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幼园所的房舍 (一)托幼园所房舍的配置及其卫生原则 1. 托幼园所房舍的配置 托幼园所的房舍通常分为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三大类。 托儿所的生活用房主要包括乳儿室、喂奶室、配乳室、卫生间和贮藏室等。幼儿园的生活用房主要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托幼园所的服务用房主要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教职工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值班室、传达室以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托幼园所的供应用房主要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库房等。 2.托幼园所房舍配置的卫生原则 托幼园所的房舍配置,除了需要考虑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以外,还应该遵守以下几个基本的卫生原则: (1)房舍建筑本身应安全、牢固 (2)房舍的配置要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3)房舍的配置要便于控制传染病在园所内蔓延或流行。 例如,托幼园所的生活用房应安排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以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和房屋的冬暖夏凉在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遮阳设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再如,托幼园所的生活用房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贮藏室等,其中以活动室为主干,其它各室分别与之相互连接,各单元应有自己单独的出人口以及通向户外活动场地的过道。这种配置既便于保教人员组织幼儿活动以及进行日常生活照顾与管理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也便于班级之间采取隔离措施若遇到紧急情况,也有利于疏散。 托幼园所房舍的建筑设计以及卫生安全要求,可参照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与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9月3日共同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有关文件和规定。 (二)托幼园所生活用房的卫生要求 1.活动室 活动室是幼儿生活、游戏与活动的主要场所。 (1)活动室应宽敞 按国家有关规定,每班活动室的面积均应在50平方米以上,依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幼儿人数可在20-35人之间,活动室净高不应低于2.80米。 (2)活动室应采光充分、照明良好 幼儿的视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要保护好幼儿的视力,必须解决好活动室采光和照明问题。 采光,又称自然采光,是指以日光为光源来获取视觉效果的方法。照明是指用人工、源获取视觉效果的方法。采光和照明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保证安全和用眼卫生。活动室要做到光线充足,就要保证采光充分。这不仅能减少幼儿的视觉疲劳,预防和减少近视还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状态,使幼儿感到舒适和心情愉快适宜的自然光线,还具有杀灭细菌、净化空气、促进幼儿新陈代谢的功能。当遇到阴雨天或早晚间活动时,由于自然采光不足,这就需要使用人工照明来调节室内光线。 活动室采光和照明的卫生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应使室内各桌面、黑板面有足够的照度 (照度是指光线的明亮程度),照度充足,眼睛就看得清楚,不宜产生视觉疲劳。二是应做到光线均匀,光质柔和,避免产生眩光和阴影,以保护幼儿的视觉机能。 活动室的采光状况与照度,主要取决于窗户的面积大小,通常用采光系数来衡量。采光系数是指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一般来讲,幼儿活动室侧窗采光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1:5.此外,窗户玻璃的清洁度、窗外是否有遮挡物、室内墙壁的颜色等方面的因素也会对室内的采光状况与照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活动室内具有充足的采光与照度,活动室的窗户应尽可能开设多些、大些,窗户的玻璃应尽可能擦得明亮些,窗外尽可能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等的遮挡,室内的墙壁、天花板以及家具等,也应尽可能选用浅色的涂料。同时,为了避免眩光和日光的直射,还应采取相应的遮光措施。 活动室宜采用日光色光源的灯具照明,照度值应以15OLX(勒克斯)为宜,若使用荧光灯照明,应尽量减少闪效应的影响。 (3)活动室应通风良好 通风的目的是通过空气流通,引进室外的新鲜空气,排出室内因呼吸等原因而产生的污浊空气,并调节室内的温度与湿度,以保证室内有适宜的小气候。将污浊的空气排出,引进室外新鲜的空气,叫做换气。 幼儿的需氧量较大,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差,如果活动室的空气较浑浊,含氧量不足,有害于身体的空气成分高于限度,再加上闷热以及湿度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会造成幼儿机体缺氧,引起幼儿疲劳、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且,也较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传播,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因此,合理的通风换气,是 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适宜的条件,这对于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活动室通风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即利用自然风力、气流的通风形式另一种是人工通风,是指利用电风扇等电器产品进行通风的方法。活动室的通风应以经常敞开窗户这一主要的形式来实现。把窗户全部打开,一般10分钟左右就可换气一次。为了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活动室应建立起每日合理的通风制度:幼儿人园前、到户外活动时、进寝室睡眠时以及离园时打开所有窗户通风换气幼儿在室内活动期间,应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活动室窗户的具体设置情况,定时开启全部或部分的窗户通风换气。同时,应避免让幼儿在穿堂风中活动。通风换气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室内外气温的具体状况来决正,一般而青,若室外和室内温度相差较大,通风换气的速度就相应较快,这时,通风换气的时间可以相对短一些,反之,则应相对长一些。 (4)活动室的地面应保暖、防滑 活动室的地面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其中以铺设木制的地板为佳,这样有利于保暖、防潮和打扫,而且地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幼儿活动时比较安全。 (5)活动室的其它卫生要求 活动室的墙角、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活动室电源插座安装的高度不应低于1.70米。 活动室应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供暖的散热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采用局部式采暖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及相应的通风与排烟措施,以防火灾以及有害气体等对幼儿机体的影响。
托幼园所的各种设备与用具,是幼儿生活以及开展各种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为了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这些设备与用具必须适合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基本的卫生要求。 托幼园所中的设备与用具,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卫生要求: 使用安全便于清洗与消毒结构设计以及在环境中的设置较合理。 玩具的卫生 玩具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基本物质材料。托幼园所的玩具是为集体儿童所使用的,如果选购不当或管理不善,很容易引起幼儿身体受损以及导致疾病的传播。因此,托幼园所在选购和管理玩具时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幼儿玩具的基本卫生要求是:无毒、安全、牢固、耐玩、易于保洁与消毒、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具体地说,在选购幼儿玩具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制作玩具的材料以及玩具表面的涂料是否含有毒性。例如在选择塑料玩具时,聚乙烯类的塑料是无毒的玩具上所涂的颜料通常都含有一定的砷、铅、汞等有毒物质,在选购时应选购其含量低于卫生标准的产品,并要求幼儿在使用时不要将玩具置于嘴中以及活动后要洗手。如果可能,最好在有色的颜料玩具外面,涂上一层透明的漆,以形成较安全、牢固的保护层,同时,还需注意颜料与漆都应是无臭无味、不溶于水的。 二是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例如玩具的表面应是光滑的,没有锐利的边和角,以免引起幼儿外伤玩具的大小与轻重应适合于幼儿,过小的玩具则易造成异物人体,而过重的玩具则易造成砸伤带子弹的玩具枪极易造成身体的伤害,也不能选购。 三是要注意玩具的材料应便于保洁和消毒。一般宜选购塑料、橡胶、木材和金属制成的玩具。有些不能清洗的毛绒玩具,只能作为观赏使用,不能作为幼儿的操作玩具。有些玩具如口哨、喇叭等吹响玩具,由于需要专人专用,因此,不适合在托幼园所中使用,否则有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四是要注意避免选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玩具。所选购的玩具,在外形和功能上应是能吸引幼儿的,能引起幼儿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感受的,并具有较好的教育作用。而不应选购容易引起幼儿视觉、听觉、触觉不安的玩具或不利于正确教育的玩具,例如:不应选购看似可怕、恐惧的玩具不应选购响声过大或过多有声响的玩具,以免产生过强的声音刺激,损伤幼儿的听觉机能不应选购手铐之类有碍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玩具。 幼儿的玩具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应进行消毒,通常可以采用温水和肥皂清洗,或使用消毒液清洗,也可以根据玩具材料的性质采用蒸煮或日光曝晒等方法进行消毒。 托幼园所应建立起玩具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指导幼儿正确地使用各种玩具玩具应实行经常性的消毒对已损坏的玩具,应及时加以修理,无法修理的则应及时废弃不用玩具在不使用时,应放在规定的玩具柜中加以保存。这样,既能保持玩具的清洁卫生,又能培养幼儿爱护玩具、保持玩具清洁的良好习惯。
一、生活制度的意义 托幼园所的生活制度,指按科学的依据把幼儿每日在园内的主要活动,如入园、进餐、睡眠、游戏、户外活动、教育活动、离园等在时间和顺序上合理地固定下来,并形成一种制度。 托幼园所制定并实施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使婴幼儿在园内的生活既丰富多彩又有规律性,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这不仅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婴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保教人员顺利地做好保育和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二、制定生活制度的依据 托幼园所在制定生活制度时,必须综合地考虑与之有关的各种因素,制定出既切合本园实际情况又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合理的生活制度。一般来说,在制定生活制度时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婴幼儿生理活动的特点 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分的神经细胞处于兴奋和工作状态,其它部分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和休息状态,从而形成工作区和休息区。工作区和休息区可以随着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的改变而发生交互变化,这种镶嵌式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大脑皮层各区轮换休息,以保持机体正常的工作能力,防止过度疲劳。婴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如果某一种性质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神经细胞的疲劳,因此,婴幼儿在从事某一种活动一定时间以后,应该及时变换活动的性质,这样,才能使婴幼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疲劳,以保持较好的工作能力。 为此,托幼园所在制定生活制度时,应考虑到不同性质的活动轮换进行,做到劳逸结合、动静交替,例如:在教育活动之后,可以安排幼儿自由的游戏活动在室内较安静的活动之后,可以让幼儿到户外进行体育活动等,这样,便可以使幼儿大脑皮层各机能E的神经细胞以及身体的各器官系统既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和锻炼,又能得到轮流的、充分的休息,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地区特点以及季节变化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较大的南北气候差异以及东西时间差异,各园所应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地理特征以及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活制度。同时,在制定生活制度时,还应考虑到不同季节的特点,对生活制度中的部分环节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夏季昼长夜短,幼儿入园的时间可适当提前,寄宿制幼儿园早晨起床的时间也可以适当提前,而幼儿晚上睡觉的时间也可以适当推迟,为了保证幼儿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地延长幼儿午睡的时间等。必要的话,托幼园所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出不同季节的生活制度。 (四)家长的需要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入园以及离园都必须由家长亲自接送,因此,托幼园所在制定生活制度时,还应该考虑幼儿家长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更好地为家长服务。例如,幼儿入园的时间,可以根据家长的需要适当地提前,而离园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地推迟托幼园所为幼儿提供的膳食,可以由一餐两点增加到三餐一点或三餐两点等。 三、生活制度的实施 幼儿生活制度建立以后,应该严格地加以实施,以保证幼儿在园内生活的规律性。但由于幼儿在园内的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活动介入,例如开幼儿运动会、组织幼儿外出进行远足活动、进行健康检查等。因此,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既应该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同时又应该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幼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幼儿精力十分旺盛、睡眠的需要较少而有的幼儿由于体质较弱等原因,往往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睡眠时间再如有的幼儿吃饭的动作较慢,吃饭需要较长的时间等。对此,生活制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兼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适当地加以区别对待,以适应不同幼儿的特点,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7:00 入园、晨检、晨间活动 8:20 收拾玩具 8:30 早操活动 9:00 教育活动 9:30 喝牛奶 9:45 户外活动 11:00 盥洗、准备餐具 11:15 午餐 12:00 午睡 中班大班 14:00 起床、盥洗、吃点 14:30 活动区游戏 小班 14:30 起床、盥洗、吃点心 15:00 活动区游戏 15:30 户外活动 16:30 室内活动、准备离园 17:00-18:00 离园
膳食管理制度 托幼园所应建立并严格执行膳食管理制度,保证提供给幼儿的膳食符合营养要求和卫生要求。 一、幼儿的膳食管理 幼儿的膳食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幼儿的伙食费应专用,做到计划开支,精打细算,合理使用。工作人员的伙食应与幼儿的伙食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的伙食。 幼儿的膳食管理主要包括: 1.合理安排幼儿的就餐时间和就餐次数。 2.根据当地不同季节食品的供应情况,制定出适合于幼儿年龄特点的食谱,并定期进行更换。 3.准确掌握当日幼儿出勤的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夜饭菜。 4.遵守开饭时间,按时开饭,保证幼儿吃饱、吃好每餐饭。 5.定期计算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量,对幼儿的饮食状况以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等。 二、厨房及厨房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 厨房的卫生要求 1.厨房应保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并设有纱窗、纱门以及防蝇、防鼠等设备。 2.保持厨房以及厨房用具的整洁与卫生,经常打扫、清洗与消毒,保证厨房内无蝇、无蚊、无蚂蚁、无蜂娜、元老鼠等。 3.严格做到厨房生、熟食用具与餐具等分开,烹调操作应采用流水作业法,以防生食与熟食交叉感染。 4.每餐使用过的用具和餐具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5.厨房内严禁外人出人,严禁吸烟等。
健康检查制度 托幼园所应建立和健全健康检查的制度。健康检查的对象应包括新入园的幼儿、在园的幼儿以及托幼园所中的全体工作人员。 幼儿的健康检查 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同时,对疾病也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一)入园前的健康检查 即将进入托幼园所生活的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以鉴定该幼儿是否能过集体生活,预防将某些传染病带人到托幼园所中而且,入园前的健康检查还能为托幼园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资料。 幼儿人园前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1)了解幼儿的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疾病史等。 (2)检查幼儿当前的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如:身高、体重、胸围、头围、心肺功能、视力、听力、皮肤、牙齿的发育、脊柱的发育、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3)了解幼儿预防接种完成的情况等。 幼儿人园前的健康检查,通常是在当地的妇幼卫生保健院所进行,目前,许多城市都有统一规定的幼儿人园前健康检查的项目。幼儿大园前的健康检查,只在一个月内有效。 (二)人园后的定期健康检查 幼儿人园后应定期迸行健康检查。一般来说,1岁以内的婴儿,每季度应体检一次1岁至3岁的婴儿,每半年体检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3岁以上的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 托幼园所应为每名幼儿建立健康档案,以便全面了解和判断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情况。 幼儿每次健康检查以后,医务保健人员都应对幼儿个人以及集体进行健康分析、评价以及疾病统计,并据此提出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的相应措施。 (三)每日的健康观察 幼儿每日人园以后,医务保健人员和保教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查和观察,发现疾病及早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的加重或在园内传播。幼儿每日的健康观察主要包括人园时的晨检和全日的观察。 1.入园晨检 晨检是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及早发现疾病,而且,对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可以及时加以处埋。同时,也能了解到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有利于保教人员更好地做好当日的工作以及密切家园的联系。 晨检工作应在幼儿每天清晨大园时进行,寄宿制幼儿园应在幼儿早晨起床以后进行。负责晨检工作的人员可以是医务保健人员,也可以是具有初步医学知识的保教人员。 幼儿晨检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是:]摸、二看、三问、四查。“一摸”是指摸摸幼儿的前额部位,粗知幼儿的体温是否正常,摸摸幼儿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二看”是指认真查看幼儿的咽喉部位是否发红,观察幼儿的皮肤、脸色以及精神状况等有无异常“三问”是指询问一下家长,幼儿在家里饮食、睡眠、排便等生活情况“四查”是指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到园内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晨检中如果发现幼儿有身体不适或疾病迹象,应劝说家长带幼儿去医院检查,或暂时将该幼儿隔离,请保健医生进一步检查,然后再确定是否入班。 2.全日观察 幼儿人园以后,保教人员在对幼儿进行日常保育和教育的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幼儿有无异常表现,重视疾病的早发现。全日观察的重点是:幼儿的精神状况、食欲状况、大小便状况、睡眠状况、体温等。 平时活泼爱动的幼儿,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不爱活动、没精打采了幼儿吃饭时没有食欲,甚至出现呕吐等现象幼儿小便颜色加重、大便次数增多或拉稀了等等,都反映出幼儿身体的异常,应进一步对幼儿进行身体检查,以确定幼儿是否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