展水平
  3.教师采用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供儿童直接模仿和学习的方法是( )。
  A.语言法 B.范例法 C.参观法 D.讨论法
  4.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的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5.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 )。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6.学前教育阶段可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 )。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7. 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
  A.后天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自然环境
  8. 教育的场所、设备、教具、器材等是( )。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9.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
  A.伙伴关系
  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合同关系
  10. 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喜欢模仿父母和教师的是( )。
  A.学前班幼儿 B.中班幼儿 C.大班幼儿 D.小班幼儿
  11. 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二是( )。
  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1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形容幼儿教师劳动的( )。
  A.纯真性
  B.教育效果的长期性
  C.精神生产性
  D.多重角色性
  13. 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 )。
  A.身体发育决定心理发展
  B.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C.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14. 在刚入园时,幼儿与家人暂时分离后,会出现情绪不安的表现,这种表现称为( )。
  A.分离依恋 B.分离异常 C.分离焦虑 D.分离断乳
  15. 在幼儿园内,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 )。
  A.教育活动游戏化
  B.游戏活动教育化
  C.游戏活动系列化
  D.游戏活动教学化

 16. 儿童掌握词汇的顺序是( )。
  A.名词、形容词、动词
  B.动词、形容词、名词
  C.动词、名词、形容词
  D.名词、动词、形容词
  17. 被誉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张宗麟 D.陈鹤琴
  18. 一般来讲,成人开始对孩子大小便进行训练的时间是( )。
  A.半岁
  B.1岁半到2岁
  C.2岁半到3岁
  D.3岁半到4岁
  19. 一个小女孩说:“我家有 50 个洋娃娃”,事实上她只有 3个洋娃娃,这种说谎属于( )。
  A.掩盖式的说谎
  B.模仿式的说谎
  C.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
  D.夸耀式的说谎
  20. 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延伸至其它活动区的需要,这是活动区之间的( )。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
  21. 儿童年龄越小,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也就越( )。
  A.小 B.大 C.平稳 D.没关系
  22. ( )的“教育万能论”是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
  A.格塞尔 B.洛克 C.华生 D.柏拉图
  23. 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的是( )。
  A.3个月儿童
  B.6个月儿童
  C.1岁儿童
  D.3岁儿童
  24. 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保证父母安心地参加工作,这是托儿所的( )。
  A.保育性 B.教育性 C.社会性 D.社会福利性
  25. 儿童游戏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说明了儿童游戏是( )。
  A.自发自愿的
  B.自由自在的
  C.愉快的
  D.充满幻想和创造的
  26. 家长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四、五岁儿童的玩具主要是( )。
  A.练习手的抓握和带响的可活动的玩具
  B.练习行走和手的操作的玩具
  C.发展智力的和练习手的技能的玩具
  D.成型的玩具和一些文字、数字的材料等
  27. 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28. 间接教学经常借助的中介有( )。
  A.教具和学具
  B.提问和启发
  C.表情和动作
  D.物质材料和人际环境
  29. 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30. 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来看,儿童最晚出现的是( )。
  A.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 C.语词记忆 D.运动记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幼儿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要形式。( )
  2. “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再现。( )
  3. 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中期目标。
  4.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要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 )
  5.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的注意分配已有一定的水平。 ( )
  6.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良好的个性品质。( )
  7. 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 )
  8. 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是因为儿童出现了客体永久性概念。( )
  9. 幼儿园的学科活动基本上是一种“前学科”课程。( )
  10. 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象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
  11. 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是项目活动与单元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相似之处。( )
  12.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 )
  13. 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这说明情绪对学前儿童的交往发展的作用。( )
  14.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 )
  15. 思维的产生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
  16. “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保教结合原则 。( )
  17. 主题网是教师组织项目活动的蓝图,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不能灵活调整和改变。( )
  18. 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因素是社会文化影响。( )
  19. 适宜性发展即适应发展,指的是课程要迎合、迁就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 )
  20. 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陈鹤琴。(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
  2.简述幼儿园各区角中材料投放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象?
  4.简要回答4~5岁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7分)
  1.结合教育实践,谈谈在幼儿园中应如何贯彻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8分)
  一位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邻居 A说,遗传了这么好的素质,以后一定会非常优秀;朋友B说,还是要看教育。宝宝的爸爸则说环境和遗传对孩子的影响大约一半一半吧。
  请简要评析题中各人的观点。
  六、活动设计题(15分)
  请以“秋天”为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选D。
  【解析】学前教育的启蒙性就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主,为儿童未来以上的发展打下基础。
  2.选B。
  【解析】独自游戏中儿童之间没有任何交流,而平行游戏汇总儿童之间会玩同样的玩具,出现了最初的交流,反映的是社会性的发展。
  3.选B。
  【解析】范例法是指教师采用已经选择过的图画、剪纸和典型事例,为儿童提供模仿的对象,是儿童模仿学习必要的方法。
  4.选B。
  【解析】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前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心理特点是“自我中心化”。
  5.选A。
  【解析】蒙台梭利提出:幼儿1.5至2岁是细节的敏感期。
  6.选C。
  【解析】按照每个阶段发展的特点不同,可将学前阶段分为新生儿期、乳儿期、婴儿期和幼儿期,是个体发展阶段性的体现。
  7.选C。
  【解析】遗传素质提供了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8.选B。
  【解析】学前教育环境是学前教育的物质资源,有场所、设备、器材、教具、材料等。
  9.选A。
  【解析】现代教育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以及幼儿家庭同为儿童教育的承担者,他们之间是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
  10.选D。
  【解析】学前初期,也就是小班儿童行动受情绪支配,且好模仿。
  11.选C。
  【解析】发展适宜性是指根据本班或本年龄段儿童发展特点以及每个幼儿实际的发展水平提供适宜的教育。所以包括个体适宜性和年龄适宜性。
  12.选B。
  【解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幼儿教师劳动成果的获得需要很长的时间,体现了教育的长期性。
  13.选C。
  【解析】由于心理情绪紧张而导致儿童厌食,进而影响儿童身体发展,所以选C。
  14.选C。
  【解析】孩子离开亲人时,长时间哭闹,情绪不安,是依恋关系遇到障碍的表现,是一种分离焦虑。
  15.选A。
  【解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属于游戏化的教学,也称教育活动游戏化。

 16.选D。
  【解析】儿童对词汇的掌握,先是名词、动词,然后是形容词、副词。
  17.选D。
  【解析】陈鹤琴先生开辟了中国学前课程体系的先河,所以被称为“中国学前教育之父”。
  18.选B。
  【解析】教师和家长应从对 2岁左右的孩子进行入厕能力的培养入手,使他们能较快地适应生活。
  19.选C。
  【解析】孩子经常因为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而说谎,错把自己想出来的事情当成现实。
  20.选C。
  【解析】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延伸至其他活动区,体现的是活动区之间的活动可以相互转换。
  21.选B。
  【解析】对学前儿童来说,其身体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及社会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儿童年龄愈小,其身体、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愈大。
  22.选C。
  【解析】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经典言论“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体现了他的观点。
  23.选D。
  【解析】3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命名颜色的能力要到儿童6、7岁左右才掌握。
  24.选D。
  【解析】幼儿园和托儿所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社会福利机构,其社会福利性就体现在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25.选B。
  【解析】自发自愿是指儿童自己组织游戏、选择游戏内容等,自由自在是指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所以选B更正确。
  26.选D。
  【解析】4—5 岁儿童手的动作已基本完善,此时更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些有关文字、数字的操作材料。
  27.选B。
  【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当中。
  28.选D。
  【解析】间接教学是教师通过适当的中介,迂回地传递教育意图。间接教学常常以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为中介。
  29.选B。
  【解析】儿童在观察时,若能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说明儿童观察的目的性和有意性很强。
  30.选C。
  【解析】从记忆发生的顺序是: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语词记忆出现最晚。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
  【解析】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要以领域课程为主要形式。
  2. ×
  【解析】这个现象属于再认,而不是再现。
  3. ×
  【解析】幼儿园中具体的一个活动的目标属于近期目标,中期目标是指学期目标。
  4. √
  【解析】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应遵循动静交替,协调统一的原则。
  5. ×
  【解析】题中体现的是注意的稳定性,也就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注意,而不是注意的分配。
  6. ×
  【解析】幼儿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是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对儿童来说是第一位的。
  7.√
  【解析】幼儿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是促进儿童口语的发展。
  8. ×
  【解析】这种现象是幼儿对刺激的习惯化,而不是其获得客体永恒性的表现。
  9. √
  【解析】幼儿园学科教学是以一种领域的形式组织的,是一种以表象或初级概念为基础和核心组织起来的经验层次的“前学科”体系。
  10. ×
  【解析】题中幼儿想象无主题、无目的,属于无意想象。
  11. √
  【解析】幼儿园主题活动、单元活动或项目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教育教学。
  12. ×
  【解析】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敏感期。
  13. √
  【解析】幼儿用表情代替语言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述是因为情绪对学前儿童的交往发展的作用。
  14. ×
  【解析】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工作。
  15. √
  【解析】思维的产生是儿童的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发展,使得其他认识活动也发生了质变。
  16. √
  【解析】幼儿园教育保教结合原则就是保育和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7. ×
  【解析】在主题活动中,主题网是教师组织项目活动的蓝图,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变。
  18. ×
  【解析】导致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因素是移情。
  19. ×
  【解析】适宜性发展是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指的是课程要适宜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不是迁就。
  20. ×
  【解析】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三、简答题
  1. 【答案要点】
  (1)目标的内容要有机整合
  (2)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
  (3)目标的表述要清晰
  (4)目标的水平要符合儿童的实际
  (5)上、下位目标之间要保持一致
  (6)要根据儿童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目标
  2.【答案要点】
  (1)提供数量充足和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
  首先,材料在数量上要多。
  其次,材料在类型上要全面多样。
  再次,材料要有多样的变化。
  (2)提供能满足不同水平儿童发展需要的材料
  首先,要考虑不同能力的孩子,投放材料要有个别差异性。
  其次,要投放“有坡度”的材料。
  3.【答案要点】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4.【答案要点】
  (1)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四、论述题(7分)
  【答案要点】
  (一)教育生活化:加强教育同生活的联系,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到课程领域。(1分)
  (二)生活教育化: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1分)
  (三)一日活动的整体性原则(5分)
  1.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学前教育机构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2.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无论是儿童吃喝拉撒睡一类的生活活动,还是教学活动、参观访问等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活动还是儿童自主自由的活动,都各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儿童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不能顾此失彼、随意削弱或取消任何一种活动。
  3.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儿童发挥影响力的。一日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8分)
  【答案要点】
  遗传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1分)
  遗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表现在: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前提。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宏观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从根本上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微观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重要条件。而受教育过程,教育条件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有目的性、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的具体引导儿童发展的环境。(3分)
  题中邻居A只强调了遗传的作用,是片面的,朋友B认识到了教育的作用却忽视了遗传的影响,而宝宝的爸爸虽然同时认识到了遗传和教育两者的作用,但是这两者并不是一半一半的关系,因此也是不科学的。(2分)
  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制约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在: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心理成熟;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要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作具体和综合的分析。(2分)
  六、活动设计题(15分)
  【答案要点】
  中班秋天主题教学活动:美丽的菊花
  活动目标: (3分)
  1.在看看、说说的活动中感受和认识菊花的特征及作用。
  2.感受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爱护花卉的情感。
  3. 儿童能够说出菊花是秋天的花朵,以及菊花的简单特征。
  活动准备:(2分)
  创设情境——菊花展、自制卡片、菊花PPT
  活动过程: (10分)
  一、美丽的花展
  1.小朋友,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现在李老师就带你们到花圃里看看美丽的菊花,好吗?请你仔细的看一看,挑选一盆你最喜欢的菊花,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盆花。
  2.请小朋友把你挑选好的这盆菊花轻轻的放在你的座位前面,注意哦,要用双手轻轻的拿住花盆,慢慢的走路,不推也不挤,我们要爱护花宝宝。
  二、在看看、说说中感知菊花的特征
  1.小朋友,请你来说一说,你挑选了哪盆菊花?你为什么喜欢这盆菊花?请你用一句好听的句子来形容你找到的这盆菊花的样子。
  2.幼儿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说说菊花的外行特征。这些菊花美不美啊?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菊花都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3.菊花按颜色或花瓣的形状进行归类。小朋友们,这么多漂亮的菊花,让我们来办个菊花展吧!请把黄颜色的菊花送到展台上(紫、红、白色)一起来数一数有几盆黄颜色的菊花。
  4.教师小结:菊花的花开在顶端,叶子边多有锯齿。花有黄、白、紫、红等各种颜色。形状很多,有的花像个球,有的花瓣一丝一丝萝卜丝。有的花瓣像妈妈的卷头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弯弯的,有的是直直的,菊花真美啊!
  5.欣赏各种各样的菊花 PPT 。菊花的品种还很多,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菊花,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三、有用的菊花
  1.菊花不但很美而且它的作用也很多,你们知道菊花有什么作用吗?幼儿讨论回答。
  2.欣赏PPT菊花的作用.
  3.教师小结:菊花的作用真大,泡茶喝可以清凉提神;菊花做成的菜吃了可以健脑;菊花粥吃了可以美容;菊花还可进化空气;做成的药可以抵抗细菌。小朋友,你们说菊花的作用大不大呀?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它。
  四、品尝菊花饮料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菊花饮料,请你们自己挑选一种来品尝。注意冲饮料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烫到自己的手。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4-29 07:12 , Processed in 0.39308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