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考论坛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每日定期发布教师招牌资讯
查看: 432|回复: 0

[习题] 2015年中学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押题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9 1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内部教材
教师招考二维码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2. 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布嚣与批改
D.学生成绩与检查评定
4. ( )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
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1999
B.2001
C.2002
D.2003
5. 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6.个别教师不允许班上学习差的学生参加考试、随意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指派
学生参加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商业庆典活动等。这些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
( )。
A.健康权
B.名誉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7.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
战略性目标:( )。
A.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9. 下列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10.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这是( )。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1.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2.下列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15.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16.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
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 )。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1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自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18.学生小明的语文化学、英语成绩一般,但几何成绩很好。根据加德纳的多
元智能理论,小明具备较高的( )。
A.视觉一空间智力
B.人际智力
C.语言智力
D.音乐智力
19.“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再认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20.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1.学生由于觉得某个教师很有魅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是(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势效应
2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
2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知道了杠杆的力臂原理,而后他们学习滑轮,
知道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同化模式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24.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25.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段
B.认知阶段
C.自动化阶段
D.熟练阶段
26.影响迁移的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 )。
A.学习方法
B.学习定势
C.学习时间
D.学习内容
27.下列属于内部学习动机的是( )。
A.为了与外国人沟通学习英语
B.喜欢听地道的英语
C.为了通过考试学习英语
D.为了将来有理想的工作学习英语
28.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
据是( )。
A.建构学习论
B.结构学习论
C.认识学习论
D.联结学习论
29.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法,学习者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称为(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30.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 )。
A.复习策略
B.群体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二、填空题
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的关系。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_____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
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________。
3. 1939 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_________。
4._________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5.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
攀过的知识的方法是_________。
6._________根据两难故事法的实验形成了儿童道德发展的理论。
7.情绪中既包含有_________成分,也包含有_________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
各种各样的情绪。
8._________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9.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_________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
费为辅的体制。
10.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是_________。
11.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_________、_________和预测。
三、简答题
1.怎样利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2.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四、材料分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
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笨猪”“死脑子”
等语就脱口而出。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级怎样呢?
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说脏话、粗话的学生
并没减少,纸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开学不久,赵老师发现杨明同学有许多毛病。赵老师心想,像杨明这样的同学缺
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赵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
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
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杨明很不好意思地找到赵老师,满脸通
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赵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
不起的长处。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
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
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杨明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案例中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和方法?
五、写作题
由新教师成长为专家教师,会经历一段艰难甚至痛苦的转折,在这一时期,教师
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其中包括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化解,可能会出现
教师情绪低落、缺乏意义感、跳槽等现象。
请以“教师职业倦怠对策”为话题进行写作,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A【中公专家解析】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循序渐进。循
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
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 D【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包括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三种
领导方式。
3. B【中公专家解析】教学工作流程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后教导工作
和教学评价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所以本题选B。
4. B
5. D【中公专家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班主任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
其身心发展的方法。
6. C【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述行为主要侵害的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
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
利。无论以何种理由妨碍公民行使其受教育权,都难逃侵犯他人基本权利之嫌疑。
7. B【中公专家解析】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只有这
样才能搞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8. A 【中公专家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2020 年)》
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到2020 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
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9. B【中公专家解析】内部动机是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
其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A 项中学习英语的动机是为了与外国人沟通,C 项和
D 项中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分别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将来有理想的工作,都是由外界
诱因引起的;只有B 项中喜欢听地道的英语所体现出的动机是不需要外界诱因
的,属于内部动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B 【中公专家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
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A【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班集体内教育和
教学活动的核心。
12.B【中公专家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有教无类”是孔子的
主张;《学记》认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复归人的自然本性”是老子的
主张。
13.A 【中公专家解析】“建国君民”主要是指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句话反映了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4.A
15.A 【中公专家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职业教育理
论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
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16.B
17.c【中公专家解析】把教育的重心从教师、教材那里转移到儿童身上就是“以
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18.A 【中公专家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掌握。几
何成绩的好坏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空间思维能力。小明的几何成绩很好,说明,小
明具备较高的视觉一空间智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19.D【中公专家解析】间接再现是指通过中介性联想方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称
名忆旧容”,这是通过名字间接再现旧面孔。
20.A【中公专家解析】激情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21.C 【中公专家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印象形成效应”的理解。学生由于该
教师一方面的优点,而对该教师另一方面给予了好评,这是典型的晕轮效应,故
本题选C。
22.D【中公专家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意义就是每个
学生都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或者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遵循
了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3.B 【中公专家解析】学生学习了“杠杆”的概念后,将杠杆的力臂原理归入
了自己的认知结构,然后学习滑轮,将滑轮的原理归入到了已知的力臂原理,这
是一种下位学习。
24.B【中公专家解析】命题是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用来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
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25.B【中公专家解析】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
阶段和熟练阶段。其中,认知阶段是第一阶段。所以本题选B。
26.B 【中公专家解析】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但最基本
的影响因素有三种,即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定势。所以本题
选B。
27.B 【中公专家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
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
是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
兴趣等。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学习动机。例如,有的学生
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由定义可
知,A 项、C 项和D 项都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只有B 项是由于学习
兴趣引起的学习动机。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8.A 【中公专家解析】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由
此可知,题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学习论。
29.A 【中公专家解析】加涅对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智慧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
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30.C 【中公专家解析】形象联想策略是一种遵循形象化、组织化和联想化三条
原则的学习策略。
二、填空题
1. 民主平等、相互促进
2.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
3. 凯洛夫
4. 裴斯泰洛齐
5. 谈话法
6. 科尔伯格
7. 认知、生理
8. 时间
9. 财政拨款
10.青年期
11.提问、析疑
三、简答题
1. [参考答案]
(1)深度加工记忆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2. [参考答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四、材料分析题
1. [参考答案]
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原因有三个:
(1)“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
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
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随地把自己置
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
的需要。
(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
一味地“管、卡、压”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
(3)“心教”不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
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生的错误转化成给学生惩罚的理由。如果这
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此可
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
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
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
2. [参考答案]
赵老师的方法用得恰到好处,树立了学生的信心,挽救了一个后进生。从德育方
面来看,赵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运用了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疏通原则,
以及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赵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品德评
价法。
五、写作题
[参考例文]
四管齐下,克服职业倦怠
当前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影响着教师的
个人意义感和教育教学工作。究其原因,职业倦怠主要是由动机的缺失造成的。
而造成教师动机的缺失又有很多具体原因,如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使他们感到失
望,对自主和尊重的强烈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而使他们失去信心与热情,工作环
境中的人文关怀的缺乏也会使他们的热情消退,等等。我认为针对职业倦怠应从
下面四个方面着手。
1.薪酬激励
亚当•斯密首先提出了薪酬对教师倦怠的影响,这在现实中也是合乎道理的。人
们普遍认为,对代理人最传统最直接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报酬。教师既有其专业
性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与常人相同的需求。激励性的报酬安排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作为一个职业在所有职业收入中所占的地位的高低位次;二是教师工资
增长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建立在从教年限和国家政策基础上的增长和绩效上的激
励。做好第一个方面可以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这是对在职教师继续从教
的激励;做好第二个方面则可以鼓励教师更加尽心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从而
提高教学质量。
2.晋升制度
晋升是对教师工作与能力的认可,本身就是激励性质的。专业组织中流行的“非
升即走”惯例,越来越影响到聘任制下的教师管理。制定建立在教龄和绩效基础
上的晋升制度,一方面是对教师表示认可,鼓励其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起到挽
留教师的作用。教龄与经验是教师的宝贵财富,学校应当对之提供相应回馈,经
验丰富的老教师理应受到更多的鼓励与尊敬。
3.授权与问责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授权与问责机制,以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思想上和
行为上的独立性以及自治是人的基本需要。人们拒绝在外部压力下做事,尤其是
在规则、规章、秩序和最后期限的压力下工作,因为这些外部压力干扰了他们的
自治需要。人在拥有较大自主权时会更加自信、自尊,对自己的表现也就有更高
的要求。通过鼓励个体自主决策,计划自己的行动路线,并且对自己的结果负责,
可以增进他们的自主与自我决定需要。问责是对授权效果的监督检查,以激励教
师,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尽最大的努力实现目标。
4.人文关怀
人们总是脱离开人性而只就教师的职业特点强调教师是楷模、人类灵魂的工程
师。他们的付出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对教师为人师表提出过高的要求,使教师
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教师也有被满足的需要,而这却常被忽视。教师是一个情感
高投入的职业,情感的高投入及高收益会带来极大的幸福感,但别人往往只看到
教师幸福及充实的一面,并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另一面,即情感高支出的同时,其
折磨及挫伤也可能更大。长期以来的专业特性已经融入到教师的人格特质,使他
们极其看重其投入的情感价值以及受到尊重。
就学校范围来看,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怀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教
师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方方面面:善于倾听;对教师工作的表扬与支持;多与教师交
流;关心教师的家庭生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等等。这些都可以照亮教师心灵的天
空,可以让教师感受到尊重,建立起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
我们不应拿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教师也有自己的需求以及缺点,需要得到社
会和学校的关注与帮助。当他们遭遇到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产生职业倦怠时,
外界的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重新给他们点燃热情之火,助他们顺利走出困境。

高通过率教师招考教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教师招考微信公众号

教师招考论坛 ( 闽ICP备14015709号 )

GMT+8, 2024-6-13 09:14 , Processed in 0.09852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0590EDU管理团队 X3.4

© 2001-2020 教师招考论坛

返回顶部